首页 > 试题

一个骨一个氐

更新时间:2022-11-17 00:22:06 阅读:12 评论:0

初中英语教师网首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022年11月17日发(作者:abab式的词语大全)

介绍一点美国肌肉注射的部位的选择和定位的方法

臀部肌肉解剖图

18前上帆

臀中州

唇小肌(在臀中肌下

血)

臀大肌

股威转子

;右侧甥部撕切肌也F臀部:•块用

J>牌主射的臀部肌

三角肌:在上肢上部,刚好在肩的下面。这个部位的定位,将您的手

掌放到肩膀上,

将拇指与其余四个指头分开呈一个倒立的V字。要确认上肢的中间

在你的V字的中心。

在这个V字的中间进行肌肉注射。这个部位有时用于成人,因为三

角肌部位吸收迅速,

但是注射剂量不能超过1毫升。

股外侧肌:这个肌肉位于大腿部。要定好这个位置,将大腿前面从上到下分为

三等份。

注射部位应该在中间的三分之一。因为这个区域没有主要的血管或

者神经,这个部

位通常建议给年龄7个月或者更小的婴儿使用。而且对于婴儿,他们

的臀部肌肉发育

不完善,此部位较为实用

〔股骨大转

股外侧W1中间

1/3

外倾大腿骨^

股直肮

股外侧肮

股动脉和股静脉I

臀部的外上1/4部:这块肌肉在髓部。要确定这个位置,让病人仰卧,

你要站在面对

病人的髓部的位置,将你的手掌根部放到病人的臀部的股骨大转子

上,使你的腕横

纹与大腿相交叉,拇指指向腹股沟,其它手指指向病人头部。你的无

名指和小指应

该感觉到那个部位的骨头。将你的食指和中指分开呈V字形,在这

两个手指间进针注

射。这个部位适合年龄超过7个月的儿童和成人

深部股动脉

臀部的外上1/4处注射部位

臀大肌:这是臀后部的一块大的肌肉。将这侧的整个臀部从中间和左

右分成四个象限,

注射部位在外上象限,几乎朝着髓部。

因为这些肌肉是通过行走发育的,除非这个孩子已经行走了至少一

年的时间,否则

这个部位不应该用于小于3岁的小孩。

肌肉注射是医学上常用的给药方法,这里做一些常识介绍

肌内注射法(intramuscularinjection,IM或im)

将小量无菌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即肌肉注射或肌内注射。肌肉组

织血管丰富,药物吸收比皮下块,且感觉神经末梢较少,痛觉较轻。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1)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如一些油剂,混悬液等。

(2)不宜或不能口服、皮下注射,需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者。如链霉素等。

(3)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如安络血、VitBI等。

2.禁忌症:

OLTIf

(1)注射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破溃。

(2)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素等

进行抗凝治疗者。

(3)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采用肌内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4)癫痫抽搐、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予以镇静。

(二)部位

应选择肌肉较厚,且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是臀大肌,

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Obturator

int.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图12T2臀剖肌内注射lx划分法

坐骨神经起白甑丛神经,白梨状肌下孔出骨盆斜向下外方,位于臀大

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沿大腿后方正中下行。注射

时要避免伤及。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骼崎最高点作一垂直平

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骼后上棘至股骨大转子连

线),即为注射区。

H15联线法

(2)联线法:取骼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骼崎下缘处,使骼崎、食指、

中指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间构成的角内此处血管、

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被广泛使用。

(2)以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白体手指宽度为标准)为注射部位。

(3)为便于操作周葵对注射部位总结有如下描述:

(周葵.〈〈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臀中肌注射定位法的现状与思考.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06,22:(11):67-68.

1)臀中肌“示指中指定位法”可表述为:操作者将掌心放于股骨大转子,然后将

示指、中指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骼崎的下缘处,尽可能伸张中指沿骼崎形成V字,

示指、中指和骼崎即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三角形的中心(A点),或中指

近侧关节处(B点)(图4)。

2)臀中肌“三横指定位法”可表述为:操作者将三横指(以患者手

指宽度为准)放于骼前上棘,其中示指第2指关节平齐骼前上棘,注射部位为骼前

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圈4三角法定位图

I.骼前上棘2•器雌3•骼后上棘

图5联线法定位图

,,对臀中肌注射定位表述的思考

3)日本臀中肌注射定位法:取骼前上棘和骼后上棘的联线的外侧1/

3处为注射部位(图5)。

体位:

为使臀部肌肉松弛,注射时可取以下几种体位。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操作方便,适于各种臀肌注射。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一侧,臀部充分暴露和放松,多用于儿童。

仰卧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时采用,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

高坐位: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常用于门急诊病人。

3.股外侧肌注射法

股外侧肌(VastusLateralis)部位在大腿中段外侧,取膝关节上

10cm,髓关节下10cm,约7.5cm宽处。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

通过,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为上臂外侧,白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分布较臀部少,只

能作少剂量注射。

三角肌(Deltoid)九区划分法: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

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

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梯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

区。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三)用物

注射盘内加2-5ml无菌注射器,6-7号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四)操作步骤方法

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酊和70%酒精环形消毒皮肤,待干。

3.吸取药液,排尽空气;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

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度,以手腕力量快速刺入肌

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约针头的2/3,消瘦者及儿童酌减)。切勿将针梗

全部刺入,以防针头折断。

4.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缓慢注入药物。可在注射的同时

距针头约2cm处进行轻微按摩,以分散病员注意力,减轻疼痛。如有回血,应拔出

重新进针。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进针点,同时快速拔针。

5.再次核对无误后,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味,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并做好记

录。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2.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进行臀大肌注射,因其臀部肌肉未发育完善,较薄,注射可

导致肌肉挛缩,或损伤坐骨神经。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3.需长期进行肌内注射的病人,宜选用细长针头,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避免

硬结的发生,必要时可热敷或进行理疗。

4.需要两种及以上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5.操作时嘱病人不可突然改变体位,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保持

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

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

(六)肌肉注射产生显著疼痛的可能原因

1.注射针头不锐利或针头有弯、有钩,致使进针不快或拔针受阻。

2.注射时病人姿势不良,使注射部位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进针受到影响。

3.注射点选择不当,没有很好避开神经或注射部位肌肉不丰满,以致推药时疼痛

显著。

4.操作不熟练,进针时不稳,针头在组织内左右摆动,进针、拔针慢,推药过快

等。均可使疼痛加剧。

5.药物刺激性强,如硫酸阿托品、青霉素钾盐、氯霉素等。

6.附按摩臀部穴位无痛注射法:秩边穴(骨氐骨角旁开四横指处)、新枝血(骼

前上棘与尾骨连线中点处)、环跳穴(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骨氐管裂孔连线的外1/3

与内2/3交界处),常规备药消毒后,取上述任一穴位,用拇指按揉数次,以按摩

部位出现轻微酸胀感为准。继续按揉同时与注射部位迅速进针推药,拔针后可继续

按摩片刻。

本文发布于:2022-11-17 00:2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46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