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古
代
农
业
发
展
表
现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方法、技
术与制度
农作物水利灌溉
基本
模式
原始
农业
石刀、石斧、石
犁
刀耕火种(经常迁
徙)
水稻、粟
集体
劳动
商周
耒耜和少量青铜
农具
“耜耕”或“石器
锄耕”、懂开沟排
水、除草培土、沤肥
和治虫等(走向定
居)
粟、稻、黍、
稷、麦、桑、
麻等
春秋
战国
铁农具,牛耕(开
始使用和逐渐推
广阶段)
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
两汉
耦犁、犁壁,耧
车(改进和普及
阶段)
代田法、一年一熟引进棉花
漕渠、白
渠、龙首
渠
魏晋
南北
朝
北方耕耙耱技术、南
方耕耙技术、进行轮
作和绿肥种植
翻车
隋唐
曲辕犁(完善阶
段)
普遍育秧移栽筒车
两宋
江南稻麦轮作一年
两熟和一年三熟
引进占城稻高转筒车
明清
引进玉米和
甘薯等
风力水车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牛耕
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中国是世界农业
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中国古代农业
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①分散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②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但无革命性突破
③脆弱性:规模小,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③小农经济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④随着农民战争爆发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小农经济又开始
了一个新的轮回
①灾荒瘟疫
②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
③社会的动荡与土地兼并
地位和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使中国古代农业
发达,这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萌发和发
展的经济基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它的牢固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
根源之一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是近几年高考经常考查的热点问题,因而加强对中
国古代农业史的系统复习尤为必要。这里我们就谈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第一,“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
封建自然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
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
起来,压制工商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滞在自然经济的
水平上。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的
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五谷”在商周
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番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从秦汉到隋唐,农
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钢刃铁农具在隋唐时期已普遍使用,隋唐出现了筒车和曲辕
犁。农业生产工具在宋代以后无大的改进,这预示着封建生产力已经走到了尽头,商品经济的
发展必将促使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第三,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自秦汉到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西汉
时期,江南、西域和西南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开发。隋唐时期,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
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期,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
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第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
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的典型。元朝时期,
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
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
第五,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要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田亩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二是由实物
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
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或
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促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有:(l)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为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
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
积极性。如教材所讲到的商鞅变法中规定“农民耕田织帛产量高的,免除徭役”极大调动农民生
产积极性,促进秦的强大!除此外还有北魏实行“均田制”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并,分给农民一
定土地,隋唐继续实行均田制并规定可以纳绢代役——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重视水利的兴修,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清朝
设置专门负责治理黄河兴建水利项目的“河道总督”一职,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
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农耕促进我国古代农业质的飞跃。汉
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这些也都极大促进
农业的发展。(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
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6)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例如三
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7)民族融合加
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经济发展。(8)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在如下几个方面:(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如汉代耧车、“代田法”、
“区田法”等的出现体现我们当时的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2)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3)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土地面积增加;(4)水利大面积兴修;(5)
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6)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7)农产品商品化;(8)形成
一些特色经济区域。如明清农业生产中的茶、桑、棉花等经济作物,成为一些地区农民的专业
经营,出现了专业化区域;(9)农学著作的问世。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现
了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
学著作。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有“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等伟大贡献、优点。但也存在很
多方面的不足:(1)农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太大。为了开垦土地,大量烧
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2)科技含量低。虽然中国古代也有
一些新工具新技术的改进使用,但总体看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
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这一点甚至到新中国建立前都很突出;(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范畴,商品化程度低;这一点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我们都可以看的很明显;
研究学习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发:(1)农业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
人民的辛勤劳动;(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3)只有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
发展,农业经济才有长足发展,所以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
(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甚至可以说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只有如
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
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
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
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
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
长于时,聚于力。”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
“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
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
则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战国初,李
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
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
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
善者倍之”。《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
先后有二十处以上。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后魏农
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说,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
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
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之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
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
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就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
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清代唐甄在《潜书·富
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
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说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
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缪称训》:“人之情,于害之
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趋利避害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种谷必杂五种,以备
灾害”的经验总结。明代的马一龙不仅明确总结出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原则就是“知其所宜,用
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胜天”的高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所以沟渠工
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型式。商、周时期农田中的沟洫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
及排水的作用。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为达到富国强兵目的,水利事业倍受重视,大型渠系建
设迅速兴起。魏国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漳水十二渠,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自
西汉以下数百年间,本地区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公元前三世纪,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历时二千多年而不废,效益有增无减。都江堰建于岷江冲积扇地
形上,为无坝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鱼咀、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整个工程规划布
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管理运用科学,施工维修经济,为中国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
秀工程。建成后,四川平原遂“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
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渠系工程,由水工郑国主持修建。
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三百余里,计划灌溉面积达四万顷。司马迁评价郑国渠在秦
统一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说:“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
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西汉时,灌溉渠系工程继续有发展,关中地区建成了
白渠、六辅渠、成国渠、蒙茏渠、灵轵渠等;在今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谷(水)以
溉田”;新疆古轮台(今轮台县)、渠犁(今库勒尔县)、伊循(今若羌县一带)、车师、楼兰(今
罗布泊北岸一带)和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汉以后,灌溉渠系工程的发
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在少数地方略有兴建而已。
2、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势,经过人工整理的贮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已
有利用陂池灌溉农田的记载:“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芍陂兴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早的一
座大型筑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门,吐纳川流”。直径大约百里,周围约三百多里,灌注今
安徽寿县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间四万顷田地。今天的安丰塘就是其残存部分。汉代,陂塘兴筑已
很普遍,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陂塘水利适建于丘陵地区,起始于淮河流域,汝南、
汉中地区也颇发达。从云南、四川出土的东汉陶陂池模型,可看出当时已在陂池中养鱼,进行
综合利用。《淮南子·说林训》中有关于陂塘灌溉面积数量的计算:“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
中小型陂塘适于小农经济的农户修筑,南方地区雨季蓄水以备干旱时用,修筑尤多。元代王桢
《农书·农器图谱·灌溉门》说:“惟南方熟于水利,官陂官塘处处有之。民间所自为溪堨、水荡,
难以数计”。明代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数万个。总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不可低估。
3、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
隋、唐、宋时期,水利建设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规模兴修尤为突出。古代太
湖地区劳动人民在浅水沼泽,或河湖滩地取土筑堤围垦辟田,筑堤取土之处,必然出现沟洫。
为了解决积水问题,又把这类堤岸、沟洫加以扩展,于是逐渐变成了塘浦。当发展到横塘纵浦
紧密相接,设置闸门控制排灌时,就演变成为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宋代范仲淹在《答手诏
条陈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
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太湖地区的塘浦圩
田形成于唐代中叶以后。五代时吴越国利用军队和强征役夫修浚河堤,加强管理护养制度,设
立“都水营田使”官职,把治水与治田结合起来。这些措施对塘浦圩田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良好
作用。北宋初,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废而不治,中期又着手修治。南宋时大盛,作了不少疏浚港
浦和围田置闸之类的工程。
4、海塘工程
自汉、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为防御潮水灾害而开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国东南沿
海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海塘从局部到连成一线,从土塘演变为石塘,建
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五代吴越国钱镠在位时,曾在杭州候潮门和通江门外筑塘防潮,所用“石
囤木桩法”以木栅为格,格内填进砖石,经涨沙充淤后,就成为远比土塘坚固的土石塘。可以说
这是从土塘到石塘的过渡。北宋时,石塘技术上的一次改革就是采用了“坡坨法”,即海塘为斜
坡石级式,塘身稳定性优于壁立式海塘,坡阶又起消力作用。明、清时,海塘工程更受重视,
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以及技术上的进步都超过其他历史时期。
5、井灌
这是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工程型式。中国井的起源很早。据考古资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
化遗址中就发掘出了井。北方许多地方地表水不足,故重视发展井灌。战国以来,北方井灌相
当流行,历代政府也提倡凿井。明、清时,在今陕西关中,山西汾水下游,河北、河南平原地
区形成了井灌区。方承观《棉花图》中说:“植棉必凿井,一井可溉田四十亩。”坎儿井,是新
疆地区利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上积雪融化的雪水经过山麓渗漏入砾石层的伏流或潜水而
灌溉的一种独特形式。坎儿井在西汉时就有了。人们根据当地雨量稀少,气候炎热,风沙大的
特点,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带开凿成列的竖井,其下有横渠(暗渠),然后通过明渠(灌溉渠道)
把水送到农田里。这样水行地下,可减少蒸发。清代,林则徐曾在吐鲁番一带大力推广,对炎
热干旱的吐鲁番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三、农业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工具自春秋战国以来称之为“田器”、“农器”和“农具”。制造农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
蚌、角等。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种类有锛、臿、斧、斨、镈、铲、耨、镰、犁形器等。
这是中国农具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中国铁的冶铸技术发明至迟始于春秋。春秋战国之际,冶
铁技术先后出现了生铁冶铸、炼钢和生铁柔化三项技术,使铁器成为更富有广阔前途的锐利工
具,加快了铁农具代替木、石、青铜制农具的历史进程。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转
折点,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变为耕地、牧场,也使大面积的田野耕作成为可能;甚至使农
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农具按功用可
分为下列几类:
1、高效的取水设备和机具
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设法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有过不少灵巧的发明。
人们熟悉的水车,也叫“翻车”、“龙骨车”、“水蜈蚣”。它出现于东汉、三国之际,最初只用来浇
灌园地,后来被水田区的农民广泛采用,将近二千年来,在生产上一直起着较大的作用。筒车,
今天在许多地方还可见到,大约有千年以上历史。这是把一个大的转轮,周围系上许多竹筒或
木筒,安置在水边,转轮一部分没在水中,水流激动转轮,轮上的筒就川流不息地依次汲水注
到岸上的田地里。元代王桢《农书》里记载的水转翻车、牛转翻车、驴转翻车、高转筒车,构
造比较复杂,效率比较高,都是从翻车和筒车变化出来的。高转筒车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
的地方。为了把水引向远处,则有连筒和架槽的发明。连筒是把粗大的竹竿去掉里面的节,一
根根连接起来,下面随地势高下,用木石架起,可以跨越涧谷,把水引到很远的地方。架槽的
设计基本上同连筒一样,只是用以引水的是木槽而已。这类器具,正如王桢所说:“大可下润于
千顷,高可飞流于百尺,架之则远达,穴之则潜通,世间无不救之四,地上有可兴之雨。”反映
出中国古代这方面的创造发明之巧妙,高效而又实用。
2、耕翻平整土地的农具
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它类似现代还使用的铁铲、铁锹,也有叫臿的。使用耕畜牵
引的耕犁,中国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区普及使用。甘肃磨咀子出土的西汉末年的木
牛犁模型说明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型。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二牛三人耕”的耦犁,有犁辕、犁梢(犁
柄)、犁底(犁床)、犁衡、犁箭等部件。犁壁(又叫犁镜或犁碗)在汉代已广泛使用。汉代的
犁是直辕长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经过不断改进,到唐代
创制了新的曲辕犁,又叫作“江东犁”。当时陆龟蒙《耒耜经》中详细记述了它的部件、尺寸和
作用。这种犁由铁制的犁镵、犁壁和木制的犁底、压镵、策、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
建、
犁盘等十一个部件组成。整个耕犁相当完备、先进,是中国耕犁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的典型。
中国犁又被称作框形犁,是因为犁体由床、柱、柄、辕等部分构成,呈框形的原故。比起地中
海勾辕犁、日耳曼方形犁、俄罗斯对犁、印度犁、马来犁等,它的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
富有机动性,便于调整耕深、耕幅,且轻巧柔便,利于回转周旋,适于在小面积地块上耕作。
另外,使用曲面犁壁,不仅可以更好地碎土,还可起垡作垄,进行条播,利于田间操作和管理。
宋代发明了踏犁和犁刀,明代又发明了几种人力犁,但都应用范围不广。除犁以外的翻土工具
还有钁和铁搭等。农田耕翻后,须经过碎土和平整。平整的农具最早有耰(椎),以后有挞、劳
(耱)、耙、碌碡等。甘肃嘉峪关市发现的魏晋墓室壁画中有耙和耱的形象。广东连县西晋墓中
出土的陶水田犁耙模型,犁和耙都用牛牵引。水田操作使用的耖,魏晋时南方也已较普遍地使
用了。
3、播种农具
最重要的创造发明是耧车,为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大力推广的新农具之一。据东汉崔寔《政
论》说:“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三
犁”即三个耧脚。山西平陆枣园西汉晚期墓室壁画上有一人在挽耧下种,其耧车正是三脚耧。用
耧车播种,一牛牵引耧,一人扶耧,种子盛在耧斗中,耧斗与空心的耧脚相通,且行且摇,种
乃自下。它能同时完成开沟、下种、复土三道工序。一次播种三行,行距一致,下种均匀,大
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4、中耕除草农具
一类是钱、铲和铫,构造大同小异,实质是同一种农具。古代文献往往用来相互注释,《说文解
字》十四:“钱,铫也,古农器。”这类农具需运用手腕力量贴地平铲以除草松土,也可用来翻
土。另一类是耨、镈和锄,就构造说也大同小异,都是向后用力以间苗、除草和松土的农具,
比钱、铲、铫要进步些,至今仍被大量使用着。春秋战国时已有了铁锄;汉代以后的铁锄和近
代使用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耘是水田用的除草、松土农具。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钱镈门》
中有耘图。宋、元之际的《种莳直说》中第一次记载了耧锄。这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中耕除草
和培土农具。
5、收获农具
新石器时代已有石制或蚌壳制的割取谷物穗子及藁秆的铚与镰。金属出现后,则有青铜和铁制
的铚和镰。几千年来,铚和镰的形制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宋以前,还出现了拨镰、艾、翳镰、
推镰、钩镰等收获农具。王桢《农书·农器图谱》中记载的由麦钐、麦绰等组成的芟麦器,是一
种比较先进的收获小麦的农具。谷物收割脱粒后,利用比重和风力把秕壳与籽粒分开的办法很
早就使用了。从《诗经》中可以找到证明:“维南有箕(箕斗,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不可以
簸扬。”1973年河南济源县泗涧沟汉墓出土的陶风车模型,说明至迟西汉晚期已经发明了清理籽
粒,分出糠秕的有效工具。风车把叶片转动生风和籽粒重则沉、糠秕轻则飏的经验巧妙地结合
在同一机械中,确是一种新颖的创造。
四、选种育种成就
1、农作物的育种成就
中国为世界栽培植物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有粟、稷(黍子)、水稻、荞麦;豆
类有大豆、毛黄豆;蔬菜有白菜、萝卜;果树有桃、杏、李、梨、柑桔、荔枝等。
当远古人们把野生植物加以驯化栽培时,需有所选择,这就是农作物出现的开始。所以选种的
历史和农业发生的历史同样悠久。中国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品种更多,现今水稻品种有四万多
个,粟有一万五千多个。这都是经过无数世代的农民广泛采用存优汰劣的留种和选种技术创造
出来的。
2、家畜家禽的育种成就
中国各地的优良家畜家禽种类之多,品种资源之丰富,过去以及今天都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重
视。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中国在五千多年前就已全部饲养了。中国是最早饲养猪、
鸡、鸭、马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用杂交方法培育骡的国家。
3、蚕桑方面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种桑、缫丝最早的国家。当二千多年前中国丝绸传入欧洲时,欧洲人对那
美丽、轻盈的丝绸是如何织造的,竟一无所知。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
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曹魏时
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
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代
中叶,均田制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
均田制实行的先决条件:均田制是授田给百姓,户籍正确为实行的先决条件,因此,实行之初先清
查户籍,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以便于授田与征税2.意义:(1)均田制鼓励
耕者有田,部曲.佃客自国家领得土地,向国家纳税,转为国家编户,政府收入增加,以自耕农为主的
农业社会逐渐建立起来(2)均田是授田给人民,有为民置产的精神,授田的原则是依劳动力多寡,
所以男女授田数量不同,而奴婢.牛也可授田(丁牛一头授田30亩),每户牛限4头,北魏时期奴婢
授田人数不限制北齐才加以限制(3)由于奴婢也授田,豪强之家可藉畜养奴婢获得更多的田地,
他们的利益并未被完全铲除,或许因此使均田制的实行并未遭遇强大的阻力(4)政府授露田与
桑田,可说是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折衷措施(5)劳动力与土地结合,奖励人民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开
垦,耕地面积增加,有助于中原农业的恢复3.沿用:北齐.北周.隋.唐继续实行均田制,隋代所受
露田加倍(丁男80亩.妇女40亩),唐代改称口分田与永业田,数量与隋相同,但妇女不授田.
---------------------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1.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
的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是怎样演变的?
2.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
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曹魏时
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通过对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演变的了解,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
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演变的了解,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
响,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学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积极探索解决问
题。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
文明的贡献,旨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土地制度的演变
封建土地私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度;均田免粮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
2.石器锄耕
3.铁犁牛耕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土地制度的演变、均田制
难点:井田制及均田制的性质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名词讲解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注意结合本节课名词术语较多和教学图片较多
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
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
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
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
《庄子》则曰:“神农之世,……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
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
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
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
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
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
原始农业先是简单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后来变开始了最原始的耕种方
式“刀耕火种”。什么叫“刀耕火种”?
学生回答后,简单解释: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
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
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原始的刀耕
火种与之相类似,只不过工具更为简陋一些。据考古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原始农业使用的工
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
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
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
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
的刀耕火种阶段,进入了所谓“石器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映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
就是放火烧山,“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
个相互连接的主要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
在介绍了“刀耕火耕”后,指出这种耕作方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结合教材的两幅图片做以下解释。
现在“刀耕火种”是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积聚在热
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的方法。这在历史上
西双版纳地广人稀、森林连片的生态环境下,“刀耕火种”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开了一个小小的
林窗,种两三年谷子后又弃置,森林很快就恢复了,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并不影响,是一种“森林
与农地”轮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难以恢复,山地水士流失严重,造成了生态
环境的退化。所以,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作出严禁山地“刀耕火种”的决定是明智的。
“刀耕火耕”时期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到“石器锄耕”阶段。
2.石器锄耕
从耕作方式、农具使用来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其划分为耕前期、耜耕期和
犁耕期3个发展阶段。“刀耕火耕”属于耕前期。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
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耜耕”比“火耕”的好处是什么?(土地利用率较高;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缺点是什么?(缺乏施
肥,种上三四年还得撂荒,人们还得寻找新的土地)
3.铁犁牛耕
“耜耕”和“火耕”时期原始农业生产方法十分简单。这样的农业生产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向自
然索取而不补偿,土壤营养的平衡完全依赖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这是只取不给的掠夺式的生
产。由于那时人口较少,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产力低下,因而原始农业的生产还没
有超过自然的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小。
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自然要求的增加,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
既采用“铁犁牛耕”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那时在农业上应用还很少使用。但由于
懂得了施肥技术,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两年后轮耕。随
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牛
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的推广,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大大提高中国古代农
业生产水平,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
通过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措施,在向自然索取农业产品的同时,也给予农业
生态系统一定的补偿(主要使用有机粪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是
当之无愧的传统农业的典范。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第一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
的生态合理性。由于传统农业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维持平衡,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可能得到根
本改善。又由于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和规模小,也难于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夏商
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这种土地制度叫井田制。
“井田”一词,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夏代曾实行过井
田制。商、周两代的井田制因夏而来。井田制在长期实行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发展和变
化。
井田制具有什么特点哪?井田制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实际
耕作者对土地无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土地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定期平均分配。土地不得买卖
和转让;诸侯和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对于井田制的性质,可给大家介绍一下史学界的几种看法。最后指出井田制是以土地一定程度
上的公有作为前提的,明确土地国有性质。
由于对夏、商、周3代的社会性质认识各异,各家对井田制所属性质的认识也不相同,或以为是
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或以为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或以为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
主制,或以为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但在承认井田组织内部具有公有向私
有过渡的特征,其存在是以土地一定程度上的公有作为前提这一点上则认识基本一致。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几乎完全丧失。诸侯们对他们封国内的土地理所当然地认
为是属于他们的。对于人民的占有权也是这样。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
臣”这一原则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这一原则的改变,是土地国有制破坏的标志。从此,天子不能控制“天下”的土地,诸侯也不能
控封国内的土地,贵族们也无力经营管理他们所分到的井田。有权有势的人,强占田地为己有,
不少农奴逃跑,到边远地区开荒耕种。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瓦解的呢?(春秋时期)
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因素是什么?(私田的开垦)
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什么?(《左传》记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废除井田
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而一律征税。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
纳税,这标志着井田制瓦解。在井田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缺口接二连三地被打开,井田制的
瓦解崩塌就是必然的趋势了。)
井田制瓦解引来了什么变化?三大变化: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阶级关系的变
化(奴隶主变地主,奴隶变佃农);方式的变化(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
土地的个人私有制发展使新兴地主的经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
级统治,开展变法运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推行土地个人私有制,
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至此,井田制彻底瓦解。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从战国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地主和农民的
剥削关系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屯田制和均田制。
屯田制是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
套完整的制度。西汉前元十一年(前169),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汉武
帝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
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曹魏推行屯田制度,军屯以士兵屯日,60人为
1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曹魏后期,由于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
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
中国自北魏到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度。
从北魏太和九年(485)政府颁布均田令开始实施,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
元年(780)废弛,前后约300年。
北魏颁布的均田令,规定:除规定了土地的最高限额,还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和少地的
农民;农民要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税,还要服徭役和兵役。
北魏的均田制对所授的桑田和麻田均有明确规定,让学生结合【学思之窗】的内容思考教材上
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均田制下分的是国家掌握的土地,这样做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国家掌握一定
数量的土地。关于均田制的性质,主要有两种说法:①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均田
制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
隋唐两代都继续实行均田制。唐代均田制,在隋代基础上,明确取消奴婢、妇人及耕牛受田,
土地买卖限制放宽,内容更为详备。
均田制的实行发挥了什么作用?带来了什么后果?
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稳定,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
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均田制
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人数大大增多,
保证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是均田制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兼并。随着土
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而逐渐瓦解。随着人口增多和贵族官僚
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授田的土地越来越少。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土地授田实际上已不能实行。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废弛。。到唐后期与宋代,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最后指出的是,在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起义军鲜明地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斗争锋芒直
指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到此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也反映出封建统治已经日益不稳固,也说明
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课后研讨】
“火耕水耨”这一命题自司马迁提出后,历代学者对其内容、作用及评价一直争论不已。有学者
认为:以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水稻生产的具体实践和当时社会生产力状况为基本
视角,结合地下出土文物及文献资料,认为“火耕水耨”是两汉六朝南方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两项
基本农活,“火耕”最重要的作用是防治水稻病虫害,两汉六朝收获水稻实行只收稻穗不收稻秆
的方法,迫使越冬害虫和病菌病毒只能寄宿于稻秆、稻叶、杂草和田里的泥缝中,人为地使水
稻病源虫源处于最容易消灭的状态,开春烧田,几天孑遗。因之有效地抑制了水稻病虫害的发
生。“水耨”是水稻中耕除草的基本方法,并为后世一直沿用。“火耕水耨”与牛耕、插秧法、陂塘
灌溉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水田耕作方式,绝不能与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等同。利用课余时
间去查找和收集一下资料,说说“火耕水耨”和“刀耕火种”有什么不同,并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刀耕火种”是原始的农业生产,一般选择在林地,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
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而“火耕水耨”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南方水稻生产,
新的水田耕作方式。
【本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
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与之
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
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制度是我们研究生产关系的重点。在春秋以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实行的是
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土地
私有制确立。就土地占有形态而言,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
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这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是封
建大土地所有制。西汉、曹魏的屯田制以及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在我
国封建社会中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并且效果比较突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前期起
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后期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小农经济的艰难发展
小农经济的特征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结构与特点,进一步认识小农经济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所起到积极
作用和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
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我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过程,探讨它在我国和世界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合作交流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
文明的贡献,旨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代田法;区田法;耧车;耦
回答者:564783-总监八级2-621:39
你是指从哪个方面说?
回答者:牧绵-见习魔法师二级2-622:41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
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
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
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
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
长于时,聚于力。”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
“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
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
则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战国初,李
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
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
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
善者倍之”。《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
先后有二十处以上。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后魏农
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说,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
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
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之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
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
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就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
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清代唐甄在《潜书·富
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
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说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
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缪称训》:“人之情,于害之
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趋利避害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种谷必杂五种,以备
灾害”的经验总结。明代的马一龙不仅明确总结出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原则就是“知其所宜,用
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胜天”的高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所以沟渠工
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型式。商、周时期农田中的沟洫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
及排水的作用。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为达到富国强兵目的,水利事业倍受重视,大型渠系建
设迅速兴起。魏国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漳水十二渠,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自
西汉以下数百年间,本地区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公元前三世纪,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历时二千多年而不废,效益有增无减。都江堰建于岷江冲积扇地
形上,为无坝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鱼咀、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整个工程规划布
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管理运用科学,施工维修经济,为中国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
秀工程。建成后,四川平原遂“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
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渠系工程,由水工郑国主持修建。
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三百余里,计划灌溉面积达四万顷。司马迁评价郑国渠在秦
统一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说:“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
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西汉时,灌溉渠系工程继续有发展,关中地区建成了
白渠、六辅渠、成国渠、蒙茏渠、灵轵渠等;在今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谷(水)以
溉田”;新疆古轮台(今轮台县)、渠犁(今库勒尔县)、伊循(今若羌县一带)、车师、楼兰(今
罗布泊北岸一带)和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汉以后,灌溉渠系工程的发
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在少数地方略有兴建而已。
2、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势,经过人工整理的贮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已
有利用陂池灌溉农田的记载:“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芍陂兴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早的一
座大型筑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门,吐纳川流”。直径大约百里,周围约三百多里,灌注今
安徽寿县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间四万顷田地。今天的安丰塘就是其残存部分。汉代,陂塘兴筑已
很普遍,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陂塘水利适建于丘陵地区,起始于淮河流域,汝南、
汉中地区也颇发达。从云南、四川出土的东汉陶陂池模型,可看出当时已在陂池中养鱼,进行
综合利用。《淮南子·说林训》中有关于陂塘灌溉面积数量的计算:“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
中小型陂塘适于小农经济的农户修筑,南方地区雨季蓄水以备干旱时用,修筑尤多。元代王桢
《农书·农器图谱·灌溉门》说:“惟南方熟于水利,官陂官塘处处有之。民间所自为溪堨、水荡,
难以数计”。明代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数万个。总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不可低估。
3、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
隋、唐、宋时期,水利建设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规模兴修尤为突出。古代太
湖地区劳动人民在浅水沼泽,或河湖滩地取土筑堤围垦辟田,筑堤取土之处,必然出现沟洫。
为了解决积水问题,又把这类堤岸、沟洫加以扩展,于是逐渐变成了塘浦。当发展到横塘纵浦
紧密相接,设置闸门控制排灌时,就演变成为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宋代范仲淹在《答手诏
条陈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
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太湖地区的塘浦圩
田形成于唐代中叶以后。五代时吴越国利用军队和强征役夫修浚河堤,加强管理护养制度,设
立“都水营田使”官职,把治水与治田结合起来。这些措施对塘浦圩田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良好
作用。北宋初,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废而不治,中期又着手修治。南宋时大盛,作了不少疏浚港
浦和围田置闸之类的工程。
4、海塘工程
自汉、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为防御潮水灾害而开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国东南沿
海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海塘从局部到连成一线,从土塘演变为石塘,建
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五代吴越国钱镠在位时,曾在杭州候潮门和通江门外筑塘防潮,所用“石
囤木桩法”以木栅为格,格内填进砖石,经涨沙充淤后,就成为远比土塘坚固的土石塘。可以说
这是从土塘到石塘的过渡。北宋时,石塘技术上的一次改革就是采用了“坡坨法”,即海塘为斜
坡石级式,塘身稳定性优于壁立式海塘,坡阶又起消力作用。明、清时,海塘工程更受重视,
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以及技术上的进步都超过其他历史时期。
5、井灌
这是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工程型式。中国井的起源很早。据考古资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
化遗址中就发掘出了井。北方许多地方地表水不足,故重视发展井灌。战国以来,北方井灌相
当流行,历代政府也提倡凿井。明、清时,在今陕西关中,山西汾水下游,河北、河南平原地
区形成了井灌区。方承观《棉花图》中说:“植棉必凿井,一井可溉田四十亩。”坎儿井,是新
疆地区利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上积雪融化的雪水经过山麓渗漏入砾石层的伏流或潜水而
灌溉的一种独特形式。坎儿井在西汉时就有了。人们根据当地雨量稀少,气候炎热,风沙大的
特点,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带开凿成列的竖井,其下有横渠(暗渠),然后通过明渠(灌溉渠道)
把水送到农田里。这样水行地下,可减少蒸发。清代,林则徐曾在吐鲁番一带大力推广,对炎
热干旱的吐鲁番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三、农业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工具自春秋战国以来称之为“田器”、“农器”和“农具”。制造农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
蚌、角等。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种类有锛、臿、斧、斨、镈、铲、耨、镰、犁形器等。
这是中国农具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中国铁的冶铸技术发明至迟始于春秋。春秋战国之际,冶
铁技术先后出现了生铁冶铸、炼钢和生铁柔化三项技术,使铁器成为更富有广阔前途的锐利工
具,加快了铁农具代替木、石、青铜制农具的历史进程。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转
折点,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变为耕地、牧场,也使大面积的田野耕作成为可能;甚至使农
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农具按功用可
分为下列几类:
1、高效的取水设备和机具
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设法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有过不少灵巧的发明。
人们熟悉的水车,也叫“翻车”、“龙骨车”、“水蜈蚣”。它出现于东汉、三国之际,最初只用来浇
灌园地,后来被水田区的农民广泛采用,将近二千年来,在生产上一直起着较大的作用。筒车,
今天在许多地方还可见到,大约有千年以上历史。这是把一个大的转轮,周围系上许多竹筒或
木筒,安置在水边,转轮一部分没在水中,水流激动转轮,轮上的筒就川流不息地依次汲水注
到岸上的田地里。元代王桢《农书》里记载的水转翻车、牛转翻车、驴转翻车、高转筒车,构
造比较复杂,效率比较高,都是从翻车和筒车变化出来的。高转筒车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
的地方。为了把水引向远处,则有连筒和架槽的发明。连筒是把粗大的竹竿去掉里面的节,一
根根连接起来,下面随地势高下,用木石架起,可以跨越涧谷,把水引到很远的地方。架槽的
设计基本上同连筒一样,只是用以引水的是木槽而已。这类器具,正如王桢所说:“大可下润于
千顷,高可飞流于百尺,架之则远达,穴之则潜通,世间无不救之四,地上有可兴之雨。”反映
出中国古代这方面的创造发明之巧妙,高效而又实用。
2、耕翻平整土地的农具
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它类似现代还使用的铁铲、铁锹,也有叫臿的。使用耕畜牵
引的耕犁,中国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区普及使用。甘肃磨咀子出土的西汉末年的木
牛犁模型说明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型。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二牛三人耕”的耦犁,有犁辕、犁梢(犁
柄)、犁底(犁床)、犁衡、犁箭等部件。犁壁(又叫犁镜或犁碗)在汉代已广泛使用。汉代的
犁是直辕长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经过不断改进,到唐代
创制了新的曲辕犁,又叫作“江东犁”。当时陆龟蒙《耒耜经》中详细记述了它的部件、尺寸和
作用。这种犁由铁制的犁镵、犁壁和木制的犁底、压镵、策、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
建、
犁盘等十一个部件组成。整个耕犁相当完备、先进,是中国耕犁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的典型。
中国犁又被称作框形犁,是因为犁体由床、柱、柄、辕等部分构成,呈框形的原故。比起地中
海勾辕犁、日耳曼方形犁、俄罗斯对犁、印度犁、马来犁等,它的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
富有机动性,便于调整耕深、耕幅,且轻巧柔便,利于回转周旋,适于在小面积地块上耕作。
另外,使用曲面犁壁,不仅可以更好地碎土,还可起垡作垄,进行条播,利于田间操作和管理。
宋代发明了踏犁和犁刀,明代又发明了几种人力犁,但都应用范围不广。除犁以外的翻土工具
还有钁和铁搭等。农田耕翻后,须经过碎土和平整。平整的农具最早有耰(椎),以后有挞、劳
(耱)、耙、碌碡等。甘肃嘉峪关市发现的魏晋墓室壁画中有耙和耱的形象。广东连县西晋墓中
出土的陶水田犁耙模型,犁和耙都用牛牵引。水田操作使用的耖,魏晋时南方也已较普遍地使
用了。
3、播种农具
最重要的创造发明是耧车,为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大力推广的新农具之一。据东汉崔寔《政
论》说:“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三
犁”即三个耧脚。山西平陆枣园西汉晚期墓室壁画上有一人在挽耧下种,其耧车正是三脚耧。用
耧车播种,一牛牵引耧,一人扶耧,种子盛在耧斗中,耧斗与空心的耧脚相通,且行且摇,种
乃自下。它能同时完成开沟、下种、复土三道工序。一次播种三行,行距一致,下种均匀,大
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4、中耕除草农具
一类是钱、铲和铫,构造大同小异,实质是同一种农具。古代文献往往用来相互注释,《说文解
字》十四:“钱,铫也,古农器。”这类农具需运用手腕力量贴地平铲以除草松土,也可用来翻
土。另一类是耨、镈和锄,就构造说也大同小异,都是向后用力以间苗、除草和松土的农具,
比钱、铲、铫要进步些,至今仍被大量使用着。春秋战国时已有了铁锄;汉代以后的铁锄和近
代使用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耘是水田用的除草、松土农具。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钱镈门》
中有耘图。宋、元之际的《种莳直说》中第一次记载了耧锄。这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中耕除草
和培土农具。
5、收获农具
新石器时代已有石制或蚌壳制的割取谷物穗子及藁秆的铚与镰。金属出现后,则有青铜和铁制
的铚和镰。几千年来,铚和镰的形制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宋以前,还出现了拨镰、艾、翳镰、
推镰、钩镰等收获农具。王桢《农书·农器图谱》中记载的由麦钐、麦绰等组成的芟麦器,是一
种比较先进的收获小麦的农具。谷物收割脱粒后,利用比重和风力把秕壳与籽粒分开的办法很
早就使用了。从《诗经》中可以找到证明:“维南有箕(箕斗,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不可以
簸扬。”1973年河南济源县泗涧沟汉墓出土的陶风车模型,说明至迟西汉晚期已经发明了清理籽
粒,分出糠秕的有效工具。风车把叶片转动生风和籽粒重则沉、糠秕轻则飏的经验巧妙地结合
在同一机械中,确是一种新颖的创造。
四、选种育种成就
1、农作物的育种成就
中国为世界栽培植物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有粟、稷(黍子)、水稻、荞麦;豆
类有大豆、毛黄豆;蔬菜有白菜、萝卜;果树有桃、杏、李、梨、柑桔、荔枝等。
当远古人们把野生植物加以驯化栽培时,需有所选择,这就是农作物出现的开始。所以选种的
历史和农业发生的历史同样悠久。中国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品种更多,现今水稻品种有四万多
个,粟有一万五千多个。这都是经过无数世代的农民广泛采用存优汰劣的留种和选种技术创造
出来的。
2、家畜家禽的育种成就
中国各地的优良家畜家禽种类之多,品种资源之丰富,过去以及今天都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重
视。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中国在五千多年前就已全部饲养了。中国是最早饲养猪、
鸡、鸭、马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用杂交方法培育骡的国家。
3、蚕桑方面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种桑、缫丝最早的国家。当二千多年前中国丝绸传入欧洲时,欧洲人对那
美丽、轻盈的丝绸是如何织造的,竟一无所知。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23:1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4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