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习题
1.1用费马原理推导光的反射定律
1.2一根长玻璃棒的折射率为1.6350,将它的左端研磨并抛光成半径为
2.50cm的凸球面。在空气中有一小物体位于光轴上距球面顶点9.0cm处。
求:(1)球面的物方焦距和象方焦距;(2)光焦度;⑶象距;⑷垂轴放大率;(5)用作图法
求象。
1.3将一根40cm长的透明棒的一端切平,另一端磨成半径为12cm的半球面。有一小物体
沿棒轴嵌在棒内,并与棒的两端等距。当从棒的平端看去时,物的表现深度为12.5cm。问
从半球端看去时,它的表现深度为多少?
1.4一透明玻璃小球的半径为1.50cm,折射率为1.720,将它浸没在折射率为1.360的透
明液体中。若液体中有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小球上,求这束平行光将向球的另一侧何处聚焦?
1.5一玻璃空盒的两端是共轴球面,一端是半径γ1=-1.65cm的凹面,另一端是半径γ2=
1.650cm的凸面,两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850cm。将盒在空气中密封后放入水中。一高为1cm
的物体距凹球面的顶点10cm。求物体经玻璃盒所成的象。(假设玻璃的厚度可以略去不计)
1.6在一个直径为30cm的球形玻璃鱼缸中盛满水,鱼缸中心处有一尾小鱼。若鱼缸薄壁的
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求缸外面的观察者所看到的鱼的表观位置及垂轴放大率。
1.7为了把仪器刻度放大3倍,在它上面置一平凸透镜,并让透镜的平面与刻度紧贴。假
设刻度和球面顶点距离为30mm,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凸面的半径应为多少?
1.8在半径为20cm的凸面镜右侧距顶点5cm处,有一高为2cm的虚物,试求象的位置和大
小,并作图。虚物的位置应在什么范围内才能形成实象?
1.9在单球面折射系统中,除球心而外尚有一对共轭点P和P'可用宽光束严格成象(如
图),这一对共轭点称为齐明点或不晕点。试证齐明点的物、
象距满足下列关系:
S=(1+n'/n)r;s=(1+n/n')r
CP
-r
P'O
习题1.9图
1.10玻璃棱镜的折射棱角α为60°,对某一波长的光其折射率n为1.6,计算
(1)最小偏向角;
(2)此时的入射角;
(3)能使光线从α角两侧透过棱镜的最小入射角。
1
1.11在充满水的容器底部放一平面反射镜,人在水面上正视镜子看自己的象,若眼睛高出
水面h1=5.00cm,水深h2=8.00cm,求眼睛的象和眼睛相距多远?象的大小如何?设水的折
射率为n=4/3。
1.12折射率n=1.50的薄透镜使物体在其后10cm处成实象。不改变物体和透镜之间的距
离,将它们沉浸在水中,则物体在镜后60cm处成象,求透镜的焦距。
1.13一双凸透镜的球面半径为20cm,透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5,一面浸在水中,另一面置
于空气中。试求透镜的物方焦距和象方焦距。
1.14用一薄凸透镜L1在屏上生成物体的清晰象,然后将另一个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L2放
入会聚光束中距屏30cm处,问现在应将屏移至距L2多远的地方才能在屏上生成物体的清晰
象?
1.15两薄透镜的焦距为f´1=5.0cm和f´2=10.0cm,相距5.0cm。若一高为2.50cm的物体
位于第一透镜前15.0cm处,求最后所成象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出象的光路图。
1.16透镜L1和L2的象方焦距分别为-2.40cm和+5.0cm,两透镜中心相距1.50cm。若在
L1前8.0cm处置一高为2.50cm的物体,求最后象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出光路图。
1.17一物体经两枚凸透镜折射成象,所得的是在物体位置处与物体同大的倒立虚象。设第
一透镜的焦距已知,求物体的位置,第二透镜的焦距及两透镜的距离。(注:本题有多解)
1.18一平凸透镜焦距为f´,平面镀银,在其前2f´处放一物体,高度为h。求物体所成
的最后象,并作图。
1.19一折射率为1.5的薄透镜,其凸面的曲率半径为5cm,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5cm,且镀
上银。试证明:当光从凸表面入射时,该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提示:物经过凸
面折射、凹面反射和凸面再次折射后,
s´=-s;β=1。)
1.20显微镜由焦距为1cm的物镜和焦距为3cm的目镜所组成,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为
20cm,问物体放在何处时才能使最后的象成在距离眼睛25cm处?作出光路图。
1.21双凸薄透镜的折射率为1.5,│r1│=10cm,│r2│=15cm,r2的一面镀银,物点P
在透镜前主轴上20cm处,求最后象的位置并作出光路图。
1.22会聚透镜的发散透镜的焦距都是10cm,(1)与主轴成30°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每个透
镜上,计算象点在何处?(2)在每个透镜左方的焦平面上离主轴1cm处各置一发光点,计算
成象在何处?作出光路图。
1.23一厚透镜两球面的光焦度分别为5D和8D,折射率为1.50,中心厚度为18.75cm。
用矩阵法求此厚透镜主点的位置。
1.24两薄透镜相距80cm,它们的光焦度为6D和-8D,用矩阵法求组合系统的光焦度及焦
点和主点的位置。
1.25惠更斯目镜由两个薄凸透镜L1、L2组成,其焦距分别为f1´=3a、
2
f2´=a,两透镜相距d=2a,试用矩阵法求此目镜系统的主点位置和焦距。
1.26冉斯登目镜由两个相同材料的平凸薄透镜组成,其一种结构形式为
f1´=f2´=a,d=2/3a,试求此目镜系统的主点位置和焦距。
1.27设有置于空气中的两薄透镜L1和L2,凸透镜L1的焦距为12cm,凹透镜的焦距为8cm,
它们相距16cm。一高为3cm的物体PQ位于L1前30cm处:
(1)用矩阵法求系统的主点和焦点;
(2)用矩阵法求物体经系统所成的象,并用作图法验证你的结果。
1.28用矩阵法重解1.15题。
1.29用矩阵法重解1.18题。
1.30空气中一个薄透镜组L1、L2、L3,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1´=-20cm、
f2´=40cm、f3´=30cm,d12=30cm、d23=30cm,今有一物放在L1的左方60cm处,用矩阵法求
出象的位置和大小。
1.31一个双凸透镜(f1´=6cm);一个凹面反射镜(R=20cm),一高为4cm的物。在透镜
前12cm处,透镜在凹面反射镜前2cm,用矩阵法计算最后象的位置和横向放大率。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22:56: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42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