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识字之法,品识字之乐
汉字记录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
瑰宝。它穿越了悠悠五千年的时光隧道,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小学
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
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寻找科学的规律、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
方法,让他们感受成功,体验识字的快乐,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
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实行思
维。”抓住这个特点,我便有目的地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赋予了生机与
活力。教师生动的口头语言,形象的肢体语言,将最大水准的吸引孩
子的注意力。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形象逼真的动画效果马上
会把孩子带到课堂中来。在学习象形字或会意字的演变过程时,利用
多媒体能够把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的再现出来,学生会以极大的兴趣去
学习,也会达到最佳的识字效果。一个个漂亮的能够变化的生字卡将
把开火车识字变成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主要途径而不是一种负担。他
们在这个过程中心情是完全放松的,这种心态将有助于学生实行生字
的识记。
二、课前预习、讲究方法
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很大,平均每一课都要有十几个生字。
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紧靠课堂的四十分钟,那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
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预习的方法能够是:(1)自读5遍课文,
在读文中圈画生字,并实行初步识记;(2)制作生字卡片,在卡片上
写拼音和字,然后查字典多扩词,有余力的同学能够选自己喜欢的几
个词造句子。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多协助,慢慢地学生就形成了自
己预习的水平。因为有了提前的自我学习,那么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就
小了很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实行扩展练习和读文。
三、使用多种方法识字
语文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
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
结合。”识字能够说比较枯燥,如果总是反复地读,那么学生会感到
厌烦,很可能再也不想去学汉字。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好的办法
是变换方法识字。在教学中我总结的识字方法应该有以下几种:
1、找规律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日加一
竖就念旧。减一减:如:目减一笔就念日。换一换:如凉和晾就能够
采用换一换的方法实行识记。
2、猜谜识字法。
学“羊”字的时候我就编了一个谜语:有口咩咩叫,有言细细讲,
有水比海大,有人是假装。在学“座”时,我编的字谜是“一点一横
长,一撇到南洋,二人土上坐。”有趣的字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猜谜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奇妙。
3、形象记忆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
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升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
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能够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
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
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
会漏写这个点了。在教学“轻”的时候,学生就意外的自己找到了识
字的技巧——他把工上面的想成了货物,工人用车搬货物就更轻了,
瞧!多聪明的学生啊!接下来就有好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我相
信这些学生想忘记这个字都难了。
4、顺口溜识字法。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
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
象深刻,既能体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升识字效
果
5.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使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实行
识字教学的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以启发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为基本
手段,通过揭示和解析字理,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学“初”字时,我先出示字理图,然后按照图讲解“初”的字
理。最初表示“剪断母婴之间的脐带”,逐渐表示“事物的发展的开端”,
最终表示“一切初形结构的现象行为”。字理识字法,加深了学生对字
意的理解,便于识记字形。
6.用比较法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所以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
后提升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
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
起来识记。如教学“青、请、镜、睛”,告诉孩子们“青”是声旁,
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ing,“请”跟语言相关,部首是
言字旁,“镜”是金属,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
“目”旁。使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
系,有效地提升识记效率。
四、生活中识字,养成积累习惯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
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屏幕上的一个个字幕也
在不停的闪烁……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我们倡导在
生活中识字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积累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拓宽识
字渠道,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的、无
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生活课堂化。学生每人一个积
累本,可以把平日随处看到的生字、词记下来,教师定期布置检查,
及时鼓励表彰。同学之间在合作中学,在鼓励中学,在对比中学,在
交流中学,长期坚持,积少成多,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五、多读书,增加识字量
语文课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联想,获得
初步的情感,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积累自
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五
万字。这就给我们教师提了醒,我们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识字,还要放
眼到课外.读书不但能开阔视野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因此,
在教学中应当建议学生多读一些有意义的图书或是拼音读物,借助拼
音来进行识字,从而为进一步的阅读扫除障碍。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是重中之重。识字量大的问题,
学生识字兴趣不浓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
索,探索新方法,寻求新途径逐步去解决。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
展望孩子的未来,把识字教学继续研究下去,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20:3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3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