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庄子》及其注解的成语
1、庄子与《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这则成语的意思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
套。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字》,《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不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
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支道林,名遁,是东晋时的佛教学者,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他常与谢安、王羲之等名士交往,喜欢谈玄理,对《庄
子》也很有研究。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晋代的向季曾为《庄子》作注,没有完成就死了,郭象继续他的工作,完成了注释,
后来人们都引用郭象和向秀所作的注。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向
秀的见解。
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
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
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这则故事中的“标新”和“立异”,组成了成语“标新立异”。
2、庄子与《朝三暮四》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
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
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
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
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
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
反复无常了。
3、庄子与《无中生有》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
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连未曾开始都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
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忽然间有了“无”,不知道“有了‘无’”到底是“有”呢还是“无”。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
《易经》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
在此以前(其实没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道家对“无”非常看重。老子曾说: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可是中间必须空出来,才好安放车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看起来什
么也没有,可是正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才有放置车轴的用处。一座房子中间必须留有空间,人才能住进去。这个空间仿佛什么也没有,
可是如果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空间,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这个空间,使房子具有了人们建筑它时所要求的功能。事实上,房
子的功能就在这个“无”上。
“无中生有”本来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后来人们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无中生有形容为胡说八道。庄子对此也无可奈何。
4、庄子与《越俎代庖》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叫唐尧。在唐尧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唐尧很谦虚,当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
才能的时候,就想把领导权让给许由。唐尧对许由说:“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
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
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来治理。”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来代替你,不是沽名钓誉吗?我现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虚名干什么?鹪鹩在
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一棵树枝;鼹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的肚皮。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
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
5、庄子与《东施效颦》
庄子在哲学有很多辩证的东西,在今天看来仍有启迪。例如,庄子反对孔子复古的思想。庄子说道:
船是最好的水上交通工具,车是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如果一个坐惯了船的人把船推到陆地上行走,那么终身也走不了多远。古和
今不是就象水和陆的不同吗?周朝和鲁国不就象船和车的不同吗?孔子想把周朝的制度推广到鲁国,这就象在陆地上行船,不仅徒劳无
功,自身还要遭受祸患。他不知道世界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人也只能不断地适应外界的情势。三皇五帝的礼仪法度不贵于相同,而贵于
能使天下太平。正如苹果、梨、橘、柚这些酸甜不同的水果,虽然味道不同,但都是可口的。
所以,礼仪法度应该随着时代改变而不同,不能一成不变。西施生了病,心口疼,在村里皱着眉头。邻里的一个丑女看了觉得很美,
回去也在村里捂着心口皱着眉头。村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着门不出来,穷人看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走开。那个丑女只知道皱着眉头
很美,却不知道皱着眉头美的原因。因此,如果现代人一定要采用古代的礼仪制度,怎么能行得通呢?
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盲目引进西方的民主模式,造成经济衰退,社会动荡,至今国家也没有实现复兴。如果他们能够
深入理解一下了庄子的辩证法理论,或者不会犯这类似的东施效颦的错误。
对于个人的前途发展的道理也是一样,面对社会上不断掀起的许多热潮,如下海热、股票热、计算机热、热、网站热、电子商务热
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年轻人每天周转于热潮中,不断做各种热身,最终只能是浪费时间。每年高考前期的“状元热”,全国各地
往年的状元纷纷在网站、电话热线中讲解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许多考生按他们的指点,赶紧模仿。其实这些做法是否适合自己呢?大
多数考生,尤其是考生家长并不考虑,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6、庄子与《螳臂挡车》
以螳螂舞动镰刀似的双臂对抗车子的情形作为譬喻,劝人不要自不量力。鲁国的颜阖性情相当刚烈,有一次被聘为卫国太子蒯聩的
师傅。他从来不曾担当过如此重要的职位,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于是,只好求教于卫国的大臣蘧伯玉大夫,请教如何教导太子。蘧伯
玉大夫就针对他的行为,引用螳螂的例子来规劝他:“任何物体靠近螳螂的时候,即使靠近它的是一辆车子,它也照样挥动镰刀似的
臂,奋力抵抗,这实在是因为螳螂无法辨清自己的身分,而太过于相信自己能力的缘故。你现在的情形亦正和螳螂一样,你太高估了你
自己的能力,所以才会不智地想去当太子的老师。如果你过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必定会遭受太子的不满。所以你务必要小心从事。”
7、庄子与《呆若木鸡》
一日读《庄子》,读到一则小故事,赫然发现里面也有一句成语,等到把故事读完,这才惊觉我们平日可能把成语都用错了。
这个故事教人怎么养鸡。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
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
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
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
看上却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它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这便是“呆若木鸡”的出处。
原来,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
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
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
评语:外表的活泼、逞强、伶俐,都是好的,但是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地磨练,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凝聚于内,看似呆
呆的、无啥稀奇,可是那些存心挑衅、争先恐后的斗鸡,碰到一动不动内蕴真气的木鸡,却根本不得近其身,对方还未出手,自己先就
吓破胆了。
8、庄子与《枯鱼之肆》
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
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
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
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
水就能活命。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
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这个道理很简
单。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过其实、形式主义岂不是比比皆是!形式主义的危害真是害死人啊!
唐朝元稹所著《莺莺传》中,张生对红娘说:“自从我见了你家小姐一面,日思夜想,茶饭无味。希望你从中撮合。”红娘问:“你
为什么不通过媒人提亲,正式把小姐娶过门呢?”张生说:“我现在心情十分迫切,如果通过纳采问名等一整套繁琐的婚娶仪式,至
少需要大半年,那时候我早进了枯鱼之肆了。”红娘看到张生确实是心急火燎的,就答应从中牵线,促成张生与崔莺莺的姻缘。后来,
元朝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不朽的名篇《西厢记》,一直流传到今日。
9、庄子与《盗亦有道》
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大盗叫盗跖。盗跖的部下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法则。做大
盗怎能没有法则呢?凭空能猜出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圣;带头先进入屋里,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就是义;酌情判断能否动
手,就是智;分赃均匀,就是仁。不具备这五种素质而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
盗跖这一套说教,和儒家宣扬的“圣人之道”如出一辙,由此讽刺了儒家的虚伪。看来“圣人之道”如果用来教育君子,君子就能
被培养成圣人;如果被坏人利用,坏人就能成为大盗。可是天下圣人少而大盗多,可见“圣人之道”给天下带来的利益少,带来的祸患
多。所以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只有打击虚伪的“圣人之道”,让人民一切顺乎自然,天下才能太平。
值得指出的是,跖是奴隶起义的领袖,由于代表了被压迫者的利益,所以被历代统治者诬蔑为“盗跖”。庄子对盗跖是有同情心的,
曾多次指出这个社会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并且说,“圣人之道”教大家追名逐利,圣人的危害其实超过大盗。与其把跖叫
做盗跖,不如把孔子(孔丘)叫做盗丘。认为虚伪的“圣人之道”才是造成天下混乱的原因。
传统文化中对侠义的大盗历来都是推崇的。《史记*游侠列传》里讲了很多侠客的故事,这些侠客大多数是大盗,但由于他们虽然
是大盗但却很讲道义,所以司马迁为他们列传,使他们的英名千古流传。
唐代杜光庭所著《虬髯客传》讲了一个仗义疏财、劫富济贫的的侠盗的故事。故事讲的是隋朝末年,隋炀帝只顾东巡享乐,朝政由
大臣杨素把持。有一天,布衣(平民老百姓)李靖求见。杨素的一个侍妾爱慕李靖的才华,连夜投奔李靖。这个侍妾姓张,因为手持红色
的拂尘,所以称为红拂。在他们逃出京城的路上,认识了一个长着络腮胡子(虬髯)的客人,他始终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只说也姓张,排
行第三。张是我国第一大姓,叫"张三"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这个张三非同寻常。他喝酒的时候用人心当下酒菜,并且说,这是天下
负心人的心,我追了他十年了,今天终于砍下他的头,摘下他的心,消除了我的遗憾。当时天下大乱,群雄纷起,张三本来有问鼎中原
的野心,后来看到秦王李世民胜过自己,是真命天子,就把自己积攒的大量金银珠宝全部送给李靖,让他辅佐李世民建功立业。从张三
的行径和他的家财来看,他原先应该是个江洋大盗,否则不可能积攒这么多财富。后来李靖靠着这些财富,果然帮助李世民推翻了隋朝,
建立了唐朝。天下太平以后,张三决心在海外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于是率领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看起来,
这个虬髯客张三,真是一个盗亦有道的侠盗典型。虬髯客和李靖、红拂的故事后来被编成戏曲,称为“风尘三侠”。
10、庄子与《望洋兴叹》
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恶化,我国北方严重缺水。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每年都要断流。河床龟裂,见到的人都痛心不已。而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沃土,哺育了中华文明,被称为神河。《庄子*秋水》中讲了一个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
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才改变自
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博大,无边无际,
要不是我亲自来到你的门前,我将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浅薄无知。”
北海神谦虚地说:“其实我存在于天地间,就好象大山上的小石头而已。而天与地也并不能说是最大的领域,毫毛之末也不能断定
是最小的限度。时空的变换根本没有穷尽。你我又有什么可夸耀的呢?”
庄子的这个观点已经被现代物理学所证实。科学向微观发展,有量子物理;向高速发展,有相对论。而它们的适用范围也有局限。
从庄子的学说中,已显露出现代科学的萌芽。
11、庄子与《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
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
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
唐朝诗人李白曾说: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国领导人有起名为万里的,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取鹏程万里的意思。
记得故乡有个村子叫“槐树下”,村里的人都姓石。甲、乙两户人家同时生了儿子。还没上户口的时候,有一天,甲、乙两家的母
亲(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见了。甲母就问乙母:“你家孙子起的什么名字?”乙母说:“叫鹏飞。”甲母听了摇摇头说:“不好听。鹏
啊鹏的,跟打枪一样。”乙母回家后连忙和家里人商量改名。过了几天,两家都去报完户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问:“你
家孙子现在叫什么名字了?”乙母说:“叫石磊。你家孙子呢?”甲母说:“我家孙子啊,他叫鹏飞。”这个鹏程万里的名字就这样被
甲家骗去了。
出自《庄子》的成语
成语释义
一日千里
一日能行千里之远。形容良马跑得很快。后亦用于形容速度极快。亦用于比喻进步极快或
进展迅速。或比喻人才出众。
大同小异形容事物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
大惑不解十分胡涂、迷惑,不懂道理。后用于指对事物感到非常疑惑,无法了解。
成语释义
井底之蛙住在井底的青蛙。比喻见识浅薄的人。
分庭抗礼指分处庭中,相对设礼,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地位相当。后亦用以比喻两者对立。
以管窥天透过竹管看天,仅见天的一小部分。比喻见识片面而狭窄。
失之交臂
交臂,走路时胳膊相碰触。两人擦肩而过,错失见面的机会。后用「失之交臂」指错失机
会。
白驹过隙指快马从缝隙一下子就奔驰过去。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整头牛的形体,比喻道的修养不受外形限制的境界。后用来比喻技艺纯熟高超。
立锥之地竖立锥子的地方。比喻极微小的地方。常用以表示无可容身之处。
亦步亦趋指学生追随老师的脚步。后用以形容事事追随或仿效别人。
呆若木鸡
木鸡,木头制成的鸡,任何情况下皆纹风不动,比喻修养深厚、态度沉稳。后用来形容愚
笨或受惊吓而发愣的样子。
扶摇直上随急遽的旋风,盘旋而上。后用以比喻快速上升,亦用来比喻仕途得意。
每下愈况
况,因比拟而明显、显著。「每下愈况」指估量猪只肥瘦,要从最不易长肉的小腿部分去
试;因为愈是下部细微的地方,肥瘦的差别就愈见明显。后转用于比喻情况愈来愈坏。
沉鱼落雁鱼、鸟不辨美丑,即使看见美女也同样赶紧潜水高飞。后用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出众。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表示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话。
东施效颦
春秋越国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捧心皱眉,然却更见其丑。比喻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结
果却适得其反。
空谷足音居于荒野,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高兴。后用于比喻难得的人物、言论或事物。
虎口余生侥幸的从老虎口中逃出来,保全了性命。比喻冒大险而不死。
邯郸学步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昭然若揭如同高举着日月般地明白清楚。形容含义或真相非常清楚,显而易见。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儿以口沫互相润湿。后用以比喻同处于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大众的人。
师心自用师心,以自我之意为师。「师心自用」指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捉襟见肘
形容人衣衫破败,才抓住衣襟蔽胸,又露出了手肘。后用以比喻短缺不足、穷于应付的窘
态。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可喜的样子。后用以形容貌态逼真,彷佛具有生命力。
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技艺精巧,达到鬼神灵妙的境界。
张口结舌结舌,舌头打结。「张口结舌」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熟练,运用自如。后亦用来比喻做事顺利。
得鱼忘筌
筌,捕鱼用的竹器。「得鱼忘筌」指捕到鱼后,便忘掉了捕鱼的器具。比喻悟道者忘其形
骸。后亦用来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
从容不迫沉着镇定不慌张。
望洋兴叹
望洋,抬头看的意思。形容因惊奇而仰视发出惊叹。后用来比喻因能力不足而自叹不如或感到
无可奈何。
望尘莫及只能远望前面车马扬起的尘土,而无法赶得上。比喻远远落在他人之后。
莫逆之交莫逆,相契而无所违逆。「莫逆之交」指心意相投的朋友。
逍遥法外犯罪者逃避了应受的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
朝三暮四
喂养猴子时,早晨给三升橡树果实,晚上给四升,但亦可改变为「朝四暮三」。本为养猴
人诈骗猴子的故事。原用以比喻只变名目,不改实质。后用来比喻人心意不定、反复无常。
虚与委蛇心境空虚寂静,随物变化。后用「虚与委蛇」形容假意殷懃,敷衍应付。
贻笑大方贻笑,遗留笑柄。「贻笑大方」指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
越俎代庖本指担任主祭的人,超越职责,代替厨师下厨。用来比喻踰越职分代人办事。
游刃有余比喻做事能胜任愉快,从容不迫。
槁木死灰
形体寂静如枯槁的木头,没有生气,精神凝聚犹如冷却的灰尘,不能重新起火。形容人清
虚寂静,对外物无动于衷。后用来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
学富五车读过的书可以装满五大车。形容人书读很多,学识广博。
瞠乎其后瞠,张大眼睛直视。「瞠乎其后」比喻落后很多,追赶不上。
栉风沐雨以风梳发,以雨沐浴。后用来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
螳螂捕蝉
螳螂只顾着捕蝉,不知有大鸟在身后正要啄食牠。后用以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利
益而忽略背后隐藏的危险。
螳臂当车
当,置于……之中。「螳臂当车」指螳螂立于车道中,举起双臂,妄想要阻挡车子前进。
比喻不自量力。后来,或把语义转解为「螳臂挡车」,把「当」视为「挡」之假借,遂另
读ㄉㄤˇ音。
鹏程万里大鹏飞行的路程数万里。后用来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成语释义
踌躇满志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而庄子又是这个轴心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我们平时脱口而出的很多成语其实都出自《庄子》,如
“朝三暮四”、“不近人情”、“害群之马”、“独来独往”、“分庭抗礼”等等。
庄子是个贫民哲学家,我们已经知道他一生中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也不屑于安度这样的生活。他住的是残破的屋子,曾一度在
陋巷里靠编织草鞋为生,因此庄子的成语也忠实地体现了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他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去见魏王的时候穿的
就是一身破烂衣衫,用带子绑了脱帮的鞋子;而他作品中就有“桑枢瓮牖”、“上漏下湿”、“数米而炊”、“捉襟见肘”、“踵决肘
见”、“纳屦踵决”等寒碜相,外出时也不像做宰相的老友惠施那样车声隆隆从者数百,而是“栉风沐雨”、“百会重茧”。
除了和贫困有关的成语外,《庄子》中还有许多与水和鱼有关的成语,这和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庄子比较吻合。庄子常去钓鱼,但
他钓鱼是为了改善生活。
《史记》记载,一天庄子在河边钓鱼,楚王的两个使者带着重礼来聘请他做楚国的宰相,他毫不犹豫地推辞了,说他宁愿做一只
在烂泥里拖尾爬行的乌龟,也不愿意像楚国的神龟一样,虽然早已死了,还被当做神物,用锦巾裹了存于木匣之中,供于庙堂之上。对
庄子来说,这是一种侮辱。
对于一个热爱思考又常去钓鱼的人来说,作品中出现很多与鱼和水有关的比喻也就不难理解了。譬如“涸辙之鲋”、“得鱼忘筌”、
“吞舟之鱼”、“不系之舟”、“沉鱼落雁”、“望洋兴叹”、“交淡若水”、“管窥蠡测”等。其中又以“相濡以沫”这一成语最为
形象,鱼被钓上了岸,快奄奄一息了,为了能再残喘几口,一起互相努力吐出口中泡沫湿润对方以维系生命。这样的描述只能是一个很
有感受力和哲学头脑的人的创作。
《庄子》的成语中出现最多的,是有关山上的树木鸟兽的。除钓鱼外,庄子还时常打鸟改善生活,著名的“螳螂捕蝉”就是他在
弹鸟时的发现。此外,他还当过一阵山林漆树管理员,在树林子里待久了,有关的成语必然很多,譬如“山木自寇”、“螳臂当车”、
“椿萱并茂”、“才大难用”、“巢林一枝”、“莽眇之鸟”、“满谷满坑”、“其应若响”、“以珠弹雀”、“断鹤继凫”、“一饮
一啄”、“枯槁之士”、“鹑居鷇食”、“鸱鸦耆鼠”等。一个人管山很寂寞,所以希望能听到有人来,因此难免对“空谷足音”和“足
音跫然”喜出望外。最后还有一个“如胶似漆”,恐怕可以作为庄子短暂的漆园小吏生涯的一个佐证。
哲人的睿智常能看透人性的弱点,也正因为如此,哲人生前大多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好在庄子虽然生前贫穷痛苦,他的思想和成
语却得以薪尽火传,成为中国民族语言和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将庄子成语归之如下:
1、哀莫大于心死语出《庄子·田子方》。心死违背天性比人死更可悲,后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思想停滞。
2、安常处顺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指顺应自然便无所牵累,逍遥自在。后指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
3、安室利处语出《庄子·徐无鬼》。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4、安危相易语出《庄子·则阳》。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5、白驹过隙语出《庄子·知北游》。比喻时光过得很快,好像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6、百舍重趼(茧)语出《庄子·天道》。在途中住了上百宿,脚下起了层层茧,形容旅途劳苦。
7、苞苴竿牍语出《庄子·列御寇》。送人礼物,并且附以书信。指行贿请人办事。
8、奔逸绝尘语出《庄子·田子方》。形容奔驰得非常快。
9、避世绝俗语出《庄子·刻意》。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同外界来往。
10、变化无常语出《庄子·天下》。变化很多,没有定规。
11、冰解冻释语出《庄子·庚桑楚》。比喻困难、障碍或疑难完全消除。
12、不及之法语出《庄子·骈拇》。比喻高不可及,无法实用的法式。
13、不急之察语出《庄子·天地》。指不急需考察的事情。
14、不系之舟语出《庄子·列御寇》。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15、不近不情语出《庄子·逍遥游》。行为不合乎人之常情,或情情行为怪癖。
16、不上不下语出《庄子·达生》。形容两头都没有着落,进退都困难。
17、不生不死语出《庄子·大宗师》。原指超出生死的境界,无所谓生与死。
18、不肖子孙语出《庄子·天地》。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父祖事业的子孙。
19、不言之化语出出《庄子·知北游》。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20、不言之言语出《庄子·徐无鬼》。意在言外的话。
21、不易之道语出《庄子·天道》。永久不变的规律。
22、不淫之度语出《庄子·达生》。安于自然止于所应受之分,没有过度的要求。
23、不主故常语出《庄子·天运》。原指没有一定的规则。现指不因循守旧。
24、材大难用语出《庄子·消遥游》。指材料大,难以用于小的地方。比喻怀才不遇。
25、超轶绝尘语出《庄子·徐无鬼》。形容奔跑得很快。
26、巢林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鸟在树林筑巢只用一根树枝,比喻有居住之地就满足了。
27、尘垢秕糠语出《庄子·逍遥游》。指灰尘和污垢,谷壳和米皮,比喻糟粕。
28、沉鱼落雁语出《庄子·齐物论》。原指道家认为是非没有一定标准。后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
29、瞠乎其后语出《庄子·田子方》。指落在后面干瞪眼。现比哈赶不上。
30、鸱鸦耆鼠语出《庄子·齐物论》。鹞鹰爱吃老鼠。现比哈各人有各人的嗜好。者同“嗜”。
31、齿如齐贝语出《庄子·盗跖》。形容牙齿洁白、光亮、整齐。
32、虫臂鼠肝语出《庄子·大宗师》。比喻一切变化无常规可言。
33、禇小怀大语出《庄子·至乐》。指小袋里装大东西。比喻才能小而任务重。
34、椎拍輐断语出《庄子·天下》。比喻能适应事物的变化而不固执。
35、椿萱并茂语出《庄子·逍遥游》。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现比喻父母都健康。
36、鹑居鷇食语出《庄子·天地》。指鹌鹑栖息无定所,雏鸟不挑拣食物。现比喻生活简朴。
37、从容不迫语出《庄子·秋水》。形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38、从容无为语出《庄子·在宥》。指听其自然,不加人为的力量。
39、大而无当语出《庄子·逍遥游》。形容大得无边无际。后指大而不切实用。
40、大方之家语出《庄子·秋水》。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41、大惑不解语出《庄子·天地》。原指糊涂,不懂得道理。后指不可理解,含不满或反对。
42、大人无己语出《庄子·秋水》。旧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
43、大相径庭语出《庄子·逍遥游》。比喻两件事情差异很大或彼此矛盾。
44、惮赫千里语出《庄子·外物》。形容声威很大。
45、道在屎溺语出《庄子·知北游》。指宇宙精神的本原无所不在,甚至存于最卑微的东西中。
46、得心应手语出《庄子·天道》。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形容技术纯熟,运用自如。
47、得意忘言语出《庄子·外物》。领会了意旨,就不再需要语言。后指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48、得鱼忘筌语出《庄子·外物》。捕得了鱼就忘记了捕鱼用的竹器。后比喻忘本。
49、冻者假衣于春语出《庄子·则阳》。冬天受冻却到春天才会借衣服。现比喻处事失去时效。
50、独往独来语出《庄子·在宥》。原指文章具有独特的风格,后指行动不受阻碍,单独来去。
51、断鹤续凫语出《庄子·骈拇》。截断鹤的腿来接长野鸭的腿。比喻做事违反自然规律。
52、对牛弹琴语出《庄子·齐物论》。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讲内行话,有轻视对方之意。
53、非愚则诬语出《庄子·秋水》。不是愚蠢,便是故意欺骗。
54、分庭抗(伉)礼语出《庄子·渔光》。古代宾主相见,立于庭院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5、扶摇万里语出《庄子·逍遥游》。旋风自下而上又急又大,冲向很高很远的地方。
56、扶摇直上语出《庄子·逍遥游》。形容很快的往上飞。后也形容人很得志,升职快。
57、怫然作色语出《庄子·天地》。指表现出愤怒的脸色。
58、妇姑勃溪语出《庄子·外物》。指婆媳间的争吵。比喻内部为小事而争吵。
59、附赘悬疣语出《庄子·太宗师》。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60、改容易貌语出《庄子·山木》。甜水井先枯竭。比喻有用的人才反而易遭祸患。
61、肝胆胡(楚)越语出《庄子·德充符》。比喻地处很近,但关系疏远,甚至敌对。
62、绠短汲深语出《庄子·至乐》。指短绳的吊桶打深井的水。比喻能力小,难以胜任艰巨的工作。
63、官止神行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对某一事物了解透彻或技艺纯熟,做事得心应手。
64、管窥蠡测语出《庄子·秋水》。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看到的、量到的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
窄、片面。
65、害群之马语出《庄子·徐无鬼》。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66、含哺鼓腹语出《庄子·马蹄》。像小孩一样,含着食物嬉戏,吃饱了就游戏。原指社会淳朴,后形容太平时人民欢乐的景象。
67、邯郸学步语出《庄子·秋水》。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
68、颔下之珠语出《庄子·列御寇》。指骊龙颔下的珍珠,比喻难得的宝物。
69、蒿目时艰语出《庄子·骈拇》。比喻对时势忧虑不安。
70、河汉斯言语出《庄子·逍遥游》。比喻大而无当,不可置信的空话。
71、和而不唱语出《庄子·德充符》。赞同别人的说法,不坚持己见。
72、涸辙之鲋语出《庄子、外物》。比喻处境穷困,急需援助的人。
73、厚貌深情语出《庄子·列御寇》。形容感情不外露,内心很难揣测。
74、呼牛呼马语出《庄子·天道》。指对自己称赞或诋毁都不在乎,不加计较。
75、化腐朽为神奇语出《庄子·知北游》。指把腐朽的东西化为美好的东西。
76、华封三祝语出《庄子·天地》。传说尧出游至华,其地守军祝他长寿、富有、多男子。用作祝福的话。
77、画地为牢语出《庄子·人间世》。在地上画个圈当做牢狱。比喻只能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78、恢诡谲怪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容离奇怪异。
79、恢恢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指很薄的刀刃插入骨节中宽广有余。后形容技艺纯熟,处事轻松。
80、畸人侔天语出《庄子·大宗师》。形容为人清高,不合流俗。
81、吉祥止止语出《庄子·人间世》。指喜庆的事不断出现。
82、见笑大方语出《庄子·秋水》。表示被内行人笑话,多表示谦虚。
83、交臂历指语出《庄子·天地》。原指古代一种拶指的刑法,现比喻非常痛苦,毫无自由。
84、交淡若水语出《庄子·山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看上去平淡,不求表面的亲近。
85、井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般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
86、君子之交语出《庄子·山木》。指道义之交。
87、坎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指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88、空谷足音语出《庄子·徐无鬼》。指在大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89、枯稿之士语出《庄子·徐无鬼》。指山林中的隐士。
90、来世不可待语出《庄子·人间世》。对于将来的事,不可以期望等待。
91、来者勿禁语出《庄子·山木》。对来归的人不禁止,表示听人自愿。
92、六通四辟语出《庄子·天道》。六通指阴、阳、风雨、晦、明;四辟指四方开辟。一说六通指上下四方,四辟指顺应四时,任物自
动。比喻四面八方无不通达。
93、鲁(卤)莽灭裂语出《庄子·则阳》。原指耕作不细致、草率、后形容做事草率冒失。
94、轮扁斫轮语出《庄子·天道》。轮扁是春秋时齐国的造车工人。此词比喻技艺纯熟精深。
95、满谷满坑语出《庄子·天运》。原指道的流行无不周遍。后形容到处都是、很多。
96、莽眇之鸟语出《庄子·应帝王》。比喻能轻身飞上天空而不见痕迹的物体。
97、面誉不忠语出《庄子·盗跖》。爱当面称誉别人的人,一定不忠实。
98、面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杀牛的人技艺纯熟之后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
地步。
99、纳履踵决语出《庄子·列御寇》。原指弃绝巧智,保命避害。后指有能力的人多劳累,多含赞誉慰勉义。
100、鹏程万里语出《庄子·逍遥游》。鹏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鸟。后此词比喻前程远大。
101、其应若响语出《庄了·天下》。原是庄子比喻道像回声一样同万物相应。后用来比喻应对迅速,反应很快。
102、骐骥过隙语出《庄子·盗跖》,同“白驹过隙”。
103、褰裳躩步语出《庄子·山木》。提着下衣小心逡巡地走。
104、钳口不言语出《庄子·田子方》。闭着嘴不说话。
105、强聒不舍语出《庄子·天下》。指虽然别人都不愿听,而他却还唠叨个没完。
106、求全之毁语出《庄子·离娄》。指要求完美而招来的诋毁。
107、君蚁附膻语出《庄子·徐无鬼》。原比喻群众仰慕、追随施德政的君王。后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108、如胶似(如)漆语出《庄子·骈拇》。形容感情极深,难舍难分。
109、桑枢瓮牖语出《庄子·让王》。以桑枝为门,用破瓮做窗。形容贫苦人家的住室。
110、山目自寇语出《庄子·人间世》。山上的树木因有用而被破伐。比喻人因为有才能而招祸。
111、善始善终语出《庄子·大宗师》。指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
112、上漏下湿语出《庄子·让王》。指房屋破漏,不能遮挡风雨。
113、神工鬼斧语出《庄子·达生》。形容工艺美术、文艺创作、建筑等方面技艺精巧高超,看不出人为的痕迹。
114、神乎其神语出《庄子·天地》。形容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115、尸居龙见语出《庄子·在宥》。形容静下来像死尸,动起来像龙。
116、失之交臂语出《庄子·田子方》。往来之间,胳膊相接触而分离。原指孔子痛感与颜渊相处太短。现多指当面错过机会。
117、数米而炊语出《庄子·庚桑楚》。比喻过分计较琐碎的事情,吃力不讨好。
118、吮痈舐痔语出《庄了·列御寇》。用嘴吸脓疱,用舌头舔痔疮。比喻不择手段地謟媚讨好。
119、似是而非语出《庄子·山木》。看上去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120、损之又损语出《庄子·知北游》。道家指摒弃华丽的外表,回归淳朴无为的本来面目。后指兴盛到极点时要谦虚、抑制。
121、探骊得珠语出《庄子·列卸寇》。在骊龙颔下得到珍珠,原指冒大险得利。现比喻文章含义深刻,能抓住要领。
122、螳臂当车语出《庄子·人间世》。螳螂举臂挡住车子。比喻自不量力,必遭失败。
123、吐故纳新语出《庄子·刻意》。道家养生之法,吐出污浊空气,吸进新鲜空气。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
124、吞舟之鱼语出《庄子·庚桑楚》。指能把舟吞下去的大鱼。比喻没有得到惩治的重大罪犯。
125、万物之马语出《庄子·齐物论》。用一匹马的道理就解释了复杂的道理。比喻剖析一件事物就可以了解其它事物的道理。
126、妄言妄听语出《庄子·齐物论》。言者随便说说,听者随便听听,都不认真看待。
127、望尘莫及语出《庄子·田子方》。只望见前面车马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多表对人的敬佩。
128、为在从众语出《庄子·秋水》。行动随从大家,不单独、特殊的行动。
129、尾生之信语出《庄子·盗跖》。指固执不知变通的信约。
130、无何有之乡语出《庄子·逍遥游》。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境界。
131、吸风饮露语出《庄子·逍遥游》。道家指神仙绝食五谷,用风和露作为食物和饮料。
132、息黥补劓语出《庄子·大宗师》。黥是刺面,劓是割鼻,原比喻恢复本来面目。后泛指改正缺点和错误,改过自新。
133、相濡以沫语出《庄子·大宗师》。互相用唾沫粘湿以活命。比喻在困境中以极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134、心如死灰语出《庄子·齐物论》。原句为“心固可使如死灰”,为褒义。现指思想消沉麻木,不为任何事物所动。
135、虚往实归语出《庄子·德充符》。指未学以前而去,学成以后而回。后指虚心的学习。
136、虚与委蛇语出《庄子·应帝王》。形容对人假意敷衍应酬。
137、须眉交白语出《庄子·渔父》。指胡子眉毛都白了,形容老年人的形象。
138、栩栩如生语出《庄子·齐物论》。生动得跟活的一样。形容非常逼真。
139、学富五车语出《庄子·天下》。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140、延颈举(企)踵语出《庄子·胠箧》。伸长脖子,抬起脚跟。形容盼望急切。
141、洋洋大观语出《庄子·天地》。形容事物丰富多彩,非常可观。
142、摇唇鼓舌语出《诗子·盗跖》。卖弄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143、夜以继日语出《庄子·至乐》。指日夜不停。
144、一曲之士语出《庄子·天下》。指孤寡闻的人,也指精通一种技艺的人。
145、一饮一啄语出《庄子·养生主》。指鸟类饮食随心,顺其本性,后泛指人的饮食。
146、贻笑大方语出《庄子·秋水》。指让内行笑话。大方指见识广博的人,专家。
147、以火救火语出《庄子·人间世》。比喻不但不能制止,反而使灾祸更加严重。
148、以珠弹雀语出《庄子·让王》。用夜明珠当弹丸打鸟。比喻得不偿失。
149、亦步亦趋语出《庄子·田子方》。老师跑学生也跑,老师走学生也走。比喻没有主见,一味模仿或追随别人。
150、用志不分语出《庄子·达生》。形容专心一意,不分心。
151、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技术熟练,做事轻而易举。
152、越俎代疱语出《庄子·逍遥游》。祭师不能超载职守代替厨师做饭。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去管理别人的事。
153、昭然若揭语出《庄子·达生》。形容真相大白,一切都已经很清楚。
154、朝三暮四语出《庄子·齐物论》。原指实质不变,改换名目让人上当,后比喻反复无常。
155、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出《庄子·天道》。只能用心揣摩,无法用言语表达。
156、至大无外语出《庄子·天》。形容极大。
157、至小无内语出《庄子·天下》。形容极小。
158、至信辟金语出《庄子·庚桑楚》。指极诚信的事不需用金玉作为信物。
159、至矣尽矣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容达到了最高限度。
160、至言去言语出《庄子·知北游》。指合乎道的言论用不着说出。
161、栉风沐雨语出《庄子·天下》。风梳头,雨洗头。形容奔波劳碌。
162、踵决肘见语出《庄子·让王》。形容衣鞋破烂,非常贫困。
163、众人役役语出《庄子·齐物论》。大家都竭尽才智苦心经营。
164、捉襟见肘语出《庄子·让王》。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困难多难以应付,也比喻办事才力不够,照应不
周。
165、斫轮老手语出《庄子·天道》。指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人。
166、足音跫然语出《庄子·徐无鬼》。原指久居荒野听到脚步声而喜悦。后比喻盼望已久的客人的到来。
167、凿破混沌语出《庄子·应帝王》。原指违反自然,造成祸患。后指使人开通耳目,增长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9:0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31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