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设置悬念的作文开头

更新时间:2022-11-16 18:25:18 阅读: 评论:0

浙江最好的专升本大学-关联词语填空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时事政治论文)

如何“设置悬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什么是设置悬念?2、写出流畅的设置悬念的作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揣摩设置悬念与文章情感表达的契合。2、体会独

具匠心的设置悬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体会写作是情感表达的需要。2、激发学生的

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设置悬念运用于写作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以清朝纪晓岚相传给一个朝廷命官的母亲作祝寿诗入题。

师:相传清朝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去给一个朝廷命官的母亲祝寿,别人都带去了

很贵重的礼物,可纪晓岚两手空空且去得较晚,他慢条斯理的当着文武百官吟起

了他的祝寿诗。诗的第一句是这样的——这个婆娘不是人。(演示幻灯)

语音刚落,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气氛非常紧张,朝廷命官更是一脸不高兴。

就在这个时候,纪晓岚来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演示幻灯)听后大家

转怒为喜,博得了满堂喝彩声,这哪里是在骂人,明明是在捧人。

就在大家笑容还没有完全消去的时候,纪晓岚又来了第三句——儿个个都是

贼。(演示幻灯)气氛再一次紧张起来。眼看命官就要发作,纪晓岚又来了第

四句——偷得蟠桃庆寿辰。(演示幻灯)哦,原来“贼”的言外之意是个孝子,

纪晓岚再一次博得了满堂喝彩。

师:当你听到第一、三句诗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悬起来,替纪晓岚捏一把汗。

师:当你听到第二、四句诗时,你的心情又怎样呢?

生:替纪晓岚拍案教绝,心理高兴,舒展。

师:的确,这短短的四句,跌宕生姿,一张一弛,曲折生动,或者叫做“波

澜”,吊足了胃口。所谓“文若观山不喜平”,写作文就是要避免平铺直叙,这

样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这首诗一惊一喜产生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欲扬先抑

师:“欲扬先抑”是原来不喜欢通过一段时间认识又喜欢,比如《荔枝蜜》、

《白杨礼赞》等就采用了这种手法。我们现在讲的这首诗是这种写法吗?(通

过老师引导)

生:设置悬念的写法。

师:很好!

二、概念阐述

师:什么叫“设置悬念”?(演示幻灯,并请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设置悬念就是把事情的结论或结果放在前面写,设立一个“关卡”,

使读者急于了解事情结果产生的原因,从而引起读者的深思。现代汉语中叫做“卖

关子”,有的也叫埋下伏笔。

师:悬念的设置可以在文章的开头,也可以在文章的中间,一篇文章可以只

有一个悬念,也可以有多个悬念,但设置悬念,必须解开悬念,悬念在前,解开

在后。刚才那首诗有几个悬念?

生:两个。

师:如果那首诗的三、四句我这样改写一下----儿孙个个都孝顺,买来蟠桃

庆寿辰。你看效果好不好?

生:不好,没有悬念,平铺直叙,不吸引人,不曲折,不生动。

师:由此可见,设置悬念有什么效果呢?

师生讨论:(演示幻灯)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

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师:也就是在利用人们“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用悬念来抓住读者,通俗的

说就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师:设置悬念既然有这样写作效果,我们就要学会用它。那么设置悬念的基

本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师生讨论:(演示幻灯)设置悬念的基本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

→解疑明旨。

一般是先设疑后释疑,产生一个恍然大悟的感觉。

三、实例诠释

(一)课内实例节选《背影》第六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结合学习过的一篇文章,来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设置悬

念的。(演示幻灯,出示原文)

师:作者为什么说最不能忘记是父亲的背影?

生:“望父买橘”的情景使作者不能忘记。

师:讲得很好,作者开门见山就亮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从因果关系的角

度看,这两段话哪段是结果?哪段是阐述原因?

生:第一段是结果,第二段是原因。

师:不言而喻,说得很对。通过“望父买橘”揭示了一个什么中心呢?

生:表现了作者思念父亲,父亲喜爱儿子的真挚的感情。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是多么的关爱自己的儿子。

(演示幻灯)

“不能忘记”是结果——设置悬念

“望父买橘”是原因——探因解疑

“父爱子,子思父”是中心——解明疑旨

课内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但是有个问题我们要引起

注意:(演示幻灯、温馨提示)

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加强叙述效果,但只有那些能使读者感兴趣的事件的结

果和片段,才适宜用倒叙追本溯源。在许多情况下,悬念往往与巧合、误会等表

现手法结合使用,令文章峰回路转,曲折生动。

(二)课外实例《抓阄》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课外的文章,看看作者又是怎样设置悬念的(演

示幻灯,出示原文)。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我想请同学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边

听边思考三个问题。

①、作者先写了什么?

②、文章的感人点在哪?

③、结尾点明主旨,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

生:(读毕,学生纷纷抢答)

师:(演示幻灯)

先写家境贫困→设置悬念

再写抓阄“作弊”→探因解疑

结尾深化主题:手足情深→解明疑旨

四、模仿写作

师:由此可见,设置悬念并不难,“悬念”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

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种声音等等。但只要有一种“卖关子”的效果就行

了。接下来我们来练练,看看那个同学设置的悬念好。(演示幻灯,出示题目)

1、《师恩难忘》

2、自拟题目,自定体裁,感悟生活,抒写心声

要求:1、采用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2、写200字的短文,时间10分钟。

五、短文点评

(快到时间,有同学陆续写完,并请了四个同学念自己的文章,每念完一篇

文章均有两到三个同学就设置悬念的角度进行点评,课堂气氛很活跃)

六、教学小结

七、课外练笔

八、附:(一)

抓阄

夜,如漆的夜。

半山腰的一间草房里,闪动出昏暗的灯光。屋里坐着兄弟两人。哥哥今年在

县城念高中三年级,成绩优异,明年就要考大学了;弟弟上初中二年级。父亲在

三年前病逝。家里家外,全由母亲一人操劳,长期的超负荷劳动,母亲生病卧床,

家里无人劳动,兄弟俩决定留一个在家,另一个继续上学。

久久地,屋里没有声音。一阵大风吹过,门上的布帘猎猎作响,火苗不停地

跳动。

“哥,你去念书吧,我留在家里。”弟弟对哥哥道。哥哥没有应声。看着面

黄肌瘦的弟弟,心里一阵心痛。难道自己去念书,让弱小的弟弟在家劳动吗?哥

哥走过去,抚着弟弟的头,“听哥的话,你人还小,正是读书的时候,哥哥留在

家里,你安心去念书。”“不,哥,你马上就升学了,你去读书,家里活我慢慢

干。”

“弟弟,”“哥哥,”兄弟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彼此听见对方的心跳。泪,无声

地流淌着„„

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得以抓阄来决定。

弟弟找来纸和笔,俯在桌上写,哥凝视着屋外黑黑的夜出神。

“哥哥,你先抓吧。”哥哥转过身,迟凝了片刻,从桌上抓起了一个纸团,

上面写着:“上学”。

弟弟望着哥哥道:“哥,你那阄是上学,我在家劳动,你去念书吧。”„„

哥哥盯着手中的纸片,心潮起伏,弟弟还那么小,在家劳动,会累坏他的。不行,

应当让弟弟去念书。他转身一看,屋里已不见了弟弟。

哥哥低头沉思了片刻,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从纸篓里找出弟弟的那团纸,

展开一看,上面也写着“上学”。霎时,哥哥明白了一切。为了让哥哥去先抓,

自己就„„

看着手中的一片皱纸,哥哥眼里闪着泪花,手,在颤抖,猛地,哥哥转过身,大

声喊道:“弟弟„„”向屋外浓浓的夜幕冲去。

话题作文

成长篇

1、青春

阅读下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雨后,大自然送给人间一件别致的礼物——七彩虹,清晰地折射出阳光的迷人颜色,很令人

喜爱。青春恰如这雨后的彩虹,充满了丰富的色彩。

“青春恰如这雨后的彩虹,充满了丰富的色彩”你同意吗?写一篇文章,或谈认识,或描述

经历,或编述故事,或抒发感慨,总之,要与“青春”这个话题相关。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2、童年

童年的生活是那样的无忧无虑,童年充满了天真的幻想,童年的小伙伴淳朴憨厚,你的童年

是怎样的?

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3、

我想变成一只在天空中飞行的小鸟,我想变成一只在原野上奔驰的小鹿„„,你呢?

请以“向往”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4、爱

世界是因为有爱的存在才变得和谐而美好。

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5、困惑

社会生活中有不少令人费解的事情,让人困惑。

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6、欣赏

欣赏包含着赞美和肯定,渗透着喜爱和尊敬。

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8:2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2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蜕变英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