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子轨道理论及基态与激发态
分子轨道理论基本概念
一、分子轨道:(molecularorbital)描述分子中电子运动的波函数,指具有特定能量的某电子
在相互键合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核附近空间出现的概率最大的区域。
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二、成键三原则:
能量相近、最大重叠、对称性匹配。
只有对称性相同的两个原子轨道才能组成分子轨道。
σ对称:一个原子轨道,取X轴作为对称轴,旋转180°,轨道符号不变。
如S,Px,d
x2-y2
为σ对称。
π对称:一个原子轨道,取X轴作为对称轴,旋转180°,轨道符号改变。
Py,Pz,d
xy
是π对称。
由σ对称的原子轨道组成的键——σ键
由π对称的原子轨道组成的键——π键
三、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
分子轨道与原子轨道的联系:
轨道守恒——2个原子轨道线性组合,产生2个分子轨道;
能量守恒——2个分子轨道的总能量等于2个原子轨道的总能量;
能量变化——每个分子轨道的能量不同于原子轨道的能量
组合结果—定会出现能量高低不同的两个分子轨道。——这是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方式不同
所致。
波函数同号的原子轨道相重叠,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大,形成的分子轨道的能量比各原
子轨道能量都低,成为成键分子轨道。
波函数异号的原子轨道相重叠,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减小,形成的分子轨道的能量比各原
子轨道能量都高,成为反键分子轨道。
四、电子填入分子轨道时服从以下原则: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原子或分子中将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2、保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或分子中、同一轨道上只能有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
相反。
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中(简并轨道),电子将以自旋平行的方式、分占尽可能
多的轨道
基态与激发态
当分子中的所有电子都遵从构造原理的这三个原则时,分子所处的最低能量状态——基态。
通常情况下,分子处于基态。
激发态:当分子获取能量后,分子中的电子排布不完全遵从构造原理,分子处于能量较高的
状态——激发态,是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但尚未
电离的状态。激发态一般是指电子激发态,气体受热时分子平动能增加,液体和
固体受热时分子振动能增加,但没有电子被激发,这些状态都不是激发态。当原
2
子或分子处在激发态时,电子云的分布会发生某些变化,分子的平衡核间距离略
有增加,化学反应活性增大。
基态分子中的成键电子或非键电子获取能量后,跃迁到激发到反键轨道,即分子处于激发态。
由于有不同的成键轨道和不同的反键轨道,电子获取不同的能量后,可以由成键轨道跃迁到
不同的反键轨道,即分子可以处于不同的激发态。
产生激发态的方法主要有:①光激发。处于基态的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光
子,可跃迁至激发态,这是产生激发态的最主要方法。②放电。主要用于激励原
子,如高压汞灯、氙弧光灯。③化学激活。某些放热化学反应可能使电子被激发,
导致化学发光。
激发态是短寿命的,很容易返回到基态,同时放出多余的能量。激发态去活的途
径有:①辐射跃迁(荧光或磷光)。②无辐射跃迁(系间窜越,内部转变)。
③传能和猝灭(激发态分子将能量传递给另一基态分子并使其激发)。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7:0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26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