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全部)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远古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年前,发现地点是元谋。
2、北京人:距今约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能
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下肢发
展较慢,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中起了重要作用。工具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
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年,在发现的。使用;用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第2
课氏族聚落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半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
地穴式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
彩陶,能够饲养猪、狗等家畜。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河姆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
家畜;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黑陶。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随着生产
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
民。第3课传说时代
1、在古史传说中,首领。
2、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
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3、相传造出宫室、车船3、兵器、衣裳。他的妻子发明了丝技
术。
4、华夏族的形成:(1)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了以
(2)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
战败。
(3)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
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原始社会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制度
下产生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6、被称为。他采用和相结合的办法,把洪水引入大海。禹是
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禹把全国划为
2、约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则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父
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4、商部落的首领,领兵打败了年建立了商朝,建都亳。商朝屡
次迁都,直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才稳定下
来,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5、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6、周部落首领建立周,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定都镐京。
7、西周经济状况:全国土地归,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8、年,少数民族,西周灭亡。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
邑,史称东周。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和国家
1、西周分封制的目的:
2、西周分封制的内容:A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B、受
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
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3、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4、西周的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平民→奴隶)。
平民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
和触犯刑法的罪徒。
5、统治人民的手段:用暴力镇压(军队、刑法)和礼仪教化
双重手段统治人民。作用是: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东周分为,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公
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等五个霸主,史称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最早称霸的原因是:国。(2)任用管
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3)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称霸标志
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盟会,周天子派人参加。
4、退避三舍的是,他在打败晋国。
5.由晋分裂成,并称为雄。
6、战国七雄地理位置:
7(2)连横: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攻破,称为连
横。代表人物是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时期,人们通常进行大规模的,铁质工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
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2、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其作用是:产力的发
展,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3、铁器牛耕的推广,使,出现了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个体
小农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2)时间: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
(3)国家:秦国支持国君:秦孝公
(4)内容: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E、推行县制F、统一度量衡
(5)作用: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6)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其他原因:秦孝公的支持,人民的支持,改革措施的正确等。
(7)商鞅变法的启示A、变法是强国之路,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
断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B、学习商鞅、秦孝公勇于改革、敢于创
新的精神。C、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牺牲精神。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1、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的价值。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有着渊源关系。
3、商朝制造的则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
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
4、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时期鲁国
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以“礼”
治国。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创办私学,因材施教。他的言论被其弟子整
理成为《论语》一书。
2、老子是学派的创始人,为事物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转化。
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展。诸子百家互相辩驳,互相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智慧
1秦国蜀郡守堰。
2、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
溉农田。
3、几件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
第三单元概述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1、秦汉时期:特点:2、秦朝地位:第一个国家。制,统一文字、
货币、度量衡。
3、
4、路的开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5、与秦汉帝国先后并存的主要有罗马的文明最为辉煌。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1、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1)根本原因:
趋。(2)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3)公
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战胜赵国)后,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4)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2、六国,统一全国。
3、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4、秦统一全国的意义: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大
一统)。
5。更加残暴)
6、秦末农民起义开始的时间:吴广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
义军攻下陈,建立张楚政权,不久被镇压,起义失败。
7、意义:秦朝的残暴统治。
8、后续斗争:(1)釜沉舟,特点是以少胜多。
(2)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9、楚汉之争:西汉。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
责监察百官。3、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
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影响: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
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二、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新的字体
----隶书。
三、经济上:1、统一车辆形制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
衡。
四、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的长
城连成一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
五、思想上: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危害:束缚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西汉建立:1、时间:公元前202年2、人物:刘邦(被称为汉
高祖)
3、都城:
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1、原因:(1)客观原因:西汉初年,采取政策,到统治时期,出现
了文景之治局面,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经济基础。
(2)主观原因:汉武帝雄才大略
2、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
(1)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措施: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
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政策。
②影响: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延续了两千多
年。
(2)文化上: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
(3)政治上:①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背景: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威胁了皇权。
措施: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影响:巧妙的(不费一兵,不损寸土)消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无力和
中央抗衡。②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
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
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打击地方豪富。
3、影响: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首领称为单于)的关系
1、
2、
3、
4:为妻。进了匈奴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二、张骞出使西域
1、西域:汉朝时把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
称为西域。
2、第一次:目的:联合,夹击匈奴。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3、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4,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
1、路线:
2、作用: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东汉时候,宦官蔡伦(龙亭候)改进
了造纸术。
2、《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的出现标志者以计算为中心的中
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时期著名医学家中成就最突出的有两位,一位是,他著
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另一位是“神医”华佗,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
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1、佛教传入中原的时间是西汉末年。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兴起于东汉时期,其思想来源于战
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
3、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
并立互补的局面。
4、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传说中
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的艺术杰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招贤纳士。⑵经济上:实行屯田,实力
大增。⑶军事上: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2、年,曹操打败流域;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
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此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建立汉(史称蜀);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220年,曹
丕建魏,标志着三国时期开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222年,结束于280
年西晋统一全国。
4、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加强了大陆和台湾
的联系。
第21课江南经济的发展
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开始南迁;西晋后期,西北
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北方民众形成南迁浪潮;北方移民主要分布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2、383年,的胜利
3、江南地区的开发的
⑵劳动和技术(最主要的原因):北人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
劳动人手,还给江南地区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⑶社会因素:南方
相对安定;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4、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⑴农业:①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开辟
大量湖田;②实行麦稻兼作;③五岭种双季稻;④新建许多水利设施。⑵
手工业:①纺织业:蜀锦有名;东晋后期,建康建立专门机构管理丝织
业;②冶铸业:灌钢法的发明提高了钢的质量;③青瓷烧制技术高;⑶商
业: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建康的人口达到百万。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等少数民族内迁,在历史上合称“五胡”。2、386年,鲜卑族拓拔
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3、民族汇聚成为时代主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顺应潮流,进行改
革。▲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及意义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
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内容:①494
年,迁都洛阳。②实行汉化政策,即学说汉话、改穿汉服、采用汉姓、
与汉族通婚。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使中原文
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23----24课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
1、生活在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__-__~
3.__-__之间,比欧洲早1000年。
2、北朝(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
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3、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
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4、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人称
“书圣”;代表作以行书《兰亭序》最出色,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东晋人顾恺之流传至今的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6、北魏石窟艺术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
石窟等。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4:4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18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