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一.吴王欲伐荆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
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
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
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
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注释】①荆:楚国的别称。②舍人:国王的侍从官。③少孺子:年轻人。④委身:弯
曲着身体。
【导读】劝谏本是对君王效忠的一种表现,但专制时代,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劝谏
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向吴王进谏的年轻人自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以一种很巧妙的方法进谏:
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说理,一则避开杀身之祸,二来又点明了伐楚的坏处,最终说服
吴王放弃伐楚的念头。此则故事启示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则怀
.
丸操弹,游于后园()
(2)如是
.
者三旦()
(3)螳螂委身曲附
.
()
(4)黄雀延
.
颈()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劝谏方式,其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故事,概括出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1.(1)怀揣(2)这样,代“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农”(3)同“跗”,脚背骨
(4)伸长
2.(1)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
(2)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3.为了引起吴王注意,以便在吴王面前劝谏。
4.好处是既能把伐楚的坏处告诉给吴王,而又使自己不致被吴王处死。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译文】吴王阖闾准备进攻楚国,他警告身边的大臣说:“有胆敢向我进谏(劝阻我攻
打楚国)的,就处死。”他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向吴王阖闾进谏,劝阻他不要进攻楚
国,但是又不敢,就怀揣着子弹拿着弹弓来到吴王阖闾的后园走来走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
服,像这样过了三个早晨。吴王阖闾说:“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
步!”那年轻的侍从官说:“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处鸣叫,它吸着露水,
却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想要逮住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它
的旁边;黄雀伸长了头颈,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拿着弹弓和子弹的人在它的下面。知了、
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阖闾听了说:“对啊!”
于是停止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二、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
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②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
一螳螂据顶上(1),以刺刀攫③其首(2),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3),
已破裂云。
(选自蒲松龄《螳螂捕蛇》)
【注释】①觇(chān):窥视;观测。②倾跌;滚动跌打。③攫(jué):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
.
崖上有声甚厉()
(2)渐近临
.
之()
(3)久之,蛇竟
.
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审视殊无所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刺刀攫其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姓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观察“螳螂捕蛇”的?
(请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回答)
4.文中的螳螂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用文中原
话回答)
5.请具体分析文中画线的三句话,说说螳螂置蛇
于死命所运用的方法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五、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
2.(1)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2)用锋利如刀的脚去抓它的头。
3.登觇、审视、渐近临之
4.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5.(1)占据有利位置;(2)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其短处;(3)抓住要害。
6.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
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译文】有个姓张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边,听到山崖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寻找一
条路径爬上去看,只见一条大蛇,身围像碗口那样粗,在树丛里摇晃着,伸着尾巴拍打着柳
树,柳条都折断了。(看那)翻来覆去滚动跌打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捕捉制服它,但
仔细察看,却什么也没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蛇俯视,只见一只螳螂盘据在蛇的头部,
用锋利如刀的脚抓着它的头,甩也甩不掉。长时间后,巨蛇竟然被弄死了。看蛇的额头,皮
肉已被撕破了。
三、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①,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
便成酒。”其人善志,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②酒
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③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
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④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人学者,忘
本
.
逐末
.
,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明·江盈科)
【注释】①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诮(qiào):责备。③第:只是。④并:
连。
【导读】酿酒需要遵循酿造之法,最基本的原料必须要齐备,否则,犹如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结果自然是不能酿制出酒来。本来由于自己健忘,导致把最基本的原料都遗忘未加,
却反过来找别人的麻烦,岂不可笑!学习知识也是如此,立志求学是好事,如果只是好高骛
远,不善于打好基础、把握主要的东西,结果无异于空中楼阁,最终是难有所成的。
1.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犹
.
水也(尚且)
B.乃往
.
诮酒家(去、到)
C.循我法耳(遵循、按照)
D.及于不得酒(到、等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不传与真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第不循我法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异于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原文解释“世人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句中加点的“本”,“末”分别指
代什么内容?
本:__________________末: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个道理应用到学习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六、1.A
2.(1)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2)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罢了。(3)
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3.舍本逐末(忘本逐本)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4.水酒曲、水
5.(1)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2)做事要细心,要多
自省,少埋怨。(3)学习知识要把最基本的掌握牢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译文】有一个人向一个做酒的人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米,加上一两
酒曲(酒引子),再加上二斗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比较
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就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
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没有按
照我说的方法去做罢了。”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
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最基本的原料都忘了放,想要酿酒,等到酿不出酒来,反而生气怨恨教他
方法的人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次要的东
西,因而学习不能成功,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惊弓之鸟
异日者①,更羸②与魏王处京台③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魏王引弓虚
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
孽④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
久失雁群也。故疮未息,而心惊未去。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⑤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注释】①异日者:昔日,从前。②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③京台:高台。④孽:
指幼鸟。⑤故疮:旧伤。⑤陨:坠落。
【导读】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这样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又告诫人们,如果失败了,应尽快摆脱余悸,找出对策,以避免再
次受害。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更羸与魏王处
.
京台之下()
2.翻译下列句子。
(1)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雁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羸是根据什么判断这是一只受伤未愈的雁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常用“惊弓之鸟”形容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生活教人学会反思。读了这则寓言,从大雁身上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七、1.停留。
2.(1)飞得缓慢,是旧伤疼痛;叫声悲凄,是离群已久。(2)听到弓弦的声响,便拼
命高飞,旧伤发作,因此跌落在地上。
3.飞徐者,故疮痛也。
4.受到过惊吓或遭受过打击,遇到一点动静或事情就心有余悸的人。
5.遇到挫折或打击后,不能从打击和失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遇事仍心有余悸,将会
遭受更惨重的失败。
【译文】昔日,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
只要虚拨一下弓弦,就可以把鸟射下来。”魏王说:“你的射技有如此之高吗?”更羸说:“可
以的。”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边飞来,更羸用空弦(而不带箭)拉了几下,(就)让大
雁跌落在地上。魏王说:“可是,射雁怎么可以达到这种(高明的)地步呢?”更羸说:“这
是一只受伤的雁。”魏王说:“先生,你是凭什么知道这种情况的?”更羸回答说:“它飞得
缓慢,是过去的伤口在作痛;叫声悲哀,是失群的时间太长了。老伤口未长好,并且受伤惊
吓的心情未除去。听到空弦的声音后,挣扎着向高处飞,老伤发作,因此跌落在地上。”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2:1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1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