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l0期
2011年10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_o】.32 No.10
Oct.20l1
黎贵悖《潇湘百咏》校读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湖南永州4251O0)
摘要:新出((越南汉丈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 收录有18世纪越南使者黎责停所作咏 潇湘百咏 绝句一百首,
其中永州23首,衡阳14首;株洲6首,湘潭13首,长沙36首、岳阳8首。吟咏山水景观,追忆贤哲人物,以诗歌的形式
对潇湘文化给予整体描述,是湖南地方丈学史上的难得之作
关键词:湖南丈学史;潇湘百咏;黎贵停;越南汉丈燕行丈献
中图分类号:l 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1)10-0041-08
引 言
新出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 …(此
书引文以下均省略书名,仅标注册数、页数。)第3册收录
有18世纪越南使者黎贵悖所作咏潇湘绝句一百首,在 桂
堂诗汇选 中。
黎贵悼(1726-1784),字允厚,号桂堂。越南后黎朝的
著名学者。太平省神溪县延河乡人,景兴十三年(1752)壬
申科一甲进士第二名(榜眼)及第,官至户部、吏部右侍
郎。著作极富,据“越南汉嘀文献目录数据库系统”检索,
有34种之多。其中如经学著作 周易批注 易肤丛说
书经衍义 四书约解 等,史学著作如 大越通史 、
登科碑记录 黎朝功臣列传 等,涛歌方面则有诗集(包
括合集) 京行日程歌 国音诗 义安诗集 天南形
胜明良遗墨录 黎致仕诗集趴 桂堂诗集 敝黎乐章附
诗文杂录>)等,并编有 全越诗录 。
黎贵悖于越南后黎景兴二十一年、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以翰林院侍读充越南国如清副使,归国后撰写了
《北使通录))和《桂堂诗集溉
北使通录>)四卷,今存抄本二獯,书中记有出使行程、
使团成员、所携贡品、朝见礼仪、与清臣的交往等,另收录
若干越中邦交的资料、清朝官员的诗文及作者与朝鲜使臣的
唱和诗篇。
桂堂诗集 二卷,又名 桂堂诗汇选全集>),今存抄
本二种,收录黎贵悖出使中国时,与朝鲜使臣李徽中、洪启
禧及中国友人之间的酬赠唱答诗,另载题咏名胜古迹诗、题
扇诗、集句涛等,共计收诗514首。
刘玉瑶据潘辉注 历朝宪章类志>>卷网十四 文籍志>>,
提到黎贵悖有与清朝文士唱和的 曾心雅集>),与其他同行
使者唱和为 珠联诗集 四卷。[21p 按“常”当足“赏”
收稿日期:2011—04—11
作者简介:张京华(1962一),男,北京人,湖南科技
学院教授,濂溪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中困古代文化史。
之讹。 赏心雅集 为越南人出使中国时所作的诗文联集,
书中包括莫挺之题扇诗、黎贵悖与中国文士和朝鲜使者的唱
和诗等,见“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数据库系统”。 珠联诗集
未见于该系统。
《集成 扫描版的 桂堂诗汇选 ,署款“延河[黎)
榜眼官著,后学天禄潘霖卿、濂江阮汤建辑订”(卷二有“黎”
字,卷一无)。
咏潇湘绝句一百首在(<桂堂诗汇选>)卷之贰题咏类,目
录题“潇湘间咏绝句一百首”(第3册,第l7页),正文题
“潇湘百咏”(第155.189页)。
刘玉瑶引 文籍志 提要云: 珠联诗集 内,“茫湘
百咏’卷有朝鲜正使状元洪启禧序”。f 】p坞 按,“茫湘”当
是“潇湘”之讹。今 桂堂诗汇选 中不见洪序。
黎贵悖 北使通录・白序>):‘‘(<潇湘百咏 东使为弁卷,
并载于此,亦观风一佳话也。”此书抄本第二三卷缺佚,高
丽使者弁言己不见。
以“潇湘百咏”为题的组诗,(包括“潇湘八景”绝旬
各一首),在中国及日、韩均十分少见,其范围显然已超过
“潇湘八景”,也超过“湘妃”、“渔父”等传统主韪,非常
难得而珍贵。以今地统计,“百咏”中水州23首,衡阳l4
首,株洲6首,湘潭13首,长沙36首(含潇湘八景8首)、
岳阳8首。内容涵括潇湘八景,而吟咏山水之际,又颇能瞩
目贤哲,及验看民情。
诗有白序、自注。偶有讹字、俗字、衍文,故此加以整
理,并参照越南使者所绘华程图 燕台婴语 燕轺万里集))
等略作校释。讹字、衍文用圆括 g-()标出,乙正之字用方
括号[]标出,俗字径改为正字。
潇湘百咏》
自永州抵长沙半月间,风日恬清,江山明霁,
望中欢感俱生,信笔成绝句若干章,非(敬)(故
)街多,只固遣兴,但期适意,何用忘言。
4l
今按:此为全诗自序。以下各首序号为笔者所加。 为水库淹没。
1.湘口关头望永州,江风十里白葫秋,溪山几处逢青眼,
遥忆当年子厚游。
今按:此首咏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曾为永州司马。
永州旧有湘口驿,在城北十里。又有自蒴洲,今称蒴岛。均
在潇湘二水交汇处。又有潇湘馆、潇湘门、潇湘楼。黎贵悖
北使通录 卷四载作者回程经永州云:“又自此至永州多
用恶钱不拣择。”十月“十七日早行六十里至祁阳县城驻。
十八日仍驻。自湖以南地丰和暖,草木繁茂,野花山竹,隆
冬不凋,风土景物,宛如我国。”(第4册,第245页)
2.红蘅碧杜满芳香,翠竹青松自(翠)郁苍。穆穆庙庭
千古祀,平成景仰禹皋皇。(潇湘江口有庙,祀敕封先德禹
皇、齐德皋皇。)
今按:此首咏潇湘庙。永州旧有潇湘庙,或在潇湘东岸,
或在西岸,或在颓洲。清代在潇湘东岸,与蒴洲相对,迄今
仍存。庙祀帝舜、娥皇女英二妃,因司潇湘二水,故或以为
祀夏禹、皋陶。阮辉傺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 云:“三岐
江口有潇湘古祠,敕封齐德禹皇、允德皋皇,内扁‘威德显
灵’,外扁‘功在平成’。”(第5册,第72页)即此。潘辉
注 华轺吟录 有 禹皋庙>)诗,注:“在江口右崖山上,
敕封有德禹皇、元德(高)[皋]皇。”(第10册,第223
页)
3.七层宝塔峙江边,岩号朝阳景倍妍。拟借芳游看胜迹,
却愁秋色动征船。(朝阳岩在潇湘江浒,昔贤多题咏在 )
今按:此首咏朝阳岩。朝阳岩在永州旧城南二里高崖上,
隔江与旧城东西相望,故又称西岩。有朝阳洞,洞内有泉流
出,故又称流香洞。唐代宗永泰问元结为道州剌史经此命名,
并作((朝阳岩铭 朝阳岩下歌>)。今存历代题刻、诗刻约
150幅。由诗意可知,黎贵停仅只远观,未及泊舟登崖,不
免遗憾。
4.共传老杜擅诗名,夔峡年年秀气生 点出零陵山水好,
元和司马极才情。
今按:此首咏柳宗元在永州所作山水游记,即 永州八
记>)。
5.今弟堂堂有庳封,时巡四觐万方同。粤南(极)尽嗣
由来久,谁谓秦时路始通 (零陵有庳墟,即舜封象地也。
舜南巡登九疑山即此。)
今按:此首咏舜弟象、有庳庙。 孟子 云:“象至不仁,
封之有庳。”永州、道州问,旧有鼻墟、鼻亭,即象祠,俗
称鼻天子。柳宗元 道州毁鼻亭神记 :“鼻亭神,象祠也。”
《括地志 :“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r里,故老传云,舜葬九
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o¥9 水经注>):“溱水
出桂阳临武县南……水侧有鼻天子城。”康熙 永州府志》
道州:“象祠在州西十五里滨江,地名江村,即鼻亭庙。”今
42
6.粤西山尽楚山多,远道迢遥望转赊。峭岸青排云外树,
平原绿起雨中花。
今按:此首似咏蒴洲以下平阔处。盖白全州入湖南多山,
至蒴洲忽然平阔,见得远树依依。
7.轻风摧榷过横塘,冷水滩头趁晚凉。初月如钩微有影,
渔灯数点蓼花旁。
今按:此首咏冷水滩渔火。冷水滩今为城区,旧为渔村,
自古有夜间燃火打渔的习俗,遂成为潇湘一景。明钱邦芑 潇
湘赋 “或夜渔之方出,又火照而网张”,自注:“湘中渔人
每夜中用火照捕鱼”。
8.江流东折色如蓝,舟子争言碧水庵。茅屋数椽和竹屋,
酒家(日)风日正清酣 (坡诗:“雨馀风目酒清酣。”)
今按:苏轼诗题《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六言,无“酒”字。碧水庵,疑为“绿天庵”,在永州旧城
东门外一里,为唐僧怀素故居。黎贵悖 北使通录 卷四载
作者回程云:“上游湘潭而上,两边峰峦连亘,江路之玄,
水势犹稍平。自管山塘以上多滩碛,如登峻阪,水流湍迅,
青蓝彻底。”(第4册,第245页)
9.满径苔花不上衣,山间野老采山薇。一般清适都无事,
笑日兮庭柯缓步归。
今按:此首咏山民。裴横 燕台婴语 如清图 衡阳、
衡山之间江岸有山,绘有山民担柴及麇鹿等,亦山民景象,
殆越南所无,故记之。
10.窳土浇风未易量,椎猪渍米亦寻常 蝇头细利谁无
觅,自昔东周已饮羊。(全、永二州民宰猪,槌软吹满令肥
大 米借脱粟,以水渍之,重其斤两。)
今按:此首咏村民陋俗。 苟子・儒效 :“仲尼将为司
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 孔子家语・相鲁)):“鲁之贩羊
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刘向 新序・杂事一>):
“鲁有沈犹氏者,旦饮羊饱之,以欺市人。”又见 杂事五))。
l1.浯溪小步倚瑶岑,坐数残碑思转深。镜石一方常朗
彻,只应照见古人心。
今按:此首咏浯溪镜石。小步,谓小径。浯溪在永州祁
阳,旁有山崖矗立,唐元结爱其山水,辞道州刺史职居此并
命名,溪称浯溪,崖称蛞台,亭称J吾颀,合称三吾,各有
铭。镜石在浯溪摩崖碑左,黑色而光洁,相传为元结遗迹,
宋人 舆地纪胜 已载之,称“以水噗之,能鉴须眉”。越
南使者至浯溪多咏镜石,今有阮辉傺 题石镜诗 石刻尚存,
【 P 。【4】p 5o裴横 燕台婴语 有注文(第25册,第64页),
其诗亦见阮氏(<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抄本(第5册,第
73页)。
l2.乾元1日事已悠悠,静对寒山闩道川。大笔(榆)揄
扬谭盛业,诗中可是寓(cg-秋》?(唐元结,道州刺史,人
称元道州。所作《大唐中兴颂》刻石,寓意微婉。)
今按:此首咏浯溪摩崖碑。元结刻 大唐中兴颂 于浯
溪,颜真卿书。其颂末云:“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
齐。可磨可镌,列此颂焉。”世称摩崖碑。寓意微婉,谓元
结作颂,寓贬于褒,自宋以来多有此说,范成大 书浯溪中
兴碑后有序)):“今元子乃以鲁史笔法婉辞含讥,盖之而章,
后来词人复发明呈露之。则夫摩崖之碑,乃一罪案,何颂之
有?”
随人多置造,回程日取。”(第75页)阮辉傺 燕轺日程))
作“归阳庸多卖好针”(第24册,第56页)“庸”即“铺”
之俗写。
19.雨过江天夜到明,绿蒴白芷一时生。无端耿耿撩秋
思,细数敲蓬淅沥声。
今按:此诗咏湘江秋雨。
20.JIj广荆湖四望通,轻J3】】巨舰往来中。纷惘名利无休
歇,笑倒寒溪坐钓翁
今按:此诗咏湘江舟船往来之盛。
l3.山色溪光映碧川,由来胜地以人传。满岩题咏无空
处,鉴赏于今九百年。 21.半亩园蔬不值钱,山民生计在山田。纵横界限如棋
今按:此首咏浯溪碑林,今存唐以来石刻500馀。 局,上下携(蓝)篮采木绵。
今按:此诗咏湘江岸上所见农事。
l4.封部谁思抚字恩,元公德政旧碑存。琴堂水馆成榛
莽,崖傍犹留昔窳樽。(唐文宗太和年间,江州司马韦词事
修浯溪,记述元公仁政碑,今现存岩一石,乃公凿为酒樽处。)
今按:此首咏浯溪。韦词 修浯溪亭记》有“封部歌吟”、
“琴堂水斋”等语,石刻今存。窳樽在蛞台上。元结在道州
亦有窳樽,有铭。
15.祁阳清夕倚蓬窗,秋满平山月满江。客路不谭牛女
事,顺风乘夜泛征艘。
今按:此首咏祁阳。祁阳有三吾驿,当为越南使者住宿
处。观诗意,其时适当七月七夕。
16.绿叶黄花放嫩枝,群生葛树满江湄 织成缔络浑容
易,却(忆)想寒窗揉治时。(祁阳县产葛,织布充贡。)
今按:此首咏祁阳土产。唐 元和郡县志))已载永州产
细葛。清姜绍湘 湘侨闻见偶记>)云:“祁阳葛极细泽者多
幼女所织,号女儿葛,又名葛缎。”裴横华程图(<燕台婴语
注云:“祁阳产葛布,上目贡葛、云头葛,中日京妆,下日
随葛。”(第25册,第64页),又见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
(第5册,第75页)。今永州人称土布、夏布。
l7.暑威初戢转凉飚,水面轻沤雨未消。最是山家生意
足,沙杉浮下万千条。
今按:永、道二州盛产杉木,商人转运,旧由湘水漂浮
而下,诗记其事。
18.北抵归阳百里间,江流回折出沙滩。船头历历青山
转,树杪翩翩夕鸟还。(归阳,县名。)
今按:此首咏祁阳。归阳当是集市名,今为镇名,划归
衡阳市祁东县。 明史・地理志)):祁阳东有归阳市、东南有
自水市、西北有水隆太平市三巡检司。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
记》称为“归阳塘”(第5册,第75页),疑为“归阳铺”
之误。 燕台婴语 注文载l“归阳产引针磁石。”(第25册,
第66页)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又载:“归阳庸好卖好针,
22.嫩草茸茸绿满洲,牧童高卧放黄牛。起吟葫叶芦花
畔,一曲沧浪万顷秋
今按:此诗咏湘江岸上所见牧牛。
23冻江清夜泛轻槎,淡淡微风帖浪花 秋月(霜)横
江霜满岸,灯光现处有人家。(东江近衡州府。)
今按:此诗仍咏永州,近衡阳。东扛即小东江,即祁水。
清史稿・地理志 祁阳:“湘水自零陵入,东纳浯溪,过
县城南,合祁水。水一名小东江。”(<明史・地理志 祁阳:
“城北有祁水,源出邵阳县,东北流入焉。”
以上23首咏永州。
24.酾绿曾闻味最佳, 吴都》有赋共传来。无因辨得东
湖水,浊酿聊同月下(新)杯。(衡阳东有湖水,绿色,酿
酒甚佳 文选-吴都赋 “飞琼觞而酌懈绿”即此。)
今按:此诗咏衡阳酃湖。宋本六臣注《文选・吴都赋
作“飞轻轩而酌绿酃”。注引 湘州记》日:“湘州临水县有
酃湖,取水为酒,名日酃酒。”又 七命>)注引盛弘之 荆
州记>)日l“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
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
湘州,晋怀帝分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及广
州之始安、始兴、临贺九郡,置湘州,至梁初不改。湘东,
吴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
酃湖,茶陵尝隶衡州,郡县,有酃湖, 水经注》:“县有酃
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以给酿,洒甚醇美,谓之
酃酒,岁常贡之。” 清一统志 衡阳府:“酃湖在清泉县东 ”
25.合江亭上草葳蕤,石鼓山前水渺Ⅱ。黯淡烟云常缥
缈,方民遥指武侯祠。
今按:此诗咏衡阳石鼓山。 水经注 载:“县有石鼓,
高六尺,湘水所迳,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 清一统志))衡
阳府:“石鼓山在清泉县北二里。叩之声闻数十里。合江亭
在清泉县北。”引《舆地纪胜 :“在石鼓山后。”韩愈有 合
43
江亭》涛, 昌黎集》旧注:“此亭在衡州负郭,今之石鼓头,
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于二水之间,旁有朱陵洞,
亦谓之朱陵仙府。唐人题刻,散满岩上。”武侯祠亦在石鼓
山。 清一统志 衡阳府:“诸葛亮宅,在衡阳县北石鼓山。”
又云:“诸葛武侯庙,在衡阳县北。”引 舆地纪胜 :“在石
鼓山。”渺口,亦作渺弥, 全宋词))洪适 南歌子・寄景卢 :
“南浦山罗列,东湖水渺弥。”
26.衡山七十二高峰,翠壑丹崖几万重。欲访邺侯栖隐
处,茅庐渺渺白云封。
今按:此诗咏衡山。 衡阳县志>):“衡山七十 二峰,在
衡阳境者凡六:日岣嵝、回雁、碧云、白玉、仙上、九岭。
在长沙、湘乡、湘潭、善化境者凡七,而在县境者凡五十九,
其大者有六,日况融、紫盖、天柱、石廪、芙蓉、云密。自
此而外有五十三峰,合在别县者十三峰,共七十二峰。” 水
经注 :“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
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日:‘帆随湘转,望衡九面。”’
燕台婴语))注文载:“衡州以北皆土(大)山远岭秀郁。”
(第69页)唐李泌,肃宗时以散官参枢密,权逾宰相,为
宦官所忌,乞游衡山,优诏许之,给以三品禄俸,遂隐衡岳,
绝粒栖神。事见两 唐书))本传。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
书>):“邺侯家多书”,旧注:“李泌封邺县侯。”
27.袖却经纶返故山,常源岂是爱高官。十年宰相浑馀
事,怨鹤惊猿为懒残。(李泌居山,山傍有僧号懒残,诲日:
勿多言,领取宰相十年。果如之仕。)
今按:此诗仍咏衡山及李泌。裴文撰等(<燕轺万里集>)
注文云:“烟霞峰在衡山县分,即故濑残(懒残)所苦(居),
旁即李邺侯读书处。”(第25册,第202页)今烟霞峰下有
懒残岩。李泌、懒残事见 齐东野语 引 李泌家传 及 甘
泽谣 。
28.邵阳来水合湘流,潦雾熏蒸散不收。为达仁波宣摊
淤,又分一道下韶州
今按:此诗咏衡阳 水。古称承水, 水经注)):“承水
出衡阳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萱山。” 清一统志)):“露水在衡
阳县北二里,自宝庆府邵阳县流入。”引 舆地纪胜 日:
“水气如暴,故名”涛句“潦雾熏蒸”以此。“又分一道”,
当指末水,经郴州至韶州。水能分流,故称“仁波”。 燕台
婴语))有图绘蚕水、耒水入湘甚明,注文日:“水从未阳县
来,一说从广东梅岭来。”(第69页) 燕轺万里集>>略同(第
25册,第201页)。韶州即今韶关,梅岭即大庾岭。黎贵悖
北使通录 卷四载作者回程经衡州云:十月“十一日早行
三}里至衡州城,前年夜发州城,小知形势。今年’拆流而上,
未至城约十里,右有一水颇阔,F(柳)[郴]州直至广东。
过城东北有 水,色赤,来自宝庆府至此。江口内石桥一座,
(不)[下]开石窦七门通舟,其外名为石鼓山,有合江亭。
城廓甚长,舟船多聚,鱼米大饶,芋锗极贱”。(第4册,第
243.244页)
44
29.桃叶初丹梧叶飞,芦花欲白蓼花稀。秋风未睹鲈鱼
贻,却忆南乡稻蟹肥。
今按:此诗咏衡阳。南乡,镇名,在衡阳,清置清泉县。
燕台婴语>)误作“青泉县”(第69页)阮辉傺 燕轺日程
不误(第24册,第59页)
3O.山远天高野岸平,疏疏山树映江城。好如珥水三秋
景,易动行人万里情。(府城西北风景宛如珥河 )
今按:此诗咏湘江秋景。府城,当指衡州府。珥河在越
南。梁溪坐观老人 清代野记>):“云南自普洱、临安东至开
化各府,皆与越交界。万山重叠,路极崎岖,内有大河三:
一由蒙化东南流历元江、临安至蒙自境入越界,名元江,下
流名洮江,东流六百里,历越之宣光、兴化、山西各省至其
东京;一由蒙化南流,名李仙江,又名把边江,历普洱、思
茅南入越之兴化省,折而东流七百里,名陀江,亦至东京,
北与洮江会;一由开化南流入安平,入越界下流,名宣江,
历越之宣光山南流四百馀里至东京。三江总汇,名为富良江,
一名珥河。”
黎贵悖 北使通录 卷四云:“珥河出自云南玉案山,
来合洮、沱众水,经本国LIJ西处绕城东下山南入海。”(第4
册,第327页)
31.褚家夕泛月漫漫,秋水连空浩渺间。鸭望塘前微听
雨,清晨一樟到衡山。
今按:此诗咏衡阳。褚家,集市名,今名褚家湾。鸭望
塘,地名。
32.朝霞初上曙光凝,山水葱茏秀气蒸。横岸小舟无管
束,三三两两挂渔罾。
今按:此诗咏湘江渔舟。
33.轻帆泛泛挂西风,一艇横江下钓筒。更有傍山人骑
马,宛然如在画图中。
今按:此诗咏湘江两岸风俗。 燕台婴语 绘有二人牵
二牛(第71页),与人骑马相类,殆亦越南所无,故记之。
34.街坊爽垲静尘嚣,杨柳垂堤放远条。共道衡山贤令
政,令人遥望想风标。
今按:此诗赞衡山县令,当时有应酬者。日咏中具酬答
之意者唯此一首。
35.微微残照叶烟和,徐泛中流发掉歌。海国人看今古
月,和风江转去来波。
今按:此诗咏湘江泛舟。
36.楚山楚水极奇观,秋月秋天更好看。美景良辰都入
望,赏心应可遂清欢。
今按:此诗咏湘江秋色。
37.连环排队下长川,万籁无声水鸟眠。夕自衡城乘月
发,旦来已见抵龙船。(自衡县城至龙船塘相去一百十里。)
今按:此诗咏衡阳,自衡阳别去。龙船塘,今在株洲。
以上l4首咏衡阳。
45.十里帆樯上下连,街头红烛散青烟。香税早熟鲜鱼
好,秋夜潮潭月正圆。
今按:此诗咏江岸集市,在湘潭。
46.北方风俗重申元,锣钹喧阗远水村。前导僧徒齐忏
38.茶陵渌口碧泱泱,源自江西到北方。纳尽东南多少 祝,家家户户捧兰盆。
水,五湖襟带数熊湘。 今按:此诗咏湘潭江岸拯村,时当七月十五日,佛教盂
今按:此诗咏株洲。茶陵,唐属衡州,明清属长沙府,
今属株洲。渌口,镇名,在渌水入湘处。渌水又名漉水,源
出醴陵东漉山。唐有渌口戍,明有渌口巡检司,清有渌口镇
巡司及渌口驿。熊湘。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南至于江,
登熊湘”。湘谓湘水,熊谓熊山,又称湘山, 汉书・地理志>)
日在长沙益阳县, 括地志))日在岳州巴陵南十八里。此处
为泛指。
39.花石山前小脯舟,微波不动晓云收。红拖碧抹浑如
昼,常照游人古渡头。(花石山三顶如锦屏,下有渡头。)
今按:此诗咏株洲。花石山在醴陵。
4O.衡湘沿岸总低山,土似l砾砂石似丹。水道成文增秀
气,古今多少妙词翰。
今按:此诗咏湘江江岸景色,在株洲、湘潭间。阮思侗
“燕轺笔录・秋江晚跳>)涛注:“湖南诸山,土色皆如丹砂,
连峰渥丹,间以绿树,望之如千里锦障。”(第l9册,第167
页)
41.晚天新雨浴蒹葭,著月塘前棹阁沙。十数蜗庐弯岸
结,声声唤客买冬瓜。(著月、樟阁皆地名。)
今按:此诗咏株洲。记湘江两岸集市,著月、棹阁在渌
口左近对岸,阮辉傈 燕轺日程》注文作“著日”、“姑沙洲”
(第24册,第62页).裴横(<如清图》作“禄El”、“姑州”。
(第24册,第240页)
42.稠峰叠嶂郁崔嵬,一石棱层傍水涯 巧自狡猊回首
望,人言此是地仙台
今按:此诗咏湘江景色,在株洲、湘潭问。阮辉傺 奉
使燕京总歌并日记 :“二十九日,经地仙台至湘潭县城。”
(第78页)
43.雨滴凉蓬密又疏,衾捌展转到更馀。十年前事都忘
却,揭起寒灯看古书。(唐诗:“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随雨
到心头。”)
今按:此诗咏湘i工夜雨,在株洲、湘潭问。诗为杜苟鹤
旅舍遇雨>)。
以上6首咏株洲。
44.夜发朱塘泛汛流
近,水荡长滩大地浮。
今按:此涛咏湘潭。
平明乍抵古沙洲。云连低岫青天
朱塘在湘潭。
兰盆节。
47.致风流不让人,士衡真是晋名臣。锦湾游钓知何处,
芳迹漫漫楚水滨。(湘潭有锦湾,乃晋士行钓处。)
今按:此诗咏湘潭。锦湾又称唐兴湾,在湘潭。陶侃,
字士行,或作士衡。 燕台婴语>)湘潭县注文有“陶公钓游
处”(第73页), 燕轺万里集》注文作“陶侃游钓处”(第
25册,第205页)。阮辉傺 燕轺日程 注文:“县有锦湾
者,俗传陶侃游钓处。”(第24册,第63页)又见裴横 如
清图》(第24册,第241页)阮辉傺(<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 :
湘潭县城“观湘门下街肆繁丽,县有锦湾者,俗传陶侃游钓
处”。(第78页)
48.韭盐况味不堪尝,七月芋羹忆旧乡。却爱此间新雪
耦,沁人齿颊胜仙浆 (湘潭出莲,实莲藕。)
今按:此诗咏湘潭土产。
49.天然玉骨又冰肌,清白心肠皎洁姿。应念并头依别
恨,含情不断似游丝。(右咏莲藕。)
今按:此诗咏湘潭土产莲藕,主题同前,而比兴最为委
婉妩媚,若无自主,几为艳体。
50.脆茄淡菜味全无,桃(源)极肥甜藕极粗。讵独齐
卿徵枳橘,北南地气百般殊 (晏子日:“南方有橘,移桂北
方,则化为枳。)
今按:此诗咏湘潭土产。注引晏子日见(<晏子春秋 卷
六 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毒
51.晓发湘潭泛碧湍,连江风雨暗群山。城西隐隐丈昌
阁,光焰犹凌霄汉间。(杜诗:“承露金茎霄汉间。”)
今按:此诗咏湘潭。文昌阁图见((燕台婴语趴 燕轺万
里集 燕轺日程 如清图 四种华程图。注引杜甫诗见
秋兴八首 之五。
52.舟中小酌共潭・0.2,扫尽乡依放旅吟。又恐秋风撩发
起,凭窗静(咱)响二弦琴。
今按:此诗咏湘潭舟中秋意。
53.萧飑红叶送秋声,野岑沙洲小艇横。秋气下严新衾
冷,黄昏风雨到三更。
今按:此诗咏湘潭舟中秋意。
45
54.照山佳气晓葱胧,万像尊严圣帝宫。来往人人凭福
庇,风帆如戟乱流中。
今按:此诗咏湘潭昭山寺。“照山 当作“昭山”,图见
燕轺日程 《如清图)), 燕台婴语))误作“招山”, 燕轺
万里集>)误作“焦山”。
55.湘江午后北风高,压浪轻轻一短篙。我语舟人须快
棹,已将忠信涉波涛。
今按:此诗咏湘潭。当记轻舟摆渡。“忠信涉波涛”出
唐高适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 诗。
56.入船白雨下纷纷,拍岸洪涛彻夜闻。欹侧不堪横梦
枕,起看江上卷秋云。(坡诗:“白雨跳珠乱入船。”)
今按:此诗咏湘潭乘舟夜行。注引苏轼诗见 望湖楼醉
书七绝>>o
以上咏13首咏湘潭。 .
57.堂堂庙宇镇江蠕,环挟风箱树数株 治迹不磨遗爱
在,忠清千古说龙图。(包(今)(公)庙去省城二十五多
里。)
今按:此诗咏长沙。包公庙,图见 燕轺日程 如清
图 , 燕台婴语》,(<燕轺万里集 及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
作“包爷庙”。
58.衡山山麓鄙嵯峨,路迳如弓直复斜。晴El中流舒望
眼,一行转盼到长沙。
今按:此诗咏长沙。“衡山山麓”当是“岳麓山”。
59.湖海相逢眼便青,殷勤地谊送香(舟重)蕊 小西
门处初湾泊,高挂红灯结彩亭。
今按:此诗咏长沙。小西门即德润门,连接湘江码头,
商旅荟集。
60.湖南自古号通都,拱粤连滇更跨吴 粟米舟车交灌
注,敖仓犹自溢供输。
今按:此诗咏长沙。
61.碧雕红绘好莳妍,三只宣楼大座船。却忆珥河莲(辨)
瓣样,北人亦道是精坚。(周粲((使交记》称我船以莲辨颇
精坚。)
今按:此诗咏长沙。“三只宣楼大座船”指长沙府配给
越南使者的官船。 燕轺日程 注文:“使舟至此,奉给宣楼
船三只。”(第24册,第64页) 燕轺万里集 注文:“道官
例换给大红船二只,一总分注,如有呈文,抚道二位再行添
给,有谢给船礼。”(第206页)阮辉傈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
记 :“初十日,奉给宣楼船三只,船制长七十馀尺,周十三
尺,两边容人行走,内架楼分房,雕刻添饰,加以画彩,用
松木为篙,大(经)径二三寸。”(第8l页)
46
62.摇橹撑(蒿)篙不用(浆)桨,凌风两竖大帆樯。
官舱华整扛桥调,十里扬旌达武昌。
今按:此诗咏长沙宣楼船。
63.官船任付管船人,月廪惟支十两银 胜似偏藏公顾
上,一修为费倍千缗。
今按:此诗咏长沙宣楼船
64.楚南首郡树风声,千古流辉数字铭。节孝(碑)牌
坊忠义庙,经道凭轼仰馀馨。
今按:此诗咏长沙。据府志,长沙节孝祠,在儒学署右;
忠义祠,在乡贤祠右。
65.省城在在有禅林,时动钢钟响法音。交通道衢宣竞
日,几人能自净尘心。(道间寺院联络,扁曰“六合禅林”,
日“福惠禅林”。钟磬纯钢,无用金石。)
今按:此诗咏长沙佛教庙宇,寓褒贬焉。“钢钟”,疑指
铁钟。六合寺在长沙望城龙洞村庵梓山,今存,福惠禅林不
详。又四种华程图均绘有铁佛寺。
66.万寿仙宫瑞霭辉,岳峰相对共巍巍。来春帝座临江
浙,轸野环观拱紫薇。(每省有万寿宫,为岳牧岁时庆祝之
所,奉睹喻晓,言大驾来春巡幸江南、浙江。)
今按:此诗咏长沙。长沙万寿宫旧在万寿街,今五一路,
已毁。
67.船窗把酒对秋风,湘水烟波映远空。酃绿十瓶还悟
(解)醉,坊头问取状元红 (抚院官送酒十瓶,淡不好,
闻街上有好酒名状元红。王维诗:“波澜动远空。”)
今按:此涛咏长沙。注引王维诗见 汉江临眺》。
68.平生雅爱颂 新书)),不肖随人笑阔疏。摊节乍来依
古迹,漫寻太傅旧时居。(贾太傅有 新书 百篇,长沙有
故宅在焉。)
今按:此诗咏长沙贾谊。
69.议论文章一代英,端醇雅懿冠西京。君王何使临边
远,只算才谋过贾生。
今按:此诗咏长沙贾谊。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云:
“西门街有贾谊敝宅,扁‘忠谋远略’,后奉屈原像。”(第
8O页)
70.长沙还后不忘君,治篆详明绝等伦。绛灌凋零谁复
短,汉皇自负洛阳人。
今按:此诗咏长沙贾谊。
71.何事庸庸苦挤排,过湘一赋有馀怀。当年名利生矛
戟,亘古谁訾贾傅才。
今按:此诗咏长沙贾谊。
72.古来同道始为朋,意见差殊起爱憎。贾傅未知交绛
灌,坡翁何不结金陵。
今按:此诗咏长沙贾谊,合上共五首。 史记・屈原贾
生列传>):“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
侯、冯敬之属尽害之。”金陵谓王安石。
73.为筑高台唤道乡,标题名迹自朱张。一时感事怀贤
达,遂使千骑慕景行。(宋邾浩号道乡,后张南轩筑台,朱
文公书额。)
今按:此诗咏长沙邹浩。邾同邹。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
记 作“宋辰邾浩”(第78页)
燕轺万里集》注文:“又有道乡台,在岳麓山巅,乃宋邹
浩(芳)字道乡谪衡州经此。守臣温益下逐客令,旅店不敢
容,凡两夜。(度)(渡)湘江,山僧列炬迎之。张拭为浩
筑台,朱子刻石日‘道乡台’。”(第207页) 燕轺日程 注
文筒略,云:“邹浩贬官居此置书院,后张拭为公筑台,朱
子书额日‘道(里)[乡]’。”(第64页)
74-白鹿嵩阳与应天,洋洋弦诵世争传 湖南又是名书
院,贲起人文仰时贤。((《志》称天下有四大书院。)
今按:此诗咏长沙岳麓书院。(<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 :
“理宗御扁日‘岳麓书院’,自卑亭抠衣而上,入成德堂,
扁‘超然太极’,最后为御书楼。登山一级是四箴,石刻程
子视听言动箴及范氏 心箴>>o”今岳麓书院为毁后重建。
75.云漫岳麓不堪攀,想像秋阳践望间。宁独连宵风雨
隔,两重水又两重山。(船泊小西门,对岸岳麓书院,数日
苦雨难行,又隔二沙洲二小山,进程匆匆不果躬谒。)
今按:此诗咏长沙岳麓书院。
今按:此诗咏长沙岳麓山,钟仙巢有管篦谷遗迹。仓篦,
当作答篦。钟尚书,钟仙巢。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岳麓“山之最高处名岣嵝山,有
大禹碑七十三字,下有苍谷,是尚书钟仙巢旧隐,上有吹香
亭。”(第79页)
8O.衡锋云雾暗松扉,满迳烟萝未可窥。名笔雅闻称二
绝,问人刷取李邕碑。
今按:此诗咏长沙岳麓山,李邕有 麓山寺碑>>o
81.嘉(佑)稀芳踪半夏莱,游人凭眺独徘徊。云山烟
水如畴昔,虚访先贤八景寨。(府城西有潇湘八景台,宋嘉
祜年所筑,今访无之。八景名日潇湘夜雨、洞庭秋月、平沙
落雁、渔村夕照、烟寺脱钟、远浦鼹帆、山市晴岚、江天暮
雪 )
今按:此诗咏长沙八景台。(<燕轺日程 注文:“有八景:
潇湘、洞庭秋月、远烟、晚钟、鱼梦、山市晴岚、江天暮雪。”
(第64页)所记不全。
82.寒江秋影雨中稀,沙岸芦花湿不飞,吹起西风催旅
雁,一行作字报南归。(平沙落雁)
今按:此诗咏长沙。 燕轺万里集》江岸有注文:“此处
多平沙落雁。”(第206页)即八景台所在。
83.渔舟来往蓼花村,濯足沧浪秋水浑。斜日漉鱼将唤
酒,江湖随处有桃源。(渔村夕照)
84.清秋未报雪飞花,连日朝云撒水涯。霜气通宵争月
色,独留晚照让明霞。(江天暮雪)
85.江天霜夕一声钟,敲散秋云绕客蓬。四望茫茫何处
寺,山连烟树水浮空。(烟寺晚钟)
76.对河竞日望黉宫,礼设书楼制度崇。蓁格菁莪陶育
处,千行草树正葱葱。 86.客帆摇曳碧云间,向背东西各自还。极目长江秋意
今按:此诗咏长沙岳麓书院。 动,斜晖太半隐青山。(远浦归帆)
77.岣嵝山下锁烟云,夏后穹碑迹向新。三代以前书法
绝,几人诠释得其真。
今按:此诗咏长沙岳麓山岣嵝碑。 燕轺日程>)注文称
“大禹碎字”(第64页)。
78.泰和景象已寥寥,千古空思至治朝。关石和钧无可
问,一碑犹自立山腰。
今按:此诗咏长沙岳麓山岣蝼碑。 尚书・五子之歌 :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79.尚书旧隐在仓筒,云麓重开绿野堂。何处林亭凝远
翠,宸奎亲笔写吹香。( 志 称钟尚书隐岳麓山苍篦谷,有
吹香亭,宋理宗手题其额。)
87.林峦雨洗转新晴,嘈噼村墟贸易声 鱼菜生涯山景
晚,野花溪水有人行。(山市晴岚)
88.珠玑敲起楚天凉,错杂银壶滴漏长。此夜西风初定
雁,有情吹雨过江乡 (潇湘夜雨)
89.乾坤四望共澄鲜,明净当空月镜圆。蟾影蚌光交混
漾,湘阴城外水如天。(谢灵运诗:“空水共澄鲜。” 志 称
洞庭湖有巨蚌,深夜展一壳如帆,吞吐明珠,与月争光。洞
庭秋色)
今按:注引谢灵运诗见(<登江中孤屿 。
9O.大江北走众山分,横岑高洲作要津。金碧辉煌崇庙
47
字,年年香火拜河神。(奉敕建河伯庙,在中洲,穷极壮丽。)
今按:此诗咏长沙。中洲即橘子洲,河伯庙即江神庙。
91.虹梁霓栋镇中流,烟景漫漫拱极楼。云引(风)峰
峦风引水,湖水即此是瀛洲。(洲头拱极楼高数层,与黄鹤
楼岳阳并称楚三名楼
今按:此诗咏长沙。拱极楼亦在橘子洲。 如清图 (<燕
台婴语 燕轺万里集 均绘有橘子洲及“江神庙”、“拱极
楼”图形。
92.二日楼船驻水隈,沙头簌簌雨声来。痴云不放群峰
岑,拟借刚风一扫开。(行至白沙洲遇雨。)
今按:此诗咏长沙。自沙洲在望城。
以上36首咏长沙,其中8首为潇湘八景诗。
93.曦轮晨照霁秋霖,沿岸山山露玉替。三十六湾才瞬.
息,扬黔一日到湘阴。
今按:此诗咏岳阳。自长沙至湘阴舟中,湘阴今属岳阳。
华程图均绘有“三十六湾”图形, 如清图 燕台婴语
云:“江道屈曲(二)(三)十六湾,传是禹疏湘入湖故道。”
(第24册,第244页;第25册,第76页) 燕轺万里集》
云:“小河屈曲三十六湾,人传是神禹凿疏湘水入湖故道。”
(第208页) 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 亦云:“自湾河13塘入
支河,转折屈曲,号三十六湾,人传是禹湘江入湖故道。湘
阴铺舍亦广,临江有洞庭王庙,扁‘熊湘灏气’。这是入湖
口处。自永州二水合流,至此入洞庭湖,烟波浩渺,今古大
观。”(第81.82页)
94.顾瞻古庙对斜阳,遥忆忠臣恨转长。湘浦空怀哀郢
国,楚宫一向梦高唐。
今按:此诗咏岳阳屈原。 燕轺日程 :“湘江下流亦名
泪罗”、“汨罗江,屈原(浴)[沉]于此,其敞庙去江二三
里。”(第66页) 如清图 燕台婴语>)云:“湘江下流是
名(湘)[汨]罗。楚屈原以五月(五日怀)石自投处,楚
俗以是日泛舟普渡以吊”、“隔县城里许有三闯大夫祠”。(第
244页)
95. 离骚》遗调不堪(咱)(听),长慨三阁旧叉馨
南楚山河非是昔,凄凉千古独醒亭。
今按:此诗咏岳阳屈原。 ,
96.南游帝子佩声飘,竹点成癍恨未消。惆怅黄陵遗庙
在,九疑辇路去迢迢。
今按:此诗咏岳阳湘妃。((燕轺日程>):“黄陵庙,祠(卢)
[虞]帝及二妃。”(第67页) 燕轺万里集 :“黄陵庙,祠
虞帝二妃。”(第209页) 如清图 燕台婴语>):“君山十
二峰,有湘君庙,祠(卢)(虞]帝二妃。”(第245页)
97.风平浪帖庆无虞,唤起篙师驾舳舻。一辨心香邀惠
鉴,片帆稳过洞庭湖。
今按:此诗咏岳阳洞庭湖。
98。洞庭水色接天边,青草湖旁一望连。闻说轩皇张乐
处,山巅台址尚依。((《史记 :黄帝登熊湘,张乐于洞庭之
野。今君山上有轩辕台故址。)
今按:此诗咏岳阳洞庭湖。黄帝登熊湘,见 史记));
张乐于洞庭之野,见 庄子 。
燕轺日程 :洞庭湖,“黄帝铸鼎炼丹湘君山,即其处。”
(第68页)
99.欲觅天台雁嘴尖(茶名),君山雀舌更清甜 照花不
待湘江月,冰梳频频熟水馀 (刘禹锡饮茶诗:“今宵喜有湘
江月,照尽霏霏洒盘花。”
此诗咏岳阳洞庭湖君山。刘禹锡诗 全唐诗》作“今宵
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馀”字疑误。 燕轺日程》
云:“君山有湘君祠,上座红橘、雀舌茶、玳瑁。”
100. ̄'j-(阳)湘自昔有仙游,铁笛横吹海月秋。一剑凌
风天万里,等闲三醉岳阳楼。(百咏毕 )
此诗咏岳阳岳阳楼。(<燕轺日程 云:“洞庭,楚之望,
周回八百馀里……吕仙翁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冠
过 同庭湖。 (第68页) 如清图 :“岳阳楼,滕王来重修,
范仲淹作记,吕纯阳诗有‘三醉岳阳’之语,今楼上有吕仙
骑鹤像。”(第247页) 燕轺万里集 云:“府城西岳阳门,
门上有岳阳楼,三层。宋滕子京建,范希文为记。相传吕仙
三醉处,今有奉祀,名吕仙骑鹤像。登楼纵观,云水浩渺,
岩山浮动,真为楚大胜览。”(第2l1页)
以上8首咏岳阳。
参考文献:
【11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越南汉文燕行文
献集成(越南所藏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刘玉瑶.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D】.扬州大学博士论
文,2005.
【3】桂多荪.浯溪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浯溪文物管理处.湖湘碑刻二・浯溪卷【M】.长沙:湖南美衍
出版社,2009.
(责任编校:傅宏星)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1:0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08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