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一氧化碳的用途

更新时间:2022-11-16 10:36:10 阅读: 评论:0

初三寒假放假几天-立方根表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我的初三生活作文)

1

碳及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见表6-14-1):

表6-14-1

物质金刚石石墨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琢磨后

有夺目光泽

深灰色不透明细鳞片状的固体,

有金属光泽m]

最硬的矿物之一(坚硬)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

高高

不导电良好

不导热良好

用途钻头、划玻璃、装饰品电极、润滑剂、铅笔芯

(2)无定形碳:①构成:无定形碳都是由石黑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无定形

碳都是混合物。②分类:无定形碳包括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四种。③用途:木炭

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把大量的气体或染料等微小粒子吸附在它的表面,活性炭

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

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焦炭常用于冶金工业,用于冶炼生铁;炭黑常用于制造

墨、油墨、油漆、鞋油和颜料等。

2

(3)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表现出稳定性,随着温度升高,

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表现出可燃性和还原性。①可燃性:a.碳与充足的氧气反应:

;

22

COOC

点燃



b.碳不充分燃烧时:COOC22

2

点燃

。②还原性:a.碳还原氧化铜:



2

22COCuCuOC

高温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b.碳还原二氧化碳:COCOC2

2

高温

。

考点2.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通常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

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a.现象:一氧化碳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

出热量,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化学方程式:

22

22COOCO

点燃

;c.注意:点燃一氧化碳前要验纯。②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将CuO

(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CO+CuO==Cu+CO

2

,因此一氧化碳

可用于冶金工业。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与H

2

还原CuO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

先通CO,再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至试管冷却。尾气处理:因CO

有剧毒,不能随意排入空气中,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

2

或收集备用。

(4)一氧化碳的毒性、产生方式及用途:①一氧化碳的毒性:CO和人体血红蛋白的

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人吸入CO会造成人体缺氧,严重者会致死。②产

生CO的三种主要方式:a.氧气的量不足,碳燃烧不充分:③COOCO22

2

点燃

;

2

遇到炽热的碳;COCCO2

2

高温

;c.碳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

22

)(HCOgOHC

高温

(水煤气)。③一氧化碳的用途: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如炼铁等。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3

考点3.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拓展考点)

气体或溶液里的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叫吸附作用,它属于物理变化。木炭和

活性炭都有吸附性,因为它们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形成很大的表面积,表面积愈大,

吸附能力愈强。活性炭是木炭经过水蒸气高温处理而得到的,它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因

此,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更强。

考点4.一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实际应用考点)

CO的检验方法有:(1)点燃待检气体,若火焰呈蓝色,则先用干燥小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无水珠,再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出现白色浑浊物,则

气体为CO;(2)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若出现红色的物质,且产生的气体不能

使无水CuSO

4

变色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CO。

三、创新考点

考点5.碳元素形成的其他单质(开放性考点)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如C

60

、纳

米碳管等。一个C

60

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状的大分子,共有32个面的

近似足球的结构中共有60个顶点,各有一碳原子。目前,人们对C

60

分子及纳米碳管

的结构和反应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它们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应用正在深入

地研究。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一、基本考点

考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2)二氧化碳

的化学性质:①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碳酸:

3222

COHCOOH,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

分解,

2232

COOHCOH③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

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

OHCaCOOHCaCO

2322

)(,利用此反应可以鉴定CO

2

的存在。(3)二氧

化碳的用途:①可用于灭火;②做制冷剂、人工降雨;③制汽水;④可用作温室肥料;

⑤重要的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等。

考点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2)反应原理: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3)实验装置:类似于制氢气的装置,因为实验室制取CO

2

是常温下用固体

和液体反应制得的。(4)收集方法:因为CO

2

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

2

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5)检验方法:验证: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这种无色气体是CO

2

。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

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CO

2

。(6)注意:实验室制取CO

2

不能用

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不宜收集;不能用浓盐酸代替

稀盐酸,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的CO

2

气体中混有较多氯化氢气体;也不能用

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生成的CaSO

4

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

阻止反应续续进行,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总结(学科内综合考点)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若要制取气体,首先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

理,就是要研究在实验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

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第二,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第三,需要

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2)气体发生装置:①选择发生装置的原理: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②常用

发生装置:a.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此装置用于实验室制O

2

(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或高锰酸钾加热)。在信息给予题中可能出现用该装置制取

NH

3

、CH

4

等气体。此装置也可用于Cu

2

(OH)

2

CO

3

的受热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等;b.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此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H

2

(用锌粒与稀盐酸或

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CO

2

(用大理石或石灰与石与稀盐酸反应),此装置还可能出

现在信息给予题中用于制H

2

S等气体。

5

(3)气体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所制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等,常见的方法

有:①排水法:凡是不易溶于水(难溶、微溶)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

此法。操作时注意事项:a.导气管刚过集气瓶口即可;b.集气瓶中要预先装满水,用

玻璃片盖住,倒置于水槽中,注意不要留气泡;c.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刚开始有气泡

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等气泡连续均匀出现后再收集。②排空气法可分为:a.向上排空

气法: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如:O

2

、CO

2

;b.向下排空气

法: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如:H

2

。操作时注意事项:a.用

排空气收集时,导管要伸入试管或集气瓶底部;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的集气瓶,

要盖上玻璃片倒置于桌上。

考点4.温室效应(拓展考点)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需求量不

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而由于一些天灾和人为的乱砍滥伐,能

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却在不断消失。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

那样起保温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将

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如严重的旱涝灾害,沙漠地区扩大,对农业、渔业、沿海生态

系统、野生生物等都产生不良影响,人类应高度重视。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大量植树造林,

禁止乱砍滥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

能、地热等。

三、创新考点

考点5.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开放性考点)

鉴别CO

2

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

2

和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

2

和N

2

)。(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如区别CO

2

和O

2

)。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0:3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07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雪字的笔顺
下一篇:欣赏造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