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陈世礼

更新时间:2022-11-16 10:01:20 阅读: 评论:0

英语教育网-指示牌英文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乒乓球馆)

龙源期刊网

“谁在打听领导日程”

作者:尤梓

来源:《廉政瞭望》2018年第10期

张志炎,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的秘书,近日被披露向地产商赵晋提供杨卫泽日程安排

信息谋利,引起舆论关注,顺带带火了“领导日程”这个词。

领导日程是官场的稀缺资源,储存着大量的权力和能量,自有其开发利用的“使用价值”,

也就难免被秘书、司机等领导身边人待价而沽。张志炎这样直接贩卖日程的手法,算是“比较

简单粗暴”的,更恶劣的是像王传东那样,影响或者改变领导日程。

王传东当了安徽淮南市委原书记陈世礼近5年的秘书,其间就利用特殊地位,直接改变陈

世礼日程安排,安排他人与陈世礼见面,7次收了近50万元。

所以说日程安排的主角是领导干部,但他们能做几分主,还真说不定。

张南直接服务一地级市市委常委,常委没有专职秘书,但他干的基本是专职秘书的事。他

告诉笔者,“日程的说法有点企业化,太正式,他们习惯叫工作安排。”

基本上每月初领导班子都会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梳理一下这一个月有哪些重点工作,哪

些需要主要领导参加,哪些班子成员负责。“你看很多系统内的人习惯说‘提上日程、摆上重要

行程’,就是这个意思。提上日程就是已经基本确定领导认可了要做这事了。”

梳理完后,接下来就是办公室或者说秘书的事,一般会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负责协调

安排领导的行程。“每个月有一个大致的安排,比较粗略。每周四、周五办公室又会根据这个

月工作进度,再安排一个领导每周的工作安排。这个就比较细了,但也不会像电视或者小说里

那样细致。”

也有细致的。地方一把手的日程,或者具体调研等外出的活动行程,都比较细致。“尤其

是十八大之前,有些调研,办公室为什么要提前开车走一遍呢,就是测算路上的时间,好安排

行程。”

“不要把日程安排得太满,这是第一原则。”张南根据多年经验观察称,除非特别情况,一

般地方领导日程安排到七八分就行了,应该给一些意外情况或者处理文件等留下空间。

他同事曾服务过一名领导,在安排日程时太过详细。领导拿着日程单子就对办公室开玩笑

说:“你都把我安排完了,我还做什么呢。”

龙源期刊网

留下一定空间本身没有问题,但也为秘书“安排”领导留下了空间。“有些不是事先安排的

部门或者人员,部分就是由这些人提前与秘书沟通、约好,见缝插针地去汇报工作或者请示商

量其他事情。”

张南称这个是“不上纸的日程”,也是最关键、变化最大的日程,有时候只有秘书才掌握。

“每周日程由办公室、分管领导等小范围研究拟定,再报给主要领导同意,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了。每日日程一般会在早上或者提前一天下午报给领导,有时候领导会调整。不过‘不上纸的

日程’就只有秘书随机应变请示汇报调整了。至于八小时之外的日程安排,基本就只有领导非

常信任的人才能掌握了。”

在古代,安排好的日程调整是比较忌讳的事。清朝著名的幕僚汪辉祖就说过,“而宴起昼

寝,以至示期常改,审案不结,判稿迟留,批词濡滞,前后左右之人,皆足招摇滋事,势必不

清,何慎之有?”官员很晚才起床上班,白天睡大觉,安排的日程经常改变,审理的案件长时

期不能结案,前后左右的人都可以招摇生事,这样,势必做不到“清廉”,也谈不到“谨慎”。

现代当然不一样。沟通更便捷,影响日程的情况往往就越多。

李富民在市县办公室都工作过,他把领导的行程分为“主动行程”与“被动行程”两种。“根

据上级调研、考察、督导、检查安排等建议相应级别或职务的领导陪同的,参加各种会议的等

等都是被动行程。”

现在这类活动都会提前通知,他最怕的是“临时起意”和“预先安排”。“有次陪县长下去调

研,本来两天的活动,第一天上午县长就被市委领导叫走了。怎么办,只有把副县长请过来顶

起。”

“预先安排”基本是定了这段时间要做什么事情,但一把手的日程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办公

室通常会安排一个时间,“留下一个口子,叫‘初定’什么什么时候。这对下面和班子成员的日程

安排就有些头痛。”

不过,一把手的日程并不是绝对会影响班子其他成员的。“有些特别重大活动,班子成员

需要配合一把手进行调整,但有些班子

成员比较强势或者相关安排更加重要,也会顺着自己的日程走。”

一名体制内的人讲了当地一件事,有次一名市委班子成员被问及日程安排时,该班子成员

说要先看看一把手的安排,自己才能定下来。这事成为当地官场一个段子。

中国社科院曾发布过一个报告,分析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状况,发现他们被动行程占

了很大一部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重大自然灾害、信访维稳工作、各类纠纷以及日

常各项工作考核等,几乎占据了这些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大半行程,全天候工作、“通宵”“白加

黑”“5加2”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龙源期刊网

“从主动行程多少,就可以看出官员级别与职务。”张南笑称,主动行程比较多的,要么是

一把手,要么是职能相对少的部门,相反亦然。

在主动行程上,领导时常会增加或取消,有时就连秘书也不能完全掌握,时间一长,就容

易成为糊涂账。有些地方则会每天编制相关内部通报,既是忠实详细地记录领导们实际的活动

安排,也可以摸索一些领导的风格,为今后编制日程做借鉴。

“不该我知道的,我绝对不会主动去打听。”李富民对此有过深刻教训。他办公室一名新人

比较喜欢打听领导日程安排,“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就被领导知道了,专门安排分管领导找他

谈了一次话。”

不了解领导日程也可能比较麻烦,尤其是遇到对接待工作比较在意的。一名体制内人士告

诉笔者,十八大前某地因为不了解日程,接待有所不适,去调研的厅级干部拂袖而去,当地很

多工作都受到影响。

现在一个地方、机关也会公布一些领导的日程安排,甚至会在网上向社会公布。比如武汉

的洪山区,从去年1月开始起推行区级领导干部工作网上公示制度。这个制度要求区“四大家”

领导干部,每天下班前将第二天的重要工作、活动进行报备,由办公室工作人员整理后,向区

城市数字化服务中心报送,统一在区政府网站醒目位置公示。

据说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区级领导干部的去向,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也强化领

导干部自我监督,提高辦事效率和为民服务质量。

不过很可惜,目前洪山区政府网站上已经把这个取消了。即便之前公示的时候,也类似“1

月5日8:00,调研创意产业发展;14:30,区政府常务会”这样比较简单。

数名体制内的人员称,这只是简单的取消公示,机关内部早就有了,更多是为了方便工

作。“大事小事都要请示汇报签字,送文件总得知道领导在哪里吧。很多时候领导到外面去

了,文件又很急,还得开车甚至‘打飞的’送过去。”

对于这种日程化的工作,有些领导也会觉得难受,抱怨说,如今公务实在多,整天只能随

着办公室安排的日程转,成为程序的“机器人”;一切按日程工作,一切也为日程而工作;离开

日程安排,我们既不能干其他事,也没有时间干别的事……还有些官员,离了日程安排,就不

知道该做什么了。

官员办事要有一定的日程安排,要按一定的程序规定工作,这是正常的、必然的。但是,

如果一整天的公务活动全部被日程塞满,完全被泡在被动日程中,那么,官员的日常工作就演

变为日程化、程式性的行政生活。对于这部分官员来说,要么他们不再需要思想,不再需要创

新,不再需要灵活地处理事务,一切只需“埋单”办事;要么他们在开会的时候批文件、批文件

的时候接待,如此颠三倒四,工作效率也就难保证了。

龙源期刊网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0:0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0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什么的眼泪
标签:陈世礼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