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岷山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16 07:23:22 阅读: 评论:0

安徽百姓缘教育集团-殉职的意思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小学二年级日记)

课堂教学设计

单元八课题七律.长征第一课时时间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

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

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与高昂气质。

学情分析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收集自己在电视、电影、书籍、文章中看到的有关“长征”的知识

活用教材

资源整合

有关长征的资料和时代背景以及有关毛泽东的资料。

教学流程

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

个性化调控

一、激情导入,交流资

导语:请同学们回忆一

下,你们都看过哪些红军长

征的故事?(《过草地》《南

征北战》)通过阅读这些故

事,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无惧

艰险的英雄气概,这一切都

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今天,

我们要学习一首《七律·长

征》,它更是高度概括了红

军经历的艰难险阻,诗的作

者就是毛泽东。

2.交流长征资料。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

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诗篇,借助

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

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

(3)根据注释或查字

典、词典理解词语。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

地方,与大家讨论。

三、细读课文,了解诗意

1.朗读全诗,想一想全

诗共几句,每一句话的意思

是什么。

2.朗读全诗,想一想全

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

间有什么联系。

齐读课题,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长征: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

壮举,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当时红军第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从福

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

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

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甘肃、

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

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击败了敌人的多

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

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

年10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到达陕

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四、感情朗读,总结全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读出

诗句的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

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

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

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军/过后/尽/开颜。

2.小结:这首《长征》

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展现了

一幅又一幅的战斗图。

1.读学习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

走泥丸云崖暖岷山

磅礴逶迤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崖左右结构:岷独

体字:丸

②找出生字的形近字。

丸——九崖——涯岷——

(3)规范书写。

丸:“乙”横折弯钩。

(4)理解词语。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逶迤:弯弯

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

过此地。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

峻。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

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

泛指整个红军。

(5)朗读课文。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的意思:红军不怕

远征的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

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第二句的意思:五岭

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

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

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是在

脚下滚过的泥丸。第三句的意思:金沙江两

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

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

定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

寒意。第四句的意思: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

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红军个个笑逐

颜开。)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

句,总的指出红军不怕困难,把艰难困苦看

成平平常常的小事;第二部分是第二、三

句,讲述了红军在长征中“不怕难”的具体

事例,承接着上一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是

第四句,总结全诗,表达出红军长征胜利后

的心情。)

3.教师点拨: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

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

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学生按节奏试读,读出诗句停顿节奏。

达标

检测

题目

一、注音

泥丸()磅礴()岷山()

悬崖()逶迤()

二、多音迷宫

启蒙()

蒙蒙古包()

蒙骗()

三、相似字辨析

崖()

涯()

题号抽查人数达标人数百分比归因分析

1

2

课堂教学设计

单元八课题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时间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武媛媛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

迈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歌曲《长征》,整首诗投影,长征相关战役的资料。

活用教材

资源整合

教学流程

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

个性化调控

做题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长征》,并背诵

2、抄写《长征》一遍,生字332

预估时间

20

做题

在地图上找找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了解经过

的线路情况

预估时间

15

一烘托氛围,导入新

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

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

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

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

即将结束,回顾长征途中红

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

作者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

的伟大诗篇。

二朗诵课文,整体感

1.朗诵《长征》,边读边

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句写

的?

2.指名读第一句,谈谈

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

句,你体会出红军的什么精

神?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过渡:从哪些诗句中可

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呢?让我们深入学习,体会

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

1.出示学习提示。

(1)朗读课文,想一想:

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欣赏歌曲《七律·长征》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千”“万”都是泛指,形容无数山,

无数水,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诗

句告诉我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无数艰

难困苦,这不仅仅包括自然界的险阻,还包

括军事上的激烈战斗和政治上的复杂斗

争。但是红军战士们把这些都看成平平常

常的事。

3.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只等

闲”体会出来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汇报成果。

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读读颔联,体会诗句的含义。

(“逶迤”指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磅礴”指气势雄伟,都是形容山的连绵不

断、高大雄伟。“细浪”是翻着浪花的细

流,“泥丸”是泥团子、小泥球,“细浪”

“泥丸”形容水很小,山很小,这是红军眼

(2)有感情地朗读颔

联,体会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

渡桥横铁索寒。

朗读颈联,联系具体事

例,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

会颈联的思想感情。

(3)红军长征途中的困

难仅仅是山、水等自然条件

的困难吗?还有哪些困难?

(比如在长征途中,每日

天上有几十架敌机的侦察

轰炸,地下有几十万大军围

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

的艰难险阻。)

(4)再读颔联和颈联,体

会红军不畏艰险的革命精

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

后尽开颜。

有感情地朗读尾联,

体会红军历尽艰险、取得胜

利时的喜悦心情。

四激情吟诗,背诵诗

五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诗的作者是

毛泽东,他用凝练的诗句将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工

农红军所经历的艰难险阻

进行了高度概括,主题鲜明,

生动形象,歌颂了中国工农

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

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

概。

2.拓展阅读。学习了

《长征》,我们更领略了毛

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

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

昂气质。

里的山。写山大,表现红军远征的艰难;写

山小水小,表现红军把艰难困苦当作平常

事的英雄气概。)

颔联不仅写出长征的艰难,而且表现

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金沙”“大渡”是“万水”的代表,

从“暖”和“寒”字可以体会出不同的情

感。暖:1935年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

势险要,敌人控制很严,但红军在渡口俘获

了过江侦察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

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阵地,

使大部队巧渡成功。“暖”字表达了红军

战士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寒:泸定桥横

空高悬于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被

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

岸守敌密集的弹雨前进,不怕牺牲,终于夺

下泸定桥。“寒”字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

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这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

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

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

的向往和自信。“尽开颜”表现了红军历

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1.反复朗读,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

技巧,再现诗中意境。

2.配乐朗读,练习评读。

3.背诵全诗。

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沁园春·雪》。

达标检测

内容

1.按要求填空。

(1)“丸”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W,再查

wán(音节)。意思是小而圆的东西。

(2)“岷”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山部,再查五

画,“岷山”在我国的四川省。

(3)“征”的韵母是eng,在词语“南征北战”

中的意思是走远路。

2.选择适当的音节填空。

[nánnàn]难

(nàn)友难

(nán)题

艰难

(nán)难

(nàn)民

[gēnggèng]更

(gēng)夫更

(gèng)快

(gèng)加五更

(gēng)天

3.根据诗歌《长征》填空。

这首诗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

月。诗中第一句,写了长征的艰难及红军战

士的态度,第二至六句具体写“红军不怕远

征难”。其中,第五句和第六句写“万水千

山”中的水,诗中第七、八句是总结全诗的

句子,是写长征即将结束,红军战士笑逐颜

开。

5.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七律·长征》

一诗改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文。

题号抽查人数达标人数百分比归因分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长征》,并背诵

抄写《长征》一遍,生字332

2、在地图上找找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了解经过的线路情况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7:2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97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落实英文
下一篇:酬谢的意思
标签:岷山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