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传|三国志|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
文
邴原传|三国志|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
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
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
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
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
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
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
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
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
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
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屐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
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
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
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
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
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
“兖、豫之士,君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
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
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注释】
1.孤,指幼年丧父。
2.书舍,即学堂。
3.以上三个“书”字都作“学”解。这是极不常用
的意思,似不见于先秦古书。耳,此外表示一种肯定的
语气,不常用。
4.龀,儿童换齿。童龀,此处即指儿童。嶷(nì),
年幼聪明。
5.安丘,地名。
6.郑君,指东汉末的大学者郑玄。
7.蹑屣:穿鞋。因为古人出门才穿鞋,所以说“蹑
屣千里”,就是远行千里的意思。
8.东家丘:孔子的西邻不识孔子之贤,鄙称孔子为
“东家丘”。事见《孔子家语》(待核查)。文中用这个
典故来比喻不识自己身边的贤人。
9.规,此处是求的意思;所规即所求。这是不常用
的义项。
10.辞谢,承认错误,道歉。这也是不常用的义项。
11.此处及下文的“分”是“介”的错字(详见吴金
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第79、80页)。以书相介,就是写了一封介绍信。此处
的“书”是书信的意思,看原文的下文(试卷中未引出)
即明。出题者理解为书籍之书是完全错误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B]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悲伤
B.崧辞曰。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识:见识
D.君乃舍之乃:就
[解析]答案是B。
A项中的“哀”应解释为“为......悲伤”。
高中课本第三册(人教版)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以
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的“哀”也应如此解释。
C项中的“识”应解释为“记”,读音为zhi,四声。
高中课本第二册(人教版)苏轼《石钟山记》中的“汝识
之乎”的“识”即为此义。
D项中的“乃”,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为转折关
系,可译为“却”,此义项在高中课本中出现过多次。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
同的一项是[答案A]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解析]答案是A。
A项中的“具有”在此语句中是两个词,“具”的
意义为“皆、都”,“有”的意义与“无”相对,而现
代汉语的意思与此完全不同。
B项中的“涕零”的古义为“落泪”,例如:“念
彼共人,涕零如雨”(《诗经》)和“临表涕零”(《出
师表》)这两句中的“涕零”。现代汉语的意义与此义同,
例如:“感激涕零”中的“涕零”即是“落泪”的意思。
C项中的“乡里”的意思是“所居之乡”。在古汉
语中还有一个常用义项“同乡”,例如:“许允为吏部
郎,多用其乡里。”在现代汉语中“乡里”也是这两个
义项。
D项中的“交游”的意思是“交朋友”,现代汉语
中也有此义项,但用得较少。古汉语中还有一个义项是
“有交往的朋友”,例如:“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杜甫《遣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组是[答案C]
A.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C.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当以书相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
[解析]答案是C。
A项中上句的“而”是表承接关系,连词。下句的
“而”是表修饰关系,连词。“子路拱而立”出自《论
语》。
B项中上句的“其”代“他们(书者)”。下句的
“其”代“自己的”,是领属性代词。此句出自高中课
本第六册(人教版)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项中的两个“之”均是助词。下句出自高中课本
第二册(人教版)苏轼《石钟山记》。
D项中上句的“以”为介词,可译为“用”。下句
中的“以”可译为“依照、按照”,介词,此句出自高
中课本第一册(人教版)《孟子梁惠王上》(教材中文章
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
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
是[答案C]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
君者;当以书相分。”
[解析]答案是C。A项可依据后一句话的意思推断
“就书”的主语是“邴原”。依据上下文的意思可推断
B项的省略成分也为“邴原”。D项的省略成分是“孙
崧”。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答案
D]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
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
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
的认识。
[解析]答案D。(命题有误)
A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邴原感伤而哭泣的原
因是幼孤而不得学。
B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邴原求学于孙崧的原
因是他认为孙崧更适合做自己的老师,更适合自己的追
求。
C项的表述不合文意。邴原认为孙崧不了解自己的
志向追求而误解了自己。
D项误解了原文中“当以书相分”和“乃藏书于家
而行”两句话中的“书”,在这两句中的意思应为“书
信”。?刘羊羽?
【译文一】
邴原十一岁死了父亲,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
儿。(他家)隔壁有学堂,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老师
问(他)说:“小孩子悲伤什么?”邴原说:“孤儿容易
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学习的人,必定都是父兄都
有的人,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
够学习,心里悲伤,因此流泪。”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
伤,因此流下眼泪,说:“想读书,可以啊!”(邴原)
回答说:“没有学费。”老师说:“孩子如果有(读书的)
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入了学。
一冬的时间,背诵了《孝经》和《论语》。从(他)在儿
童之中时,(就)聪明、有特异之处。等到长大,他的品
行如金玉一般(美好)。想要远行求学,拜访了安丘孙崧。
孙崧推辞说“您家乡的郑君,您知道吗?”邴原回答说:
“是的(知道)。”孙崧说:“郑君学贯古今,博闻强识,
(能)探求深远(的学问),真是学习者的老师和楷模。
您却舍弃他,跑了一千里(路,来找我),这是所谓把郑
君当作东家丘的(做法)。您好像不知道(郑君)而说知
道,是什么原因。”邴原说:“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
苦药良针了,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人各有
(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以才有登山采玉
的人,有入海采珍珠的人。怎么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
深,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您说我把郑君当作东家丘,
您认为我是西家的愚夫吗?”孙崧向邴原致了歉,又说:
“兖州、冀州的士人,我认识很多,没有像您这样的。
(我)应该用书信来为你作(访学求师的)媒介。”邴原
看重孙崧的好意,难以推辞(他的介绍信),(就)拿着
信告别了。邴原心里认为拜求老师、开导学问(这样的
事),志向高远的人(之间自然)能够相契合,不像交朋
友(这样的事)要靠介绍来完成。信有什么用呢?于是把
信藏在家里,就出行了。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6:4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95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