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总星系

更新时间:2022-11-16 06:37:48 阅读: 评论:0

半个喜剧百度网盘-30英寸是多少厘米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立体构成图片)

1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

3.天体系统层次: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4.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

5.太阳的外部结构:

太阳大气亮度温度厚度太阳活动

里光球大小小黑子

色球耀斑、日珥

外日冕小大大太阳风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11年

7.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磁暴

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太阳是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太阳质量大)

9.八颗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远日行星)

10.类地行星的特点:体积小、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巨行星的特点:体积大、质量大,平均密度小

11.水星、金星无卫星

1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13.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的原因:质量小,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

14.太阳系小天体主要集中在火星与木星之间

15..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适

中。

16.月球的环境:①引力小

②没有大气(A天空漆黑B星星格外明亮C没有声音D温差大)

17.朔望月周期:新月(农历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小潮)—满月

(农历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农历廿二、廿三,小潮)—新月。29.53日

18.月相: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19.产生日食的原因: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产生月食的原因: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20.宇宙空间具有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的特点

21.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自西向东,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

22.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15°/小时;地球自转线速度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

减。

23.地球物体水平运动偏向南左北右赤无。

24.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25.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中央经线(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不是北京(东经

116度)的地方时

26.地球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

27.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黄道平面。

2

28.黄赤交角目前23°26′,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90°,地轴与黄道的夹角

为66°34′,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29.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

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所以:

*.北半球春分日(3.21前后)或秋分日(9.23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赤

道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夏至日(6.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冬至日(12.22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30.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在6.22达到最大,12.22达到最小;南回归

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12.22达到最大,6.22达到最小。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90°),回归线上

只有1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3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分及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

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

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

反之。

32.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夏季(6、7、8月):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反之。春秋是冬夏之过渡。

33.五带的划分: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34.高中低纬的划分:0度到南北纬30度为低纬,南(北)纬30度到南(北)纬60度为中

纬,南(北)纬60度到南(北)纬90度为高纬

35.经度相同的地方:1、地方时相同2、区时相同

纬度相同的地方:1、自转线速度相同2、季节相同3、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4、

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36.自转的意义:①昼夜交替(不是昼夜现象);②产生地方时和区时;③使水平运动的物体

发生偏向;④使地球成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37.公转的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往返运动,使正午太阳高度角与

昼夜长短产生了季节变化,从而形成四季。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1.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2.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为海洋)、美洲板块(南北美

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跨经度最

广的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

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4.岩石圈=地壳+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70—150KM厚。

5.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地震时先是纵波到达地面,然后是横波传来。

6.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两级相差900多倍

7.震级和烈度的关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

一次地震有无数个烈度。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

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此外,烈度还与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牢固程度有关。

8.世界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大约集中

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9.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10.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红海沿岸和东非火

山带、洋底火山带

11.火山活动的益处:能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和硫磺等有用矿物,许多火山还是旅游观光的场

12.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晶粒较粗;喷出岩—(玄武岩):晶粒细小,多气孔

13.沉积岩:层理构造,并有动植物化石,主要有:煤、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原料泥岩中的高

岭石、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

14.变质岩:片理构造,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8种元素是氧(1/2)、硅(1/4)、铝、铁、钙、钠、钾、镁

16.曲流(河流中游)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7.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

18.我国的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其岸线曲折,地势险峻,

坡陡水深;海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其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滩涂广阔

19.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下形成的

20.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1.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22.鞍部:两个山峰中间的低地

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23.坡度超过25度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只适宜发展林业或留作自然保护地

24.高寒、缺氧、多冻土是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25.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6.东海洋山深水港是我国最大的集装箱港。

27.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28.我国城市集中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29.注意练习册20页(水库、公路的选址及原因)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

1.大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其次是氧

2.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是——平流层的臭氧,热层中的氧原子也能吸收紫外线。

3.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4.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5.对流层主要特征有: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6℃(原因

是热量来自地面);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

为显著。

6.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热带较厚,寒带较薄;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7.平流层主要特征: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

飞行层(原因:1.能见度高2.大气流动平稳)。

8.中间层(又称高空对流层):几乎没有臭氧,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4

9.热层(又称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极光多发生

在这一层。

10.在中高纬度地区的秋冬季节,晴朗的夜间水汽和云量稀少,大气逆辐射较弱,地表热量

损失较多,常出现霜冻。

当天空有云,特别是具有浓密的低云的时候,大气的逆辐射更强,所以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

朗的夜晚温暖些。

11.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层的厚度和透明度

13.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总体上自赤道向两极减少,世界热量分布总趋势大致与纬

度平行,呈带状分布。

14.世界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值——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中部。

15.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值——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16.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原因:多阴雨云雾天气。

17.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18..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19.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20.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1.注意课本83页图“北半球大气环流”中高中低纬环流的方向

22.盛行东北风的风带——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南风的风带——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23.赤道低气压带——多对流雨;极地高气压带——少雨地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大陆西

岸和大陆内部,气候暖热干旱,为少雨地带;大陆东岸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

降水比较丰富。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锋面雨。

2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1月南移,7

月北移

25.练习册22页三2题

26.

27.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8.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9.季风成因分析:

(1)海陆热力差异(亚洲东部季风)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和我国西南)

28.冬夏间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29.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夏季

西南风的成因: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30.受季风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雨热同期,不利影响: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际

变化大,容易出现旱涝灾害。

31.受季风影响,我国东北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

32.受季风影响,我国夏季是世界同纬度地区(除沙漠干旱地区外)温度最高的国家

33.受季风影响,我国冬季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温度最低的国家

34.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我国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5.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5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36.以北半球为例

气压低气压高气压

气流状况(气旋/反气旋)气旋反气旋

中心气流上升下沉

水平气流逆时针流入顺时针流出

天气阴雨晴朗

举例1夏秋季节,影

响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的台风

1伏旱:副热带高压控制

2寒潮: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7.台风过境时的天气:狂风、暴雨

38.台风多产生于北纬5o~30o的热带洋面

39.影响我国的台风多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

40.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西太平洋台风在海面上形成后,一般是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

41.抵御台风灾害的有效途径是:建立相应的台风预防机制、制定防灾减灾的应急措施,如

加固堤防、船只进港避风、疏散居民等。

42.我国的寒潮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到第二年初春,能袭击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西南部以

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

43.梅雨成因:准静止锋

44.梅雨时间: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

45.梅雨产生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即江淮地区)至韩国、日本南部。

46.锋面的概念: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因为暖气团比冷气团密度小,所以冷暖气团相

遇时,暖气团在上面,冷气团在下面。

47.锋面的分类:

冷锋暖锋

概念

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

移动的锋

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

移动的锋

符号

天气图

天气

特征

过境时

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

等天气现象

连续性降雨

过境后

在冷空气控制下,气压上

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在暖空气控制下,气压下

降、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秋冬季节活动频繁,影响

遍及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北方

地区更为常见。

48.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相对静止。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如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就是(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

49.全球变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②人为原因:a.人类活动排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

6

断增大;b.毁林,特别是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50.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冰川后退,雪线上升;②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

界各国改变农牧业结构(如:高纬度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51.全球变暖的对策:①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植树造林;③加强国际合作

52.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

53.酸雨的成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等酸性气体,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形成硫酸和硝酸,它们随雨、雪、雾等降落到地面。

54.酸雨的危害:森林枯死、土壤酸化、淡水生物死亡、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55.全球酸雨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

56.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57.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

58.臭氧洞成因:①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②使用氟利昂

59.臭氧洞危害: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会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

60.城市热岛:城区的气温比郊区的气温高

61.城市热岛的成因:①大量排放废热;②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③城市高层建筑多,通风

不良;④城市绿地少;⑤城市中的烟尘、雾、低云多,不易散热。

62.城市热岛的对策: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

63.我国热岛强度(城乡温差)最大的地方是北京,其次是上海。

64.世界上最大热岛强度一般发生在中高纬度的大中城市。

65.城市雨岛的成因:由于热岛效应和城市空气中有较多的尘埃杂质,形成城市雨岛。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6:37: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9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转化奥金锭
下一篇:一叶飘零
标签:总星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