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
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
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
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
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
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
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
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
“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
等。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
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
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
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
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
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
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
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几乎无一雷同。
启事用语: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这都是比较客气的。用于较庄重和尊
敬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
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上
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
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一〕常用语例句:
祝福语──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语──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惭愧得很。
请求语──倘蒙照拂,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尚乞原谅,至希查照。至祈召
收,即请哂纳。请给予批评和指教。务请没法。
访谒语──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
邀约语──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定
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
馈赠语──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伸贺忱。附奉某
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
接信语──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声用语──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二〕尊称、谦称、讳称例词: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已父母的尊称。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况,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
泰山、泰水:旧时对岳父、岳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家兄、舍妹:对自已兄妹的雅称。
令郎:旧时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东床:旧时对女婿的雅称。
内室、内人、拙荆:旧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夫婿、郎君:良人: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妇女称巾帼、红袖。
男子称须眉。
老师旧时称:恩师、先生、夫子。
学生旧时称:门生、受业。
学校(或用功读书)旧时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对自已旧时谦称为:愚某、鄙人、晚生。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
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开头语
喜接来函,不胜欢慰。顷接手示,甚欣甚慰。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之喜,旷若复
面。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顷奉惠函,谨悉一切。惠书敬悉,情意拳
拳。昨得手书,反复读之,拳拳盛意,感莫能言。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棒读惠
书,欣慰无量。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
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不日前曾奉一函,意其已抵左右。顷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
札,敬悉种切。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久疏通问,渴望殊
深。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情别怀,今犹耿耿。故园念切,梦寐神驰。心路咫尺,瞻言甚
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鸿雁传书,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相距尚远,不能聚
首。转托文墨,时通消息。别来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前上一函,谅达雅
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近况若何,念念。握别以来,深感寂寞。久疏问候,多多见
谅。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胜企望之至。久疏问候,想必一切佳胜?多日末晤,系念殊殷。
久仰大名,时深景慕。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大示拜读,心折殊深。大作拜读,敬佩之至。久钦鸿才,时怀渴
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喜接诲教,真解蒙矣。谨蒙诲语,用祛尘惑。顷读惠书,如闻金
玉良言。蒙惠书并赐大着,拜服之至。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春雨霏霏,思绪绵绵,近况如何?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
旷神怕!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游?春光明媚,想必合
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保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炎暑日蒸,千万珍爱。兹际炎暑,好自为
之。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珍摄为盼。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秋高气爽,希善自为乐。秋雨绵绵,万
请自爱。秋风萧萧,至祈摄卫。秋风多厉,为国珍摄。
近日天寒,谅已早自卫摄。渐入严寒,伏维自爱。日来寒威愈烈,伏维福恙躬无。严风
极冷,请厚自珍爱。近来寒暑不常,恳祈珍重自爱。气候多变,希自珍卫。近来天气变化无
常,请多珍重。值此盛夏之际,未知起居如何,请对身体多加珍重。近日天气渐渐寒冷,希
望你多加保重。
问病语
大示细读,尊蒜极念。闻君欠安,甚为悬念。闻病甚念,务请安心静养。顷闻您卧病数
日,心甚念之。闻您抱恙,不胜悬念。知尊恙复发,甚念甚念。尊恙已有起色,甚以为慰。
尊恙愈否?念念。尊蒜大愈否?望珍摄自重。贵体新痊,诸唯珍重。前遇来函,知尊恙已痊
可。重病新愈,望多休息。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自述语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合家老小安好如常,请勿念为要。幸寓中均平善,勿
念可也。阖寓无恙,请释悬念。惟寓中均平善,可请勿念。我微恙已愈,现顽健仍如往日,
免念。偶然微恙,幸近已痊愈,希勿念为幸。日前患病,现已复原。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实不敢当。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欣闻……,匆致上函,诚表贺意。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谨具刀笔书遏,恭贺嘉事吉礼。顷闻喜讯,再祝
鸿图大展。
祝新婚忽鸣燕贺
且祝新僖。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勿弃是幸。欣闻足下花烛筵开,
奉呈薄礼。谨呈不腆之仪,聊以志喜。得悉你俩有情终成眷属,至为快慰。欣闻你们喜结良
缘,无限欣慰。喜闻足下燕尔新婚,特申祝贺。顷悉你合卺之喜,谨祝幸福,白头偕老。恭
贺你们喜结百年之好。
祝生育
弄璋之喜,可庆可贺。弄瓦之庆,遥以致贺。闻育祥麟,谨此恭贺。弄璋之喜,符君宿
愿,谨以为祝。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谨祝母子平安无盖,望代致拳拳。
祝寿
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恭贺延年寿千秋。心祷口祝,皆贺高寿。谨祝寿比南山,健
康长寿。喜贸福寿双全,恭祝合家安好,寿星高照。
致谢语
承蒙关注,特此感谢。承蒙关照,不胜感激。请接受我的谢忱。费神之处,不胜感激,
来示读悉;十分感谢。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劳神为谢。费神之处,泥首以谢。
感荷高情,非言语所能鸣谢。承赐忠言,心感何极。承蒙谆谆忠告,铭感铭感。承蒙见教,
获益甚多。承示诚挚之言,佩其感甚。顷得惠函并照片种种,感谢之至。备荷关照,铭五内。
承蒙惠赠,忠心感谢。前承馈赠……,倾感不胜。承蒙存问,不胜感谢;如此厚赠,实深惶
涑。日前既荷盛钱,复蒙躬送,感谢无既。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惠书已悉,因为琐务,未即奉答为歉。久未通信,甚
以为歉。久稽回答,幸原谅之。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甚以为歉;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
歉良深。音问久疏,实深歉疚。惠书早日收到,因事纷繁,迟至今日奉复,甚歉。所询之事,
目前尚难奉复。关于……之事,一时无以奉闻,歉甚。托付之事,未能尽如人意,尚请多多
包涵。前言……,因事繁忘却,歉甚愧甚。杂务缠身,故托付之事延误至今方作复,歉甚。疏
失之处,请少垂宽恕之情。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
万望海涵。
致哀语
惊悉××不幸逝世,不胜哀悼。顷接仆告,不胜伤悼。惊闻××作古,家失柱石,悲痛万
分。尊×逝世,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前接×日信,知令×逝去,为之惨然。××逝去,实
足哀伤。良友云逝,伤感自多,尚望珍重。闻悉××逝世,大出意外,望节哀释念。接××长
逝之耗,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惊承讣告,悲悼不已,专函致唁,并慰哀衷。近闻××逝
世,甚哀悼之。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请托语
冒昧干请,惟望幸许。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谨布区区,尚希鉴察,费神
相助。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特沥寸函布达,祈勿他言推诿。值此情形,
望您能尽力相助。兹有……,谨祈代为转交,费神感荷。倘蒙照佛,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
任感荷。
承诺语
但有见示,愿效犬马。有何要求,请尽早示知,切勿客气。凡有可效劳之处,自当尽力
而为。承嘱各事,皆一一照办,尽请放心。所言之事,当为设法,请释念。托付之事,时刻
不敢忘怀。有蒙见托,敢不尽心尽力。为君效力,由衷所愿,岂有二话?
婉辞语
托付之事,因……,不便应命,祈获谅解。能力所及,仅此而已。无法奉命,尚希鉴谅。
因…,故无法遵命,尚乞海涵。所托之事,实非绵力所能及。区区苦衷,尚祈鉴有。盛意心
领,然非不为也,实不能耳。前信所言,实爱莫能助,容日后再行设法,请谅。无以为之,
实非得已,伏乞谅鉴为幸。我情况不明,亦无主张,请自行酌定为盼。所言之事,问题非小,
一时殊难决定。所需之款,本当尽力筹借,唯我亦有困难,无以为助,殊深抱歉。蒙惠赠厚
物,感谢之至,然实难拜受,尚祈原谅。
请教语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如何之处,敬候卓裁。风雨同舟,愿闻明教。倘承不吝赐教,幸
甚幸甚。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倘有所闻,尚祈见告,恽资改进,不胜盼祷!如有所得,祈随
时赐示为盼。上述种种,尊意以为如何,请告。所言之事,尚希拨冗见示为幸。今冒昧呈上
拙作,若蒙赐以修正,不胜感激。拙作幼稚,恳请大加斧正。尊处若有此类资料,希一查见
示为感。
商讨语
厚蒙雅爱,沥胆直谏。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良照,不尽缕衷。种种尚须斟酌之处,
尊意如何?吾敬先生,尤重真理,故直陈,希谅。微末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相见以
城,请恕不谦。肺俯之语,请恕直言。
赠物语
兹赠薄物,实因受恩非浅,无以言谢。寄上薄物若干,尚望笑纳为幸。略表贺意,请笑
纳。微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笑纳。兹奉上……,聊表祝意,幸祈笑纳。所奉礼品虽微
不足道,望勿嫌弃。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邀约语
所言未知妥否,赐复是荷。何日来此,愿得晤谈为幸。祈望一会,共叙友情。敬请光临,
若蒙光临寒舍,当不胜荣幸之至。偶得一佳作,愿与君共赏,恳请光临。
接物语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得识墨宝,幸莫如之。蒙关爱之情,弟惟欣然领受。兄割爱远赠,
弟受之有所不安。所赠雪中送炭,在下感激涕零。赠物收具,无以言谢,唯临窗遥拜。感君
解囊相助,实解我燃眉之急。睹物思人,其情难述于片纸之间。
催促语
虚位以待,恭请临任是荷。立盼速复。请速示知。万望从速赐复为要。有暇希即函复为
盼。如蒙速复,不胜感激。奉恳之事,乞速复为荷。余不尽言,唯乞速复为盼、上述之事,
唯希从速示复。尊意如何,请即示知。
结束语
纸短情长,不胜依依。恕不赘述,就此搁笔。专此奉复。手此奉复。敬候回谕。匆此先
复,余容后凛。临书仓卒,不尽欲言。书不尽意,余言后续。情长纸短,不尽依依。日来事
忙,恕不多谈。草率书此,祈恕不恭。特此致候,不胜依依。谨申数字,用展寸诚。诸不具
陈,谨申微意。言不尽思,再祈珍重。匆杂书复,见谅。
附言语
××附笔致意。不另。××嘱代笔问候。夫人小女均此请安。顺询合家安好,不一。另请
代问邻安,以念旧居之情。
资料三·书信祝颂问安语
之间通信,结尾常用“此致敬礼”四字,这样的用语虽简明、朴素,但稍嫌简单。不
同界别人士之间的书信,其祝颂问安语应有所区别,可分为以下各类:
1.给尊长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叩金安,(“金”,贵也)、敬请福安(父母)、谨祝荣寿、
恭祝健康长寿(亦可视寿)、敬祝安好、敬祝健康、敬请康安、恭请示安、顺叩崇祺(“祺”,系
吉祥之意)、虔请崇安、敬请钩安(“钧”,重,古制三十斤为钧)、恭请颐安(“颐”,保养)、恭请
福绥、(以下对女长辈)恭叩慈安、恭请懿安、敬请坤安、敬请淑安。
2.给平辈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祝你进步、祝你健康、祝你愉快、祝你成功、祝你安
好、祝工作顺利;敬颂大安、顺颂时绥、即颂时祉、此颂近祺、敬候佳祉、即候日祉、顺候
起居;顺祝曼福不尽、顺询起居健吉、顺询兴居安吉、此询康健精进、顺贺行止佳胜、此祝
晨祺百益、此间鹏程万里、顺祝万事如意;敬候坤棋、并颂妆安(女辈);顺颂侍安、并颂侍
福(为兄、友父母寿致兄、友用)。
3.给晚辈的书信祝颂问候语有:祝幸福、祝愉快、祝进步、祝健康、祝工作好、望努
力学习、顺询近祉、此询近佳、即问近好、即问日佳。
4.给知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道安、并询文安;对教师常用即颂教安、恭请
教祺;对写作者,常用顺候着安、敬请着福、敬颂撰安、敬请撰祺、即颂着祺、敬请文安、
敬请文祺;对编辑,常用肃请编安、即颂编祺;对学生,常用并询学安、敬问学祺。
5.给军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谨请勋祺、即颂勋祉(“祉”,意为幸福)、敬问戎安、
即颂戎绥;顺颂筹安、敬候筹绥、并颂财安、顺询筹祉。
6.给旅行旅居者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旅安、顺请客安、并颂旅祺、顺候旅社、
此祝行安、谨问游安;此贺旅居多福、此问鹏程万里。
7.贺婚的书信祝颂语有:祝俪安、敬候俪安、即颂俪祉、恭贺燕喜、顺贺大喜、祝新
婚幸福快乐。
8.贺年的书信祝颂语有:恭贺新喜、敬贺岁祺、敬贺年僖、顺贺新祺、并颂春禧,祝
新年快乐。
9.有关唁丧问病的书信问候语有:敬请礼安、即请卫安、顺候痊安、祝早日康复。
10.对全家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恭请阖府康福、祝全家安好。
11。四季适用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颂春祺、敬颂春安;肃请夏祺、即请夏安、敬候
暑安、顺候夏祉;谨颂秋安、顺问秋祺;敬请冬安、敬颂冬绥。
12。对领导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请复示、请指正、请指示、请教正、妥否请批复。
○书信末的启禀语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谨上、敬禀、拜上、百拜、再拜。
对平辈:谨启、手肃、上言、上书、鞠躬、鞠启、脱帽、敬上、顿首、谨肃、谨复、敬
启、亲笔、谨献(礼信用)。
对晚辈:示、字、白、谕、手白、手偷、手泐。
庆贺类:叩贺、拜贺、敬贺、恭贺、谨贺、同贺(多人)、序贺。
资料四·不见面的礼仪:书信
发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
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
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
特色的书信文化。
一、书信格式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
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
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这类文字在魏
晋到隋唐之际非常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
《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茝、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
等都有《书仪》传世。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
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仪、杜友晋书仪等。迄今
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书信格式,一封
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
署名。
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写信时所使用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等也
都有相应的区别,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就是失礼。这套语言相当复杂,本文只能略述其梗
概。
〔一〕敬称
首先我们要谈到书信中必须使用的敬称和谦称,这是中国书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识,它所
要体现的,则是君子“自谦而敬人”的理念。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将古代爵称
等转换成敬称。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诗-大雅-假乐》“宜君宜王”,此处的君就是
指诸侯。后来,“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
丈夫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史记-申屠嘉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时至今日,君作为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保留着。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称。如果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
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卿”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
如荀况(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诸侯,《梁
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
有所见。
称呼对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
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时下,人们常常把对方的配偶称为“夫
人”,也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敬称。此外,“公子”,原本指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尊称对方的
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
令弟、令妹等。对于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女儿为令爱或令媛。
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如台启、台端、台甫、台安等。书信中的台,是
三台的简称,三台是天上的三颗星,古人用来指三公,故也用来当作尊称。古代台与台是两
个字,后来将台简化成台,致使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字,其实不然。所以,给港台等通行繁
体字的地区的友人写信,千万不能将台甫写成台甫,那样就会贻笑大方。
古人行冠礼之后都要取表字,或者还要取雅号。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所以《仪礼
-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目前,进入近代以来,
一般人已经很少再取表字或雅号,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与他们通信之前最好先
了解一下,以免唐突。
此外,与敬称相呼应,书信中凡涉及对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语,如对方的住宅,要称府、
邸,或者称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犹深宅大府,是对对方住宅的美称,故信末又往
往用“潭安”来表示阖府皆安的祝愿。如果对方有所馈赠,感谢时可称厚赐、厚赠、厚贶等,
以表示看重这份情谊。对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称,如果是对方来信,可以称大函、大翰、
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诗文著述,则可称华章,瑶章;如果是宴请,则要称盛宴、
赐宴等。
书信中一般不要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这也是简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现,凡是遇
到类似的地方,应该酌情处理。如提及对方时,可以用阁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
时,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时,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当第
三人称用,始见于《三国志-吴志-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二〕谦称
谦称是与敬称相对的称谓,一般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
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先秦文献可以知道,当时的贵族都有特定的谦称,如《老子》说:“王侯
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称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谷”
是善的意思,不谷犹言不善。《礼记-曲礼》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
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
古人每每用“臣妾”作为谦称。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臣妾”的本义,犹后世言奴
才。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也是奴仆的意思,日本人至今还“仆”
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象牛马一样供驱使奔走的人。与此相类似的用法,
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
对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就不能用敬称,而要用谦称,
一般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
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则对人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样,对他人称呼
自家的其他亲戚,也都要加一“家”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对比
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或者用平称“爱人”“太
太”。常常听到有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妻子时说:“这是我夫人。”这是非常失礼的说法,如前
所说,诸侯的元配才能称为“夫人”。普通人相交,称对方配偶为夫人,略有恭维的意思。称
自己的配偶为夫人,就显得自大,或者是无知。
如果向对方有所馈赠,则要用谦语,如菲仪、芹献、寸志等,意识是说自己的东西微雹
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对方收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
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二、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
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
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
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
席”,以见尊敬之意。
三、思慕语
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地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
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
月相辩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以说:“孟春犹寒,
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还,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暄,离心抱恨,慰意
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倍感亲切。
后世书信的思慕语相当丰富,不胜枚举,比较常用的如:
云天在望,心切依驰。相思之切,与日俱增。望风怀想,时切依依。仰望山斗,向往尤
深。风雨晦明,时殷企念。寒灯夜雨,殊切依驰。瘦影当窗,怀人倍切。
还有一类思慕语是从回忆上次见面的时间及其思念切入的,如:
不睹芝仪,瞬又半载。自违芳仪,荏苒数月。久违大教,想起居佳胜,定符私祈。久疏
问候,伏念宝眷平安,阖府康旺。
思慕语十分丰富,读者可以在阅读书信范文时留心摘录,以供自己习用。最好是提高的
文学素养,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实的情感。
四、书信中的平和阙
我们先来看一封儿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谨禀者:男离家后,一路顺利,平安抵达学校,可纾
廑念。惟思
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伏望
训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过。王阿姨家已去看望过,家中老幼平
安,嘱笔问好。专此谨禀,恭请
福安。男某某谨禀某月某日
信的开头“父母亲大人膝下”顶格书写,下文大多没有写到头就另起一行再写,这是什么
意思呢?原来,古人但凡在书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及他们的行为时,在书写方
式上一定要有所变化,以表示尊敬。书信的第一行要顶格,高出下面所有的文字一格,称为
“双抬”。正文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双亲等字样,或者慈颜、尊体、起居、桑梓、坟
垄等与之相关的字样时,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叫“平台”,就是另起一行,与上一行的
开头齐平着再书写;另一种叫“挪抬”,就是空两格或一格书写。在上面所例举的这封信件中,
凡涉及父母亲的词语如廑念(犹言挂念)、双亲、训令、福安等,都采取平抬的方式。
这种方式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敦煌文书中将“平抬”称为“平”,“挪抬”称为“阙”。近代
以后,传统书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渐减少,“挪抬”则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台、韩国、日本
文人写信时还常常用“抬”的方式表示敬意。
五、师生之间的称谓
学生称呼老师,最普通的是夫子、函丈。以“夫子”称呼老师可以追溯到孔子,故后世用
来作为对老师的通称。“函丈”一词源于《礼记-曲礼上》:“席间函丈。”函是容纳的意思,学
生与老师讲问,彼此之间应该留有一丈左右的距离,以便尊者有所指画,故可以作为对老师
的尊称。
学生自称自称生、受业。《诗经》中就有把读书人称为“生”的,《小雅-常棣》说“虽有兄
弟,不如友生”。《史记-儒林传》:“言礼自鲁高堂生。”司马贞《索隐:“自汉以来,儒者皆号
‘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可见西汉以后,“生”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在实际使用上,老师称
呼弟子为“张生”“李生”;学生也自称“生”“小生”。
“业”字的本义是木版,古时老师授课,将要讲的篇章写在“业”上,《礼记-曲礼》说“请业
则起”,意思是说向老师请教问题要起身,因此,学生称老师为“业师”而自称“受业”。
一般来说,只要同一时期、在同在一学校生活过的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有师生的名分。
老师如何称呼学生,要看彼此在学问上有无直接的授受关系。如果对方是自己正式的学生,
并向他传授过学业,可以称之为“弟”。这里的“弟”是“弟子”的意思,与兄弟之弟无关,古代师
生称“师弟”,学生如若见到老师的这种称呼,千万不要误解。如果彼此虽有师生名分,但没
有授过课,则老师一般称学生为“兄”,例如,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顾颉刚是北大的学生,
彼此有师生的情谊,所以,胡适在给顾颉刚的书信中称之为“兄”;再如大家都熟知的,鲁迅
给许广平的第一封信中称“广平兄”,许广平不解其意,回信表示不敢与鲁迅兄弟相称,其实
鲁迅并没有称兄道弟的意思,“兄”不过是老师对学生辈的最普通的称呼罢了。
老师给学生的书信,落款一般只写自己的名字。
同学之间的称呼,则可以视进入师门的先后,以学长、学弟、学妹,或者师兄、师弟、
师妹相称。书信往还时,也有用比较雅气的叫法,称“砚兄”之类的。
六、祝愿语及署名敬词
两人见面后,即将分别之时,应该互道珍重。这一礼节表现在书信中,就是祝愿语和署
名启禀词。
由于辈份、性别、职业的差别,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敬叩禔安。
用于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用于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诲安。
用于平辈:顺祝时绥。即问近安。敬祝春祺。
用于同学:即颂文祺。顺颂台安。恭候刻安。
用于女性:敬颂绣安。即祝壼安。恭请懿安。
祝愿词的主题,是希望对方幸福、平安。上面列举的祝愿词中,禔、祉、祺等都是福的
同义词;绥也是平安的意思。明白于此,就可以视需要选择、搭配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祝愿词切不可混淆对方的身份,如绣安、壼安、懿安是专用于女性
的祝愿词,如果用到男性身上,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此外,祝愿词中的某些字比较古奥,要
弄清楚字义之后再使用,例如“壼(kun)”字的本义是指宫中的道路,后引申为后妃居住的地
方,故借用为对女性的尊称。壼字的字形与茶壶的壶字很相像,有人不察于此,将壼安写成
壶安,就成笑柄了。
旧式书信在落款之后,一般还要根据彼此关系写敬词(或称启禀词),例如: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叩是叩首,即磕头,这是礼仪书面化的表现。磕头礼节早已废止,但在书信中也还见使
用,不过是借以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罢了,不必过于拘泥字义。
七、信封用语
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帛或竹简、木板作为书写材料,故书信又称书简、尺牍。在今
天的书信用语中,还残留着某些早期书简的专门用语,需要先作一些介绍。
所谓“牍”,就是将树木锯成段后剖成的薄片。在牍上写信后,为了保密,用另一块木板
覆盖在上面,称为“检”;在检上书写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称为“署”。用绳子将牍和检一并
捆扎、再打上结,称为“缄”,缄是封的意思(我们今天还用这个字)。如果是用竹简写信,简
数较多,就盛在囊中,用绳子扎口。为了保密,在绳结处用泥封住,上面加盖印章作为凭记。
信封的书写,也有很多讲究,要体现出自谦而敬人的原则。书写收信人的称谓,除了一
定要用尊称之外,至少还有两种表示尊敬的用法:
其一,在收信人姓名、称谓之后用“俯启”“赐启”等用语,表示请求对方开启信封。俯启,
有显示对方高大,必须俯下身子来接信的意思。赐启,是请对方赏光、恩赐启封。
其二,使用“某某先生将命”之类的用语。古人每每用陛下、殿下之类的词语来表示不敢
与对方平起平坐,而只能与对方站在丹陛、大殿之下的执事者对话,请他们传话。类似的意
思表现在信封上,就有了“将命”“将命考”等用语。将命,是指古代士大夫家中为主人传话的
人。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将命者收,是表示不敢让对方直接收信,而只能将信交由传命者转
呈,这是一种自谦的表达方式。“将命考”是传命者的副手,让将命考转呈,则是谦中尤谦的
表示了。
与上述表达方法相似的还有,“某某先生茶童收”“某某先生书童收”等等,意思都一样,
写信者明知对方并没有将命者、茶童、书童之类的仆人,如此书写,一则是借此表示敬意,
二则也可以为书信增添一些雅趣。
顺便说一句,明信片没有信封,所以不能再用“缄”和“启”等字样。
书信举例1.鲁迅致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
酱鸭、酱肉,昨起白花,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全不能吃了。其余的东西,
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
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
内大小俱安,请勿念为要。
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纸上,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男树叩上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
书信举例2.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荆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
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肃此。敬颂
教安。不具。
受业毛泽东
书信举例3.曾国藩致儿子曾纪鸿
字谕纪鸿:自尔还乡启行后,久未接尔来禀,殊不放心。今日天气奇热,尔在途次平安
否?
余在金陵与阮叔相聚二十五日,二十日等舟还皖,体中尚适。余与阮叔蒙恩晋封侯伯,
门户大盛,深为袛惧。尔在省以谦、敬二字为主,事事请问意臣、芝生两姻叔,断不可送条
子,致腾物议。十六日出闱,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家。九月初在家听榜信后,再启程
来署可也。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此嘱。(涤生手示)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6:2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94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