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欲知山中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05:55:14 阅读: 评论:0

初中生该做的20条事-本是后山人是谁写的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

小学总复习:积累与运用——

谚语、歇后语、俗语、名言警句、对联

【知识要点】

1.谚语。谚语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现成语。谚语有很多种类,

常见的有:(1)农谚;(2)气象谚;(3)生活常识谚;(4)学习谚;(5)品行谚。学习时,要注意它

们的适用语境。

2.歇后语。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部分是形

象的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指出本义。一般分为寓意歇后语和谐音(双关)

歇后语两类。

3.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

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

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

4.名言警句指一些名人或不是名人的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

论或建议,以及有警世作用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根据反映的主题的不同可分为“热爱

祖国”“珍惜时间”“刻苦读书”“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类。

5.对联。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雅称“木

盈联”,俗称“对子”。对联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一是字数要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

数;二是位置相同的字词性要相当;三是结构要相称;四是节奏要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

是内容相关。另外,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但应

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基础题】

1.成语对对子。(注意要对仗工整)

粗茶淡饭()流芳百世()井然有序()

固若金汤()精雕细刻()雪中送炭()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补写成完整的谚语。

①晚霞行千里②始于足下③须问打柴人④老大徒伤悲⑤行万里路

⑥下笔如有神⑦铁杵磨成针⑧等于瞎胡混⑨台下十年功⑩积水成河

(1)读万卷书,。(2)早霞不出门,。

(3)积沙成堆,。(4)种地不上粪,。

(5)千里之行,。(6)只要工夫深,。

(7)读书破万卷,。(8)台上三分钟,。

(9)欲知山中事,。(10)少壮不努力,。

3.找出A,B两组中对应的歇后语。(用序号表示)

A.①门缝里看人②一口吃个麻花③芝麻开花

④八仙过海⑤飞机上放鞭炮⑥一只筷子吃藕

⑦小葱拌豆腐⑧姜太公钓鱼⑨外甥打灯笼

⑩十五只吊桶打水⑪老虎挂佛珠⑫擀面杖吹火

⑬霸王别姬⑭飞蛾扑火⑮大海捞针

B.①一窍不通②迫不得已(无可奈何)③自取灭亡

-2-

④假慈悲⑤无处寻⑥把人看扁了

⑦空想(响)⑧专挑眼⑨节节高

⑩七上八下⑪各显神通⑫一清(青)二白

⑬愿者上钩⑭照旧(舅)⑮干脆

A

B

4.选择合适的俗语填空。

东道主老油条门外汉三脚猫主心骨智多星阶下囚唱双簧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把两个人一明一暗、一唱一和配合行动的称为。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把圆滑世故的人喻为。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把技艺不湛,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5.请你想想下列各种人的性格特点,然后对号入座,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粗心大意的人应声虫

思想陈旧的人糊涂虫

目不识丁的人纸老虎

随声附和的人睁眼瞎

外强中干的人马大哈

无原则调和的人老古董

没有骨气的人和事老

不明事理的人软骨头

6.根据积累填写四大名著中的人名。

(1)()打()——个愿打一个愿挨(2)()遇蒋干——倒了大霉

(3)()上梁山——官逼民反(4)()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5)()葬花——自叹命薄(6)()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7)()大闹天官——慌了神

7.以下每句歇后语中均用了历史人物的名字——包公、王佐、司马昭、华佗、姜太公、赵匡

胤、郭子仪、梁红玉、包勉、孙武、诸葛亮、杨五郎、赵子龙、袁世凯、唐僧、韩信、穆桂

英,请你将他们分别填入下列歇后语中。

(1)()做寿——全家都上(2)()行医——名不虚传

(3)()断臂——留一手(4)()用兵——以一挡十

(5)()之心——路人皆知(6)()下棋——独一无二

(7)()钓鱼——愿者上钩(8)()击鼓—-贤内助

(9)()用兵——虚虚实实(10)()斩()——正人先正己

(11)()削发——半路出家(12)()打仗——常胜

(13)()上西天——一心取经(14)()吹笛子——不同凡响

(15)()挂帅——阵阵不乱(16)()做皇帝——短命

8.在括号中填上十二生肖名,组成完整的歇后语。

()角上抹油——又尖又滑()鼻子插葱——装象

()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进书箱——咬文嚼字

()的尾巴——长不了()王爷跳海——回老家

-3-

()伴虎睡一靠不住()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口拔牙——胆子大()吃黄鳝——比长短

()照镜子——得意忘形()尾巴搓绳——不合股

9.用线连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没安好心

黄鼠狼给鸡拜年摸不得

老虎的屁股一言不发

秋后的蚂蚱长不了

刘备借荆州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有借无还

10.结合语境填写恰当的歇后语。

(1)小花在我们班是出了名的抠门儿,同学们常常说她是。

(2)小明考试不及格,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真是,紧张极了。

(3)李大爷自从承包了村里的果园,家庭收入翻了一番,生活水平是

,每天他脸上都乐呵呵的!

(4)姐姐性子直,总是快人快语,妈妈经常说她是。

(5)我热心地帮小伟指出错误,他却一点不领情,反而讥笑我说:“

。”我也很生气地说:“。”

11.下面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人们总是从不断犯错误中增长知识,“”,便是这个道理。

A.吃一堑,长一智B.满招损,谦受益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D.失败是成功之母

12.根据要求写名言。

(1)告诉我们有时批评的话语虽然尖锐,但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用处的名言:

(2)告诉我们与其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的古代名言:

(3)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意见的古代名言:

13.读读下面的名言,并按要求归类。

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②有志者,事竟成。

③志当存高远。④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⑦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⑧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⑨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⑩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⑪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1)珍惜时间的:(2)读书学习的:

(3)关于品格的:(4)关于志向的:

-4-

14.请结合你的读书感悟,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非问无以广识。(不问就无法增加学识)

15.理解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好学深思,心知其意。()(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A.多读B.多练C.多问D.多思

16.将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1)东西越用越少,。(2)麦望四月雨,。

(3)为人一身正气,。(4)人美在诚信,。

(5)只有千里的名声,。(6)千金难买回头看,。

(7)兵败如山倒,。(8)疾风知劲草,。

(9)观棋不语真君子,。(10)三分靠教,。

17.读一读,连一连。

喜送金蛇迎骏马欣传赤子颂明时

银蛇起舞千山秀瑞马奔腾万户春

玉蟒方舒千里圆神驹更上一层楼

最爱东山晴雪后软红光里涌银山

18.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

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初雨春妩媚

19.有这样一副对联,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很妙,耐人寻味,曾经使很多人一时为难,填不

上对联中的缺字。你认为填什么字最合适?

青山原不老为()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皱面

20.写出下列对联歌咏的古人的名字。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3)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5)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1.根据对联,在括号里填写相应的店名。

店名:①环卫所②石灰厂③照相馆④乐器店⑤刻字店⑥废品收购站

⑦粮店⑧镜子店⑨馄饨店

(1)():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2)():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3)():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

(4)():我岂肯得新忘旧,君何妨以有易无。

(5)():但愿得来心共照,自然看去眼同明。

(6)():炼尽阴阳出火坑,留得清白在人间。

(7)():宇内江山,如是包括:人间骨肉,同此团圆。

-5-

(8)():清洁人,清洁心,清清洁洁清世界;光明地,光明路,光光明明光新天。

(9)():美好回忆永驻,当年形象犹新。

【拔高题】

1.这里有12个成语请大家补充,填进去的12个字连起来将会组成一句格言,请将这句格言

写下来。

()教无类()大才疏()期而遇

()劫难逃()富力强()山流水

()济于事()同道合()前绝后

生龙()虎()战百胜()寒三友

组成的格言是:

2.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写序号)

(1)吃一堑,。(2)不经一事,。

(3)一年之计,一日之计。

(4),十根筷子坚如铁。(5)人心齐,。

A.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的:

B.说人民群众团结力量大的:

C.比喻做事早计划早安排的:

3.你能写出下面含有十二生肖的用来写人的词语吗?

(1)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

(2)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3)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

(4)比喻温顺善良、非常可爱的人。()

(5)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6)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7)比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8)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

(9)比喻活泼好动、随机应变的人。()

(10)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

(11)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12)比喻懒惰的人。()

4.将下列俗语补充完整。

(1)五字俗语。

物以()为贵换()不换()小()见大()

无巧不成()老牛拉()()久旱逢()()

(2)六字俗语。

恭敬不如()()挂()头卖()肉冤有头()()()

风马牛不()()有眼不识()()放长线钓()()

(3)七字俗语。

打破沙锅()()()小不()则乱()()

此地()()三百两初生()()不怕()

近水楼台()()()横挑鼻子竖()()

(4)八字俗语。

狗嘴里吐不出()()江山()()本性()()

5.仿照例子,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6-

例:万水千山——五湖四海

老虎不怕山高——鱼儿不怕水深

尺有所短——菜刀越磨越快——

好花不浇不盛开——恶语伤人六月寒——

6.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成语。

(1)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2)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世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3)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7.给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人名言。

(1)看到自己的朋友虚度时光,不好好学习,你会用这样一句名言告诫他:

(2)来到阅览室,看到同学们正在专心地读书,我不禁想起了有关读书的名言:

(3)一家书店开张时准备在墙上贴一句名言,请你替店主人选一句:

(4)假如你的同学或是朋友正在因为面临挫折而苦恼,你会用这句名言佳句来劝慰他:

8.结合语境,填写恰当的歇后语、谚语。

(1)我一走进教室,忽然发现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弄得我“

”,一时间,不知所措。

(2)俗话说得好:“”可见,“读”是学习语文最简单、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3)在这茫茫人海中,想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谈何容易?这简直是“

”。

(4)被称为“瞬间艺术”的跳水运动,是指运动员在两三秒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而这一瞬间的表演,是运动员长年累月辛苦训练的结晶,真是“

”啊!

(5)看到满天的晚霞,小明的妈妈高兴地说:“明天又是一个晴天,我们可以出去野炊了。”

小明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明天是晴天呢?”“那还用说,当然是‘,

’嘛!”妈妈回答说。

9.读一读,填一填。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歇后语王国。那里住着许多居民,他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

花——(),每天外甥打灯笼——()过着平静的日子。有一天,来了两个

外地人,见这里环境幽雅,人们悠闲自得,有点丈二和尚——(),东瞧瞧,西

看看,更是擀面杖吹火——(),于是,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老人说:“你

们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吧?”来者说:“我们可是小葱拌豆腐——()

哟,别赖好人,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来个砌墙的砖头——()。”老者回答:“那咱

们骑驴看唱本——()吧。”

10.对联是我国的国粹。下面两副对联,来源于某商场出售货物的货架上。请写出货物名称。

(1)用之则明形悬日月,配之如意洞察乾坤。货物:

(2)右军五字抬身价,诸葛三军仗指挥。货物:

11.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讲究形式相对,意蕴隽永。试为下

面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下联:

-7-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下联:,量力而行

上联:删繁就简三秋树下联:

上联: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下联:,

12.请按对联要求将下列四句话整理搭配成两副对联。

春夏秋冬春为首红梅正报万家春梅桃李杏梅占先绿竹别具三分景

第一副:上联:下联:

第二副:上联:下联:

13.下面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的名字或笔名,有人巧用它们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碧野田间牛得草。你能写出下联吗?

碧野巴金冰心张天翼牛得草

白杨田间林里马识途流沙河

下联是:

14.同学们,你们能把纪晓岚的对联填全吗?

一天,乾隆皇帝来到京城有名的“天然居”店铺,他看到招牌上的这三个字,随口念道:“客

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有意思的是,对联的前半句倒过来读就成了对联的后半句,纪晓岚

想了一会儿对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

15.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这句话,并说说你

的启示是什么。

解释:

启示:

16.明代大文人徐渭,曾写过一副读书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请扼要

解释这副奇联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悟。

意思:

感悟:

1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面问

题。

(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2)请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

18.读对联,猜字谜。

上联: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谜底:()

下联:左绕丝右绕丝爬到树尖抬头看,上面躲着白哥哥。谜底:()

**************************

【答案】

基础题

1.山珍海味遗臭万年杂乱无章危如累卵粗制滥造锦上添花

-8-

2.(1)⑤(2)①(3)⑩(4)⑧(5)②(6)⑦(7)⑥(8)⑨(9)③(10)④

3.(上下对应)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

B.⑥⑮⑨⑪⑦⑧⑫⑬⑭⑩④①②③⑤

4.主心骨智多星唱双簧东道主阶下囚老油条、门外汉三脚猫

6.(1)周瑜黄盖(2)曹操(3)林冲(4)猪八戒(5)黛玉(6)诸葛亮(7)孙悟空

7.(1)郭子仪(2)华佗(3)王佐(4)孙武(5)司马昭(6)赵匡胤

(7)姜太公(8)梁红玉(9)诸葛亮(10)包公包勉(11)杨五郎(12)赵子龙

(13)唐僧(14)韩信(15)穆桂英(16)袁世凯

8.牛猪鸡老鼠兔子龙羊狗虎蛇猴马

10.(1)铁打的公鸡——毛不拔(2)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3)芝麻开花——节节高(4)长竹竿进巷道——直来直去

(5)狗拿耗子——多管闲事(6)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1.A

12.(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3.(1)珍惜时间的:⑤⑨⑪(2)读书学习的:①⑧⑩(3)关于品格的:④⑦

(4)关于志向的:②③⑥

14.(1)强调多学。(2)强调多问。15.(1)B(2)c(3)D(4)A

16.(1)学问越学越多(2)谷盼五月晴(3)走路两袖清风(4)话美在理明

(5)没有千里的威风(6)文章不厌反复改(7)胜者如潮来(8)烈火见真金

(9)把酒多言是小人(10)七分靠学

18.A19.雪风20.(1)杜甫(2)蒲松龄(3)项羽(4)诸葛亮(5)范仲淹

21.(1)⑦(2)④(3)⑤(4)⑥(5)⑧(6)②(7)⑨(8)①(9)③

提高题

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2.(1)长一智(2)不长一智(3)在于春在于晨(4)一根筷子易折断(5)泰山移

A.(1)(2)B.(4)(5)C.(3)

3.(1)过街鼠(2)老黄牛(3)笑面虎(4)小白兔(5)变色龙(6)地头蛇(7)千里马

(8)替罪羊(9)小皮猴(10)铁公鸡(11)哈巴狗(12)大懒猪

4.(1)稀汤药巫巫书破车甘霖

(2)从命羊狗债有主相及泰山大鱼

(3)问到底忍大谋无银牛犊虎先得月挑眼

(4)象牙易改难移

5.寸有所长脑子越用越灵小树不修不成材良言一句三冬暖

6.(1)吹毛求疵(2)直言不讳(3)贪得无厌

7:例:(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4)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8.(1)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3)大海捞针——无处寻

-9-

(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5)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9.节节高照旧摸不着头脑一窍不通没安好心一清二白后来者居上走着瞧.

10.(1)眼镜(2)扇子

11.人寿年丰喜事多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领异标新二月花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12.第一副:春夏秋冬春为首,梅桃李杏梅占先第二副:绿竹别具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舂

13.白杨林里马识途14.寺佛大过人

15.解释:地球自转的结果。

启示: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16.意思:正是读书的好年华不喜欢读书,等到喜欢读书了,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年龄。

感悟:(例)我们要趁着年少好好读书。

17.(1)一个人要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

东西的口袋一样,不能自立。)

(2)例如: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

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再如:上海一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通过考试,成为高能物理研究生。

18.攀樂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5:55: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9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april是几月
标签:欲知山中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