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
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治)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
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
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
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
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
缝(féngfèng)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
多厚的细土,(栽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
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没
来这儿倒垃圾,[]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
的花圃增(zēngzèng)美添色。
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
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
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
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
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内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在下面画上“—”。
2、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仍旧()慷慨()
5、给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①我们伤透了脑筋。a、穿过;b、程度深;c、显露
②我听了,乐得直拍手。a、公正;b、不断地c、不弯曲
6、填空。过去,人们把空地当成堆垃圾的地方;后来,居民们纷纷把珍
贵的花木奉献出来。转变原因
7、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
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
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
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
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
就抬头气乎乎地说: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
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蚂蚁忌妒蜜蜂的是(),蚂蚁想来想去
想不通的是(),蜜蜂勤劳为的是(),蚂蚁
勤劳为的是()。从中看出()。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第二个表示()。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
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
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
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傍晚()增加()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应有尽有: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意思。
4.“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
这句话的意思。
5.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
又会怎么想?
7.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
请用一、二百字写出你的想象。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5:0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9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