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文章成高考阅读题原作者
仅得1分
2009年10月28日04:40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庄庆鸿实习生李伟峰
近日,一篇博客《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在网络上传播,引起不少网民
对出题人甚至高考的抨击。
本报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
作为作者的本报前实习生周南(化名)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为
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发现,走出学生时代的“80后”青年回头看“考试”,别有一
番理解与滋味。
阅读成了“被阅读”?
“我对了对答案,除了第一个选择题,我拿了1分外,其余全错。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
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周南在博客上
这样写道。
《寂静钱钟书》倒数第二段写道:“寂静,这是钱先生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
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对这一段,福建高考题问:“加
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当作者周南第一次看到这道题时,她一下就傻了。
“我没有想那么多,写到那里,顺手就用了‘格调’一词,哪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啊?”
周南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笑说。
“这题有点难,后来对答案时发现,我基本都没有答到点上。”参加了今年福建高考的
某211大学大一学生郑钰莹说。她也在网上看到了这篇博客,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出题人
不是写文章本身的人,所以可能想的方向会不大一样,这也是现在语文阅读题的普遍现象”。
“80后”作家韩寒也曾“细心地完成”了针对自己文章《求医》一节的中学语文阅读
题,8道题只做对了3道。甚至,他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韩寒对此曾评论说:“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
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
“如果有人反驳说韩寒不会做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题,那是因为他‘没上过大学’的话,
那怎么解释我是高考出来的,却做不对题?”几年前是高考省前10名的周南说。
“我当时也认为答案给的不够理想。”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改卷领导组成员之一、福
建师大附中教研室主任杨建成老师在谈到《寂静钱钟书》最后一题时说,“现在的高中生不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本无法作答。”
杨建成认为,现代文阅读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命题者都从文本出发,只能就文本
进行解读,答案出来也就10天左右,与作者的想法有些出入也是正常的。”
但杨建成认为:“阅读题总体来讲,还是能考察出学生对文章的把握水平,只是在一些
小的方面因为没考虑太周到,而致学生觉得题目太难。”
对此周南有些异议。“我是作者,我做不出来,是我对自己的文章把握不好吗?他们可
以指责一个答错题的学生不了解文章,总不能指责一个作者不了解自己写的文章吧?”
“把自己当成高考生,就做得出了”
“很多学生看到博文后,去抨击出题者。我并不批判出题老师,如果换成我出题,我绝
不会更高明。我写博客,是因为我被一个问题所苦恼、所困扰——我不知道,拿我文章考出
来的学生的能力是什么?”周南说。
“大家都觉得阅读题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运气,所以语文老师只叫我们记答题方法,比如
‘很多题在文中找答案会比自己论述得分高’、‘答案在问题相关的字眼的那一段找’。”
刚参加完高考的郑钰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如数家珍。
“很多时候阅读题考查的是运用答题技巧答题套路的能力,而不是真正去鉴赏文章的能
力。”郑钰莹说。
清华大学中文系旷新年教授认为,受英语“完形填空”等题型的影响,语文阅读在考查
上也越来越注重细节,长时间的阅读题方法训练使“学生失去了整体把握的能力”,结果往
往是“终于会做题了,却不会写文章了”。
本报记者潘志贤写的关于洪战辉报道,被许多中学用作阅读理解范文。他曾做过七八份
相关试卷,准确率九成以上。他说:“可能是我中学时受此类考试训练较多吧。”
有网友提醒周南:“第一道多选题不读文章也能做,读了文章反而不会做了。”周南发
现她一开始做题,正是忘记了高考生的身份,所以错多,而冷静下来之后,她仔细回忆了几
年前高中老师教给她的答题技巧,她发现大部分题目是“可以下手”的。
这让她觉得:“这些题目,很多时候考的是高考语文技巧的掌握,却并不一定能考查学
生是否读懂了文章。大家都在同一套框架里讨论问题,出题人根据高考框架出题,考生根据
高考框架答题,阅卷老师根据高考框架批改„„”
“因此拿12分和拿1分差距这么大,不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是看你在不在高考框
架里、用不用高考‘话语体系’说话。”周南说。
框架框没了“寂静钱钟书”
“那么语文阅读考试,你的目的何在?阅读能力的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种
‘发’一定要按同一个方向发吗?作者创作文章的时候,并不是为了高考阅读考试的需求来
创作的。所以按照高考的框架来给出的答案,就会和框架之外的作者原意产生了差距。”周
南这样解释自己的“1分”。
韩寒在提到命题者与作者想法不一致时说:“选择的文章八成作者都是上个世纪就死
了,真是死无对证了。”这句话在网上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在文学水平来说,已故作者的作品已由时间证明了经典性,被选为高考文章,当然更
保险。所以我一个‘80后’学生时代写的文章能被选入高考题,还是受宠若惊的。”周南
说。
“那至少应该多去理解下写文章的人的想法,不要使出题变得一定要学生用上某个答题
套路。”郑钰莹说。
旷新年教授认为,在高考导向下,“考试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因此命题人转变思维
很重要。他建议阅读题的考查应该回到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上,而不要
求难求偏求细节。
“GRE、托福等英语考试的阅读都是考纯逻辑解释题,答案是相对客观的,而现代文阅
读把主观性很强的问题放在有客观标准答案的高考里,这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周南说。
福建省高考此篇阅读的最后一题是:“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
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
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周南认为这题的初衷很好。“因为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思考时代环境和个人成
才的关系。但哪个回答就该打3分、哪个就该拿6分?怎么可能判定呢。我作为作者,读者
如果批评我,我也会尊重他们。本来读文章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不好拿来考试的。”
杨建成认为主观题是一种对高考“标准化”的改进。“这是探究题型,阅卷者在评阅的
时候会互相讨论补充参考答案,使得评阅的标准适度放开。”
“我写博文不是为了几败俱伤、求个无解,而是三赢。我赢了,因为我文章问出了时代
环境和个人成才的关系;出题老师赢了,因为他们把这个问题付诸高考题的纸面,促使考生
去思考求学过程中的问题;考生赢了,当他们面对着这道现代文阅读题——为自己谋求更好
的高等教育机会的一道坎时,他们也许更能体会到时代环境与个人成才之间的联系,也更能
思考怎样沉下心来,摒除环境的不利因素,去奋斗,去成才。”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寻找追求大师,必然也要寻找跳出框架的思维。”周南说。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3:5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8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