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汤问
基本信息
•书名
《列子
·
汤问》
•作者
列御寇
•类别
神话传说
•时代
春秋战国
目录
1第一部分
2第二部分
3第三部分
4第四部分
5第五部分
6第六部分
7第七部分
8第八部分
9第九部分
10第十部分
11第十一部分
12第十二部分
13第十三部分
14第十四部分
15第十五部分
16第十六部分
17背景
18作品评析
19作者简介
20列子思想
编辑本段第一部分
编辑本段第二部分
编辑本段第三部分
编辑本段第四部分
编辑本段第五部分
编辑本段第六部分
编辑本段第七部分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①,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②汝多知乎?"
注释
①车盖:古代车子上的圆形伞盖。
②为:通"谓",说。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路旁有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最近,到了中午离人最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最
远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有车盖那样大,到了中午,却只有盘子那样大,这不
是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吗?"
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时,天气还凉丝丝的,中午就热得像手伸到热水里,这不是
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编辑本段第八部分
编辑本段第九部分
原文
鲁公扈、赵齐婴①二人有疾,同请扁鹊②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
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③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
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④。"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
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⑤,迷死三
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有其
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注释
①公扈、齐婴:一为鲁国人,一为赵国人。
②扁鹊:战国时名医。精通各科医学和医术。
③府藏:腑脏。
④验:症状,征兆。
⑤毒酒:指用作麻醉剂的药酒。
译文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这两个人患有疾病,一同去请求名医扁鹊治疗。扁鹊给他们
医治。疾病治愈以后,扁鹊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先前得的这种疾病,由于外界病源侵扰腑
脏所造成,本来就是药物和针石可以治愈的。现在你们还有先天的疾病,同身体一道生长,
现在替你们彻底根治,怎么样?"公扈和齐婴说:"请先听你讲一下这种病的症状。"扁鹊对公扈
说:"你志强而气弱,所以善于谋虑,但缺乏决断。齐婴则志弱而气强,因此缺乏谋虑而过于
专断。如果把你俩的心对换一下,那就都得到好处啦。"于是,扁鹊就给他们两人灌下药酒,
使他们昏迷三天;接着剖开胸膛,取出心脏,互相置换;然后再给他们服用一种神奇的药。两
人醒来以后就像以前一样健康。
两人告别扁鹊,各自回家。于是,公扈走到了齐婴的屋里,而且占有了他的妻子儿女。
齐婴的妻子儿女不认他。齐婴则走到了公扈的家里,占有了他的妻子儿女,公扈的妻子儿女
也不认他。结果这两家人便相互争吵起来,找到扁鹊,请他辨别。扁鹊说明了事情的缘由,
两家的争吵才平息。
编辑本段第十部分
编辑本段第十一部分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①,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②
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③。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④东之齐,匮粮,过雍门⑤,鬻⑥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⑦,
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⑧,一里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遽
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跃抃舞⑨,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注释
①薛谭、秦青:古代传说中秦国的两名善歌的人。
②抚:拍打;节:一种古代乐器,用竹编成,上合下开,形状像箕,可以拍打成声,用作
歌唱的伴奏。
③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把流动着的云朵也阻住了。遏,阻止。
④韩娥:古代传说中韩国善歌的人。
⑤雍门:齐国的城门。
⑥鬻(yù):卖;假:借。
⑦粱:栋梁。
⑧曼声哀哭:长声哀哭。
⑨抃(biàn)舞:因欢欣而鼓掌舞蹈。抃,两手拍击。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未曾学完秦青的唱歌技巧,就自以为已经完全学会了,便告
辞回家。秦青也不挽留。在城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席间秦青敲起拍板,慷慨悲歌,嘹亮的
歌声振动林木,冲入云霄,把飘动的浮云拦住了。薛谭听了,便向他认错,请求返回重新学
习,从此再也不敢说回家的事了。
秦青回头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娥东去齐国,路上粮食吃完了,路过雍门时,就靠卖唱
来换取食物。她走了以后,歌声的余音还在栋梁上久久萦绕,三天不断,附近的居民还以为
她没有离开。"
"她又经过一家旅店,旅店里的人侮辱她。韩娥便拖长声音,哀哭不止,邻里的男女老
少无不为之悲伤,相对流泪,整整三天吃不下东西。急忙去追赶她。韩娥回来后,又为大家
放声高歌,全乡的男女老少无不欢天喜地鼓掌舞蹈,都忘掉了先前的悲哀。于是大家赠给她
许多财物,送她回家。所以齐国雍门一带的人至今还擅长唱歌和悲哭,就是仿效了韩娥传留
下的声音啊。"
编辑本段第十二部分
编辑本段第十三部分
编辑本段第十四部分
原文
甘蝇①,古之善射者,彀弓②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③,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④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
之机下⑤,以目承牵挺⑥。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⑧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
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⑨射
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⑩:"汝得之矣!"
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
中路矢锋相触,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
之,而无差焉。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克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注释
①甘蝇: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②彀(ɡòu)弓:拉满弓弦。
③飞卫: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
④纪昌: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
⑤偃卧:仰卧;机:这里专指织布机。
⑥牵挺: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因其上下动作,故可练目不瞬。
⑦锥末:锥尖;眦(zì):眼角,靠近鼻子的为内眦,两翼的为外眦。
⑧牦(máo):牛尾毛。
⑨燕角之弧:用燕国出产的牛角做成的弓;朔蓬之簳(ɡǎn):用楚国蓬梗做成的箭。朔,当
为"荆"字之误。荆,楚国,出产良竹。蓬,蓬草,杆可做箭。簳,箭杆。
⑩膺(yīnɡ):胸膛。
译文
甘蝇,是古代的神箭手,只要一张弓,弓声一响,野兽就吓得倒地,飞鸟吓得掉在地
上。他的学生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而技艺超过了老师。
有个人名叫纪昌,又来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
睛的本领,然后才谈得上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朝天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
双眼死死盯住织机的踏板。两年之后,即使锋利的锥尖刺到眼眶边,他都不眨一眨眼。于是
就去告诉飞卫。飞卫说:"还不行,你必须练好眼力才可以学习射箭。当你能练到把极小的物
体看得很大,将模糊的目标看得很清楚,那时候,你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毛拴住一
只虱子,吊在窗口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瞪着它。十多天之间,虱子在眼中渐渐显得
大了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那么大。再看看其他东西,都如山丘一样。他便用燕国
牛角加固的弓,楚国蓬杆制成的箭,朝虱子射去,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毛却没断绝。于是,
纪昌又跑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得跳将起来,拍着胸膛说:"射箭的奥妙你已经得到啦!"
纪昌完全学到了飞卫的箭术以后,心里盘算,天下能够同自己相匹敌的,不过一人而
已;就想杀害飞卫。两人在野外相遇,便张弓搭箭对射起来,箭头在飞行途中碰在一起,落
到地下,却不扬起灰尘。飞卫的箭先射完了,纪昌还剩下一支。他张弓发箭,飞卫用棘刺的
尖端来抵挡迎面而来的飞箭,竟无丝毫差失。
于是,两个人激动得哭着扔掉弓,在路上相对跪拜,请求结为父子。他们在胳臂上刻
下记号,发誓决不把射箭的技巧告诉别人。
编辑本段第十五部分
编辑本段第十六部分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
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人,大约与郑缪公同
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
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
《黄帝》、《周穆王》、《力命》等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
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后被道教尊奉为"
冲虚真人"。
编辑本段列子思想
《汤问篇》选自《列子》
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而常常
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讳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
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
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
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
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
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
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
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词条标签:文言文古典文学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3:5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86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