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
篇一:大学语文B复习题5
大学语文B复习题5
一、判断题
1.诗集《流云》的作者是冰心。()
答案:不正确
2.晚唐古文的“亮点”是小品文。()
答案:正确
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为中国散文的完全形成和繁荣昌盛
时期。()
答案:不正确
4.南朝民歌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篇幅长、多叙事的特点。()
答案:不正确
5.《永遇乐·元宵》是李清照晚年流寓临安时所作。()
答案:正确
6.李商隐是晚唐成就最高的诗人。()
答案:正确
7.苏轼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答案:不正确
8.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是《云谣集杂曲子》。()
答案:正确
9.《论语·侍坐》中孔子之所以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不够谦
3
虚和礼让。(答案:正确
10.日记、书信均属于事务文书。()
答案:不正确
1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者是王小波。()
答案:正确
12.浩然的《第二次握手》曾通过手抄本形式在地下传播。
()
答案:不正确
13.交谈时需要了解交谈对象,控制话题。()
答案:正确
14.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答案:正确
15.《长生殿》的写作目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答案:不正确
16.《天狗》是一首充满强烈叛逆精神的诗篇。()
答案:正确
17.欣赏是见仁见智的事。()
答案:正确
18.元代初期是元杂剧继续繁荣期和题材风格转化期。()
答案:不正确
19.剧作《千万不要忘记》的作者是丛深。()
答案:正确
4
20.《随想录》是丁玲在新时期的散文力作。()
答案:不正确
二、选择题
21.玉茗堂的主人是()。
A.马致远
B.汤显祖
)
C.李开先
D.郑光祖
答案:B
22.屈原的《九歌》共有诗()。
A.11首
B.9首
C.20首
D.27首
答案:A
23.下列属于郁达夫的作品是()。
A.《往事》
B.《零余者》
C.《感伤的旅行》
D.《屐痕处处》
答案:D
5
24.《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作者是()。
A.岑参
B.高适
C.李益
D.韩愈
答案:A
25.散文集《“牛棚”小品》的作者是()。
A.巴金
B.丁玲
C.杨绛
D.流沙河
答案:B
26.《陌上桑》一诗出自于()。
A.《诗经》
B.《楚辞》
C.汉代乐府民歌
D.南朝民歌
答案:C
27.《雷雨》中和四凤同样触电而亡的人物是()。
A.周萍
B.周冲
C.鲁大海
6
D.鲁侍萍
答案:B
28.属于南宋前期的词人是()。
A.张孝祥
B.陆游
C.陈亮
D.刘辰翁
答案:A
29.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散文著作是()。
A.《春秋》
B.《战国策》
C.《吕氏春秋》
D.《吴越春秋》
答案:A
30.“王荆公体”的作者是()。
A.王若钦
B.王安石
C.王之涣
D.王禹偁
答案:B
31.《谢小娥传》的作者是()。
A.陈鸿
7
B.李朝威
C.许尧佐
D.李公佐
答案:D
32.《致橡树》中象征着女性(抒情主体“自身”)的意象是
()。
A.橡树
B.木棉
C.虹霓
D.流岚
答案:B
33.《登快阁》的作者是()。
A.王安石
B.范仲淹
C.苏轼
D.黄庭坚
答案:D
34.金旺、兴旺这两个人物形象出自于()。
A.《财主底儿女们》
B.《包氏父子》
C.《暴风骤雨》
D.《小二黑结婚》
8
答案:D
35.议论的表达方式可称为()。
A.原委的陈述术
B.语言的造型术
C.科学的解说术
D.逻辑的说服术
答案:D
三、古文阅读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庄公寤生,
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
武公,公弗许。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36.公()
A.诸侯的通称
B.对男子的尊称
答案:A
37.惊()
A.慌张
B.使??受到惊吓
答案:B
38.亟()
A.屡次
9
B.急忙
答案:A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
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鹊踏枝》
39.凋碧树()
A.使碧绿的树叶凋落
B.让绿色的树木七零八落
答案:A
40.尺素()
A.一尺长的白绢,此指书信
B.三尺长的白纸,此指信纸
答案:A
四、理解与辨析
41.简述冰心的散文成就。
A.冰心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
作品在平凡的小事物上努力开掘爱和人生思考的内容,集中
表现自己童年快乐的生活,赞叹爱和生命的宝贵。出国留学
后,她的《寄小读者》与《往事》尽情讴歌爱与同情,文字
优美、情感真挚。30年代,冰心仍有不少散文作品。
B.冰心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
作品在平凡的小事物上努力开掘爱和人生思考的内容,集中
10
表现自己童年快乐的生活,赞叹爱和生命的宝贵。出国留学
后,她的《野百合花》与《三八节有感》尽情讴歌爱与同情,
文字优美、情感真挚。40年代,冰心仍有不少散文作品。
C.冰心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
作品在平凡的小事物上努力开掘爱和人生思考的内容,集中
表现自己童年快乐的生活,赞叹爱和生命的宝贵。出国留学
后,她的《更衣记》与《流言》尽情讴歌爱与同情,文字优
美、情感真挚。30年代,冰心仍有不少散文作品。
答案:A
42.简述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中的对比映衬手法。
A.《却奁》这出戏刻画了李香君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在刻
画人物时,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首先是李香
君和侯方域在对待阮大铖的态度上的鲜明对比,衬托出李香
君富有生活经验,不断和恶势力周旋的机巧,而侯方域只知
道盲目抗争的不同风格。其次,是李香君和杨文骢的对比,
表现了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在利益诱惑面前,还不及一位
风尘女子坚持操守,更对比和衬托出李香君的凛然正气。此
外,本出戏中的配角小旦李贞丽,也对李香君形象起到了一
定的衬托作用。
B.《却奁》这出戏刻画了李香君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在刻
画人物时,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首先是李香
君和侯方域在对待阮大铖的态度上的鲜明对比,衬托出李香
11
君以节操自重的人品和不为利诱的刚烈性格。其次,是李香
君和杨文骢的对比,表现了杨文骢为自己的
行为后悔而幡然改过,终于走上正途,借此对比和衬托出李
香君的凛然正气。此外,本出戏中的配角小旦李贞丽,也对
李香君形象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C.《却奁》这出戏刻画了李香君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在刻
画人物时,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首先是李香
君和侯方域在对待阮大铖的态度上的鲜明对比,衬托出李香
君以节操自重的人品和不为利诱的刚烈性格。其次,是李香
君和杨文骢的对比,表现了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在利益诱
惑面前,还不及一位风尘女子坚持操守,更对比和衬托出李
香君的凛然正气。此外,本出戏中的配角小旦李贞丽,也对
李香君形象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答案:C
五、作文题
43.作文题目:
1)假如从头开始
2)秋夜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12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篇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新人教必修4)
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
一、名句默写
1.念去去,千里烟波,。多情自古伤离别,,!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6.,、。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青玉案》)
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
恋花》)
9.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
道《临江仙》)
10.试问闲愁都几许?,,。(贺铸《青玉案》)
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李清照
《渔家傲》)
1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二、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13
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
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
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概叹,
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
伤感情绪。
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
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
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
词语。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
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14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
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四、阅读下面辛弃疾的这首词,解答1—4题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
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
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
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
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
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
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
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
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
15
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
是()
A.设问借代B.设问比拟
C.夸张比拟D.夸张借代
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
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
什么说“闲愁最苦”?
五、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1—3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对诗句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
赞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绘
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
周郎的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D.“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
16
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
面?
3.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分析豪放的风格是怎
样表现出来的?
六、阅读贺铸的《青玉案》,完成1—2题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
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
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凌波”语出曹植《洛神赋》,形容美人步态轻盈。“芳尘去”,
指美人离去。
B.“锦瑟”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
“锦瑟”意思相同,都是
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C.“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是写房屋富丽,“只
有春知处”意为只有春天才知晓她的住处。
D.“飞云冉冉”是实写眼前的景色,“蘅皋暮”是说暮色降临,
在长着杜蘅(一种香草)的泽边高地徘徊已久。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以美人离去发端,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抒发作者的孤
17
寂生活和政治上的失意。
B.上阕写目睹佳人飘然远去的场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遐想;
下阕写春归冉冉,云水相隔,音讯难通,只能题诗自解。
C.作者善于熔化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自成意境,有天衣
无缝之妙。
D.词末借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物象,用比喻、拟人及夸张手
法写闲愁,用语工整,意味深长。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
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①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
是什么事物?
②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八、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
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
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8
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决定了
全词的情调。请问:这首词的情调是愉快的还是愁苦的?请
简述理由。运用的又是怎样的艺术手法?
九、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
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
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①试比较分析两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②试从题材上比较两首词风格上的区别。
十、结合下列诗句,谈谈你对“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的理
解。
1.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
你看到那边一个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
地使他脱掉大衣。”
太阳于是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逐渐成
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的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
一会儿,太阳从云后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
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阅读材料,请以“学会友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
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
得抄袭。
答案与解析研读
一、名句默写:1—6(略)7.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9.去年春
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10.一川烟草,满城飞
絮,梅子黄时雨。11.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
山去!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D(直抒胸臆错)
三、1.欢乐、失意、无奈2.C3.参考角度:形象、线索、对
20
比、含蓄、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四、1稼轩。2.B。3.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4.“愁”指抗金主
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
空闲之愁最苦。
五、1.C(“小乔初嫁”是侧面描写)2.乱石壁立,高耸入云,
怒涛澎湃,雪浪千叠。3.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
并把江山之景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其次表现在对周瑜形象
的塑造上。
六、1.C(“只有春天才知晓她的住处”应为“没有人知道她的
住处”)2.D(无“拟人”)
七、①这首宋词中“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
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
词写的是桃花。②这首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
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桃花自
比。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
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
芳之上。
八、这首词的情调是愁苦的。从表面看,似乎是愉快的,
全词的景物多是春日清丽之景,但是“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
透露了一点消息,至“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
如此残破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衬的
21
艺术手法。
九、①《江城子》表现的是一个报国无门、刚强壮武的英
雄形象,他英武豪放、意气风发、气概不凡;《蝶恋花》描
写的是一个痴情男子的形象,他久久痴情远望,内心孤独寂
寞,无人能理解,只好对酒当歌借酒浇愁,却毫不后悔。②
第2题:两首词都是写男子。《江城子》写男子的豪情壮志,
选取具有男子气的出猎场面入词。这种题材本身就具有豪迈、
粗犷的美的特质:广袤的原野、具有原始野性的动物、奔驰
的骏马猎犬、豪迈的射手等等,那种声势,那种气氛,充满
了动感,饱蘸了英武之气。读来令人也生豪情壮志。而《蝶
恋花》写的是儿女情长的私事:男主人公为情而惆怅,为情
而愁绪满怀无法排解。为情所苦,为情所累,满腹幽怨,一
脸憔悴。他是一个情种。整首词具有一种浅斟独吟、回环低
旋的凄美情调。
十、都把抽象的感情愁绪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化,感染力
强。
十一、作文
【写作提示】
1.准确领会话题的精神。话题材料以寓言的形式,通过风与
太阳的对比,揭示了“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的道
理,写作中要注意这一点。
2.既可以从大处着眼,谈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学会
22
友善相待,不要兵戎相见;也可以从小处落笔,谈学会善待
身边的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还可以换个切入点,
写人类应善待自然、保护环境。
3.关于文体方面,除了写成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外,还可
以采用书信、日记、演讲辞等应用文体,或发挥想像,编写
童话、寓言、小剧本等。
【例文】
捡拾洒落的珍珠
友善是天使洒落在人间的珍珠,等待人们发现、捡拾。
———题记
付出一滴水,你会拥有广阔无垠的海洋;付出一抹彩虹,
你会拥有一个更美丽的世界;
篇三: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
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
(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保持
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答题时使用黑色水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
23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
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
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
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
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
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
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
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
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②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
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
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
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
克服时空间距进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
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
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③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
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
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
24
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
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
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
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④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
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肉体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
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
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
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
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
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
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
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
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
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
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
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⑤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
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
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
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
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
25
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
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
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
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
家用电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
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
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B.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
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
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说话能力增强了,而且我们的
听觉能力也增强了,千里之外
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D.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
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
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
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
26
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B.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
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
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手,
手机也就不具备了存在的意义。
D.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动了
手机的普及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
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书写
能力、记忆能力,人们有时甚至失去了自我。
B.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
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
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
C.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
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
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阔知何处!”,人们对书
信这种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27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
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
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
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
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买栉,对妻而笑,妻对
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吾夫聂政出游,七年
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
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
中,仰天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
父仇当何时报复?”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
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
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
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生不见其
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
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
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
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
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冤
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刺韩王。”
28
(蔡邕《琴操》)
有嵇康者,尝游天台,忽闻谷中琴声幽幽,寻声觅去,至
一茅舍,一清丽女子开门。神巫曰:“见先生爱琴,吾另有《广
陵散》相赠。此乃天籁之音,曲中丈夫也,不可轻传。”康问:
“何人所为?”对曰:“广陵子是也。昔与聂政山中习琴,形同
骨肉也。”康恍然大悟,恭请神女赐之,习至天明方散。
康毕生独爱此曲,虽有达官贵人求教,概不相传。及康将
刑东市,三千太学生“请以为师”,终不得许。康刑前索琴而
扶。玄起处风停云滞,人鬼俱寂,唯工尺跳跃于琴盘,思绪
滑动于指尖,情感流淌于五玄,天籁回荡于苍天,仙乐袅袅
如行云流水,琴声铮铮有铁戈之声,惊天地,泣鬼神,听者
无不动容。曲毕慨然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
《广陵散》于今绝矣!”竟慷慨赴死。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晋·葛洪《嵇中散孤馆遇神》,有删改)
注:①厉,通“癞”,癞疮。②嵇康,字叔夜。汉族,谯郡
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
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
的精神领袖。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曾娶曹操曾孙女,官
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
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
②①
29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道逢其妻,从买栉栉:排列.
B.内刀在琴中内:里面.
C.吾靳固不与靳:吝惜.
D.竟慷慨赴死慷慨:叹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
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
/以闻韩王。
B.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
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
听以闻韩王。
C.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
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
/以闻韩王。
D.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
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
/以闻韩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聂政刺韩王,共去韩国都城三次,进入太山二次,变容
易声,援石击齿,犁剥面皮,
历尽艰辛坎坷,终于杀死了韩王,为父报了大仇,最终所
30
有的人都没有辨认出他是谁。
B.聂政潜心苦学,终于练就高超的琴艺,鼓琴于韩国都城,
引来众人围观,终于得以借
助琴艺接近韩王。嵇康在东市就义前所弹奏的《广陵散》,
既有着美妙动听的艺术魅力,也有着反抗暴政之凛然大义。
C.蔡邕写聂政的文章,读来肃穆庄严,凛然之气油然而生;
葛洪的嵇康一文,舒缓从容,
但仍不失铮铮铁戈之气,三千太学生请求朝廷让嵇康做他
们的老师,嵇康没有答应,慷慨赴死。
D.中国古代的刑法可谓千奇百怪,手段极其残忍。“乃枭
磔政形体市”中“枭磔”是肢
解形体的意思。另外,林聪曾被施以“黥刑”,此刑就是在犯
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刖刑”是砍脚,“膑刑”是挖
膝盖骨,“凌迟”是千刀万剐,等等。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
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5分)
(2)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
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31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
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
君寻取却茫茫。
8.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
法?请简要赏析。(6分)
9.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1)《陋室铭》表现作者高雅生活情趣的句子中,抒写没
有官府公文劳烦的一句是:
“。”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
均。”这句与《出师表》中
“,”两句意思一致,
(3)当见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以及德才不及的人,我们应
该秉持《论语》中这样的态
度:,。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
不动,接着
32
“,”,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
(5)陶渊明的《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远离世俗名利羁绊,
虽然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
原因的诗句是:,。
(6)《孟子》中表达“人的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
发奋有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
表露在脸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之意的两句
是:,。
(7)《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荆轲应和高渐离击
筑而唱歌,“”,这
悲凉的声调使他人听后无不流泪哭泣。
第Ⅱ卷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他一生都在嘲笑贵族
鲁先圣
不论是研究欧洲哲学思想史还是欧洲文学,你都不可能绕
过他。如果是研究欧洲戏剧史。你就更不可无视他的存在,
因为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戏剧,其影响几乎与英国的莎士
比亚齐名。
在法国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为了避免封建专制势力的
迫害,他曾先后以一百多个笔名发表反封建作品,其中,“伏
33
尔泰”是人们最熟悉的一个笔名。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
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
武器。”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他
毕生都在讽刺嘲笑那些道貌岸然的贵族,被誉为“思想之王”、
“欧洲的良心”、“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3:2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8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