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苏武留胡节不辱

更新时间:2022-11-12 06:06:26 阅读: 评论:0

全国高中试卷网-以屈求伸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公定回潮率)

学堂乐歌《苏武牧羊》的历史和艺术

《苏武牧羊》在一些歌集和刊物上常称“古曲”。其实,称它为“古

曲”是错误的;因为它实际是一首典型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广为流

传的学堂乐歌。

所谓学堂乐歌,指的是在清末民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

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

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

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多采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学堂

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

表。学堂乐歌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

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苏武牧羊》是学堂乐歌的著名代表作,它的歌词是: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有笳声,入声恸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共服汉德威。

关于《苏武牧羊》的词曲作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作词者是山东蓬

莱翁曾,作曲者是北京白宗魏;一说作词者是辽宁盖平县(今盖县)蒋

荫棠,作曲者是盖平田锡侯。据许多人的研究,《苏武牧羊》当产生

于民国3年(1914年),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词者是蒋荫棠,

作曲者是田锡侯。著名音乐学家钱仁康教授在《学堂乐歌考源》中说:

“关于这首歌曲的来源,如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迄今还找不

到它存在于辛亥革命以前的任何踪迹。……陈世荣的文章《苏武牧羊

与蒋荫棠先生》说这首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辽宁省盖县的蒋麟昌(字荫

棠)先生,此说看来是比较可信的。”现在一些歌集和刊物上提到《苏

武牧羊》时,又只说它是蒋荫棠作而不提田锡侯,这也是不正确的。

《苏武牧羊》歌曲内容取自汉武帝时,苏武(?—前60)出使匈奴,

被囚禁19年而不屈的历史故事。

清末民初,国体更迭,内忧外患连年不断,执政者在外交上卑躬

屈节,国人深感耻辱。当时,辽宁盖平县盛行演唱皮影戏。皮影戏的

“大悲调”慷慨激越,雄浑悲壮,与学校师生忧国忧民、重振国威的志

向产生共鸣。学生们时有吟唱。音乐教员田锡侯听到这首曲子,非常

喜欢,便把谱子记了下来。但是,只有曲子还不能完全表达师生的情

感。为曲子填上词,就成了师生共同的渴求。那么请谁来填词?师生

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才华出众的国文教师蒋荫棠。此时,蒋荫棠刚刚为

学生们讲完《李陵答苏武书》。苏武出使匈奴被羁押,坚贞不屈,不

屑投降,囚居北国19年,饮雪吞毡,持节不屈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

情操,受到历代炎黄子孙的敬佩。蒋先生走出课堂,一腔激情还充盈

心中,恰逢学生们送来这首格调高古的曲子,立刻引起共鸣。他奋笔

疾书,一挥而就,一首即将广为流传的爱国歌曲就这样产生了。

《苏武牧羊》歌词用长短句写成,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朴素生

动,通俗易懂,着重描写北海环境的艰苦、恶劣和苏武对祖国亲人的

怀念之情;而这一切又是为了突出苏武的“心如铁石坚”、“大节不稍

亏”的高风亮节。歌词的爱国主义感情十分突出,使歌曲倍加感人。这

是在那个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社会环境下,今人借古人抒发爱国情

怀的一声呐喊;是人们崇拜英雄,高扬民族气节的一次放歌。

此歌编出之后,在课堂上教唱,立即在师生中传唱,一时风行全

校,学生们竞相传抄。放暑假时,外地同学(有的住在沈阳)把它带回

各自家乡。几经传抄,此歌便不胫而走,渐及全国。

这首歌以后在几十年间能传遍长城内外,是与当时中国军阀割据、

日寇占据东三省进而侵略全中国的国情分不开的。在那内忧外患的艰

难时期,这首歌上至官宦学者,下至凡夫俗子,甚至妓女小贩、和尚

道士,各阶层人全爱唱,可谓雅俗共赏、深入人心。

此歌当时起名为《北海臣节》,后改名《苏武牧羊》,收入在民国

19年(1930年)出版的《古今新曲大观》卷一中。

《苏武牧羊》曲调采用了我国民族五声调式。音乐运用调式转换,

由徵调式转入官调式,又回到徵调式,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增强了歌

曲的表现力。曲调流畅,古朴苍劲,悲壮深沉,有着浓郁的汉族民歌

特色。这是一首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优秀传统歌曲。

歌曲一开始,以平稳徐缓的节奏,豪放刚劲的旋律,塑造了苏武

忠贞不渝、大节不亏的形象;随着乐思的发展,旋律出现四度、八度

大跳和有规则的下行级进,充分表现了苏武慷慨激昂的内心世界。

全曲分上下两阕,共32小节,开始的3小节短句具有引子的性

质,是全曲的核心。除引子外,全曲其他部分可以划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句,第4—7小节;第二句,第8—11小节。歌曲这两句为徵调

式,从12小节开始转为官调式。第三句,第12—155节;第四句,

第16—19小节。歌曲这两句为官调式,从205节开始又转回到徵调

式。第五句,第20—23小节。该句回到徵调式。一般乐谱为了方便

未作转调记谱,但是实际上已经转调。乐曲采用民间音乐中的“背工

调”手法,用清角音“4”,而不用角音“3”,显示出北方民间歌曲的风格。

其中“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句,则改用“3”,而不用“4”,前后形成

调式上的对比,加强了坚定、诚挚的情感。

作为学堂乐歌,一般都用外国曲调填词;但《苏武牧羊》的曲调

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曲式和调式结构也都很有特色。在形式上,

这不是一首普通的分节歌,而是一首“戴帽分节歌”,开头“苏武留胡节

不辱”一句是“帽子”。整首歌词就像一首双调结构的词加上一句“苏武

留胡节不辱”的领句;自“雪地又冰天”至“入声恸心酸”相当于上片,“转

眼北风吹”以下相当于下片。在调式结构方面,这首歌曲用了两种五

声音阶的调式交替——从E徵转入bE官,最后又转回bE徵。这种

同“调首”(主音)而不同官音系统(“均”)的移官犯调,原是我国传统的转

调。南宋词人姜夔(约1155—1209)在《凄凉犯》序中说:“凡曲言犯

者,谓以官犯商、商犯官之类。如道调官上字住,双调亦上字住。所

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苏

武牧羊》正是运用这种传统的转调方法,取得了丰富的调性色彩。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苏武牧羊》曾被填上各种不同

内容的歌词,成为反帝爱国歌曲、儿童歌舞剧曲、红军歌曲和各种民

间小曲。

1925年在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中广泛传唱的

《救国歌》,就是借用《苏武牧羊》的曲调填词的,只是曲调的结构

起了变化:放在开头的,是分节歌的第二段;以后第一、第二两段一

再反复,构成a—b—a—b—a(过门)—a的形式。这种有两个再现段的

双三段式结构,显然是受了西方音乐的影响。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苏武牧羊》的曲调又

被借用于中国工农红军的《红军纪律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队伍日益扩大。1934年底,

中共满洲省委把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等改编为统一建制的东

北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所唱的革命歌曲,有一些是《苏武牧羊》的填

词歌曲,如《劝亲日士兵反正歌》和《抽丁叹》歌。

同时,各地的民间音乐也吸取《苏武牧羊》的曲调,改编为新民

歌和新的民间乐曲。例如,流行于苏南地区的《苏武牧羊》调,经过

加花处理后具有民间小调的特点,旋律凄婉动人,并利用速度变化表

现今昔对比和两种不同的感情。

广东音乐《白发红颜》则用另一种发展手法,把《苏武牧羊》改

编成为一支广东小曲。在《白发红颜》中,《苏武牧羊》的帽子保持不

变,分节歌的第一段作了加花处置,但旋律骨架没有变化;而第二段

则引进了新的、广东音乐风格的旋律,变化了《苏武牧羊》原来的旋

律。就这样,通过对原曲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变化发展,《苏武牧

羊》就被改造成了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曲。

根据歌曲《苏武牧羊》的旋律和故事改编、创作的器乐曲有:中

胡协奏曲《苏武》、民族管弦乐曲《苏武》、交响曲《苏武牧羊》等。

《苏武牧羊》在流传过程中,歌词在各地都存在一些小的变动。

值得肯定的是,原歌词的结尾是“终教匈奴心惊胆碎,共服汉德威”,

有的地方将它改为“一片丹心忠贞不屈,美名千古垂”。这样改动后的

歌词显然有利于民族团结。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6:0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refreshment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