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
以学文。”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
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
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言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
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
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
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
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
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
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
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4.12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
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
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
人也。”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
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
之道也。”
10.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
与与如也。”
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
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知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
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
人也。”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
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
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
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
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
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
及其亲,非惑与?”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问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
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思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
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明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胃明也已矣。浸润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正名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
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
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6:0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