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辕犁
曲辕犁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
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
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
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
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1]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
生产力。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
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改进前
人的发明,创造出了曲辕犁。[1]
构造
曲辕犁构造
据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
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十
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
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
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2]
优点
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
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
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
高;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中提到长曲辕犁和“蔚犁”,但
因记载不详,只能推测为短辕犁;
唐代初期进一步出现了长曲辕犁。转动灵活的“蔚犁”的问世和长曲辕犁的出现为江东犁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优点是操作
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短曲辕犁最早出现
于江东地区。
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
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
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历经宋、元、
明、清各代,耕
犁的结构没有明
显的变化。[1]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0:26: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