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琴诗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16 00:21:31 阅读: 评论:0

2019政治中考知识点-环保举措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真菌感染怎么办)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期秋季

课题《题西林壁》

教科书书名: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

写《题西林壁》

2、方法与过程: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富有哲理的诗句和诗人的心境,学会全面看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资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全面看问题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搜集查阅苏轼的相关资料(时代背景和经典诗篇)、音频资料。

2、背景资料的乐曲。

3、制作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画面)

苏轼多次游览了庐山,看到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并留下了十多首写庐山的

诗,那这首《题西林壁》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板书课题。

2、我们曾经讲过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懂古诗,有哪些方法呢?

生答,师出示课件。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诵古诗、悟诗情;

(4)、背诗文、感情怀。

3、(出示资料)简介陆游。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题”在这的含义是:书写、题写。

二、自主学习,理解诗文内容。

(一)初读诗文,读通诗句,读准字音,播放朗读音频。

1、指导断句,整体的语速要慢。

2、自由朗读。

3、指名读。

(二)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理解诗句意思有什么方法?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思,同桌互相交流诗句意思。(课件出示读诗要求)。

3、汇报交流诗意。

4、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1)、理解“横看”:怎么样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

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

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

看到的景象。)

(2)出示图片,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本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

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

(3)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区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

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图片,教师引读

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远望庐山,云天缥缈,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

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髙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咏--远近高低各不

同。

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课堂练习。

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的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苏轼就

是在这首诗中阐释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四、拓展,升华延伸

1、以诗比诗,出示《登飞来峰》

2、引导比较:像《题西林壁》、《登飞来峰》这样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就叫寓理诗,

常读能让我们头脑充满智慧。

五、课程总结

师:同学们,诗人苏轼借观庐山,告诉我们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

地多角度的观察,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师:苏轼还写了许多的寓理诗,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一首:《琴诗》(课件展示),请同学

们自由读读。

七、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学会从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结合相关诗句理解苏轼的《琴诗》。

3、绘制完成一张介绍诗人生平的思维导图。

板书:

题西林壁苏轼

横--岭

侧--峰客观全面

远近高低--各不同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

自行补充增加。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0:2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杨花是什么
下一篇:sing现在分词
标签:琴诗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