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索性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16 00:04:03 阅读: 评论:0

树立崇高的理想的作文800字-什么得认真


2022年11月16日发(作者:留学生租房子)

《欲速则不达》说课稿

一、说教材:

《欲速则不达》一课是北师大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是“快”与“慢”。“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作用。

在《挑山工》中写登泰山的人,一路赏景散心,不觉时间匆匆流过;《欲速则不

达》中急于往回赶的齐景公尽管有好车良马,还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来不及。本

单元的课文不仅仅向孩子们说明了要正确认识快与慢,还为孩子们提供了解决

“快”与“慢”的矛盾的一些方法,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有明

确的目标,如本单元的课文《和时间赛跑》;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如果说《效

率专家爸爸》是从正面来说明这个问题,那么本篇课文《欲速则不达》则是从反面

来揭示不重视方式方法所造成的结果;三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如课文《挑山工》中

所提到的挑山工。珍惜时间,合理支配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

二、说学生:

通过本单元对《挑山工》的学习,孩子们初步建立了珍惜时间,坚持不懈的意

识,却不一定完全明白如果一味强调时间上的快,也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七个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欲速则不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读,熟悉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3)课后延伸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悟出道理,在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2、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说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懂课文中所讲的故事。

课上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诵读课文,师生合作正音、正确书写、弄清

词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

2、导入:

前边我们学习了课文《和时间赛跑》,知道时间对我们每个人的宝贵,告诉我

们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不要让时间老人从我们身边偷偷滑走后,我们却还一事

无成。这一单元我们的主题是快与慢,那么我想请大家思考:到底是快好还是慢

好?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学过的两篇课文,孩子们都有对“快”与“慢”的认识

和理解,老师并不加以评论,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从中去

寻找答案。

3、初读课文,首先让学生对文中所记述的人和事有具体的把握——写了哪些

人?哪个人是主要人物?记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必须完

成的任务,其次通过请学生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掌握情况,如果说让

学生对文中所记述的人和事有具体的把握是读懂文章的基础,那么请学生复述课文

则是对初读的检验和提升。

4、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深一步的哲理理解,这是本课要引导学生理解的

重点和难点。而要理解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就首先要让学生能设身处

地的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变化,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自由

读,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景公两次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读一读,悟一悟,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再进行反馈:

(1)第一次:

驺子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景公心急如焚,嫌驺子驾得太慢,就夺过缰绳,亲

自赶起车来。(指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在这里,我抓住了心急如焚这个词语帮助孩子们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我请学

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并用小黑板出示,把心急如焚一词用红笔书写。理解这个

词语的含义是体会景公心情的关键之点,我运用了3W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即: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首先,是什么。我提问学生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心急

如焚的意思是心里非常着急,好像快要烧起来一样。)

在理解了心急如焚的意思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景公为什么心

急如焚?让孩子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景公心急如焚是因为丞相晏婴病重,危在

旦夕,景公很爱惜人才,想赶回去见他最后一面。

最后,怎么样。我想学生提问:在课文中找出景公有多急?你觉得景公这样做

聪明吗?从而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景公性子太急,他亲自赶车是很不聪明的,

因为韩枢是驺子,驺子就是骑马赶车技术很好的侍从了,景公平时不驾车,他的技

术肯定不如韩枢,所以,景公这样做不聪明

在此基础上,为了训练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全面的认识

景公,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齐景公的行为你有什么新的理解?(无论后人觉

得齐景公如何愚笨,但他的爱才之心是不能否定的,他爱臣如子,很惜才)

(2)第二次表现景公两次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我同样让孩子说一

说,用课件展示出来:

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向前,索性弃车,自己徒步跑开了。

在这里,我着重抓住了三个看似平常的词语:“不努力、索性、徒步”。首先

我让学生思考,真的是马不够努力吗?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明白不是这样,因为

书上第三自然段说,景公用的是良车好马。不是马不努力,而是景公心里太急,赶

车的技术又不够好。

其次,我请孩子弄明白索性是什么意思,景公这样聪明吗:学生通过课前预

习,能很快找出答案:索性的意思是干脆,急性子的景公没有经过思考,更没有去

找为什么马跑不快的原因,而是干脆弃车步行,他这样做的办法也很不聪明。

最后,请孩子告诉大家徒步的含义,并发表自己对景公这样能够做的看法:徒

步的意思是没有用工具,就靠脚走。有的孩子说,“这怎么可能比车快呢?我们都

能想明白的事儿,景公都不明白。”

(3)解题: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们想一想: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

什么?不能,因为路途远,徒步太慢。景公是由于太着急回城看自己的臣子了吧,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让学生回到课题,理解题目的涵义后提

问:孩子们,现在,你们觉得快好还是慢好呢?(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4、对照学习课文下面的文言文,这一个知识点我是通过反复诵读来体现的,

首先请孩子们对照课文,小组合作自由读文言文,再由老师读文言文,老师读一句

文言文,学生到课文里找出对应的白话文读出来,最后老师退居二线,请男女照着

刚才的模式,合作读文,加深孩子对文言文的理解。可以在此提示孩子们注意发现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之处,文言文简洁,而白话文更通俗易懂,通常白话文用两

个字表达文言文中一个字的意思。

5、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身边“欲速则不达”的例子,想想如

果自己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0:0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5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下个月英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