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8页
2022年《白公鹅》教学设计及反思
《白公鹅》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须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
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安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
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白公鹅》教学
设计及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公鹅》教学设计及反思1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理解词
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
特点,观赏文章的好词佳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视察与
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时间:
第2页共28页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两天,我们学习了《白鹅》(板书),大家肯定记得丰
子恺笔下的那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吧?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我们一起来填一填。演出表格。
2、学生填表并沟通
白鹅
①姿态伸长头颈、瞻前顾后
②叫声肃穆慎重、厉声叫嚣
③步态高傲从容、大模大样
④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3、这节课,我们再来相识一只白鹅,那是一只来自俄国作
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出示课题),看看这只鹅又有什么特
点。
二、粗读课文
1、这篇课文生字比较多,又是外国作家的作品,语言表达
第3页共28页
方式可能不同与我们,所以请大家仔细朗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
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再想想,这只白公鹅又有什么
特点。(学生自读课文)
2、沟通检查:
3、出示词语:
军衔腔调车辙涟漪勾当鱼饵禽类
荣膺攀谈掂量率领厮打撕咬主宰
泥泞凌乱径直慢条斯理耀武扬威
(1)指名朗读,正音,强调“勾当、率领”两个多音字。
(2)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沟通解答。(引导学生通过联系
上下文、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老师适时点拨引导。)
预设:
军衔:你知道哪些军衔?(元帅、将、校、尉、士)
车辙:车轮轧过的痕迹;“南辕北辙”
涟漪:从字形看,肯定与什么有关?怎样的水纹?
勾当:坏事情
荣膺:联系上下文猜想意思,再想想每个字的意思,说说词
第4页共28页
语的意思。
掂量:作动作,边做这个动作时还边想什么?于是引申出掂
量的另一个意思:思索
主宰:找到句子,读一读,猜想意思。白公鹅认为自己驾驭、
操控着整条河。
(3)一排排读词语,发觉每一排词语都有什么特点?(表
示名称、动作)
4、出示句子,读一读。
(1)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
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态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
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2)通过车辙零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方法,身上
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
(3)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
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4)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
漂移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假如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
第5页共28页
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5、梳理脉落:
(1)这只白公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填一填:()的
白公鹅
(2)为了突出白鹅的傲岸,丰子恺从鹅的叫声、步态、吃
相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写,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板书:
走相、玩相)
三、阅读观赏
(一)观赏其次段:
1、默读其次自然段,假如要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只白公鹅的
走相的话,你觉得用哪个词语合适?(板书:慢条斯理)
2、自由朗读这一段,作者叶.诺索夫是怎样写出白公鹅走路
慢条斯理的?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
(1)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细致掂量着每一步。[“掂量”
是什么意思?(用手称称重量――反复思索应当怎么做,结果会
怎样)它在掂量什么?(这一步落在哪里好,怎样放下去好)];
(2)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
第6页共28页
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小会儿这个姿态,再不慌不忙
地把脚掌放到地上。[想象鹅每一步的动作,并用手演示一下。比
较体会“先…再…;然后…再…”“先…再…然后..最终…”用
这样的连接写出了白公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
(3)通过车辙零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方法,身上
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为什么会每根细翎都不沾上
一点污泥?]
(4)就是狗在身后追逐,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去掉“就
是…也…”,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
(5)它总是傲岸地、纹丝不动地挺着长长的颈项,似乎头
上顶着一罐水。[比较:“它总是傲岸地挺着长长的颈项。”体会
比方的作用。]
3、再次朗读,感受白公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自由读,
指名读,小结写法。)
(二)观赏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部分3-6自然段,同样用一个词语形容白公
鹅的玩相。(无忧无虑、逍遥自在、耀武扬威……)
第7页共28页
2、又是怎样把它玩相的特点写出来的?同样来观赏一下,
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预设:
(1)可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一片水面,也划为
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官司,它根本没把我
放在眼里。[“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是什么意思?“它没把我放
在眼里”又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写出了它没把我放在眼里?与
“有时……有时……有时……”比较,体会“要不……就…….”
作用。]
(2)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
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白鹅也许认为这个世界上
的全部东西都属于它。[“勾当”是什么意思?这里指什么?按理
说,做这些事应当—?而白公鹅却—?那是因为—?理解“主
宰”]
4、体会作者情感:
(1)事实如此吗?
(2)出示句子,读一读: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
第8页共28页
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情愿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
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3)理解两个破折号的作用:转移话题;假如不用破折号这
个意思应当怎样表达?
(4)对白公鹅这种放纵的行为,我为什么不实行措施,再读
这两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5)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宠爱。
(6)小结:白公鹅走相慢条斯理,玩起来大胆放纵,但在作
者的笔下,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这白公鹅是那么可爱,我们禁不住
也和作者一样喜爱上了这只白公鹅。
四、拓展延长
1、假如大家读完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整篇文章,大家
肯定会更加宠爱这只派头十足的白公鹅的。
2、自由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白鹅》,谈读后感受。
五、写法对比
1、同样是写鹅,丰子恺与叶.诺索夫的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
什么相像之处?
第9页共28页
(1)结构上:先总体介绍特点,再从几方面详细写。《白鹅》
是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白公鹅》是走相、玩相两方面;
(2)描写方法上,都给予鹅人的感情,把它们当作人来对待,
让人觉得亲切可爱;
(3)运用反语,写出鹅的可爱,突出对鹅宠爱的感情。《白鹅》
中的“鹅老爷”“架子十足”“不胜其烦”;《白公鹅》中的“上
将军衔、勾当、主宰”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1、重视词语教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始终觉得词语
教学是阅读教学特别重要的部分,理解词语的过程是词汇积累的
过程,也是阅读理解的过程。当前的语文课堂强调“悟”,而这
种“悟”往往只偏重于人文方面,重视作者情感的体会,而忽视
了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忽视了写作特色的感悟。而词语学习正
是最基础的语文。所以,在平常的课堂上我一向重视词语教学。
假如从公开教学的角度看,感觉今日的课堂上可能在词语学习上
化的时间有些多,但从教学的过程和效果看,感觉比较满足。
如学生提出“荣膺”一词不理解,我问:平常我们遇到不理
第10页共28页
解的词语可以怎样理解?学生说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猜想意思。
于是,我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猜一猜。立刻就
有学生说是“当上”“成为”,这是孩子最简洁的换词获得的理
解;我再引导:怎样地当上?“光荣地当上、荣幸地成了”;我
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的?有的学生说,成为海军上将肯定是件光
荣的事,有的说,从“荣膺”的“荣”知道。虽然这个过程化了
较多的时间,但让孩子们经验了学习理解的过程,学到了理解词
语的方法。又如“涟漪”一词,我引导学生从字形看,这个词语
肯定与什么有关?孩子们立刻说出是水,因为两个字的部首都是
三点水。一个孩子说是“波浪”,我一边用手比画大波浪,一边
问:这样的波浪能叫“涟漪”吗?孩子们意识到“涟漪”是细小
的水纹。再如“耀武扬威”一词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想想每个字
的意思,学生就体会到是“炫耀武力,宣扬威严”。我借机引导
学生留意这个词语的构词方法:这个词语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
随着我手的指引,学生明白了“耀”和“扬”意思相近,“武”
和“威”意思相近。我再让学生想象,“耀武扬威”是什么样子,
从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调。
第11页共28页
本节课在词语教学上最大的失误是多音字的学习,这课多音
字比较多,假如把多音字列成一行,引导学生读一读,可能效率
更高,效果也更好。
2、重视了品词析句,提高学生语言的观赏实力。课文其次自
然段用总起—分述的结构描写了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语言
形象详细,值得细细品读。我引导学生通过品尝重点词语、想象
情景、比较体会等方法观赏课文语言。
如“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细致掂量着每一步。”一句,我
引导学生先说说“掂量”是什么意思?(用手称称重量――反复
思索应当怎么做,结果会怎样)再想想鹅在掂量什么?(这一步
落在哪里好,怎样放下去好)体会鹅走路的“慢条斯理”,体会
作者用词的奇妙。又如“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
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小会儿这个姿
态,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一句,我让学生想象鹅每
一步的动作,并用手演示一下,体会鹅走路的样子,同时感受视
察细致、描写的详细;在学生想象走路样子后,我又把课文后其
次个“再”换成“最终”,让学生读一读,通过比较体会用“先…
第12页共28页
再…;然后…再…”突出了鹅不厌其烦地仔细走每一步的样子。
(课后,有老师提出,当学生想象出鹅走路的样子后,可引导学生
思索,你有没有在生活中,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慢条斯理”
走路或做事的例子,让学生联想到戏剧中大官走路的样子。我觉
得很对。)
3、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与表达实力最有效的手段。
如何在品读观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实力?我觉得,可
以在课后支配仿写的练习。如让学生细致视察戏剧中“官员”踱
着方步走路的样子,进行仿写的练习。
在写下以上反思的同时,我担忧,我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教
学是不是会被人指责过于强调了“训练”,回到了强调“语言文
字训练”的年头,使语文课失去了情趣。因为,在新课程实施后,
不少老师不敢再提“训练”两字,好像一提“训练”就是支离破
裂的、冷冰冰的、没有情趣的语文课。但我却困惑新课程实施过
程中为“悟”而“悟”,为“人文”而“人文”,为“情感”而
“情感”的教法。我以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矫枉过正”使语
文教学丢失了语言的特色,丢失了语文的特色,这也是不对的,
第13页共28页
值得我们反思的。
《白公鹅》教学设计及反思2
一、预习探究
1、仔细读课文,相识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相应的词语。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搜集有关鹅的诗句和文字资料。感知文章大意,完成预习
要求。
相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学问,感知文章大意。
二、合作沟通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不想再看一看?(播放有关白
鹅各种神态的图片)
2、看了这些白鹅的图片,你觉得白鹅怎么样?用一个词语来
说。
3、看着白鹅,有没有想起一首古诗?
4、生背诵《咏鹅》,这首古诗赞美了什么?
5、简介作者丰子恺。
(1)今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写白鹅的课文。(板书:13、
第14页共28页
白鹅)
齐读课题。这是闻名的文学家丰子恺先生写的,想不想相识
一下这位文学大师?
(2)出示丰子恺先生的照片及简介,师读简介。
(3)看了他的简介后,你想说什么?(接着学生的话题说)所以
读丰
子恺先生写的文章,我们应当感到很荣幸。
(4)同学们,丰子恺先生把他家里养的一只白鹅画了下来(展
示丰子恺先生画的画,即课文中的白鹅图。),不仅如此,他还给
白鹅写了这一篇文章。
6、齐读课题,问学生:读了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7、学生质疑。
8、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语句。
1、学生看图片。
2、用一个词语说对白鹅的感受。
3、学生背诵《咏鹅》。
4、学生看丰子恺先生的照片及简介后谈自己想说什么?
第15页共28页
5、学生质疑。
学生会提出问题:这是怎样的一只白鹅?
6、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语句。
创设意境,学生学习爱好浓。
巩固字词,材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梳理读书疑难问题。要向学生简洁介绍作者丰子恺
三品读体验1、品读“吃相”部分
(1)在这几方面的描写中,作者着重写的是哪方面呢?(吃相)
师:一目了然,作者花了最多的笔墨在吃相的描写上,可见白鹅
的吃相作者视察得最细致了,我们不妨就先来学习鹅的吃相这部
分内容。
(2)请同学们把读书要求看一看。快速默读5至7自然段,看
看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下来。鹅的
吃相有哪些令人发笑的地方?用“__”划下来。读读这些句子,想
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3)你从哪些词读出了它吃相的好玩?什么叫“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相机板书两个词。(师:吃饭的时候必需是先吃一
第16页共28页
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这样有规
律,有节奏的吃饭步骤从不打乱,就叫“三眼一板”,而且总是
很细致,镇定自若地吃饭,就叫“一丝不苟”。)
(4)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鹅的傲岸)谁来读一读?
(5)接着来说说还有什么让你发笑的地方。出示:“这样镇定
自若地吃饭…堂倌一样。”
①“堂倌”是什么?(相当于以前饭馆里的服务员)
②为什么白鹅吃饭时必需有人侍侯?接着找。
(6)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并且站着侍侯.(顺势提问:什么
是窥伺?就是偷偷地看。)同样来说说你的体会。(傲岸)读一读。
(7)还有哪里让你发笑的地方?出示“因此鹅吃饭时…真是架
子十足!”
好,我们全班读一读这句话。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生自由说)吃饭都必需有人侍侯而侍侯它的人竟是大名鼎鼎
的丰子恺先生,可见这只鹅的确是“好一个傲岸的动物!”可见丰
子恺先生是多么喜爱这只大白鹅呀!难怪把这只白鹅称为“鹅老
爷”,的确是一副老爷脾气呀!
第17页共28页
(8)这些描写白鹅吃相的句子中,你对哪几句感爱好,你就读
哪几句?读出鹅的傲岸来。指名读。师生共评。全班齐读。
2、趣读“姿态、叫声、步态”部分
真是一只架子十足的鹅老爷啊!这位鹅老爷的傲岸不仅表现
在“吃相”上,还表现在它的“姿态、叫声、步态”上。你对哪
部分内容感爱好,抓紧去读一读吧!画出能表现白鹅傲岸的句子。
⑴“姿态”方面
学生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些词是体现鹅傲岸的?(板书:
伸长头颈、瞻前顾后)你能读出它的傲岸来吗?它傲岸的姿态让作
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好一个傲岸的动物!”
⑵“叫声”方面
①对叫声感爱好的同学来读一读。通过哪些词你读出了它傲
岸的特点?
②课文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它的叫声的傲岸?
顺势提问:假如鹅也会说汉语,当生客进来时,鹅会怎样厉
声叫嚣?假如篱笆外有人走路,它又要引吭大叫些什么呢?(绽开想
象)
第18页共28页
③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尽职、傲岸)白鹅傲岸的叫
声,让我们不禁又想起了丰子恺先生的那句话:“好一个傲岸的
动物!”
师:多么尽职、傲岸的白鹅呀!请女生来读一读其次自然段,
让我们再去体会一下它的尽职和傲岸吧!
⑶“步态”方面
①信任对白鹅步态感爱好的同学肯定不少。指名读。顺势提
问:“净角”是什么?(“净角”是指京剧里一种大花脸的角色,
多指那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随机出示图片。见过
净角出场的样子吗?(展示包公出场的片段影像资料)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采纳了对比的方法,复习《白鹤》的特点,引
出思索: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又用什么特点呢?一下子让孩子们
对白公鹅产生了爱好。再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白公鹅的
特点,然后品读描写白公鹅特点的句子,最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
进行比较两课异同点,体会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事物,语言各具
特色。
第19页共28页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未能在一课时完成,由于自己在实
施教学时没有把握好重点,拖延了时间。一节课下来,通过校长
的评课,指引迷迷津,我在始终思索着一个问题:课堂上如何让
学生欢乐、我轻松。
《白公鹅》教学设计及反思3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视察与
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1课时。
第20页共28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2、视察、说话: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入新课:
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
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
要求借助拼音读精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留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⑴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
行对比阅读和沟通。
白鹅
第21页共28页
白公鹅
①姿态
②叫声
③步态
④吃相
⑤玩相
⑵从表中你发觉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同:高傲、派头。异:一个镇定自若、大模大样;另一个
慢条斯理,细致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详细写如何“落步”、
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逐的步态。)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⑴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食料简洁、吃法有板有眼,须要等候)
⑵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
第22页共28页
(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⑶探讨:
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具体?你从中体会到
什么?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
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五、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好玩的句子。
我采纳了对比的方法,一下子让孩子们对白公鹅产生了爱好,
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事物,语言各具特
色,通过比较也培育了学生的阅读实力,对文章的写法也有所感
悟。
《白公鹅》教学设计及反思4
一、教材分析
第23页共28页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
的动物,如丰子恺和叶.诺索夫同写鹅,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
动物如老舍先生写的猫和母鸡。但在同一单元中同时出现了两篇
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鹅,这是过去教材中不会
出现的,而这些“鹅”在不同作家笔下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特性,
在教学《白公鹅》时假如留意和《白鹅》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会
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对文章的写法会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相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
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作者的详细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
不同。
二、学情分析:学生阅读感悟实力较强,搜集和存贮的好词、
佳句、文段较多,能敏捷运用所积累材料。
三、教学方法手段:通过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
第24页共28页
者语言的特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课前打算:相关图片与文字幻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受,整体感知
1、齐读词语。
2、出示阅读提示: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叶·诺索夫描
写的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是从哪几方面详细描写的?学生自由
朗读
3、沟通: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
4、为了突出白鹅的傲岸,丰子恺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
方面进行详细的描写,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板书:走路、
活动)
(三)自主研读
1、观赏其次段:
①、默读其次自然段,假如要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只白公鹅的
走相的话,你觉得用哪个词语合适?(板书:慢条斯理)
第25页共28页
②、自由朗读这一段,作者叶.诺索夫是怎样写出白公鹅走
路慢条斯理的?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
预设:
(1)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细致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
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
样;然后摆一小会儿这个姿态,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想象鹅每一步的动作,并用手演示一下。]
(2)通过车辙零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方法,身上
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
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方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3)就是狗在身后追逐,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狗追逐
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齐读其次自然段。
2、观赏第三段:
①、快速阅读3-6自然段,同样用一个词语形容。
②、细致阅读3——6自然段,想象哪些句子的描写最有意思,
最吸引你?请做上读书记号。
第26页共28页
预设: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
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白鹅也许认为这个世界上
的全部东西都属于它。[①勾当:看了这个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是小偷吗?在这儿指什么?读读。②干这样的事情,还吸引你,
为什么?]
③、体会作者情感:
(1)出示句子,读一读:“它要是知道了……那可就要大吃一
惊了。”
(2)讲解破折号的作用
(3)谁能用叶诺索夫的调侃的语气对白公鹅说几句话吗?
(4)小结
(四)写法对比
1、同样是写鹅,丰子恺与叶.诺索夫的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
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小组探讨
2、读了这样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3、拓展延长
假如大家读完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整篇文章,大家肯定
第27页共28页
会更加宠爱这只派头十足的白公鹅的。
六、板书设计:
走路慢条斯理
海军上将派头
活动逍遥自在
七、教学反思:
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
白公鹅的特点时,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
最终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一是重视了品词析句,提高学生语言的观赏实力。课文其次
自然段用总起—分述的结构描写了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语
言形象详细,值得细细品读。我引导学生通过品尝重点词语、想
象情景、比较体会等方法观赏课文语言。如“它走起路来慢条斯
理,细致掂量着每一步。”一句,我引导学生先说说“掂量”是
什么意思?再想想鹅在掂量什么?(这一步落在哪里好,怎样放
下去好)体会鹅走路的“慢条斯理”,体会作者用词的奇妙。
二是课文插图的利用。这堂课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
第28页共28页
想象,这是这堂课中激起的一点火花;
三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白鹅》一课中,我教写
作方法。是先让学生找,但发觉学生很难找到,最终只有个别学
生说了出来。经过这节课,我感觉到假如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
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3:3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