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崇实小学南校宋菊香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37页及做一做第1题。
【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
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
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
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分男女调查学生喜欢的活动的情境,要求把两张单式统计表
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
的结构,并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包括了
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关
系,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
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
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
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
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
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
发展统计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
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
表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组合作表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及活动
1、咱们今天先算几道特殊的加法算式。
最后一条:
师:等于什么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错,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
进入今天的课堂吧!
孩子们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课件出示7项学生常参与的课外活动情境图,让学生猜想男女同学喜欢的活
动一样吗?(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了解新知
(一)出示数据,直入新课
1、师:孩子们,宋老师请了我班的两个小助手,他们帮我做了我们班上的
以上活动最喜欢的情况调查统计,并且分别制成了两张“单式统计表”
师:请看[边说边按课件]让我们静静思考、静静读懂它。
[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
三(2)班男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1165472
静待5秒
[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
三(2)班女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1023983
静待5秒
2、回答问题,激发矛盾
师:孩子们,哪个活动是男女生都喜欢的啊?
预设生[猜测]:玩电脑……或其他……
师: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原来刚才男生表还没看清楚啊!)
师:那你希望老师把这两张表格怎么放就能一眼看出来呢?
3、逐步合并
(1)左右放置(2)上下放置(3)调整活动项目顺序放置
(4)去掉第二张表格的活动及项目名称推上去。
三(2)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1185362
人数1014893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并?(因为两张表的活动项目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去掉
一张表里的活动项目,直接推上去)
(3)交流讨论
师:[手指活动及人数一列]那么这些是不是都很合理了呢?
师追问:你觉得这里不合理,你想怎样改呢?
学习小组各有一张表格,咱们把它给填完整,把不合理的地方变得更加合理,
比比看哪组做得又快又美观。
(二)设计复式统计表
师:孩子们,来,宋老师已经收到了很多作品,咱们一起来点评一下:
(1)预设:老师,可以把上面的那个格子分成两部分,用斜线划开。
师:哦,你想说的,是不是这位同学所表达的意思啊?
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师:来,隆重请出这位同学也来说说自己的意思。
(2)预设:[课件出示]师:孩子们,我这儿还有1张很特殊的表格,这孩
子把这格变成了这样,我好想听听他们组的想法。
请学生介绍想法。师在表格中画箭头。
师:[用红笔圈]这个同学真了不起,把复式统计表的表头做得如此科学明了。
(3)师:咦,我还惊讶地发现你们怎么把标题都给改了啊?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现在指的是全班生喜欢的活动。
标题改为:三(2)班全班学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
(三)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合并、及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
1、[课件演示]
师:孩子们,带着刚才的经验,我们进一步将这张表补完整吧。
2、师揭题:孩子们,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就叫它复式统计表。师将板书:
单式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补充完整。
师:咱们最大的创新在哪里?(在第一个格子)[课件演示圈出]师:这个格
子啊!咱们叫它表头。
师:来,谁愿意介绍一下,咱们的表头是怎么创新的呢?
①第一行是我们统计表中的活动,竖下来第一列是性别,中间这两行是人数,
我们在最头这格应该分几小格写上这三个内容呢?(分三格)
(第一格就写了“活动”,第二格写人数,第三格写性别,边说边用手势比划,
边板书:表头)
这一空格也就是这个统计表的表头,这样设计能很清楚地反映出这张统计表
的内容。
(四)比较新旧、感受新表优势
1、师:来比比看,复式统计表与原来的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说不同)师:孩子们,现在你能很快找出哪个活动是男女学生最喜欢的吗?
2、概括优点
师:孩子们,现在你来说说看,咱们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啊?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五)解读统计表并思想教育
师:这样棒的复式统计表,让我们仔细看看它吧,你还发现哪些重要的信息
呢?
师:咦,这里面有两个3,它们所代表的意思一样吗?[课件演示:圈出3]
2、师:你有什么话想跟这这些同学说?
(六)了解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师:复式统计表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无处不在,你见过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三、生活应用、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金牌统计表
各国(中美俄)三届奥运会金牌统计表
国家
金牌数
届数
中国美国俄罗斯
第27届
28
3932
第28届323527
第29届513623
(1)师:孩子们,这是中美俄三届奥运会金牌统计表,这张复式统计表完
整了吗?[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国家、届数]
(2)找数据及数据的意义
A、师:孩子们,这表格中的所有数据都有自己的意义吗?(有)
请问28表示什么意思?[点击课件圈出28]
请问23表示什么意思?[点击课件圈出23]
B、师:美国第29届得了几枚金牌?
(3)快速抢答
师:孩子们,你们很善于观察数据,接下来老师这里有几种说法,不知道正
确与否?
师:当老师出示一种说法,你要自己读题,快速做出判断,请把手举高,用
勾和叉表示。
A、[课件出示]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B、[课件出示]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C、[课件出示]每届都是中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4)增加行与列
A、师:如果我想比较这几个国家的第30届,数据增加在哪里?(增加一行)
B、师:咦,这时候,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坐不住了,他说:“让我们英
国也参与进来比一比吧!”
师:孩子们,你认为英国的数据应该增加在哪里呢?(增加一列)
师:继续增加国家与届数,表头需要更改吗?(不需要)为什么呢?(学生
自由说)
分颜色显示:国家及各个国家名称、届数及各届数、金牌数及数据
揭示复式统计表的内容丰富。师板书:丰富
师:那什么需要更改呢?标题改成:(中美俄英)四届奥运会金牌统计表
(5)师:孩子们,观察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请你预计一下,第31届奥运
会这几个国家的金牌得数会怎样呢?说说你的理由。(___第31届巴西奥运会)
第31届得金牌最多的国家最有可能会是谁呢?
师: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能在第31届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
四、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现在单式统计表+单式统计表=什么你有答案了吗?(……)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现在让我们静静回忆、静静思考今天这节课,
学得开心吗?有收获吗?
心情驿站:
状
态
人数
收获
心情
知识
附: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便于比较
丰富
简洁
单式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镇江市石桥中心小学朱艳琴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
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
十单元《统计》中的第一个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的进程,发展统计的观念”,关注学生参与
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因此,复式统计表的教学,不仅仅局限
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
计观念。例题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
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填表后提出
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练一练”和练习二十第1、2题都提供了数据,
安排学生填表、计算,并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其中练习二十第1题还安排学生调
查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经历统计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
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
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
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
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调查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内需。
1、谈话:同学们,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生活,我们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课间活动,班级也设置了内容丰富的图书角。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云小学五
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
的场景图)
(1)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要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
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2)教师边出示多媒体课件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
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3)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反映了某一个兴
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2、根据这4张统计表,我们进行一次答题比赛,好不好?要求:比赛分2
个小队,一、二两组为红队,三、四两组为蓝队,一起口答,答得既快又对者获
胜。(多媒体课件显示)
(1)红队准备,蓝队判断。
●民乐小组男生有()人,女生有()人;航模小组男生比女生多
()人;美术小组男生比女生少()人;书法小组一共有()人。
(2)蓝队准备,红队判断。
●4个小组中,()小组人数最多,()小组人数最少;()小组男
生最多,()小组女生最多;男生共有()人,女生共有()人。
(3)宣布红队获胜。估计蓝队有话要说,认为比赛不公平。说说为什么不
公平?(蓝队回答的问题需要把4张统计表都看完,还要做比较,才能找到答案。)
(4)红队的同学,同意吗?
小结:是呀,这4张表格都是单一反映了一个组的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
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或了解四个组总的情况,这张统计表就显得不方便了。那有
什么办法让我们一下子既能看出每个组的情况,又能看出4个组总的情况呢?
(先自己思考,然后跟同桌讨论讨论)
(5)集体交流: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把所有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张
统计表里。
【设计说明:如何让学生经历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这里,
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而是以比赛的形式,通
过提出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让学生自发地感觉比较的不便与繁琐,从而产生学
习(或者说创造)一种新表格的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合并统计的必要性,合并表格
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实际需要,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自主学习的
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同时激发了自主研究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认识复式统计表。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1)谈话: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
师出示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2)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这张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课件出示
表2(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3)提问: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课件出示表3(把“人
数”分别改为“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
(4)修改“表头”:性别、组别、人数(课件出示表4)
(5)提问:怎样从表中反映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多少人,其中男生一共有
多少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呢?
再添“总计”一栏,课件出示表5(屏幕显示有“总计”一栏的统计表)
强调:为了醒目让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
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6)重点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
提问:“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对照表格讲解,怎样计算?(“合
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
和”或者“男女生人数之和”,计算“总计”的两种方法可以起到检验的作用。)
(7)小结:给这张表格加上标题、时间,就是一张完整的统计表了,它叫“复
式统计表”(齐读课题并板书)
2、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标题、时间、表格,最
重要的是表格部分)
3、重点讲述“表头”的含义。
教师指着第一行第一列这一格讲述:这是统计表的表头。
提问:表头被分成几个部分?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表头中的三部分分别与统
计表中的哪部分有关系呢?(“性别”表示横栏内容,“组别”表示纵栏内容,“人
数”表示表中的数据)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统计表中相应的区域覆盖颜色。
4、学生填写统计表
(1)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那几格的数据是通
过计算后填写的?
(2)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书上106页的统计
表中。
5、分析表格
(1)启发:好,现在我们根据这张复式统计表回答刚才蓝队的问题,看看
是不是更方便?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问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
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学生观察后口答。
如果下个学期青云小学只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你觉得会开设哪两个兴趣小组
吗?说说你的理由(航模、美术比较受喜欢)。
(2)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
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结合学生发言板书:信息丰富、便于比较;
整体了解,总体分析)
【设计说明:通过讨论评价、不断尝试调整以及实践经验,学生提炼了一种
新的表格,而且在不断的讨论评价中,学生对新知(复式统计表)也不断完善。这
儿在利用教材内容的同时,又没有局限于教材。有效地打通了两种不同的统计表
之间的联系,考虑得比较周到,对统计数据的观察、分析也做得很到位。特别是
利用表格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这一块的分析,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感
悟统计的价值。】
三、复习巩固,应用复式统计表。
1、谈话: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体育竞赛中常常用到。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25~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完成“练一练”。(课
件显示题目)
(1)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指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对,
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2)提问: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
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3)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
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
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再让我们来看看___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奥
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吧!金牌51枚,位居金牌榜第一,银牌21枚,铜牌
28枚。(一起填写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震撼每位同学)
(4)你能预测一下,___伦敦奥运会中国队能夺得多少枚金牌吗?好,让
我们一起期待明年中国队更精彩的表现吧。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可随情况的变化
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进一步学会填写与分析数据,体会统计
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谈话: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民航机场的发展也很快。请看这组
信息。(课件出示题目)说说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在书上填表(提醒学生可用计算器计算)后,指名把填写的展示
在实物投影上,集体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正确率。
(3)提问:为什么表中没有“合计”、“总计”?
(4)指出:统计表需不需要“合计”或“总计”,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
安排!
【设计说明:一张统计表中到底要统计哪些内容?其实是要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的,这里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用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哪些统计内容源
于实际的需要,而不是要千篇一律的。】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课前调查学生家中的电话数量。)
实物投影调查统计表,揭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词语的意思。
(1)课前分小组调查同学家中的电话数量情况。
(2)各小组长汇报本组家中的电话数量情况,其余同学各自在书上记录。
(3)各自完成统计表。填完后同桌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表格,核对
数据是否正确一致。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复式统计表”,你有哪些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
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其实我们学的只是最为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人们要作出分析、比
较的时候总会用上各种复式统计表。如学校各年级男女人数统计表、奥运会各国
奖牌统计表、天气情况统计表、银行利率调整表、校运会各班分数表等等,只要
我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设计说明:在回忆中总结全课,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树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复式统计图的制定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来源于
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后记】本课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单式统计表的不方便产生强烈的学
习需要。然后分小组讨论复式统计表该是怎么样的,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统计
表,带领学生一起经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一方面培
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另一方面凸现统计数据源于实际且必须真实可靠,整个课堂
具有现代的生活气息,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能轻松地获取了知识。
在学生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基本形式后,出示了几份与例题不一样形式的复
式统计表,让学生感受统计表的形式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充
分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整节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学
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
细节方面有待加强,对表格里的数据是表示什么意思,要让学生充
分思考,教学复式统计表时,要先让学生思考合并后的统计表要统计哪些内容,
是什么样子的,在初步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让学生学
会看表,特别是学会看懂表头的内容。最后如果能通过渗透人文性的知识,让学
生在课后搞一个小小的实践调查活动,来巩固和深化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应
用知识的能力,那教学实效会更高。另外,对后进生还要多加关注。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2:5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