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首经典古诗词(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
59首经典古诗词,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
——励学篇——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经典评析: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
路。
——集杭州俗语诗——
清·黄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经典评析:
有缘千里来相会是经典名句,形容两个有缘分的人,不管相隔多
远,都会相遇的。最早出自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
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题桃花扇传奇——
清·陈于王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经典评析:
诗人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激愤难
抑,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
——杂感——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经典评析: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该诗的名句,道出了古
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极大的悲愤力量。
现在多用来形容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的困境。
——夜坐·其二——
清·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经典评析:
所谓“美人如玉”,即用秦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象征着诗人
为艺术锲而不舍的审美追求;所谓“剑如虹”,即用荆轲入秦的典故,
象征着诗人为祖国不惜献身的伟大襟怀。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经典评析: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
理名言。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同学们应十
分珍惜时间才是。
——竹枝词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经典评析:
“四海一家皆弟兄”出自《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结合创作背景,虽然此时黄庭坚被贬蛮荒,周围都是陌生面孔,但所
到处也还是宋朝的土地,都是祖国的亲人,应该相亲相爱。
——自谴——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经典评析:
此句常比喻人得过且过、只顾眼前及时行乐而不思明日愁苦,流
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在政治腐败的晚唐社会,这
又何尝不是一种率直洒脱呢?
——己亥岁·其一——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经典评析: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
来的。曹松的这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战乱殃及江汉流域,兵
荒马乱、生灵涂炭的现实。
——自嘲——
宋·陶谷
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经典评析:
北宋年间,陶谷自认为久在翰林院,功劳不小,便指使党羽向皇
帝推荐自己,希望能得到重用。宋太祖笑道:“我听说翰林学士起草
诏书,都是参照前人旧本,再换几个字句,不过是依样画葫芦而已,
算不上什么贡献。”陶谷听闻后,便题此诗自嘲。太祖得知,更加不
愿重用陶谷。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经典评析: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
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笔
势刚劲,格调雄迈。
——赠去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经典评析:
诗人从侯门“深如海”的形象比喻,从“一入”、“从此”两个
关联词语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
更哀感动人,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
——绝句——
宋·夏元鼎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经典评析:
这首七绝现常用以比喻做事或治学,开始时往往很艰难,及至功
夫、火候到了家,便会豁然开朗,一通百通,获得成功。
——祝母寿诗——
清·慈禧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经典评析:
慈禧母亲六十大寿时,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
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裱好后送去了。
这副书法一直保存了几代人,最后毁于文革。这副书法的内容便是这
首诗。
——入京——
明·于谦
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经典评析:
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
的铮铮铁骨。后世人们经常用“两袖清风”和“玉壶”来比喻为官廉
洁。
——书扇示门人——
书扇示门人
一排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经典评析: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前人那里继承而来的,同样,我们辛
苦经营的一切,也免不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经典评析:
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是不能“看尽”的。然而诗
人尽可自认为当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
看尽。虽无理却有情,此情也极具感染力。
——宝剑记——
明·李开先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
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经典评析:
男子汉是不轻易哭泣的,但那只是因为还没有到达让他伤心的地
步。我们现在常用“男儿有泪不轻弹”来鼓励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意志
坚强。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经典评析:
忽然听到好友被谪九江的消息,诗人不禁“垂死病中惊坐起”,
“惊坐起”三字,把消息的惊人和闻者的震惊以及当时难受的心情,
都强烈地表达了出来。
——花月痕·第十五回诗——
清·魏子安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经典评析:
此诗是书中女主角杜采秋写给男主角韩荷生的。而首二句,乃是
一诗之冠,道出千古情殇。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经典评析:
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
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
我辈”。
——论诗五首·其二——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经典评析: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
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典评析: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
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
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经典评析: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
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
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经典评析:
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
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这两句抒发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
雄心壮志。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经典评析:
“不问苍生问鬼神”借贾谊的典故,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
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
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
酬的感伤。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经典评析: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
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
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洗儿——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经典评析:
我们今天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由此诗脱出。“人皆养子望
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道理不言自明;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
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此时苏轼刚经历
过“乌台诗案”,“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点不难
理解。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经典评析:
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
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
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湖上杂诗——
湖上杂诗
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经典评析:
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但是年华如水,青春易逝,谁也无法
挽留青春逝去的脚步呀!“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明显流露出作
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和无奈的心情。
——赐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经典评析:
疾风知劲草,谓在猛烈的大风中,可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
比喻意志坚定,经得起考验。
——乙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经典评析: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
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
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
后一份心力。
——儿女团圆——
儿女团圆
元·杨文奎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经典评析:
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遭
受大大小小的挫折与磨难,英雄自古也多磨难。
——劝学诗——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经典评析:
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
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黑发”与“白首”前
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浪淘沙·其八——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经典评析:
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
出闪亮的黄金。诗人屡遭贬谪,坎坷备历,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
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
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经典评析:
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
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
机之妙。”
——结交——
唐·孟郊
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
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
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
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经典评析:
孟郊的这首诗用制作镜子与结交朋友作对比,非常形象地劝诫我
们要注意分辨身边的朋友。在古代,铸造镜子一般是用青铜,青铜镜
也容易擦干净,而质量不好的铜做出来的镜子根本照不清。交朋友也
一样,需要结交心胸宽广的人,而要远离小人。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经典评析:
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
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并将这一
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经典评析:
这首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
诗人在江边被水势引发无限的感慨,他审视了自己的创作:“为人性
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自谓平生特别喜欢、刻意追求最
能表情达意的诗句,达不到语出惊人的地步决不罢休。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经典评析:
此诗是朱熹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
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经典评析:
“十年磨一剑”,表明此剑凝聚剑客多年心力,非同一般。虽说
“未曾试”,而跃跃欲试之意已流于言外。此两句咏物而兼自喻,诗
人未写十年寒窗苦读,也未正面写自己的才华和理想,然而通过托物
言志,已可洞悉诗人的心理。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南唐·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经典评析: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
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这首
秋夜抒怀之作,具有李后主词的一般风格。它没有用典,没有精美的
名物,也没有具体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种顾影自怜,空诸一切的观念。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经典评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
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
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浣溪沙——
清·纳兰容若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经典评析: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问句,可谓起的妙绝。
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哀叹。这两句中似乎有相对的主体,
一个是“我是人间惆怅客”
的“我”,另一个是“知君何事泪纵横”的君。但从词意看来,
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唐·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经典评析:
草木自己是没有感觉的,他们的生死荣枯自有时节决定。
——送隐者一绝——
唐·杜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经典评析:
意谓地位显贵的人也难规避年老时头上生长白发的岁月流逝的自
然法则。
——上堂开示颂——
唐·黄蘖禅师
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经典评析:
要不是经历如此一番透彻心骨的寒冷,又怎能有梅花如此扑鼻的
芳香呢?这两句诗常用来勉励人: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得
起严格的锻炼折磨,然后才有苦尽甘来的特殊成就。
——戏张先——
宋·苏轼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经典评析:
“一树梨花压海棠”化用自元稹诗《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
压象床”,用来调侃老年丈夫娶年轻妻子。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经典评析:
此诗诉说贫女悲惨的处境和难言的苦衷。诗人把贫女放在社会环
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
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
——遣悲怀·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经典评析:
这首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
哀思的几件事。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
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经典评析: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自身深
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
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
伤情。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经典评析:
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
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离思·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典评析:
见过汹涌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一提;除却巫山彩云,别处的云
就相形失色。后人用以表达对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怀念及表示对后来
事物的黯然失色感。
——浣溪沙——
清·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经典评析:
昔日平常往事,如今已不能如愿以偿。对旧日的怀念和今日之寂
寞不言自表。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清·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经典评析:
意思是说“事物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美好,在发展
的过程中往往会变化得超出人们最初的理解,没有了刚刚认识的时候
的美好、淡然。”。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经典评析: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
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
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前出塞·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经典评析:
在两军对战中,如果把敌人的主帅擒获或者击毙,其余的兵马则
不战自败。这也教育我们在解决事情上抓住关键,其他的细节便可以
迎刃而解。
——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经典评析:
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因为花儿散放着醉人的清
香,月亮也有朦胧的阴影之美。这两句诗构成因果关系,前句为果,
后句为因。这里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丽幽美,景色宜人,更是在告诉
人们光阴的宝贵。
——过华清宫绝句——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经典评析: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
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
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2:34: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