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四大发明的时间

更新时间:2022-11-15 22:08:18 阅读: 评论:0

初二考试300分怎么办-山水画取名大全集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爱由心生)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1

为什么拥有四大发明的中国在明清的时候衰落了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为世界科技的进步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是最早发现磁铁的指极性,并且利用它制成指向仪器的

国家。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发明了一种称为“司南”

的磁铁指南仪器。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

代的印刷术分为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类。雕板印刷术先行

出现,活字印刷术是在探求改进雕板印刷术的过程中发明的。

北宋庆历年间(104l-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升终于首创泥活字,

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

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往往认为造纸术是蔡伦于105年稍

前时所发明的。但近几十年来多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汉时的

麻纸,最早的是西汉初年,表明了在蔡伦之前100多年时,中国

即已制造了以麻为原料的纸张,这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大大推

前。尽管蔡伦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他开拓了造纸新原料,

用树皮和废弃的麻布、鱼网造纸,并改进了造纸工艺,造出优质

的适于书写的纸张(时称“蔡侯纸”),使纸张得以迅速推广,其

伟大的功绩仍是值得赞颂的。

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炼丹家,它的问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

的孕育过程。在古代炼丹家的炼丹活动中,硫磺和硝是常用的药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2

品。硫磺被视为“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硝石被认为可“久服轻身”,

它们的易燃性亦在炼制活动中被炼丹家所认识。到了9世纪的唐

代中叶时,炼丹家更发现了把硫磺、硝和炭混合在一起加热,会

发生爆燃,引起火灾,烧伤人的手面,烧毁房屋。由此.人们便

把以硫磺、硝和炭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药物称为火药。在经过

一段探索后,火药开始被实际应用。火药在隋朝时出现,唐末用

于军事上.

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

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在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

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

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

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近代实验科学家

的始祖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也曾说过:“如果想看看各种发

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火药、指

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

化、变化是这么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

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3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4

着。这种融合又通过共同的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抗击外来

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等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第四,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一方面在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

方面,依然走在世界的前列,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巨匠和带总结性

的科技著作;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

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出现了一批杰

出的思想家和优秀小说。

为什么明清是中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重要时期呢?我们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就通过废丞相、设立特务

机构、八股取士、废行省设三司等措施,极大地强化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明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明中期以后,农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水稻产量提高,新农作物

品种的引进、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使农业生产超过前代水平;手

工业生产各部门蓬勃兴旺;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此基础上,在

江南一些地区和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内,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萌芽,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现象。

2.明朝民族关系

明初,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刺等部。瓦刺曾大败明军,于谦

领导军民,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修好,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5

边境互市和呼和浩特城的修建,促进了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明

政府迁都北京,修建长城加强了北方的防御。16世纪初,建州

女真在其首领努尔哈赤领导下,统一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

政权。后来,女真改名“满洲”,后金改国号为清,并逐渐成为

一支颇具威胁的力量。

3.明朝对外关系

明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远航,密切了我国同亚非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显示了明朝的

强盛和科技的先进。此后,华侨下南洋者更多,华侨对南洋的开

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明中期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扰。

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支持下,平定倭寇,肃清倭患,这是我国

古代人民抵抗外侮的一次胜利。16世纪,西方殖民者相继来到

我国沿海地区,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

的居住权。此后,开始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4.明朝灭亡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魏忠贤迫害异己,残害人

民。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加上连年灾荒,终于162

8年从陕北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成为明末起义军的

杰出领袖。李自成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得农民拥

护。1644年,农民军在西安建立政权,并很快攻占北京,推

翻明朝,张献忠农民军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很大发展。但李自成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6

农民军在明将吴三桂和清军联合进攻下失败。清军入关,占领北

京。

5.清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清朝迁都北京,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后,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

制度,设立军机处,使皇权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在思想文

化上实行专制。但是,满洲贵族也不能不像以前的军事征服者一

样,在经济上采取措施,以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清初奖励垦荒、

“摊丁入亩”等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前期手工

业生产也有较大提高,手工工场数量更多,规模更大,产量更高,

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特别是“闭关

政策”,尤其是当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先进国家已经确立,工业

革命已经逐步开始,资本主义逐渐取得世界性胜利的情况下,清

朝推行“闭关政策”,无异于作茧自缚,只能使中国与世隔离,

逐步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6.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前期,又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这

种发展,一是体现在平定内部民族分裂势力,加强对西藏和台湾

的管辖,使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在统一大家庭中

进一步融合;另一方面,则通过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击

败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共

同的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增进了民族团结。

7.清朝的民族关系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7

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其民族政策的核心是

如何处理自己同广大汉族的关系,确保满洲贵族的特殊利益。清

朝前期在民族关系方面,体现了恩威并用的特点:

①对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贵族的分裂叛乱活动,清廷针锋相

对,坚决派兵镇压,并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在边境地区建立起严

密的行政机构和边防制度。

②十分重视笼络少数民族上层首领,对愿意归附的少数民族

首领,一般都承认和保留他们统治本民族的权利。

③利用宗教来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在蒙古、西藏大力

提倡喇嘛教。

④将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区,直接纳入中央政府各级行政机构

的有效管辖之下,取消了国内独立、半独立的民族政权。

⑤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⑥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互相依赖、联系、交流的空前加强,

最终使少数民族居住区的辽阔边境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牢不可

分的组成部分。

⑦基本奠定今天民族关系的格局。

⑧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与反抗外来侵略交织在一起。

⑨对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管辖,清政府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

民族事务。

8.明清文化

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

08经济学1班曾禧25号

8

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为其杰出代表。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剧,既反映了文学的

繁荣,其中也不乏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内容。

明清时期的教育具有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失

去了往日的积极意义,已成为对人们进行精神束缚的桎梏。明朝

时,我国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本草纲目》、《农

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2:0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7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方差的符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