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吨与千克

更新时间:2022-11-15 21:38:04 阅读: 评论:0

初三的考试题目及答案-梅逊公式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交规考试题)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1

《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设计

杨丽娟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红旗路小学电话:QQ0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版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2页例8及“做一做”,

练习七的第3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吨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根据吨和千克之

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例8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其推理

过程与“千米和米的换算”相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

理、说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评价和概括换算方法。通过推算,也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

克的认识。鉴于书中例8比较简单,我将例8改成了生活中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的解决问题,

让学生产生换算的需要,从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吨、千克、克之

间的进率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前面对千克与克、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的学习,对

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掌握起来并不是很困难,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学生的

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质疑,逐步掌握换算的算理和方法。在掌握换算的方法之后,教

师可以适当提高练习中的思维难度,增加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1吨=1000千克,掌握吨与千克换算的算理与方法,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

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及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与汇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与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地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难点:掌握吨与千克换算算理与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汇报

教学准备:磁板、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专项训练,复习导入

1、一头成人大象约重4();电梯的载质量1000()。

2、1吨=()千克1000千克=()吨

3、6000里面有()个10008000里面有()个1000

4、()个1000是5000()个1000是4000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粮仓里有6吨大米,如果一辆卡车一次运2000千克,需要运几次?

(1)找寻题目中的信息与问题,想想解答时要注意什么?

(2)小组分工,合作解决:分析题意、讲解思路、列式表达、检验作答。

(3)小组汇报。方法一:6吨=6000千克,6000÷2000=3(次);方法二:2000千克=2

吨,6÷2=3(次)

(4)全班补充质疑。(6吨=6000千克,2000千克=2吨,是怎样来的?)

(5)小组总结评价。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2

2、师小结:两种方法分别从6吨、2000千克出发,通过吨与千克的换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3、根据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学生出题、答题。

4、总结方法:根据1吨=1000千克,推算几吨就是几千千克,末尾添3个0;根据1000千

克=1吨,推算几千千克就是几吨,末尾去掉3个0。

(三)课堂检测,解决问题

1、口答填空,学生独立完成在学习单上,学生汇报并说出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8吨=()千克4吨=()千克6000千克=()吨9000千克=()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

3000千克+1吨=()吨

当年曹冲称的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吨。

师追问:6000千克换算成1吨,质量有没有发生改变?

总结:经过换算,虽然数字和单位不一样了,但表示的实际质量没有变,只是用不同的单位

表示。看来,表示一个实际量的大或小,除了数能说明问题外,单位也很重要。

2、一台机器重400千克,一辆汽车能装5台这样的机器,这辆汽车的载质量至少是多少吨?

(1)什么是“载质量”?

(1)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3、一辆运沙车上装有2900千克的沙子,要过一座限重3吨的桥是否安全?

(1)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生活中汽车装载货物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小结,回顾整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与千克的换算

1吨=1000千克

吨千克

1000千克=1吨

方法一:6吨=6000千克方法二:2000千克=2吨

6000÷2000=3(次)6÷2=3(次)

答:需要运3次。答:需要运3次。

附:学生课堂学习单

一、专项训练

1、一头成人大象约重4();电梯的载质量1000()。

2、1吨=()千克1000千克=()吨

3、6000里面有()个10008000里面有()个1000

4、()个1000是5000()个1000是4000

二、问题研究

粮仓里有6吨大米,如果一辆卡车一次运2000千克,需要运几次?

三、课堂检测

1、填空

8吨=()千克4吨=()千克6000千克=()吨9000千克=()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

3000千克+1吨=()吨

当年曹冲称的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吨。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3

2、一台机器重400千克,一辆汽车能装5台这样的机器,这辆汽车的载质量至少是多少吨?

3、一辆运沙车上装有2900千克的沙子,要过一座限重3吨的桥是否安全?

五、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关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2页例8及“做一做”,内容是

吨与千克的换算,教材的例题呈现仅仅只有2道单位换算填空,并强调了怎样进行换算的推

理过程,我思考着如何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对单位换算的必要性认识更加深刻些

呢?于是设计了“粮仓里有6吨大米,如果一辆卡车一次运2000千克,需要运几次?”这

样一个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产生了单位换算的

必要性,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并积极投入解决问题的状态中去。

二、注重学生思维呈现与质疑、表达。

课堂教学是要建构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参与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给

学生搭建了“思维舞台”,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

解题思路,并让汇报的同学与台下倾听的同学积极互动,相互补充、质疑,让汇报的同学思

路更清晰,让倾听的同学学得更明白。整节课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交流质疑中

丰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吨与千克的换算方法。

三、注重归纳方法,突出推理思维。

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我没有急着让学生进行练习,而是让学生依据“1吨=1000

千克,6吨=6000千克,1000千克=1吨,2000千克=2吨”快速出几道类似的填空考考大家。

大家在出题、答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了吨与千克的换算过程,并逐步发现换算方法,几吨就

是几千千克,几千千克就是几吨。我再引导大家进行总结:

1吨=1000千克

吨千克

1000千克=1吨

既归纳了吨与千克的换算方法,又进一步强调了推理过程,对数学知识进行提升。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1:3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68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间接引用
下一篇:三集合公式
标签:吨与千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