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议论文论据
1、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习礼仪。
2、梅兰芳死鱼眼勤练成名角。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
曾经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自己的奋
力苦学。
其实他说的一点也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
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
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
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
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水里游的金鱼,
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
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3、齐白石练篆刻。
4、童第周家境贫困,小时候跟父亲学习知识,17岁才进入学校的
大门。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此后,
他与”路灯”相伴……期末时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
5、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
却不高。有一天晚上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
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
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
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
“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曾国藩却成为了连
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
6、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智力开发得比较晚,周围的人们都觉得他
很笨。有一次在幼稚园做游戏,老师拿来一些材料,让全班的孩子
做一个小板凳的模型。“这是我看到的世界上最丑陋的小板凳
了!”多少年以后,爱因斯坦就是凭着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了著名
的物理学家,并在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7、张溥天资较差,常常过目即忘。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
上一百遍,他终于能连贯地背出文章来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忘
得差不多了,这又使他十分焦虑,他决心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读
书方法。张溥读书必手抄,读后又随即焚去,再抄,再读,再焚,
如此六七次方休。后来,他把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七录”,他把读书
的屋子也取名为“七录书斋”。原来天资较差、记性不好的张溥,
靠着这种读书必“七录”的扎实工夫,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成了
著名的文学家。
8、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
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
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
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
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
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
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
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
——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
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
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9“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
透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冰心所写过的诗句,它
使我明白了勤能补拙,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10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等于艰苦劳动,正确的
方法及少说空话的和。”这也正是他成功的秘诀。在这三个条件中,
勤是首要的条件。因为勤能补拙。
11许多名人名言都是谈勤奋的:“勤奋是幸运之母。———富兰
克林”;“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天
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
生”,
12爱因斯坦小时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
但是爱因斯坦深信人才出于勤奋,他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笨拙”。
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他比别人要多花几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
浇开了成功之花,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自己
也走上了成功。
13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说明整日嬉戏玩耍是不
会取得成功的。只有勤奋学习会学而有成。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
就一笔直漂亮的字把洗笔的池子里的水都染黑了;爱迪生经过自己
的不懈努力,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成功的发明出了电灯。”
由此可见,勤能补拙是一颠扑不灭的真理,事实证明了只有勤奋,
才能取得成功,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我们要像各位伟人一样持
之以恒,勤奋学习,我们最终也会获得成功。
名言
1、勤奋是成功的阶梯。2、天才在于勤奋。3、少壮不
努力,老大徒伤悲。4、不懂勤奋的人生是从零到零的虚线。
5、光有志向而不勤奋只是幻想。
6、勤奋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分钟热血。
7、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李嘉图
8、经常用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9、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布封
10、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克雷洛夫
1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2、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1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14、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
人和忘我的人。——木村久一
1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15、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7、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左宗棠
18、学问须时时拈缀,乃时时受用。——李贽《焚书·答庄纯
夫书》
19、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方。——陶渊明
20、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先秦《荀子·劝学》
21、锲而舍之朽木不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镂,刻)——
先秦《荀子·劝学》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贺兴思
23、怠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泰罗
24、任何神都不愿意帮助懒惰的人。——拉丁谚语
25、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富兰克林
26、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
之推《颜氏家训》
27、天下事,坏于“懒”与“私”。——朱熹
勤能补拙例文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讲起自己的笔名时说:“鲁是愚
钝,迅是不灵敏,我不是一个天资高的人。”然而鲁迅通过自己的
努力,最终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就是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的确不假。
科学告诉我们,勤奋可反复地、经常地刺激人的脑细胞,并
通过这种多次地刺激把信息储存起来,以便用的时候提取出来。这
样,勤奋提高脑的灵活性,使人变得更加聪慧灵敏。一些天资稍差
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变拙为巧,变拙为灵。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爱因斯坦从小就不被老师看好,大家都
知道他那“三只腿的小板凳”的故事吧,小学时他经常被同学嘲笑。
而且在他报考理工学院时因主科不及格而未被录取。然而他十分勤
奋,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最终他因相对论而闻
名于世。达尔文小时候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做,但他凭着自己的
刻苦努力,写成了著名的《物种起源》„„。
不仅是名人,如果你注意一下自己身边的同学,不少人也是如
此。在你课间与同学闲聊的时候,他在做题;在你玩的时候,他在
看书。也许他的天资不如你,但最终成功者确是他。陈毅将军说得
好:“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的确如此。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
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
凭苦学。”如此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勤能补拙是良训。
相反,你的天资很高,聪慧机敏,然而如果懒惰成性,不思进
取,一样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国古代有个神童方仲永,几岁便
会作诗,然而自己四处炫耀,不补充自己,不提高自己,最终还是
落到了一个不如别人的地步。因此,天资高,一样需要勤奋。
勤奋是成功的风帆,使人们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勤奋是
成功的后盾,使人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踏得稳,走得实;勤
奋是海边的灯塔,照亮你成功的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0:1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6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