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日、月、水、火》同课异构
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单元的第四课《日月水
火》是典型的识字教学,学习内容为8个象形字:“日”:“月”:
“水”“火”“山”:“石”“田”“禾”,每个生字均配有小图和
相应的甲骨文。
下面是生字“日”“月”同课异构的两个片段。
教法一:
在课堂导入阶段,先出示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提问学生有没
有认识的,是怎么样认识的。:接着出示与生字对应的图片和象形文
字,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具体步骤:
首先出示与生字对应的甲骨文和实物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图
上画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出示汉字的图片,提示学生图字
结合,并提问:“字和图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己或是在教师的提示
下发现联系之后,教师教读拼音,进入认读生字环节。在这个环节,:
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学读:老师教读、点名读、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练读:自主练读、小组读、带(不带)拼音读;
竞赛读、开火车读。
熟读后检验学习效果:完成书上“我会连”;找一找,下面哪些
字我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可利用卡片或编写儿歌帮
助记忆)生活识字:你在哪里见过今天学习的生字?谁的名字中有今
天学习的生字?巩固生字之后,教师在田字格范写,讲解笔画名称及
笔顺。学生明确要点后,课上练习生字书写,同桌小组评价,全班交
流点评书写效果。
教法二:
四象形文字的最大特点是描绘直观事物,在教学中,第一步用实
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关注,对生字产生直观印象太阳(生字:“日”)
和月亮(生字“月”)是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教师用图片导入教
学。
第二步,帮助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教师出示“日”“月”
两字的甲骨文,并告知学生:“这是是汉字最初出现的样子,是甲骨
文”,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引出要学习的两个生字。
第三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以形释义。教师出示写有“日”“月”两
字的幻灯片,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读出字音,然后对比两字和图片对应
的甲骨文,让学生进行指图练习,以此达到了解生字意义的教学目标。
之后,教师继续追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有什
么共同特点呢?”出示“生字”和对应的甲骨文图片,让学生再次感
知,用易懂的语言引出象形文字,同时补充一些课外的象形文字,使
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检测教学成果,并练习
生字的书写,巩固记忆。
依据“六书”: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造字法。
不同的造字法具有不同的特点,象形字是最容易溯“源”的一类文字。
上文课例中,教法一虽然有联系到象形文字的特点,但只是停留
在表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讲解什么是象形文字,也没有从
象形字自身的特点去分析目标生字,依旧遵循拼音、笔画、书写的套
路去教学,脱离了生字本身的特性,学生只能机械记忆。教法二教师
借助插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充分发现字形的特点理解生
字,注重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象形文字,建立甲骨文和简写汉字的联系,
让学生看到字形就“自动”联想汉字的意思和写法。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9:4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6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