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秃宝盖加几

更新时间:2022-11-15 17:47:07 阅读: 评论:0

近五年的山西省数学中考试卷-人们从动物得到的启示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亡灵勇士出装)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页,共5页

9.秃宝盖与宝盖头

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张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写法,初步掌握其书写要领,了解带有

“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体会“秃宝盖”与“宝盖头”在字中的形态位置

以及笔画关系,初步感知“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外形美与线条美。

3.了解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的由来以及笔画特点,感受其书法魅

力。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秃宝盖”与“宝盖头”的书写要领和书写规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冠”,学写秃宝盖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新偏旁,齐读课题。

在古文字中,“秃宝盖”表示覆盖的意思,它和“宝盖头”形态相近,大都

在汉字的字头出现。谁来说一说含有这样偏旁的字。

1.出示例字“冠”。“冠”字是什么头?(秃宝盖)

2.观察“秃宝盖”。你想到了哪些基本笔画?(点和横钩)

3.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秃宝盖”?引导学生概括书写要领。

(1)整体看,“秃宝盖”什么形状?(扁又宽)

(2)再分步看一看笔法,要注意什么?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2页,共5页

①左点头细尾粗,左下按后回收;

②横钩的横稍细,略向右上行笔;

③横钩的钩上提下按,稍顿出钩。

(3)横钩是写好“秃宝盖”的关键,我们再来琢磨琢磨。

出示图片和文字。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拓展:清代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宝盖之钩如鸟之视胸乃

妙。”引领学生在讨论中明晰,写“宝盖头”的钩,要像一只鸟看着自己的胸部

那样才妙。

①宝盖的横相当于鸟的身体,钩相当于鸟的头部,钩尖出锋处相当于鸟的嘴

巴。

②钩与左点相呼应,指向字的中心或下一笔的主笔。

4.教师示范“秃宝盖”,学生结合口诀同步书空。

5.学生描红练习“秃宝盖”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表扬坐姿和执笔姿势好的同学,肯定他们端端正正写字和一丝不苟的书写态

度。

6.反馈总结。

展示学生习字。依据口诀进行评价,指出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并用红笔圈

出,予以肯定。

(二)观察比较,学写“宝盖头”

1.出示例字“容”。“容”字是什么头?(宝盖头)

同学们,看一看:“宝盖头”写法与“秃宝盖”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

不同之处?注意“宝盖头”首点居中的特点,其他同“秃宝盖”的写法。

2.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宝盖头”?引导学生概括书写要领:首点居中

写,横画细又长,两点与钩短而粗。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3页,共5页

3.教师示范“宝盖头”,学生结合要点同步书空。

4.学生描红练习“宝盖头”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总结。

(三)分析探究,练写例字

1.整体感知,了解结构特点。

(1)出示:“冠”“容”和“宜”“官”“宗”。观察每个字的上半部和下

半部的宽窄,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指名说说发现了什么。

(2)用双竖线垂直于宝盖的两边,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冠”和“容”由于下部舒展纵放,超出了“秃宝盖”和“宝盖头”的宽度,

整个字呈现出上窄下略宽的特点。

“官”和“宗”字下部较窄,完全覆盖于“宝盖头”之下,整个字呈现出下

窄上略宽的特点。书写时,字头应居中,底下主体部分的中心应与“宝盖头”的

中心对正,这样字的重心才稳。

(3)归纳:“秃宝盖”和“宝盖头”的字都是天覆型结构。下收上放,下放

上收;上下对正,沉稳生动。

2.认真读帖,掌握书写要领。

(1)自主读帖。

(2)指导练写“冠”字。

①观察“冠”字,说一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书写要领:“秃宝盖”居中写,上窄下略宽,元字舒展托上部。

②教师示范“冠”字,学生结合要点同步书空。

特别提醒:三横匀,取右上斜势,元字两横贴着竖中线,竖弯钩写得舒展,

托住“寸”字,使得重心汇聚在竖中线上。

③学生完成练习纸上“冠”字两个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4页,共5页

④展评总结。对于巡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可再次范写指导。

(3)自主学写“容”“宗”。

①播放“容”“宗”范写视频。

书写“容”字注意“宝盖头”左低右高,中间两点笔断意连,左右顾盼,

撇捺起笔与上点对正,行笔伸展,“口”字稍小,与上面靠紧。

书写“宗”字注意底下的竖钩应写得粗壮厚重,左右点对称呼应。

②学生完成练习纸上“容”“宗”字两个描红,再临写一遍。

③展评总结。

特别提醒:书写带有“秃宝盖”和“宝盖头”的字时,横钩的出锋往往指向

下一笔的起笔,与其后续笔画“笔断意连”,让静态的字增加流畅感。

(四)渗透学法,拓展延伸

1.出示《洛神赋》碑帖,引导学生欣赏。

普及知识:所谓小楷,即楷书小字。

《洛神赋》,乃三国时期曹植为洛神创作的名篇(洛神就是宓[fú]妃,宓妃

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民间有

洛神的传说。)。

《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仅存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该贴笔画圆润饱满,字形宽博,结体匀称,姿态雍容,神采飞扬,被后人誉为“小

楷之极则”。

2.欣赏碑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整体感知气韵。从整体上感悟《洛神赋》气韵之高妙、结体之雍容潇洒、

章法之错落有致,因其残缺而弥足珍贵。

(2)行款解析布局。引领学生聚焦碑帖的具体竖行,引领学生感受结字的大

小错落,灵活多变,而又不显突兀的特点。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5页,共5页

(3)举字精读特点。通过举出例字进行细致解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感受碑帖

用笔圆润,纵横舒展,方圆变化,灵动飘逸,笔力雄健,笔画挺拔的特点。

3.播放赏析视频。

4.课堂总结。

俗话说,书无百日功,只要同学们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一定能写出一手漂

亮的字。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7:4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5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秃宝盖加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