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第4课时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一、考点解读
1.考查范围:(1)偏义复词;(2)同义复词。
2.考查要求:识记一定数量的常见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并能结合语境正确
推断其意义。
3.考查形式:主客观题。
4.考前储备:(1)偏义复词附录表;(2)同义复词附录表。
二、课堂讲习
(一)偏义复词
1.了解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通常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
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
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字的地方用了偏义复词。
2.偏义复词构成形式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3.偏义复词的判定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
下三种:
(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
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
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异同。”(《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
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
有所不同。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
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3)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
亲父兄”“逼迫有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有弟,故知“父兄”“弟
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兄”。有些词只能这样从全文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
断。
随堂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偏义及衬字。
1.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2.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3.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
之意。
4.言其利害。(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偏义复词附录表
1.崩殂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ú)。
崩:皇帝死
2.存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亡:灭亡。(一说不是偏指,是相反并列短
语)
3.出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出:出门
4.少长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长:年龄岁数大
5.公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姥:母亲,婆婆
6.父母弟
兄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母:母亲兄:兄长
7.往来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往:前往
8.虚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实:实情
(kǔn)。
9.死生死生,昼夜事也。死:死亡,死去
10.休祲
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
于天。
祲:凶险之气
11.远近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远:遥远
12.缓急冀缓急而可救助。急:紧急情况
13.车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骑:随从人员
14.首领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
牖之下。
首:首级,脑袋
15.饥穰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
汤被之矣。
饥:灾荒(穰:丰收)
16.耳目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
适耳目之观。
目:眼睛
17.动静牢城里都没动静。动:动作行为
18.国家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社稷,邦国
19.利害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害:灾难祸害
20.成败
得失
大凡忧之所来,不外两端:
一曰忧成败,一曰忧得失。
败:失败
失:损失
21寒暖
饥饱
得同寒暖饥饱。寒:挨冻饥:受饿
22.多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许多
23.早晚
天到多早晚了?还跟着去游
魂!
晚:时候或时间不早了
24.得失几番得失,我已失却一切。失:损失
25.恩怨
土希两国,历史上的恩怨植
根已深,累有冲突。
怨:怨仇
26.吉凶吉凶未卜凶:凶灾
27.开合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开:张开
28.巷陌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巷:街巷
29.钟鼓
噌竑(hóng)如钟鼓不
绝。
钟:大钟
30.契阔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契:契合,投合(两情投合,在一处谈心宴
饮。阔:疏远)
31.去留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去
32.钟磬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不能鸣也。
钟:大钟
33.去来去来江口守空船。去:离去
34.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寒:寒冷
35.褒贬
(凤姐)只因素性好胜,惟
恐落人褒贬。
贬:贬损
36.盈虚廉公失权势,门馆有盈虚。虚:空荡无人
37.长短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
乎?
长:长处功劳
38.利害
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
趋走不足以避利害。
害:祸害
39.行止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行:行动,飞行
40.书疏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书:书信
41.始终
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
者姓命之区域。
终:最终
42.冠带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
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
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
力的人。)
(二)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即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构成的复音词。同义复词又名
“重言”“复语”“连言”或“词语复用”。例如:“初闻涕泪满衣裳。”(《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二词一义单指眼泪。又如“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
也,”(《屈原列传》),“曰以为”三字一词,就是“说”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言文的翻译中,能把每个字译出的就要译出,不要误把两
个看似同义其实各有实义的字误为同义合用而漏译。如:
1.今无忧虞:“忧虞”在此句中是同义合用,可译为“忧虑的事”。
2.今无忧愁:“忧愁”就不宜看作同义合用,要译为“忧虑愁苦的事”。
随堂练习
分析下面句中的同义复用词:
1.吾既已言之矣。既已
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皆共
3.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此其
4.立诛杀曹无伤。诛杀
5.臣请往如楚。往如
6.冀幸君之一悟也。冀幸
同义复词附录表
1.庠序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学校
2.田猎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打猎“田”通“畋”
3.曰以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说
4.沮遏蔽遮江淮,沮遏其势。阻止
5.扶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
6.仕宦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官员
7.危笃
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
愈。
严重
8.室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房子
9.馈遗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送赠
10.耿介
造诣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
诣。
正直
11.盟誓申之以盟誓。盟约
12.脂膏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辛苦耳。喻财富
13.何谁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谁
14.崔嵬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高大
15.踰越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超越
16.猝遽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仓猝突然
17.宾客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随从人员
18.仇雠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
右所畏惮。
仇敌
19.民氓民氓百姓,不亦薄乎?劳动者,民众
20.寂寥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寂静
21.独唯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只
22.故往曩昔妖娆成故往,雪拥巫峡。过去
23.妩媚我性不妩媚,与君合沦谪。非常美丽
24.槽枥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喂牲口用的食器
25.渐染熏陶渐染,潜移默化。渍染;沾染
26.劳勤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
也。
辛勤、不辞劳苦地
27.尊显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尊贵显贵
28.诟骂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辱骂
29.垄墓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坟墓
30.窥伺效
慕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窥伺:偷看效慕:
效仿
31.高危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危:高
32.谦冲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谦冲:谦虚
33.造为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作
34.藉第令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假使
35.追蹑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
蹑。
追赶跟踪
36.秩俸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俸禄俸薪
37.商估
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
此兼济。
商人,“估”通
“贾”
38.叛畔
所过城邑皆叛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
齐。
反叛,“畔”通
“叛”
39.将欲李白乘舟将欲行。将要
40.爱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爱、疼爱
三、反馈练习
完成P131即时小练11。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7:2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56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