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日常与作文里夸人的成语
容貌体态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
国色天香鹤发童颜雍容华贵眉清目秀
威风凛凛
神态
神采奕奕温文尔雅眉飞色舞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忍俊不禁正襟危坐从容自若
如痴如醉舒眉展眼神清气爽悠然自得
语言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高谈阔论
锦心绣口谈笑风生
诚实
表里如一开诚相见言行一致实心实意
心口如一胸无城府
勇敢
出生入死奋不顾身赴汤蹈火临危不惧
挺身而出视死如归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节俭
粗衣淡饭克勤克俭轻车简从节衣缩食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勤俭持家省吃俭用细水长流
慷慨
高义薄云慷慨解囊乐善好施
善良
设身处地尊老爱幼以德报怨
仁厚
仁至义尽仁民爱物仁人君子宅心仁厚
温柔敦厚仁心仁术
清高
超然物外超尘拔俗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洁身自好梅妻鹤子
节操
冰清玉洁岁寒松柏高风亮节高节迈俗
守身如玉明德惟馨高山景行年高德劭
光明磊落
志气
鸿鹄之志老骥伏枥壮志凌云胸怀大志
雄心壮志志在四方志在千里有志者事竟成
虚心
不耻下问不矜不伐功成不居好问则裕
戒骄戒躁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抛砖引玉
深藏若虚满招损,谦受益
自律
不欺暗室知过必改君子慎独
忍耐
唾面自干忍辱负重
谨慎
谨言慎行临深履薄谨小慎微
明辨
爱憎分明褒善贬恶火眼金睛信赏必罚
羞与为伍彰善瘅恶
廉洁
奉公守法富贵浮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一尘不染
公正
不偏不倚大义灭亲替天行道秋毫无犯
铁面无私赏罚分明
无私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事公办克己奉公
舍己为公先人后己
正直
大义凛然危言高论铁面无私浩然之气
直言正论刚正不阿襟怀坦白正气凛然
光明正大
忠诚
肝脑涂地赤胆忠心忠心耿耿
助人
解囊相助解衣推食救死扶伤助人为乐
抑强扶弱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与人为善
仗义疏财拔刀相助打抱不平古道热肠
宽容
既往不咎海纳百川豁达大度宽宏大量
宽以待人明月入怀
真诚
开诚布公诚心诚意披肝沥胆肺腑之言
推诚相与拳拳盛意
友情
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亲密无间患难之交
团结
和衷共济戮力同心齐心协力群策群力
通力合作群威群胆万众一心吴越同舟
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并肩作战人心齐,泰山移
合作
患难与共同甘共苦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同心协力风雨同舟
学习
学无止境真才实学学而不厌
学以致用学海无涯温故知新
上进
见贤思齐弃旧图新痛改前非水涨船高
青云直上突飞猛进闻鸡起舞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披荆斩棘发愤图强全力以赴
争分夺秒笨鸟先飞争先恐后
刻苦
苦心孤诣囊萤映雪埋头苦干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夙兴夜寐勤能补拙朝乾夕惕手不释卷
专心
心无旁骛屏气敛息目不窥园
屏气凝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恒心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始终不渝水滴石穿
坚定
海枯石烂坚贞不屈坚贞不渝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雷打不动木人石心破釜沉舟
匪石匪席心如铁石指天誓日斩钉截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除了以上“正经”的夸人成语,以下
这十个,是你万万没想到——学霸也会翻车哦!
一、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这个词出自成语制造机《世说新语》。东汉末年,
天下有个大名人叫陈寔,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陈纪,字元方;
一个叫陈谌,字季方。这两个儿子品行都很高尚,远近闻名。
陈纪的儿子叫陈群,就是为曹丕制定九品中正制的陈群。陈谌的
儿子叫陈忠,也是三国的一位贤官。有一次,陈群和陈忠争论一
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这个问题就是,到底是你爹更牛还是我爹
更牛。陈群认为他爹陈纪品行更好,陈忠认为他爹陈谌道德更高。
两个人争不出结果,就跑去找爷爷陈寔评评理。陈寔一听这问题
就笑了,回答了一句话:“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伯仲之间,难以分清谁
兄谁弟,谁高谁低。
这就是成语“难兄难弟”的来历。它原本的意思是指两个人都非
常厉害,分不出高下。其实后世很长时间里,这个成语用的都是
原意。
二十四史之一的《隋书》里就有一句:“广陵、甘棠,咸有武艺,
骁雄胆略,并为当时所推,赳赳干城,难兄难弟矣。”
《隋书》是唐朝人所写,也就是说至少在唐朝时,难兄难弟这个
成语还是它最初的意思,形容两个人都很厉害,难分伯仲。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开始,难兄难弟变成了现在的意思,形容两个人同命相连,一样悲催,一样惨。
二、呆若木鸡
这个词出自《庄子》里的一个故事。战国时,有个人叫纪渻子,
这个人是个训鸡天才。只要是他训练出来的鸡,斗鸡大会上无人
能敌。不对,无鸡能敌。
有一次,新一届斗鸡大会就要开始了,齐王很想拿第一,就找来
纪渻子,让他帮忙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两天就跑去问纪渻子:
鸡训得怎么样了?
纪渻子说:“还不行,这鸡太好斗,再等等。”
又过了两天,齐王等不急了,又跑去问。纪渻子说:“还不行,
现在虽然不那么好斗了,但一听到声音还是会兴奋,不够淡定,
再等等。”
齐王有点奇怪,既然是斗鸡,应该是把鸡训得越好斗越好啊,怎
么纪渻子训鸡希望鸡越来越安静呢。
齐王急得不行。后来有一天,纪渻子跟齐王说,大王,鸡我训好
了。
齐王很高兴,马上拿去参加斗鸡比赛。可是齐王感觉不对劲,因
为他发现其他参赛的鸡都跃跃欲试,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而这只
鸡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齐王也没想到这鸡被纪渻子训成了这样。
结果,比赛的时候,让人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纪渻子训的这只
鸡往赛场上一站,其他活蹦乱跳的鸡都被吓跑了。
原因何在?就因为两个字:气场。这只鸡一动不动,神态自若,
气场太强大,其他鸡还没上就已经投降了。
这就是“呆若木鸡”的来历,它最初的意思是形容一种极高的境
界,一个人即使面对大风大浪,也能泰然自若,不浮躁、不骄傲,
心不为外物所牵,就像纪渻子训出来的那只鸡一样。
但是在今天,呆若木鸡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贬义词,说一个人又
痴又呆,傻白甜,像个木鸡一样。其实这个词的本意不但不是贬
义,反而还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
三、空穴来风
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屈原的大弟子宋玉有关。有一次,宋玉和楚顷
襄王一起出去玩,突然,一股清风拂面而来。楚王说:“好爽啊,
你看看,这么好的风,是我和百姓共享的。”
楚王这话其实就是在自吹自擂,他觉得他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百
姓和他享一样的福,但其实楚顷襄王生活比较荒淫。
宋玉听到这话,就讽刺楚王。宋玉说:“哎呀,这么好的风,那
是大王您独享的,百姓哪有资格和您共享?”
楚王说:“此话怎讲?”
宋玉说:“我听我的老师屈原说过,枳树只要弯了,鸟就会跑来
筑巢,洞穴只要空了,里面就会产生风。所以环境不同,产生的
结果就不同。皇宫里面那么高贵,吹的风自然清爽,但百姓住在
街头陋巷,那里吹的风都带着灰尘和沙子,那才是老百姓的风,
您是没体验过的。”
宋玉这个讽刺很精妙,顺着楚王的话就把楚王骂了一顿。其中宋
玉回答的这句话,它的原文是:“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
风”,这就是空穴来风的出处。宋玉说这个词,意思是只有空了
的洞穴才会产生风,事情的结果必然是有原因、有根据的,不是
无中生有的。
而且,后世的诗文里,这个成语都是用的原意,直到一百年前都
是。比如梁启超《续论市民与银行》里有句话:“然而银行当事
人,安能逃避责任,空穴来风,理有固然。”你当事人怎么能逃
避责任呢,只有空穴才会来风,事出必然有因。这个成语用的都
是原意。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近几十年,空穴来风这个词竟
然变成了和它本意完全相反了。现在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
据。
四、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期,邹国与鲁国发生冲突,邹国失利,于是邹穆公问孟子:
“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
了这些百姓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
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无动于衷,到底怎么办呢?”
孟子告诉他:“当年邹国灾荒,百姓饿死,您的官员并无人去救
济百姓,曾子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将来别人会怎样对待你’,
您不要归罪百姓了,如果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与你们一心
了。”
邹穆公回想当年邹国闹灾荒的情形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全国推
行了仁政。
因此,出尔反尔最初是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
现在则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后来又反悔。比喻言行自相矛盾,
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
五、人尽可夫
现在是一个贬义词,用于形容作风不检点的女子,而过去,这个
词的含义和现在却是有所不同。
该成语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
胡可比也?”
《左传·桓公十五年》中有说:春秋·桓公十五年,郑国。郑大
夫祭仲专权跋扈,郑厉公担心对自己的国位不利,于是派祭仲的
女婿雍纠去暗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然后趁机杀死他。
而祭仲的女儿,雍姬知道了此事,十分为难,于是向自己的母亲
求教。对自己的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父与
夫孰亲?)。
而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
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
也?)。
于是雍姬便舍弃了夫妇之情,将暗杀事件告诉了祭仲,而后祭仲
就杀了雍纠,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郑厉公装载了尸体逃离
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公载以出,曰:
“谋及妇人,宜其死也。”)
对于自己的丈夫要杀自己的父亲,在两者只能选择一个的生死关
头,她的母亲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是从血缘的唯一性上
做了比较,指出两者的不可比性。
在这里,这个词语本身是没有贬义的,天下之人,可以作为丈夫
的,可能是任何一人,也就是丈夫的选择范围是天下男子,而父
亲却只有一个。
六、掌上明珠
掌上明珠出自晋代诗人傅玄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
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全诗站在女子的角度,向负心人说,你之前看我,像掌上明珠一
般,哪想到有朝一日,你却把我弃之沟渠。
由此可见,在傅玄写这首诗时,掌上明珠还是形容爱人,后来引
申为“极钟爱的人”,再后来,便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
七、大放厥词
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在唐代只有两个人,他们是韩愈和柳宗
元,二人并称“韩柳”。柳宗元去世,韩愈写下《祭柳子厚文》,
其中一句为“玉佩琼琚,大放厥词”,以此来赞美柳宗元文章辞
藻精美,畅所欲言。
但在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意思:指大发议论。
八、眉来眼去
一个比较暧昧的字眼,现代人多用来形容男女间的眉眼传情,或
坏人间不正当地勾搭。
但你能想象这个词原本是思无邪的吗?
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
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来眼去是为山水美景。这个词本只
是单纯拿来观赏景色用的。
九、衣冠禽兽
这算是骂人比较狠的一个词了,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
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但曾经这也是赞语,还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衣冠禽兽”一语最初来源是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
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当时要是能被称作是“衣
冠禽兽”,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且
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
“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
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十、愚不可及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的国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
混乱的国家,就表现的很愚笨。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别人也能做到;
他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而现在这个词的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6:16: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5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