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氢氧化氧锰

更新时间:2022-11-15 16:00:29 阅读: 评论:0

初三利润问题20道答案-棱台体积计算公式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原口证)

科学探究——当pH变化时锰元素在过氧化氢溶液中的变化

实验操作者&本文作者RockLi

@liboshi8

其实我本来并不想做这个实验,我是想做硝酸溶解一些金属氧化物的实验

的。但是,当我把二氧化锰加到硝酸里的时候却意外发现:生成了一种奇怪的黑

色看起来像溶液的固液分散系。在化学吧吧友的帮助下,我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了

这是一种悬浊液,二氧化锰并不溶解于硝酸,但是实验中的一个现象却引起了我

的关注。

如图,将过氧化氢加入上述悬浊液当中,我的目的本来是确定分散系里的分

散质是否仍然是二氧化锰,但是反应现象是先冒出大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以后

居然变成了澄清透明溶液!把该溶液记做1号溶液。

此时还没有解决“二氧化锰是否溶于硝酸”这一问题,由于二氧化锰是过氧

化氢的分解的催化剂,一般不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于是我做出了第一个假设:

将二氧化锰加入稀硝酸,分散质已经不是二氧化锰。

但是,将上述分散系过滤的实验中,容易证明二氧化锰其实不溶于稀硝酸,

分散系是悬浊液,过滤后的滤渣仍然是二氧化锰,于是,第一个假设并不成立。

于是我们提出了第二个假设:

二氧化锰在稀硝酸某些成分的作用下能与过氧化氢反应而溶解,并放出气

体。

由于第一个假设被实验否定了,那么只有第二种假设一种情况。

通过带有余烬的木条复燃的现象,容易证明逸出的气体确实是氧气。

那么,可以确定,反应物应该是H

2

O

2

、MnO

2

和HNO

3

,生成物则有O

2

和一种可

溶于水的锰化合物。

我们先从反应物看起,是HNO

3

改变了反应的发生。那么,真正影响反应的,

是H+,还是NO

3

-?

我们把实验中所用的10%硝酸换成硝酸钾溶液,可以发现,过氧化氢剧烈在

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结果分散系仍然是悬浊液,二氧化锰并没有溶解,所以

可以得到结论:硝酸根离子不会影响H

2

O

2

和MnO

2

的反应。

那么影响反应的是HNO

3

的氧化性吗?

也不是,因为反应的过程中,并没有氮氧化物气体逸出。湿润的pH试纸放

在锥形瓶口几乎没有变色。

于是我们得出了结论: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离子、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即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

锰能溶于过氧化氢并放出氧气。

那么我们已经知道,生成物中有氧气而没有其它气体,说明了过氧化氢被氧

化,那么一定有物质被还原,有可能是过氧化氢把自身氧化了(就像在中性条件

下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反应那样),也有可能是二氧化锰氧化了过氧化氢。我

们先做出假设三:

过氧化氢氧化了自身,并氧化了二氧化锰。

这个假设很容易就能被否定掉。高价的锰都能与过氧化氢反应,当溶液澄清

后再滴加过氧化氢,没有发生任何反应,那么我们再提出第四个假设:

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氧化了过氧化氢,自身被还原成二价锰。

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化学方程式:

2H++H

2

O

2

+MnO

2

=====Mn2++2H

2

O+O

2

想要证明溶液中是二价锰,必须由实验检验。

已知二价锰在碱性条件下能生成粉红色氢氧化锰沉淀,于是我自然地想起用

碱。

但是这一步出了意外。

如图,实验现象是刚滴入碱溶液的时候生成了一种黑色的沉淀,然后震荡后

溶解并放出大量气泡。持续滴入碱溶液,总是生成震荡后能能溶解的沉淀并放出

大量气泡。当溶液的pH达到或大于7的时候,可以发现,沉淀不再溶解!加入

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立刻放出大量气泡!

棕黑色和大量气泡,这显然不是Mn(OH)

2

的性质。即使氢氧化锰可以与空气

中的氧气较慢反应,颜色变深成粉红色、黄色等颜色,但现象还是和生成氢氧化

锰沉淀时不同。众所周知,在加碱溶液的pH到达能使锰离子沉淀之前是没有现

象的。于是实验又出了意外。

有意外就有解决的办法。我想起了曾经做过的实验(记做实验二):在新制

Mn(OH)

2

的粉红色固体上倒过氧化氢,溶液立刻暴沸,粉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实

验现象难道是因为Mn(OH)2刚生成就被迅速氧化成高价锰?

于是,我便配置了用硝酸酸化了的MnSO

4

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该溶液被

记做2号溶液。滴入碱的溶液。果然,效果和上面一模一样啊,滴入碱溶液时生

成黑色沉淀并在振荡时溶解。所不同的是,当pH正好到7的时候,不仅生成大

量黑色固体,溶液甚至立刻暴沸!

于是我将上面的1号溶液取一部分也倒入较多过氧化氢,配成3号溶液,在

滴定终点时也出现大量沉淀及暴沸现象。

用2号溶液同样的配制方法,不同的是加入较少过氧化氢,配成4号溶液,

现象和上面的1号溶液一样。

那么,如果过氧化氢不足会怎样呢?

用2号溶液同样的配制方法,不同的是加入很少过氧化氢,配成5号溶液,

一开始的现象和1号溶液一样,但是当过氧化氢用完时,再加碱无现象,过了滴

定终点的时候,只需要一滴,就能看见粉红色的沉淀。

于是得出结论1:

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能够反应生成二价

锰、氧气和水。

离子方程式:

2H++H2O2+MnO2=====Mn2++2H2O+O2↑(1)

由此可以知道:

1号溶液中有硝酸锰、硝酸和过氧化氢。

这和我们配置的2-5号溶液,除了把硝酸锰换为硫酸锰,其它都是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1、4,2、3和5的反应现象不同呢?

我们列表整理一下。

随着加碱量现象

的变化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1号溶液滴入碱溶液,总是

生成震荡后能能

溶解的沉淀并放

出大量气泡。

生成大量沉淀(黑

色)

4号溶液

2号溶液滴入碱溶液,总是

生成震荡后能能

溶解的沉淀并放

出大量气泡。

生成大量沉淀(黑

色)

暴沸,放出大量气

3号溶液

5号溶液滴入碱溶液,总是

生成震荡后能能

溶解的沉淀并放

出大量气泡。

无现象生成大量沉淀(粉

红色)

我们要从现象看本质。

在酸性的条件下,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锰离子,而中性或碱性的条

件下呢?我们很容易知道,从实验二可以得出:

氢氧化锰可以被过氧化氢氧化为二氧化锰。

Mn(OH)2+H2O2====MnO2+2H2O

那么,上表总结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五种溶液一开始的现象都一

样?

氢氧根离子滴入上面五种溶液的时候,肯定与Mn2+发生有效碰撞而反应生成

氢氧化锰,但是在酸性溶液里会很快回到锰离子的状态,所以一般来说在滴定

终点之前我们看不到氢氧化锰沉淀。而在此实验中,氢氧化锰一生成就会被氧

化!于是总的离子方程式就是这样:

Mn2++2OH-+H2O2====MnO2↓+2H2O(2)

然后由于酸的作用而溶解。(见1式)

还有大家都熟悉的:

2H2O2====2H2O+O2↑(3)

知道了这个方程式,就不难总结出最后的本质了:

MnO2

随着加碱量现象

的变化

当加碱直到反应物

1消耗完时

当加碱直到反应

物2消耗完时

继续加碱

1号溶液(1)和(2)与左边几乎同时(1)MnO

2

4号溶液

2号溶液(1)和(2)(3)(1)MnO

2

3号溶液

5号溶液(1)和(2)H++OH-=H2OMn(OH)2↓

到此,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

这个实验由于反应迅速,我们忽略了氧气对二氧化锰的氧化,实际上这也不

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到此为止,我的感想是:

理性思维,对化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理性思维可以让我们深入地探讨,遇到问题不能草率处理。

如果草率处理,比如说以并非自己的研究目的为由把一开始的悬浊液

直接当做溶液,又或者直接把生成1号溶液当做一种偶然现象而不深

入研究,又或者直接看到生成黑色沉淀的现象就草率否定假设四,这

些都是不可取的,历史上溴的发现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或许很多理

论书籍上都有关于这个实验的介绍,但是探索起来,把自己当做一个

近代的化学家的感觉,还真是回味无穷。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6:0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52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限制轴重
下一篇:纳米与微米
标签:氢氧化氧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