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真菌细胞壁

更新时间:2022-11-15 15:01:58 阅读: 评论:0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模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下巴长痘痘怎么治疗)

1

第三章真菌的细胞结构

第一节细胞壁

保持了细胞的形状

酶的保护场所,

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分泌,

它具有抗原的性质,并依此调解真菌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壁是细胞最外层的结构单位,占细胞约30%干物

质,细胞壁的厚度因菌龄而有区别,一般为100-200纳米。

细胞壁的作用

由隔膜而形成的有细胞核存在的一个固定的细胞质体积的

功能单位,真菌隔膜允许细胞质甚至细胞核通过。

真菌细胞一、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几丁质(甲壳质)、脱乙酰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

糖、半乳聚糖(已糖或氨基已糖构成的多糖链)、蛋白质、类

脂、无机盐

是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子囊菌、担子菌、半知

菌类和低等的壶菌是以β-1.4-N-乙酰葡萄糖胺为单元的

无支链多聚体。由于大量氢键的存在使它具有很强的伸展性和

坚固性,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刚性。

几丁质

(一)多糖

纤维素

是以β-1.4-葡萄糖链为单元的多聚体,包括卵菌纲、前毛

壶菌纲、粘菌目和子囊菌的个别种。这些纤维与网孔形成网状

结构,插入无定形基质化合物中,具有很大的强度,增加了细

胞壁的弹性。

葡聚糖

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直链或带有支链的多聚体,它们分别是

β1,3-葡聚糖、α1,3-葡聚糖、β1,6-葡聚糖和甘露

聚糖等。

β1,3-葡聚糖是第二大微纤维,特别是在酿酒酵母中;

β1,6-葡聚糖在酵母的细胞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把

GPI-CWP(依赖糖基磷脂酰肌醇的细胞壁蛋白连接到

β1,3-葡聚糖骨架上;

α1,3-葡聚糖存在于裂殖酵母和子囊菌和担子菌细胞壁

中,而在芽殖酵母和两型真菌不含有α1,3-葡聚糖。

2

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是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这些大分子的甘露聚

糖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合成,并通过常规分泌途径运输到

细胞壁,然后形成细胞壁蛋白(GPI-CWPs),被锚钉在

细胞壁的网络骨架结构上。因此,甘露聚糖是甘露聚糖蛋白

的复合物。

(二)细胞壁蛋白

细胞壁蛋白构成了一个覆盖细胞壁结构的网络层,因此,细

胞壁蛋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表面的性质。

1.细胞壁蛋白决定了菌丝间能否聚集或联接、性细胞识别、

以及与宿主识别相关的功能;

2.蛋白层还限制细胞壁对外来物质的渗透性,因此起到保护

的作用;

3.细胞壁蛋白大都高度糖基化,因此高度水合,在菌丝向土

壤和树木侵入的时候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

4.它们还决定了细胞的抗原性。

蛋白的作用

GPI蛋白和Pir蛋白

依赖糖基磷脂酰肌醇的细胞壁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DependentCellWallProtein(GPI-CWP)],GPI细胞壁蛋白

是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分子把分泌蛋白锚钉到质膜的外表

面,一部分GPI蛋白进入内质网,接受一个GPI锚的前体,这个

前体在GPI蛋白的C端加一个信号,并把它们连接到内质网的腔

膜上,这些GPI蛋白就停止运转了。而另一些GPI蛋白还要连接

到细胞壁上(如GPI-CWP)。

Pir-细胞壁蛋白(Pir-CWP),这类些蛋白的内部具有特

殊的氨基酸重复序列(Pir=Proteinwithinternalrepeat)。

以共价键与β1,3-葡聚糖连接。

疏水蛋白

疏水蛋白(hydrophobin)是细胞壁的延伸结构,并非是细胞

壁的固定结构,是细胞壁外层的一类小的分泌蛋白。它存在于

气生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实体的表面,形成疏水层,以此介导

真菌结合到宿主的疏水表面。这种蛋白约有100个氨基酸,其中

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由八个半胱氨酸形成四个二硫键桥,构

成四个环,其中两个带有强烈的疏水氨基酸。

脂类:不超过细胞壁组成的8%,也有例外,细胞壁中脂类

的特征是由饱和脂肪酸组成。磷酯是较为普遍的组成成分。

黑色素:它由来源于酚酸的分支多聚体构成。具有高度的抗

溶解性、光保护性和细胞壁构成作用。

无机离子:存在数量不等,磷是含量丰富的无机元素,其次

为钙、镁离子

(三)脂类、黑色素和无机离子

细胞壁的成分随真菌类群的不同而变化,并且每种菌体的细胞壁

在其生活周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

3

所有真菌的壁是由微纤丝成分的混合物镶嵌在无定形的基质化

合物中组成的。

微纤丝是由不同的多糖链相互缠绕所组成的一股又粗又壮的

链,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在蛋白质及类脂和一些小分子的

多糖的基质中。

因此,真菌细胞壁看起来象是钢筋混凝土,其中微纤丝作为钢

筋支架,基质做为周围的水泥。

为什么真菌细胞壁具有一定的机械硬度和强度?

所有真菌的细胞壁都具有无定形的和纤维状的组分。

纤维状的组分:几丁质和纤维素,由β(1.4)多聚物形成的微纤丝

无定形的组分:蛋白质、甘露聚糖和β(1.3)、β(1.6)和α(1.3)葡

聚糖,常混杂在纤维网中

二、真菌细胞壁的分子结构

(一)酿酒酵母细胞壁的分子模型

(二)粗糙脉孢菌的细胞壁结构

共分四层:

(i)最外层是无定形葡聚糖,厚

度约87nm;

(ii)糖蛋白形成的粗糙的网,埋

在蛋白基质中,厚度约

49nm;

(iii)蛋白质层,约9nm,可能

还有其它成分,尚未检测出;

(iv)最内层是放射状排列的几丁

质微纤丝,可能还有蛋白质成

分,厚度约18nm;

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

其中脂肪酸含量与进化关系基本一致

高等真菌的糖类尾巴倾向于由多个碳构成,饱和或单不饱和的脂肪

酸;低等真菌主要是奇数脂肪酸,大都为多不饱和的脂肪酸

鞘脂类(神经酰胺(鞘脂)和脑苷脂)

一个脂肪酸、一个极性头部和一个长链鞘胺醇乙醇胺或它的衍生物)

糖脂

由一个与脂肪酸相连的糖类组成

替代鞘脂或含糖的磷脂

蛋白质(外周蛋白、整合蛋白(跨膜蛋白)和内周蛋白)

第二节原生质膜(自学)

几乎相同数量的脂类和蛋白构成

(一)膜的结构

原生质膜(流动镶嵌模型)

4

啤酒酵母能与秋水仙素结合,而秋水仙素能与微

管的亚单位微管蛋白特异性结合,说明质膜中有

微管。膜蛋白质调节养分的运输

作为酶参与细胞壁组分的合成。

原生质膜外表面上有糖类存在,细胞识别。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discoideum)在生活周期

的某一时期是以无细胞壁的单细胞¡变形虫¡形式存

在,当缺乏营养时,它们互相吸引聚集为一个多细胞的

原生质团,由于原生质膜表面的外源凝集素及互补受体

的接受位点。

功能真菌的细胞结构¡原生质膜

物质的穿膜运输

物质运输的能量学

ΔG=ΔE-TΔS;ΔG=RTln(C

2

/C

1

)(分子);ΔG=ZFΔΨ(离子)

ΔG=RTln(C

2

/C

1

)+ZFΔΨ

自由扩散(某一分子在没有其他分子的协助下顺着电化学梯度进入一个细

胞,主动的过程,没有代谢能的消耗。eg.脂类和脂溶性分子;CO

2

和O

2

协助(促进)扩散(大多数真菌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氨基酸和各种不同的

离子被特异的运输蛋白协助而通过质膜)

运输的速速成率表现为米曼饱和动力学

运输蛋白倡导的运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某一特定底物的吸收能被形态结构相似的分子所抑制。

主动运输(在许多情况下,真菌能逆电化学梯度运输营养物质,需要消耗

代谢能)

分子逆浓度梯度运输

依赖于代谢能的主动运输过程

单向的运输

第三节细胞核(nucleus)

大小:比其他真核生物小,一般直径为2-3¦m,个别25¦m。

形状:变化大,通常为椭园形,它能通过菌丝的隔膜孔而移动。

数目:变化很大,

细胞内可有20-30个核,如须霉属(Phycomyces)和青霉属

(Penicillium),占细胞总体积的20-25%,

担子菌的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只占菌丝细胞总面积的0.05%

菌丝的顶端细胞内常常找不到细胞核

一、细胞核的结构特征

核膜双层单位膜,8-20nm;核膜外层有核糖体附着,核膜与

内质网连接

膜孔数目随菌龄而增加,是核与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核仁,核质,

核膜在核的分裂中一直存在,这与其他高等生物是不同的

真菌的细胞核非常小,真菌的基因组相当小

真菌核内的染色体比较小,不易染色

细胞核

核孔

核膜

核仁

核基质

酵母菌细胞核

真菌染色体数目及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目前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仅能分离小于50Kb的分子。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puldfieldgel

electrophoresis)--大分子的分离技术,分辨范围达到10Mb。

广泛用于动、植物、真菌,尤其是人类基因组的测定

在真菌中已对近几年来30属的丝状真菌进行了研究。

二、染色体和基因组

从目前已检测的真菌中发现它的范围在2.5Mb~81.5Mb

之间,而有的卵菌却高达225.6Mb(表14-4),DNA的含

量介于原核生物和高等动植物之间。

5

电泳核型(electrophoretickaryotype)

把整个染色体包埋在琼脂糖凝胶中,依赖染色体的

大小和立体结构,通过在凝胶中迁移的速率把基因

组分离成染色体带。

--获得染色体的数目及大小、基因组结构方面的基

本数据,构建出大尺度的物理图谱。

--无需DNA分子杂交和限制性内切酶,可通过电泳核

型的差异进行分类和鉴定。

--快速寻找和定位基因(一条带即是一个完整的染

色体)。

有丝分裂¡大多数真菌在核内进行,是封闭的。

首先出现中心粒(低等真菌),或者

纺锤极体(spindlepolebody)(高等无鞭毛真菌)

三、核与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也是在细胞

核内进行的

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

时,核的形态分为五个阶段

大多数真菌的细胞是

单倍体,但也例外。

啤酒酵母和异水霉是

单倍体和二倍体世代

互相交替。

大多数卵菌是二倍

体,少数卵菌是多倍

第四节线粒体、氢化酶体和核糖体

作用

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场所。含有参与呼吸

作用、脂肪酸降解和各种其他反应的酶类。

内膜上有细胞色素、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ATP磷酸

化酶,及三羧酸循环的酶类、蛋白质合成酶以及脂肪酸氧化的

酶类;

外膜上也有多种酶类,如脂肪酸代谢的酶等。

线粒体是酶的载体,是细胞的¡动力房¡。

一、线粒体

数量

所有真菌细胞中至少有一个或几个线粒

体,随着菌龄的不同而变化

形状

线粒体的形态和外界条件有密切关系

圆形、椭圆形,有的可伸长至30微米,有时呈分枝状。

圆形的线粒体普遍存在于菌丝顶端,

椭圆形的则常见于菌丝的成熟部分。

结构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

外膜光滑并与质膜相似,

内膜较厚,常向内延伸成不同数量和形状的嵴,

嵴的外形是片层状还是管状,与真菌的类群有关。

具有几丁质胞壁的真菌(如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

有片层状嵴;

具有纤维素胞壁和无壁的真菌(如卵菌、前毛壶菌和粘菌)有

管状嵴,与高等植物和多种藻类相似。

6

有自己的DNA、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系统

特点

含DNA的细胞器,是闭环的,周长约19-26¦m,小于植物

线粒体的DNA(30¦m),大于动物线粒体DNA(5-6

¦m)

线粒体的核糖体和细胞质的核糖体相比:

体积小,

含有较小的RNA,

不同的碱基百分比。

由于放线酮是真核生物细胞质核糖体的抑制剂,而氯霉素

是原核生物核糖体的抑制剂,从而认为线粒体的核糖体与

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具有相似性,这支持了线粒体是由内共

生的原核生物发生的假说。

粗糙脉孢菌线粒体的内膜缺少麦角醇,这和线粒体的原核

生物来源假说相吻合。

内膜含有大量的心磷脂。

线粒体的内共生学说?

线粒体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外膜和嵴上的蛋白质,

它对放线酮不敏感,对氯霉素敏感。

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的化学组分和功能是有区别的。

二、氢化酶体

厌氧的瘤胃真菌没有线粒体,取而代之的是产氢细胞

器¡氢化酶体。在这些生物中氢化酶体是主要的发酵

代谢场所,使这些生物能够通过糖酵解途径利用葡萄

糖后的氧化代谢物,产生H

2

、CO

2

和乙酸。它位于游

动孢子鞭毛基部的附近,产氢代谢产生的ATP可提供

鞭毛运动和其他细胞活性所需能量。

-细胞质核糖体

游离状态,或与内质

网和核膜结合

-线粒体核糖体

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

嵴间

¨单个核糖体可结合

成多聚核糖体

细胞质核糖体的RNA

¨25S

具几丁质胞壁与纤维素胞

壁的真菌及粘菌有较小的

RNA。

所有真菌的RNA介于人和

大肠杆菌之间。

¨18S

¨5.8S

¨5S

核糖体具两种主要亚基。

¨60s(25s、5.8s、5sRNA和

39-40种蛋白质)

¨40s(18sRNAT21-24种蛋

白质)

种类大小

mRNA的附着位点,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作用

三、核糖体

粗面内质网

7

定义:是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狭窄的通道系统,有时形成交叉

而呈分枝状的管道

形状:管状、囊状、腔形、水泡状等

种类:粗糙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场所,合成和运送胞外分泌蛋白

光滑内质网¡脂类合成场所,与脂类和钙代谢有关

功能--细胞中各种运转的一个循环系统

--供给细胞中所有细胞器的膜

第五节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是包括那些在功能上为连续统一体的细胞内

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膜边体、泡囊和液胞

一、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

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类等被运至高基

体,在体内进行化学修饰,包装形成泡囊,进行运输。

合成质膜和细胞壁的前体物¡泡囊¡细胞膜表面释放

一些水解酶¡泡囊¡留在细胞中¡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二、高尔基体(Golgiapparatus)

是由一叠具有管状的扁平囊及其外围的小囊泡所组成的

膜聚合体,上没有核糖体颗粒附着。扁平囊被称为潴

泡,一叠潴泡构成一个高尔基体。

定义

过程

核模、内质网、高尔基体、泡囊和质膜之间形成

了功能上连续的区域

三、液泡

来源:起源于光滑型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大型囊泡。

由质膜形成,是质膜的胞饮作用或吞噬作用的结果。

数目,大小:随年龄或菌丝老化而增加,

内含物:主要是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和谷

胺酰胺等,液泡中的氨基酸常游离到液泡外。

多磷酸盐分子

多种酶,如蛋白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核酸酶、纤维素酶等。

作用:液泡提供了一种贮水机制,以便保持细胞的膨压

贮存营养物等功能

还有溶酶体的功能

四、泡囊(vesicle)

是一种类似小气泡的细胞器,被一层单位膜包被。

来源: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作用:

泡囊转运营养物到细胞的其他部位

一些泡囊涉及菌丝的顶端生长

溶酶体(lysosome):是一种由单层膜

包裹、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小球

形、囊膜状细胞器,含有多种酸性水

解酶,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内的消

化、维持细胞营养及防止外来微生物

或异体物质侵袭的作用。

五、膜边体(plasmalemmasome)

在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之间有一些小的质膜结构,它是由单

层膜包被的细胞器,由于位于细胞膜的周围而称为膜边体

来源:是质膜内陷而形成

形态:管状、囊状、球状、

卵园形或多层折迭的膜

作用:在细胞的分泌、壁

的合成、膜的增生以及胞

饮现象都与膜边体有关

8

第六节细胞骨架和细胞质的移动

为细胞质提供了一些机械力,维持了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位

置,同时担负了细胞质和细胞器的运动

微管(microtubule)

一、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包括细胞核内的纺锤微管、细胞质微管和星状微管。组成了

微管合成中心(microtubuleorganizingcenters,MTOC),

是微管合成酶起始的部位。在真菌中微管合成中心被称为纺

锤极体。

作用:细胞核内的纺锤微管参与了核和染色质的运动

细胞质微管驱动细胞结构在细胞质中的运输

驱动蛋白(kinesin)在膜的运输中作为微管的直接驱动力

细胞质动力蛋白在形成和维持由微管提供的分开纺锤体拉力

时是必需的

丝状真菌动力蛋白参与核移动的模型

二、微管与鞭毛(flagella)

游动孢子的鞭毛中,微管以轴纤丝的形式参与了鞭毛的组成

运动能量:靠微管收缩和弯曲而使鞭毛运动,运动所需能量通

过细胞介质传导而来,这些微管终止于游动孢子细胞内的基体

上,通过基体把鞭毛固定于细胞核上

由9根微管二联体包围一

对镶嵌在中央鞘的微管形

成的9+2型结构。该结构

有质膜包裹。

9+2型

微管二联体:由AB两条中空亚纤维

组成,A是完全微管,13个球形微管

蛋白亚基组成,B是10个,与A共用3

个亚基。A上伸出两条动力蛋白臂,

可为Ca2+、Mg2+激活的ATP水解酶水

解ATP供运动

细胞质和细胞器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

1细胞质和细胞器一起形成细胞质流,朝向菌丝顶端流动,

这可能是由于较老菌丝中液泡增大产生的压力而使细胞质

向前流动的缘故。原生质流动的速度与菌丝顶端生长的速

度相一致。

2所有细胞器能跟随细胞质流动,但是细胞核和线粒体能够

独立运动,这种运动基本上与细胞质流的速度相同,但是

它能快一些或慢一些。

3一些小脂肪滴、泡囊和不同性质的颗粒无规律的运动。

三、细胞质的移动

第七节其他内含物

一、微体(microbody)

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与溶酶体相似的小球形细胞器,主要

含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其功能可使细胞免受H

2

O

2

毒害,

并能氧化分解脂肪酸等。

过氧化物酶体:含有氧化酶,参与副产物为过氧化氢的反应

乙醛酸循环体:是含有乙醛酸循环中所需酶的微体

9

二、沃鲁宁体(woroninbody)

是一类较小的球状细胞器,直径约为0.2¦m。它们

由一单层膜包围的电子密集的基质构成,它与子囊

菌和半知菌的隔膜孔相关联,具有塞子的功能

HEX1基因

的表达可

促使在细

胞膜周围

形成沃鲁

宁体

三、壳质体(chitosome)

是一种具有膜状外壳近似球形小的颗粒,直径约40-

70nm。目前已经确认壳质体含有几丁质合成酶,它

的功能与菌丝细胞壁的合成有关,它能运输几丁质

合成酶到菌丝顶端细胞的表面,参与细胞壁的合成

1.参与酵母细胞壁组成的两种糖蛋白如何与葡聚糖骨架相连的?

2.以图3-2为例,如何解释酿酒酵母细胞壁的分子结构模型?为什么说这一结

构模式能够扩展到其他酵母和丝状真菌的细胞壁结构?

3.为什么真菌细胞壁具有一定的机械硬度和强度?

4.请设计真菌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的实验方法?

5.真菌游动孢子的鞭毛结构和功能?

6.阐述真菌细胞核的结构特征?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细胞核的变化特征?

7.阐述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泡囊和质膜等细胞内膜间在功能上的连续性?

8.液泡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

9.微管的功能及其驱动力?

10.真菌鞭毛9+2结构特征?

11.真菌细胞质的移动方式?

12.微体的基本结构特征以及目前已知的两种基本类型?

思考题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5:0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9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rms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形式追随功能
标签:真菌细胞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