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合计和总计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11-15 14:52:07 阅读: 评论:0

国内会计培训机构排名-pbso4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qq空间农场打不开怎么办)

一、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统计表

知识梳理

1、统计表的组成部分

2、编制统计表的基本步骤

(1)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统计表的总标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

(2)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编制的统计表要分几项,横向和竖向各画几

格,填入内容。

(3)把统计好的数据一一填入表格内。如果有合计和总计栏,一般

放在分项数据的上面和前面。

(4)检查填写是否正确。合计、总计算得对不对。

重点导引

【例1】先将统计表填完整,再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填空。

乐乐百货商店1月份售出皮鞋情况统

计表

2007年2月

填空:

商店一月份共售出皮鞋()双,其中男鞋比女鞋少()

双。

分析与解答

这是一个单式统计表,统计表中的合计数就是男鞋、女鞋双数的

总和,即185+244+218=617(双),填空中商店共售出鞋的双数就是

统计表中的合计数。

(1)将统计表填写完整如下:

乐乐百货商店1月份售出皮鞋情况统计表

2007年2月

填空:

商店1月份共售出皮鞋(647)双,其中男鞋比女鞋少(59)双。

【例2】下面是好学生文具店2006年第三季度各种类笔出售情况,

请制成统计表。

7月售出:铅笔217枝,圆珠笔125枝,水笔124枝;

8月售出:铅笔206枝,圆珠笔137枝,水笔119枝;

9月售出:铅笔113枝,圆珠笔243枝,水笔126枝。

好学生文具店2006年第三季度售笔情况统计表

2006年10月

分析与解答

在编制这张复式统计表时,应先根据题目中的有关资料,填写纵

向项目;然后再将资料中的数据逐一填入表内相应的位置;最后正确

地计算出总计与合计。

制成复式统计表如下:

好学生文具店2006年第三季度售笔情况统计

2006年10月

【例3】下面是某校四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析与解答

这张复式统计表中,各班男女生人数有些并没有直接告知,应充

分利用全年级的总计数和五(2)班的总计数根据统计表横向、纵向

数量间的关系来求得。首先横向看,可以根据全年级总计数和男生人

数,求出全年级女生人数;根据五(2)班总人数和女生人数求出五

(2)班男生人数。接着纵向看,可以求出五(1)班的男生数和五(3)

班的女生数,剩下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全部填完后,还要根据合计、

总计间的关系进行复核。填表结果如下:

强化反馈

1、少年宫模型班2007年制作模型情况如下:

第一小组制作:车模12件,船模6件,航模8件;

第二小组制作:车模5件,船模15件,航模7件;

第三小组制作:车模8件,船模7件,航模10件;

第四小组制作:车模6件,船模9件,航模14件。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统计表。

少年宫模型班2007年制作模型情况统

计表

2008年1月

2、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2004年雅典奥运会部分国家奖牌情

况统计表

2004年10月

3、李华的成绩单被撕坏了,你能算出他的外语成绩和三门学科的平

均分吗?

(二)统计图

知识梳理

小学阶段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统计图的作用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应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2、制作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1)制作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1

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

2

根据图纸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3

在横轴上,适当分配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4

在纵轴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并

注明纵轴数量的单位名称;

5

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复式条形统

计图须注明图例)

(2)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1

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

2

根据图纸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3

在横轴上,适当分配统计对象的位置,确定间隔;

4

在纵轴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并

注明纵轴数量的单位名称;

5

按照数据大小,描点连线,并注明数量。(复式折线统计图须注明

图例)

(3)扇形统计图

1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制作扇形统计图时要先算出各部分分别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再用扇

形统计图来表示。

重点导引

【例1】培艺小学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如下:

(1)根据表中的数据,先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培艺小学参加兴趣小组学生情况统

计图

2005年1月

(2)选择:

1

人数最多的是()兴趣小组。

A.科技类B.艺术类

C.运动类

2

()兴趣小组最受男生欢迎,女生最喜爱的是()兴

趣小组。

A.科技类B.艺术类

C.运动类

(3)填空:

1

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人,其中男生()人,女

生()人。

2

艺术类兴趣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多()人,运动类兴趣小组

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

分析与解答:

根据统计表补全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首先要根据全两组直条的

宽度和直条的间距确定直条的位置,其次要根据统计表上的数据确定

直条的长短(纵轴每小格表示20)。再次根据图例确定直条的类型;

最后还要在直条上标上相应的数据,在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时,要仔细审题,看清图例,选择相应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解答如下:(1)

培艺小学参加兴趣小组学生情况统计图

2005年1月

(2)通过计算。科技类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是92+70=162(人)。艺术

类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是60+127=187(人)。运动类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是110+50=160(人)。人数最多的是艺术类兴趣小组,所以选择题第

1

题应该选择B。根据图例,红色直条代表男生,红色直条最长的是

运动类,白色直条代表女生,白色直条最长的是艺术类。因此选择题

第○

2

题应该选择C和B。

(3)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可以用三组的人数相加,也可以用三组

男生总人数加上女生总人数求得,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是

162+187+160=509(人),其中男生总人数92+60+110=262(人),女

生总人数是70+127+50=247(人),艺术类兴趣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多

127-60=67(人),运动类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1050=2.2

倍,所以括号里应分别填:○

1

509,262,247;○

2

67,2.2。

【例2】下图是某城市2006年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看图填

空。

2007年1月

(1)()月份气温最低,是()摄氏度。

(2)从()月到()月,温度逐步上升;()月到

()月两个月间,温度下降最快。

(3)第三季度的月平均气温是()摄氏度。(得数保留整数)

分析与解答

这是一个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点的位置高低,可以知道数量的

多少,折线呈上升趋势,说明数量逐步增加;折线呈下降趋势,说明

数量逐步减少,根据每段折线的倾斜度,还能看出数量变化的大小。

解答如下:

(1)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一月,是2摄氏度。

(2)一月到八月,温度逐步上升,从八月到十二月,气温逐步下

降,其中九月到十月的这段折线倾斜程度最大,这两个月间气温下降

最快。

(3)第三季度的月平均气温是(32+33+26)303摄氏度。

【例3】美美电器2004年四个季度空调的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如下: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统计图

年月

(2)看图填空

1

图中实线表示()销售情况。

2

售出空调最多的是()季度;售出电视机最少的是()

季度。

3

2004年销售的空调共收款46.92万元,平均每台空调的售价是

()元。

分析与解答

统计表中反映了两种电器的销售情况,因此在统计图中补充空调

的销售情况,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先补上统计表的名称、制表日期、

图例,然后再根据统计表中有关空调的销售数在图中描点,连线,标

上数据,回答问题时,可以使用统计表中数据,也可以根据统计图中

反映的情况。

(1)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

美美电器2004年空调和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图

2005年1月

(2)根据图例可以知道图中实线表示空调销售情况,从图中可以看

出售出空调最多的是第三季度;售出电视机最少也是第三季度。2004

年销售的空调共收款46.92万元,平均每台空调售价是469200

(45+22+87+30)=2550(元)。

【例4】右图是某农场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已知粮食作物比经济作物多312公顷,这个农场一共耕种土地多少公

顷?三种作物各耕种多少公顷?

分析与解答

从图中我们知道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百分比情况,由于粮食作

物比经济作物多312公顷,那么粮食作物比经济作物多的百分比是

60%-34%=26%,因此,这个农场一共耕种土地是31226%=1200(公顷);

要求每种作物各耕地的公顷数,就是分别求这三种农作物占总数的百

分之几,所以:

粮食作物:120060%=720(公顷)

经济作物:120034%=408(公顷)

其他作物:12006%=72(公顷)

【例5】在47、25、36、18、47、58、25、47中,众数是(),

平均数是()。

分析与解答

首先要理解这三种不同的概念:众数是指这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

的数;平均数是一组数的平均值,一般可以用这组数的总和

数的个

数得到。因此:

(1)这组数中,47出现次数最多,因此,这组数的众数是47;

(2)平均数:47+25+36+18+47+58+25+47=303303

8=37.875

【例6】下面是两个小组同学1分钟跳绳情况:

(1)0102

(2)6118100

这两组同学跳绳的中位数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中位数是把一组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找出正中间

的数,这个数就是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是单数个,那么中间数很好找,

如果这组数是偶数个,那么就取这组数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这组

数的中位数。我们先把题目中的两个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

排,再找一找:

(1)13211

这时很容易看出这组数中的中间数是112,那么这组数的中位数就是

112.

(2)8106

100

这时看出居中间的数有两个是118和117,因此,这组数的中位数就

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所以是:(118+117)

2=117.5。

重点剖析

【例1】下面是贝贝幼儿园大班学生爱吃的食物人数统计图。

贝贝幼儿园大班学生爱吃的食物人数统计图

2006年12月

看图回答问题:

(1)两个班学生中喜爱吃()类食品的人数最多。

(2)大一班中喜爱吃蔬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大二班

中喜欢吃肉禽类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试提出一个数学问

题,并解答。

分析与解答

从上面的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获得贝贝幼儿园大班的学生爱

吃肉禽类、鱼虾类、蔬菜类食物的人数各是多少,根据这些信息我们

可以解答填空题(1)、(2),根据图中获得的信息,可以提出许多数

学问题,如:两个班喜爱吃鱼虾的学生比喜爱吃蔬菜的多几人?贝贝

幼儿园大班中,爱吃蔬菜类小朋友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等等,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爱吃蔬菜的小朋友比较少,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提出建

议,具体解答如下:

(1)两个班学生中喜爱吃(鱼虾)类食品的人数最多。

(2)大一班中喜爱吃蔬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5(

)7(

;大二班中喜

欢吃肉禽类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12(

)5(

(3)问题:两个班喜爱吃鱼虾的学生比喜爱吃蔬菜的多几个?

解答:(20+22)-(7+6)=29(人)

(答案不唯一)

(4)各类食物都有营养,建议小朋友们形成良好的饮食结构。

蔬菜的口味不如鱼虾、肉禽类鲜美,建议商家研究开发蔬菜的新

食品,让蔬菜的味道更可口,小朋友们喜爱吃蔬菜的人数也会增加。

(答案不唯一)

强化反馈

一、填空题。

1.要反映出上海和北京1996-2004年降水量的上升和下降的情况应

绘制一个()统计图。

2.张老师要绘制一张反映全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的统计图,他应绘制

()统计图。

3.学校气象小组测得周一至周五的室外温度,要绘制一张()

统计图才能反映五天的温度变化情况。

4.要反映小红加5月份各项消费情况占收入的百分率,应该用

()统计图。

二、选择题。

1.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中,最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的是()。

A.平均值B.统计表C.折线统计图

D.条形统计图

2.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

D.任意

3.某省统计近期禽流感疫情,既要知道每天患病动物数量的多少,

又能反映疫情变化的情况和趋势,最好选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4.下面的信息资料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学校各年级的人数B.五年级各班做好事

的件数

C.6月份气温变化情况D.学校教师的人数

三、制图与解答。

1.下面是某校五年级学生爱吃快餐情况统计:

根据下面的数据请把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五年级学生爱吃快餐情况统计

2008年2月

(1)五(1)班和五(2)班各有几人?

(2)喜欢吃新亚大包的比喜欢吃必胜客的少几人?

2.下图是玩具厂2006年个季度芭比娃娃产量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2007年1月

(1)在图中的括号里填上数据。

(2)第三季度的产量比第一季度增长了()万个。

(3)第()季度的产量增长最快。

(4)全年平均每月生产芭比娃娃()个。

3.小明从家去相距4千米远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中

可以看出小明在图书馆呆了()分钟,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返回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4.如图为某养殖饲养的鸡、鸭、鹅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已知鹅是615只,鸡和鸭各是多少只?

5.在海陵2007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中,11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

下。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

(2)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

的评分方法来计算,平均分是多少?你认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为什

么?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4:5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9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耳冉念什么
下一篇:数三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