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尺计重练习题
1
第二节水尺计重
一、判断题:
1、水尺计重主要依据“菲尔索夫”原理:“凡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熟悉)(╳)
2、水尺计重就是应用漂浮在水中的船舶重量和其所排开水的重量之间的关系这一基本原理,来计算船舶所
载货物重量的。(熟悉)(√)
3、水尺标记只有公制一种标记方法。(掌握)(╳)
4、船舶总长度用于理论计算,故亦称作计算长度。(掌握)(╳)
5、船艉垂线指通过船艉柱后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的垂线。如没有船艉柱的船舶,则以舵杆中心为船艉垂
线。(掌握)(√)
6、型吃水系指船舯处由龙骨上缘(基线)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型吃水亦称作设计吃水。(掌握)
(√)
7、最大吃水是指船舯处自龙骨下缘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掌握)(√)
8、船舶水尺系指船舶的吃水深度。船舶在正浮状态下其实际吃水为船舯处自龙骨上缘至实际水线间的垂直
距离。(掌握)(╳)
9、如果水尺数字下缘有横线者,则应以横线的下缘为基准线。(掌握)(√)
10、从甲板线上缘向下量至有关载重线的上缘之垂直距离称为法定干舷。(掌握)(√)
11、甲板线是一条上缘与主甲板上沿相切的(有些散装船的船舷与主甲板衔接处呈抛物
线形状时,其甲板线在主甲板下1m左右)、长300mm或12in.、宽25mm或1in.的水
平线,刻绘在船舯的两舷。(掌握)(√)
12、载重线系与自载重线圈中心向船艏方向的540mm或21in.处刻绘的一条垂直线段成直角的一组水平线
段(长230mm或9in.、宽25mm或1in.)。各线段的上缘分别代表船舶在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所允许的最
大水尺限定线。(掌握)(√)
13、满载排水量系指船舶满载后,吃水达到载重线(通常指冬季载重线)时的排水量。
(掌握)(╳)
14、轻载排水量系指船舶空载时的排水量,即空船重量。(掌握)(√)
15、总载重量系指船舶满载时,船舶所装载的最大重量。一般指吃水达到夏季载重线时,船舶所载的客、
货重量及所需淡水、燃油和其他消耗品等重量之总和。实际上就是从满载排水量中减去轻载排水量后的重量。
(掌握)(√)
16、载重线标记系指甲板线、载重线圈、横线及各种载重线的标记之总和。(掌握)
(√)
17、船舶吨位通常包括登记吨位、排水量吨位及货载容积吨位三类。(掌握)(√)
18、排水量吨位系根据船舶实际排开水的体积计算求得的重量,即当时其全部重量,以吨为单位。淡水排
水量吨位(t)=船舶排开水体积(m³)×1(t/m³);海水排水量吨位(t)=船舶排开水体积(m³)×1.025
(t/m³)。(掌握)(√)
19、净载重量系指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限度的货物重量。即从总载重量中扣除燃油、淡水、粮食、供应品、
船用备品、船员、行李、压载物料、铺垫物料、船舶常数及不明重量(包括船体附着物如海草、贝壳类物体、
临时添设机件、修船时附加水泥、钢材及其它重量)等后的重量。在水尺计重中,除燃油、淡水和压载水外,
其余均可作为船舶常数处理。
(掌握)(√)
20、艏尖舱亦称前尖舱,是自船艏柱起,至第一道舱壁止的一个前部尖、后部宽、顶阔底尖的舱位。(掌握)
(√)
水尺计重练习题
2
21、双层底舱是在船体内部距离龙骨线3-4英尺间的底部,装置的第二层水密内底,将这段自艏尖舱后壁
至艉尖舱前壁间、通过货舱和机舱下部的两个底的空间以若干横舱壁和纵舱壁分隔而成的若干水密舱位(一般
呈左右对称)。(掌握)(√)
22、顶边舱亦称上边舱,系由船舶露天甲板、船体一舷、自舱口斜坡形延伸至两舷的甲板而构成的近似于
直角三角形的、一般以货舱壁分隔成若干个左右对称的舱位。(掌握)(√)
23、测量管为测量污水井/道、双层底舱、艏/艉尖舱、深舱、上边舱等处水与油的深度而设置的管子。管
的一端常通过货舱深入上述各舱之底部,而上端测量口则在露天甲板上,少数分布于机舱内或地轴隧道内。测
量管一般设置于舱的后部,亦有设置于舱的前部或中部的。(掌握)(√)
24、大部分总布置图及容积图均附有排水量或载重量表。上述两图表更主要的是可利用其船艏船艉外形,
测算纵倾状态下船舶艏、艉垂线及df、da值,以作为校正船艏、艉水尺之用。(掌握)(√)
25、用于水油舱校正的图表有两类:一类是将船舶平浮与纵倾校正后的容积以曲线或列表的方法表示出来,
从这些图表中可根据船舶处于平浮或各种纵倾状况下测得的深度查得该舱内水油的实际容量;另一类校正图表
是仅对测量深度作校正,然后再查算校正后深度在图表上的容量,这种校正图表称为纵倾测深校正图表。(掌握)
(√)
26、在对水尺进行观测时,可仅对承运船舶一侧的艏、舯和艉部吃水线的三个吃水点进行观测或测量,以
确定其实际水尺。(掌握)(╳)
27、测看水尺时,可不限制船方移动船上吊杆、平舱、加油或泵水,船舶缆绳不能系得过紧,以免影响水
尺观测的准确。(掌握)(╳)
28、船舶吃水纵倾修正值的正负号为:当船舶处于艏纵倾时,水尺标记在垂线前则为“+”,水尺标记在垂
线后,则为“-”。(掌握)(╳)
29、船舶的“中拱”与“中陷”一般是通过船舶的吃水反映出来的,若船舶的艏、艉平均吃水大于舯吃水,
即是“陷”,反之,则是“拱”。(掌握)(╳)
30、船舶在多数情况下呈纵倾状态,一是艉纵倾(仰)(Trimbystern),系指艉水尺大于艏水尺;二是艏纵
倾(俯)(Trimbystem,orbyhead,orbybow),系指艏水尺大于艉水尺。
(掌握)(√)
31、排水量表/载重量表的制作,通常是以标准海水(密度为1.025g/cm³)或密度为1.000g/cm³的淡水为基
础确定的,因此,当船舶处于不同密度的港水时,其排水量必须经港水密度修正。(掌握)(√)
32、船舶常数通常也是验证水尺计重准确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掌握)(√)
33、夏季满载水线为船舶夏季所允许的最大装载水尺限定线。(√)
34、船首垂线系指通过船艏柱后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的垂线。(╳)
35、基线系指龙骨下缘与设计水线平行的直线。(╳)
36、龙骨线就是基线。(╳)
37、型宽系指船舶最宽处,两舷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38、型深系指船舯处的船舶深度,即从龙骨线量至露天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39、垂线间长度系指通过夏季满载水线自船艏柱前缘至船艉柱后缘的水平长度。(√)
40、型吃水系指船舯处由基线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41、最大吃水系指船舯处自龙骨线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42、水线以上最大高度系指夏季满载水线平面至船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43、水尺标记是以龙骨线为零点表示船舶吃水深度的一种数字记号。(√)
44、载重线标记记载在《国际船舶尺度证书》中。(╳)
45、水尺计重用水油舱容量表及其纵倾修正图表中,将船舶平浮与纵倾修正后的容积以曲线或列表的方法
表示出来,这类图表称为测深纵倾修正图表。(╳)
水尺计重练习题
3
46、载重量表中的载重量是净载重量。(╳)
47、当水尺标记的位置与对应的垂线位置重合时,无论纵倾多少,都不用对该吃水进行纵倾修正。(√)
48、某船舶纵倾修正后艏、艉和舯平均吃水分别为2.345、4.525和3.375米,该船舶处于为“中陷”状态。
(╳)
二、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
1、船舶浮在水中所排开的水的重量。(熟悉)(答案:A)
A、等于该船的全部重量B、不等于该船的全部重量
C、等于该船的部分重量D、不等于该船的部分重量
2、船艏垂线系指垂线。(掌握)(答案:B)
A、通过船艏柱后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
B、通过船艏柱前缘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
C、通过船艏和夏季满载水线交点
D、通过船艏柱前缘和冬季载重线交点
3、在观测船舶水尺时应注意。(掌握)(答案:B)
A、水尺标记的数字的上缘为所标明的吃水深度的基准线
B、水尺标记的数字的下缘为所标明的吃水深度的基准线
C、水尺标记的数字的中间为所标明的吃水深度的基准线
D、都不是
4、满载排水量包括以下重量:(掌握)(答案:D)
A、空船重量、燃料、淡水和船用备品物料及船舶常数等重量。
B、空船重量、货物重量、燃料、淡水和船用备品物料等重量。
C、空船重量、货物重量、船用备品物料重量及船舶常数等重量。
D、空船重量、货物重量、燃料、淡水和船用备品物料重量及船舶常数等重量。
5、轻载排水量包括以下重量:(掌握)(答案:C)
A、船体的重量
B、船体、轮机、锅炉、各种设备的重量
C、船体、轮机、锅炉、各种设备和船舶适航必须的供应品的重量
D、船体、轮机、锅炉、各种设备、水油舱内的淡水和船舶适航必须的供应品的重量
6、查算船舶的漂心位置应查阅:
A、静水力曲线图/表B、排水量表C、压载水舱容量表D、淡水舱容量表
7、某鉴定人观测船舶艏吃水(在艏垂线后)为1.16m,艉吃水(在艉垂线前)为3.25m,
经查阅相应图表得知该轮垂线间长度为182.190m,船艏水尺标记至艏垂线距离dF为0.805m,船艉水尺标记至
艉垂线的距离dA为2.010m,鉴定人计算艉吃水纵倾修正值Ac为:
A、0.011mB、0.023mC、-0.023mD、-0.011m
(掌握)(答案:B)
8、计算公式D/M=1/8(Fm+Am+6Mm)计算出的结果是:(掌握)(答案:A)
A、船舶拱陷校正后之平均水尺B、船舶平均水尺
C、船舶艏艉平均水尺D、船舶六面平均水尺
9、计算公式δΔ1=Tc×CF×TPC×100表示为:(掌握)(答案:B)
Lbp
水尺计重练习题
4
A、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B、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C、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D、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10、计算公式δΔ1=Tc×CF×TPI×12表示为:(掌握)(答案:A)
Lbp
A、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B、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C、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D、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11、计算公式δΔ2(t)=50Lbp×(Tc/Lbp)²×(dm/dz)表示为:(掌握)(答案:C)
A、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B、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C、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D、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12、计算公式δΔ2(tn)=6Lbp×(Tc/Lbp)²×(dm/dz)(掌握)(答案:D)
A、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B、排水量纵倾一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C、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公制计算公式
D、排水量纵倾二次修正英制计算公式
13、某船舶制表密度为1.025g/cm³,实测港水密度为1.020g/cm³,根据拱陷校正后平均吃水查算相应排水
量为25276.78t,经纵倾修正后排水量为25163.19t,计算港水密度修正后排水量吨数为:(掌握)(答案:
C)
A、25153.48B、25286.54C、25040.44D、25400.08
14、对淡水和压舱水进行测量,必须:(掌握)(答案:D)
A、在对船舶水尺进行观测前进行
B、在对船舶水尺进行观测后进行
C、不考虑对船舶水尺进行观测的时间进行
D、在对船舶水尺进行观测的同时进行
15、测水用尺一般有钢卷尺、铜折尺等。在使用前应注意:(掌握)(答案:B)
A、核对尺的长度
B、核对零点、刻度是否规范
C、查看尺的生产厂家
D、检查尺的材质
16、在测量每一水舱时,如有疑问,则应:(掌握)(答案:B)
A、放弃测量B、进行复测C、维持原数D、照抄船方数
17、对船方声称的空压水舱或货舱,可采取以下措施:(掌握)(答案:D)
A、听从船方意见B、查看船方记录C、让船方写出证明
D、进行观测,准确计算
水尺计重练习题
5
18、若水舱对称地分列于船的两侧,不论其测量管是否左右对称,也不论相对应的左右舷舱内压载水数量
差异较大,这时虽然产生了横倾,都可不作校正。(掌握)(答案:B)
A、可不校正B、应校正C、对较满的舱进行修正D、对较少的舱进行修正
19、顶边舱的舱面由于露天甲板形成弧形或倾斜形,当舱内的压载水从测量管口溢出时,可按如下方法处
理:(掌握)(答案:A)
A、不能视为满舱,仍应按实测深度进行校正计算
B、按满舱计算C、按80%量计算D、估算数量
20、对须扣除水分的进口矿砂类货物,如现场计重结果与提单重量出入很大时(尚未得到卸货含水量),应:
(掌握)(答案:C)
A、调高货物重量
B、调低货物重量
C、进一步核查各项测算有无差错并结合水分结果综合分析
D、调整压载水数量
21、对拟装载货物的船舶,如压载水舱测量管内结冰,采取措施如下:
A、将实测数字视为水深度
B、按船方记录计算
C、放弃测算
E、要求船方在首次水尺计重前尽可能将压载水排净,将机舱内所有的压载水阀加施封
识,待末次水尺计重时拆封,使压载水保持不变,并将首、末两次压载水数量作为“0”处理;对于无法将压载
水排放净的船舶,可在船舶靠泊时将所有压载水舱打满,对于顶边舱可要求船方将压载水测量管封紧后压水,
直至压载水从所有压载舱前部的空气管溢出为止,然后观测水尺,此时可按照压载水舱容表满舱容积计算,末
次满载后水尺计重时,要求船方将上边舱内压载水排净以“0”计算。
22、对装载进口货物的船舶,如压载水舱测量管内结冰,采取措施如下:(掌握)(答案:D)
A、将实测数字视为水深度
B、按船方记录计算
C、放弃测算
D、首次水尺计重时,一般可准确测量双层底舱内的压载水,上边舱内一般无水,可根据装货港末次水尺
计重时压载水数据及船方的航海日记压载水测量记录核查,同时要求船方将上边舱人孔逐舱打开予以检视,如
发现舱内有大型冰块,可以实际测量其尺寸予以计算;货物卸载完毕末次水尺计重时,将压载水全部压满,按
照压载水舱容表满舱容积计算压载水。
23、由于船舶主甲板呈弧形和倾斜,其上边舱的压载水从测量管溢出,可采取下列措施:(掌握)(答
案:B)
A、按满舱水计算
B、应按实测深度进行校正计算。测量的有效方法是在测量口处加“延长管”,使液面处于“延长管”内某
一位置,以测量这一位置时的压载水总高计算容积。
C、放弃测算
D、按船方意见办
24、遇船方自制排水量表(掌握)(答案:C)
A、不予使用
B、使用
C、应予审核。发现不准确时,排水量可以静水力曲线图查算
D、放弃水尺计重
水尺计重练习题
6
25、遇船方自制水舱计量表(掌握)(答案:A)
A、应予审核。水舱计量表如与船舶容积图上的总容积相符,可考虑使用,否则可按实际情况要求船方将
水排空、泵满或保持原状。
B、不予使用
C、使用
D、放弃水尺计重
26、如船方持有两份以上有差异的同类图表(掌握)(答案:B)
A、二份都用
B、应以最近的经过鉴定的为准。
C、任采用一份
E、以原来的为准
27、进口水尺计重船舶常数与前及航次的常数出现不正常减少或增多的处理(掌握)(答案:A)
A、在末次水尺后发现船舶常数出现不正常的减少时,应尽量查找原因(如船体有否改建等)。如因压载水
数量过大,并且压载水舱的前端无空气管或空气管距前舱壁较远,受压缩空气的影响,压载水数量计算不准时,
可与船方协商,对压舱水数量作适当修正。
在末次水尺后发现船舶常数出现不正常的增加时,亦应查找原因(如有否漏测、漏算等),经核查无误后
可按实际结果签证。
B、以计算结果为准
C、按船方报数
D、参照原发数量计算
28、出口水尺计重船舶常数与前及航次的常数出现不正常减少或增多的处理(掌握)(答案:D)
A、参照原发数量计算
B、以计算结果为准
C、按船方报数
C、应建议船方将压载水排空或保持原状。
29、以下哪个距离为法定干舷:A
A、甲板线上缘至载重线上缘
B、甲板线上缘至载重线下缘
C、甲板线下缘至载重线上缘
D、甲板线下缘至载重线下缘
30、在载重线标记中,各载重线按吃水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A、夏季载重线、热带淡水载重线、热带载重线、冬季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热带载重线、热带淡水载重线、冬季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
C、热带淡水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热带载重线、夏季载重线、冬季载重线、
D、夏季载重线、热带淡水载重线、热带载重线、夏季淡水载重线、冬季载重线
31、舯心位置是指:
A、垂线间长度的中点
B、夏季满载水线长度的中点
C、船舶总长的中点
D、艏、艉吃水标记间距离的中点
32、某一观测水尺为19′05.5″,换算成公制单位的值是(换算关系1in=2.54cm):
A、5.93mB、5.931mC、4.966mD、4.97m
水尺计重练习题
7
33、TPI查表值为52.02tn/in,换算成TPC是(换算关系1in=2.54cm,1tn=1.01605t):
A、20.81t/cmB、20.48t/cmC、52.85t/cmD、20.8t/cm
34、MTI查表值为1161.35ft·tn/in,换算成MTC是(换算关系1in=2.54cm,1tn=1.01605t):
A、139.36m·t/cmB、141.60m·t/cmC、457.22m·t/cmD、450.00m·t/cm
35、“ABC”轮装载煤炭,水尺计重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1《“ABC”轮水尺计重原始数据》,船舶有关数据
如附表《“ABC”轮排水量表》:
表1“ABC”轮水尺计重原始数据
装载前装载后
左右左右
艏水尺(m)3.033.046.416.41
舯水尺(m)3.613.656.606.57
艉水尺(m)4.234.236.796.78
港水密度(kg/l)1.01751.0165
压载水(t)1800.122.5
淡水(t)141.598.5
燃料油(t)105.499.3
试分别计算该轮装载前、装载后的拱陷修正后平均吃水D/M,相应排水量Δ2,排水量的纵倾一次修正值δ
Δ1,排水量的纵倾二次修正值δΔ2,纵倾修正后的排水量Δ3,港水密度修正后的排水量Δ4;并计
算该轮的船舶常数和装载货物重量。
三、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
1、基线系指与设计水线平行的直线。(熟悉)(答案:B与D)
A、在龙骨的下缘B、在龙骨的上缘C、与龙骨线距离为零
D、与龙骨线有一定的高度之差
2、垂线间长度系指水平长度。(熟悉)(答案:A与C)
A、与基线平行B、与基线相交C、沿夏季满载水线自船艏柱前缘至船艉柱后缘
D、沿甲板线自船艏艏柱前缘至船艉柱后缘
3、水尺标记是以数字表示船舶吃水深度的一种记号。(熟悉)(答案:E)
a)一般对称地标明在船艏、船艉、船舯的两舷
b)以龙骨下缘为零点
c)按自下而上顺序
d)标至船舶最大吃水以上
e)以上都是
4、水尺标记公制标记方法是以阿拉伯数字书写。(掌握)(答案:A、D与E)
A、字体高度为10cmB、字体高度为10mm
C、字体线条粗细为1cmD、字体线条组细为2cm
E、相邻两数字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cm
5、水尺标记英制标记方法是一般以阿拉伯数字书写,也有以罗马数字书写。(掌握)(答案:B、C与E)
A、字体高度为10inchB、字体高度为6inchesC、字体线条组细为1inch
D、相邻两数字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inches
E、相邻两数字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inches
6、甲板线是一条上缘与主甲板上沿相切的(有些散装船的船舷与主甲板衔接处呈抛物
水尺计重练习题
8
线形状时,其甲板线在主甲板线下1m左右)的水平线,刻绘在船舯的两舷。(掌握)
A、长300mm或16in.B、长300mm或12in.C、宽25mm或2in.
D、宽25mm或1in.
(答案:B与D)
7、排水量曲线图上所表示的排水量曲线,一般系两条线平行排列。它们是:(掌握)(答案:A与B)
A、合水排水量B、海水排水量C、淡水排水量D、污水排水量
8、静水力曲线图中与水尺计重关系最密切的有:(掌握)(答案:A、B、C、D、)
E、排水量或排水体积曲线B、每厘米或英寸吨曲线
C、漂心曲线D、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9、船舶的吃水不仅与船舶的载荷有关,而且与港水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船舶(载荷不变)从某一水
域中转移到另一密度的水域时:(掌握)(答案:A、B、C)
A、排水重量不变B、排水体积(船舶入水部分的实际体积)改变
C、吃水改变D、纵倾改变
10、为对排水量进行港水密度修正而扦取港水密度,必须做到:(掌握)(答案:A、B、C、D、E)
A、在对船舶水尺进行观测的同时从船舯外舷水尺深度的一半处扦取
B、将水样灌入量筒或其他容器内,以经校准的密度计进行测定
C、密度计应擦拭清洁,轻轻放入量筒或其他容器内
D、在扦取样品后,应立即测定其密度
E、测读实际密度值应水平观测,以密度计杆上最高的水线或以玻璃量筒的筒壁与密度计三点成一直线的
水平面的读数为实际密度值
11、对于只具备总容量数而无具体计量表的水舱,可采取相应措施:(掌握)(答案:A、B、C)
A、泵满B、排空C、保持相同状态D、封存不用
12、遇有水尺标记模糊不清或不规则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掌握)(答案:A、B)
A、建议船方清除沾附物或重新漆绘
B、以尺从上部有依据处测至水面计算船舶吃水高度。对船舯左、右水尺可采取以水尺测量仪测量干舷的
方式确定实际水尺
C、放弃观测
D、估计数字
13、因船舶纵倾过大,船艏水尺脱离水面,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掌握)(答案:B、C、D之一)
A、放弃观测
B、建议船方对有关水舱或油舱内水、油进行调整,改变船舶纵倾差,使船艏水尺达到
可测视的状态。
C、从船舶的龙骨下缘或其他明显水尺标记处,以尺测至水面的距离,求出船艏负吃水(测量时与基线不
垂直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对船艏负吃水经船艏校正后,可与校正后船艏吃水计算艏艉平均吃水。
D、按比例在船图上从船艏、船舯水尺划延长线与船艏垂线相交并以此点测出船艏的负吃水(拱陷误差可
忽略不计)。
14、寒冷气候水面结冰,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掌握)(答案:A、B、C之一)
A、如风向是从岸边吹向港湾,可建议船方将船艏或船艉的缆绳适当放松,使船舯里舷水尺标记脱离冰面,
以达到观测水尺目的。
B、使用工具将船舶里舷船舯水尺标记处的浮冰清除,直至可观测港水水面。
C、如冰层太厚难以清除,可在船舯水尺标记处的冰面钻孔至水面,然后测量冰层厚度,以船舯冰面所在
水尺计重练习题
9
的吃水数减掉冰层厚度即为船舯实际吃水。如水面低于冰层下沿,则须再扣除水面至冰层下沿高度。
E、只观测冰面水尺
15、载重线标记包括:A、B、D
A、甲板线B、载重线圈和横线C、干舷D、载重线E、吃水线
16、载重线包括:A、B、C、D、E
A、夏季载重线B、热带淡水载重线C、热带载重线D、冬季载重线E、夏季淡水载重线
16、静水力曲线图一般包括以下哪些曲线:
A、排水量曲线B、载重量曲线C、厘米吃水吨数曲线D、漂心曲线E、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17、总布置图或容积图可以用来:
A、查找垂线间长度B、查找船宽C、确定船舶艏、艉垂线的位置D、查找漂心E、测算水尺标记
与垂线之间的距离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4:3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