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
(英文译名:JemeTienYow,1861年3月17日-1919年4月24日),字
眷诚,号达潮,广东省南海县人,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
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人物简介
詹天佑是中国清末、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原籍安徽徽州府婺源县(现属江西省),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同治十一
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留学
美国。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亲眼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
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
途而产生悲观情绪,但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
轮船。”
他带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
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
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詹天佑在美
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考取
美国著名理工大学伍斯特理工之后有相继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
程学。
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并撰写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
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回国后詹天佑入马尾船政学堂学
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威”号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
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然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派极力反
对修造铁路,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被迫改学驾驶海船,耽误了七八年。
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
才得以干他精通的铁路工程工作,成为中国第一名铁路工程师。开始负责修筑塘
沽到天津的铁路,仅用70多天就完成铺轨工程。后又参加修筑天津至山海关的
铁路,需要在滦河修一座铁桥,面对英、日、德工程人员建造这座铁桥的相继失
败,他毅然挺身承担造桥任务,最后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
詹天佑这一生最大贡献,就是在于他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1905年,他
担任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总工程师。这条路穿过八达岭,全长200多公
里,工程是如此的艰巨。
他亲自勘察,选定路线;在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
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
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用两端凿进法开凿居庸关。
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
分之一。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后受聘川汉、粤汉铁路会办或总理兼总工程师。辛亥革命
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从武昌至长
沙,总长365千米的铁路。
晚年编写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
以及《华英工程词汇》这部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1919年逝世。
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该会第一任会长詹天佑在青龙桥车站建了一座铜像,永远纪念
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他还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人”。
修建京张铁路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争,
因此京张铁路就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当清廷要修京张路的消息传出
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誓不相让,
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
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这样,清政府就打消了求救于洋人的念头而一心自修了。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
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
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
“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
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
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
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詹天佑坚持中国人自己
修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第二条绕道过远为不可取。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
线。由于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丰台北上
西直门、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
360华里。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叠峦重嶂,悬殊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
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180丈。詹天
佑把全线分为三段:丰台到南口为第一段,南口到康庄为第二段,余为第三段。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
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
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
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
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
肃地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
说法不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又吃力地攀到岩
壁上,认真地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都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
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一百多米,是居庸关的三倍长。詹
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
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然后再在康庄附近开一口直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
一共有作6个工作面。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
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
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
“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
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
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詹天佑为了缩短工期,想出了“竖井开凿法”,为了火车上山,创造了“人”字
形线路,这些方法都在现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12月12日开始铺轨。就在铺轨的第一天,一列工
程车的一个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这一下成了中国人不能自修铁路的证
据,各种诽谤中伤纷至沓来。但詹天佑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冷静地想到:此路坡
度极大,每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难避免。为此,他使用了自
动挂钩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第二段工程同时开始。难关就在
第二段,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
岭隧道1,092公尺。这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
机、通风机和抽水机。前者对詹天佑都不成问题,而后者当时中国全都没有,只
在靠工人的双手,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见。但他们用竖井开凿法,硬是克服了重重
困难,终于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
的一座桥,它由七根一百英尺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及时
建成。
1909年4月2日火车通到下花园。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虽不长,
工程极难。右临羊河,左傍石山,山上要开一条六丈深的通道,山下要垫高七华
里长的河床。詹天佑即以山上开道之石来垫山下河床。为防山洪冲击路基,又用
水泥砖加以保护,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对于工程上的困难,詹天佑从未放在眼里,对于人为的障碍却使詹天佑忧愤
至极。清河有个叫广宅的人,是前任道员,皇室载泽的亲戚,朝野均有势力。铁
路恰经其坟地,他即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邮传部
竟不敢过问。这里北面是郑王坟,南面是宦官坟,西面是那拉氏父亲桂公坟,要
大改道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经费。
詹天佑以受贿为可耻,绝不改道,竟以去留相力争。最后因五大臣出洋被炸,
载泽吓得不敢与闻外事,广宅才因失去靠山而同意经其坟墙以外通过。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此路原订六年完成,詹天佑终于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
11日全线通车了,还节余二十八万两银子。京张铁路的胜利完成,是中国人民
的胜利,也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充分体现。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
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
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
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
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
京张路完成之后,詹天佑应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的聘请,于1910年任该公
司总理,又于1912年5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
詹天佑的名言
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以诚接物,勿挟褊私;圭壁束身,以为范例。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
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4:0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7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