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人教版教案两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人教版教案两篇
中东又称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
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指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包括
除阿富汗外的西亚与非洲的埃及,约23个国家(含巴勒斯
坦),1500余万平方千米,4.9亿人口。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
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
候分布最广。
中东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是交通
要道。
教学重难点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原
因。
教学过程
第2页共10页
一、课题导入
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
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
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
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
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
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中东)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由影视图片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一孔之见:联系当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从学生爱关注的
战争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讲授新课
教师导入:重要的地理位置。(板书:重要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中东的国家》,确认中东的范围:
1.中东的纬度位置。
2.中东的海陆位置。
3.本区主要的海峡。
4.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
间的界限)
第3页共10页
归纳:中东位置极其特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洋、
三洲、五海之地”,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
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合作学习,巩固
知识并解决问题。
这是本区的一个优势,也是本节的一个重难点。在引导学
生认真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中东
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突破重难点。在知识讲解中间对学生进
行一次思想教育,使学生看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
教师转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看中中东重要的地理位
置外,他们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这里还有什么企图呢
由问题回到热点话题,从中探究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
略原因,从而引出另一个重难点。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发表观点
教师导入:丰富的石油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一个敏感的地
区,谁控制了这个地区就意味着控制了这个地区的石油。(板
书:丰富的石油资)
师生互动:观看有关中东的石油资的影视图片,共同读图
分析中东石油资的特点。
教师点拨、归纳:中东石油资的特点:储量大,埋藏浅,
油质好,出油多。
第4页共10页
教师补充:除了上述几点外,中东石油成本低,易于开
采,运输方便。由于这些特点,中东石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
世界上任何一个产油区所无法比拟的。
提问: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呢
学生活动:读图《世界石油分布图》、《世界主要国家石
油储量扇形统计图》、《世界十大储油国统计表》、《中东部
分国家石油储量表(1995年)》,分析本
地区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学法指导:读图──合作──探究──归纳
中东石油的这些特点,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垂涎不已,
因此西方国家就加紧了对该地区石油的掠夺,使该地区成为世
界的热点地区,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提问:中东这么多石油都是供自己国家用的吗如果出口,
输出路线又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结合《中东石油海上运输线路图》,讨论、分
析。
师生互动: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学生结合挂图归纳。互动
中间注意渗透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
用。
第5页共10页
归纳小结:石油资是中东人民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中东
人民的命根子。我们应该站在第三世界人民一边,支持中东产
油国为保护石油资、维护石油权益的斗争。
学生活动:自由阅读书上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明确它
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强第三世界的合作,共同反对霸权主义,这又是对学生
进行一次思想教育,鼓舞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文化,长大建设祖
国,保卫祖国。
教师转接:结合前面所学的《东南亚》、《南亚》进行比
较,分析并总结中东的优势。
提问:中东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有什么特点呢中
东的居民、国家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读《中东地形图》自由讨论。
师生互动:观看中东的民族风情、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
情况的影视图片。(画外音:看:一望无际的沙漠、新月形的
沙丘;地面上河流很少,有一些地下泉水;气候干热、居民全
用肥大的衣服把身体包起来;树木很少……阿拉伯民族,人民
信奉伊斯兰教并向真主祈祷,向未来祝福)(板书:干旱环境
中的农牧业)
讨论l:为何中东阿拉伯半岛上没有河流从纬度、海陆因
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第6页共10页
讨论2:在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如何发展农业生产
展示:播放一段有关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的影视片段和枣椰
树的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活动:读书上的阅读内容“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回
答:
1.以色列为什么要发展节水农业
2.以色列是怎样发展节水农业的它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有
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归纳小结:中东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干燥、炎热,
沙漠广布,高原为主。艰苦的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
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中东人民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区优势:
丰富的石油资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通过大量开采石油运往世界
各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此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
但是由于石油是非可再生资,因此中东的一些产油国都在考虑
当石油资枯竭后如何发展本国经济的问题。
学法指导:先通过读图、观看影视图片作一个初步的感性
认识,再阅读书上的相关资料、自由讨话探究学习掌握知识。
最后再扩展到资利用问题上。
简要小结点明中东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征
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意志,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同时也
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资利用观。
第7页共10页
三、小结
延伸与探究:中东的发展给我们有所启示:近在我们的身
边,远在我们的大西北与中东在自然条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如或气候干燥,或沙漠广布,或有着丰富的矿产资(西北地区
丰富的石油资)。现在,党和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随着大西北的进一步开发,我们都面临着一次千古难逢的机遇
与挑战,能否从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借鉴其能适合我们的经验就
此试写200字左右的文章。
一孔之见:“学以致用”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联系我国西
部大开发,从中东的发展中获得启迪,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
的国情,从而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东》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掌握本地区地理位置的
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线路及在世界
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中东地处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8页共10页
教学难点:中东的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分布及输出
线路。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中东风光及中东战争的视频。
通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不光考虑到优美风光会给学生优美的享受,激发
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这与战争给中东的人民
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突出战争的残酷,突
破情感目标。
活动1讲授新课
(板书)一、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的范围(提问)同学们,谁知道“中东”的由来
(点拨)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6~17世纪欧
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
东、中东、远东。(活动)
①阅读教材中的图8.3和图8.4,找出本区的主要国家和
城市。
②让学生阅读图6.5和图8.3,说出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
别。(强调)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板书)2.重要的地理位置(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3,
第9页共10页
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完成下列框
图。(小结)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地中海、黑海、
红海、阿拉伯海、里海(点拨)里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苏伊士运
河”,提问: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点拨)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土耳其海峡”,提问:土耳其
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点拨)亚洲和
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探究)同学们,运
用你们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土耳其海峡和苏伊
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小结)苏伊士运河
的建成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土耳其海峡是
黑海进出口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
道。
活动2二世界石油宝库
(板书)二、世界石油宝库
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5,思
考:
①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各占多少
②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
第10页共10页
(板书)石油的分布(活动)阅读图8.4,找出石油的
分布地区及主要产油国。(小结)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埃及(过
渡)中东石油有哪些石油外运航线呢(板书)
3.石油的主要海上输出路线和输往国家(活动)阅读教
材中的图8.6,提问:
①本区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地区,通过哪些航线
②同样是输往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为什
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航线(小结)(点拨)虽然航
线A比航线B近,但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通航能力
有限。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3:5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6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