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3章思虑过度状态的辨识
第一节四诊合参在诊察心理疾病中的优势
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是诊察疾病的四种
基本方法。中医诊断理论认为,人体“有诸内必形诸外”,对疾
病的诊断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通过四诊来“视其外应,以知其内
脏,则知所病矣”。因此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
要方法,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诊法何如······切
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
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由此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
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和疾病状态,同时通过四诊获
得的信息,如通过望诊获得的“症状”和通过切诊获得的“体征”
来评价患者机体目前的状态,进而综合有效的“症”“证”信息
进行辩证分型,有利于辨证论治。
四诊获得的信息对于临床治疗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四诊
与西医的客观诊断仪器不同,它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是医者在
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火球信息,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
作出判断。四诊信息的获得和医者的分析综合过程体现了中医学
理论地主要思维方式即取象比类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通过四诊
获取事物“象”—是一类客观事物的共同性的形象信息抽象,概
括出来的观念性形象,然后把这种“象”进行“比类”—类比、
推理、得出一定结论的思维方法。简言之,在临床实践中,医者
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得“象”,即采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达到识病辨病的目的。
中医“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论,“阴阳五态”的个性论,脏
腑气血变化与情志转化相关的理论使得中医具有独特的诊断手
段,即四诊合参的心里诊断体系。如望诊,能通过人的言语,行
为等来推知其心理状况,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仰视
深,精神将夺矣”;《灵枢·五乱》曰:“气乱于心,则烦心密
嘿,俯首静伏”;《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
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灵枢·本身》“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指出望诊是观察患者
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此外,问诊也可以探知人的心理状态重要
的手段,此外,问诊也可探知人的心理状态,如《素问·疏五过
论》中说:”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
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灵枢·本身》很早
提出“脉舍神”的观点,《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
也”,指出神除五神之外,还寄舍与血脉之中。神在中医中的含
义之一,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因此脉舍神包含了脉在寄舍、
蕴含着人类心神的意思。《素问·经脉别论》曰:“黄帝闻曰:
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
动静,皆为变也“,指出了与心理活动有关的相关的脉象变化,
广泛的存在与一切个体的各种心理现象之中。不论惊恐。恚恨,
劳心乃至动静变化间的各种心里条件下,只要有心理活动存在,
脉象都将发生变化,心理活动与脉象之间存在相对应的关系,如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肝脉鹜,暴有所惊骇。”即肝脉出现
疾、散乱的脉象体现的是一种惊骇的心理现象,这种特殊的脉象
特征也是用以区分惊与其他心理状态的不同。此外,尚有其他心
理脉象的描述,体现了不同于病脉的买系那个描述特征。
中医学不同于现代医学心理疾病的诊察手段,其依靠“望、
闻、问、切”四诊法获得诊断心理状态的症状和体征,尤其是脉
诊技法的源远流长,使得中医对心理状态的诊断独树一帜,成为
四诊合参心里诊断体系的重要一项。脉诊在诊断中医情志致病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情志中的“思”,古代医家多有从
四诊收集体征的文献记载。
广义之“思”不单是指思维,而是包含思维在内的认识活动
的总称。思虑致病,多为患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及异常情感所
致,难于体察,其属于情志病的范畴和认识过程的异常,情志活
动包括喜、怒、私、悲、及恐五种,也成五志,是人体对外界事
物做出的应答反应,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必需,保持“动
而中节”是其基本条件,如果过激则成为一种治病因素危害人体
的健康。思虑致病古书多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说:“思
则心有所依,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可见忧愁
思虑,伤及心神,脾气郁结,则造成气机結滞。《医宗金鉴》高
度概括思虑过度造成的人体损害是“形神俱病”或“平素多思不
断,情志不遂,或偶处惊疑,卒临境遇,因而形神俱病。
进过四诊获得的思虑过度所导致的疾病症状和体征在古书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多有描述。
一望诊
是对患者全身或局部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
知脏腑病变。望诊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
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一种中医独
特的传统诊法。
1、望神从心理诊断的角度而言,望神是诊断重点。望神
中一观望两目的神志为主,因”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
魄之所长营也,神气之所生也······目者,心之使也。心
者,神之舍也”(《灵柩·大惑论》);清代杨西山《弄丸心法》
曰:“人之两目,神之门户。”因此,分析思虑过度的人的心理
活动时,在望诊中观察两目的表露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忧思时
可见眼睑低垂,目光呆滞,两目暗淡无光。
2、望色望色可作为心理诊断的依据之一。林之瀚《四诊
抉微》中指出:“有悲愁不乐,则色白。”验之与临床,常见悲
哀忧愁过度,心事重重的患者,面部见苍白。清代汪宏《望诊遵
经》中曰:“思则气结与脾,故睑定而色黄以涩。”
3、望形态望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病人的思虑过
度的心理活动状况。《素问·疏五过论》云:“暴乐暴苦,始乐
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根据《内经》“阳主
动,阴主静”的原则,对举止形态矣阴阳动静立纲,喜动者多偏
阳,个性特征多件易于兴奋,多喜多怒,偏于外向等;而喜静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多偏阴,其个性特点有善于抑制,多思多虑,偏于内向等。对于
诊断疾病,喜动者多为阳证,喜静者多属阴证。《灵柩·本神》
指出:“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根据
病人的某些特殊姿态,分析其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心理诊断。关
于思虑过度导致的形神俱损,《灵柩·本神》有论述:“心怵惕
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脾愁忧而
不解则伤意,意乱则悗,四肢不举······。”
二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年,嗅气味以辨别患者内在病情的方法。
中医学的听声音,主要是指通过耳闻患者口中发出的宫商角徽羽
等五音的异常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医家非常重视五
音的诊法,把它视为闻诊的基础。情感变化可以引起声音的改变。
关于思虑过度伤脾导致的声音改变,古书记载有如《古今图书集
成医部全录》云:“五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音应角,调
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脾声歌,音
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
《灵枢·口问》云:“忧思则心细急,心系急则气道约”;《医
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云:“喜心所感,忻散之声······哀
心所感,悲嘶之声······”。
三问诊
问诊是通过对患者或者陪诊者进行系统有目的的咨询,以了
解病情及有关情况。在中医心理诊断中,问诊是不可或缺的方法
之一。医生通过与病人及其陪诊者进行相关有目的的交谈,以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解病人的起病过程,自觉症状,思维意思,情绪波动,感觉记忆,
生活习惯,人格气质,以及与心理活动有关的人事变动、环境更
移等情况。
近年来,因思虑过度导致的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如何评
定思虑过度之一异常心理状态对于明确诊断,进而正确辨证论治
非常重要,因此,目前我们临床上通过问诊,通过让患者填写中
医思虑过度状态量表这种自评方式来评定患者的真实心理情绪
状态,以此来客观评价思虑过度状态,寻找致病根本。
四、切诊
切诊包括按诊和切脉,是通过局部的按诊(如腹诊)或脉诊,以
了解机体脏腑、经络、气血、精神、情志等变化的一种方法。其
中脉诊对于诊断患者心理情绪状态具有其他三诊不具备的优势。
临床上,每一位患者的脉象均包含两部分的脉象信息,一为形体
脉象信息,二为心理脉象信息。其中形体脉象来源于疾病造成的
病理信息,而心理脉象则反映人体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疾病的发病机制,亦即我们所说的病机。脉诊
在躯体化障碍的诊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脉诊可以
判断患者的心理经历。忧愁思虑表现为右手脉象的结滞或左手脉
象起始段的涩滞难以前进,思虑挂念则右手脉的紧弦挺直,思慕
惦念则表现为右手脉象的敛紧。
应用脉诊评定思虑过度状态属于心理脉象的范畴。古籍包
括古代医案中传统的二十八脉中没有将心理、情绪的脉象特征单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独描述出来,也就是说,传统脉象是病脉和心理脉象的复合,为
了重视情志、心理因素在疾病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社
会大环境下的医疗资源情况、患者的就诊模式的改变,脉学发展
到今天,逐渐出现了对心理脉象的研究,它的出现,发展是顺应
时代发展的。寿小云通过对中医脉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对国内
各名族医学射击的心理脉学理论和时间部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在挖掘传统中医理论和融合各民族脉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脉
学理论,其中对于中医心理脉象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
如在心理脉象的研究中提出了脉象振动觉、脉象温度觉等新的脉
诊特点,为脉诊增加了新的信息来源。
适当的思虑,思考是人类生活工作所必要的,但是一旦超过
了一定的生理限度,就会对几天产生伤害导致疾病的发生,正所
谓“过犹不及”。根据思虑内容的差异,还有“神劳”“劳心”
“忧思”“操劳”“操持”“悲思”“心有所系”等称谓,它属
于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的异常,因此在对思虑过度的心理状态进
行评估的时候常用现代心理评估的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心
理测试法,这些方法可以完全概括在传统的心理诊断方法四诊之
中。通过将四诊收集的零散资料进一步运用中医的各种辩证思维
和方法,综合分析,纳入规范的辩证体系,从而做出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思虑过度状态的症状和体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
转变,情志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已经成为中西医共同研究的热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点。西医学认为情志是中医学对现代意义上的情绪的特有称谓,
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具有特定的情绪体
验,情绪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证,症量化和规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
医学界借鉴心理测量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开展关于中医情
志理论和临床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思则气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气机运
行不畅,势必影响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以及五体、五窍,出现各
种病理表现,从而影响机体各种脏腑正常功能的发挥,而中医学
所指的这种正常生理功能其实包括了目前西医学研究的生存质
量中的生理功能维度的主要内容。思虑过度状态作为一种心理状
态和生活质量直接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因此,我
们基于现代医学关于心理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采用中医
传统的诊断方法,即望、闻、问、切,汇集整理古籍中所描述的
因思虑过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然后将采集到的信息按照心理学
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中的维度,分列呈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功
能三方面,使中医情志致病评价标准更加客观化,科学化。
思虑过度状态由于涉及到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内心伤痛,许多
喊着往往采用回避的态度,不能够主动叙述发病的缘由,或者过
去的事件已经遗忘,但是在内心深处留有痕迹,这些均使得医者
常常忽视了这方面病因的判断,但患者的种种内心思想情绪的状
况,从其形体的外部征象可以表现出来,根据中医“有诸内,必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形诸外”和“形与神俱”的原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客观体征,症
状做出相应的诊断。
四诊采集到的思虑过度状态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心理情
绪表现和躯体行为表现。《医宗金鉴》高度概括了思虑过度所造
成的人体损害是“形神俱病”;“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
偶处惊疑,卒临境遇,因而形神俱病。”
查古今医案,通过四诊采集到的常见思虑过度状态的中医症
状和体征如下。
一·心理情绪
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强迫思维
属于现代医学中的强迫症之一,其某种思想,表象,冲动在
脑海中反复出现,但内容往往毫无意义,明知不合理,努力抵抗
又无法摆脱,这类患者往往性格拘谨,追求完美,刻板固执,由
于这种反复,无意义的思维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患者自知
行为不合理,但总是刻意的掩饰,不易被察觉,临床上可能伴发
躯体化障碍,并以某种躯体不适为主诉而就诊。
(二)注意狭窄
过度关注某一事件,对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心理学称之
为“注意狭窄”。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它的作用是对客
观对象的选择和保持,是人能清晰的认识事物并能准确、迅速地
完成某种活动。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的特征。一般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思虑过度患者,其注意范围显著缩小,其主动注意明显减弱,当
患者集中注意与某事物时,而一般极易唤起注意的其他事物都很
难引起患者的注意,也就是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范围的缩小。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认识范围活动的缩小,理智分析能力收到限
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可能会是患者行为失去控制,有时
这种注意的狭窄并不异地你给总是消极的,在某种激情状态下产
生的“注意狭窄”,将激励人去攻克难关,克服困难,以推进活
动的顺利进行。
(三)抑郁心境
患者收到注意狭窄和强迫思维的影响,表现为苦恼忧伤,闷
闷不乐,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包括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生活环境,
工作能力,社会关系,婚姻状况等难以满意,总是处于某种负性
情绪的支配之下,并对不能满意的时间强迫性的穷思竭虑,或不
具备相应的致使水平却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反复搜寻,寻找解决
的方法和途径,证据,不能达到目的,便终日情绪低落,思虑不
止。
(四)健忘
记忆是人脑对于过去经历过的事情的记忆,保持,再认和回
忆重现。人们在生活中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联系过的
动作,体验过的情感等都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
挡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存储的信息便可以被重新唤起,参与当
前的活动,当患者过度关注某件可导致其负性情绪的事件时,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者在性格、气质、能力、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
具有突出个人特征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并且在其影响下,产
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行为,以及生理反应。健忘便是在某种特
殊心理状态的影响下产生的异常生理反应,是机体对过度关注事
件应激的结果。因患者持续关注某一时间,对其他时间充耳不闻,
信息不能有效输入大脑形成记忆,故常见以健忘为主诉而就诊的
思虑过度状态患者。
(五)思维缓慢
因患者“注意狭窄”,注意范围缩小,即思维对象缩小,思
维莲香过程亦随之受到一直,患者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主动语
言减少,语速缓慢,对其不注意的事件重耳不闻,因其不能对不
质疑的时间保持积极主动的目的以及意志努力,因此也就不能引
起患者的注意以及思维活动,故而出现思维缓慢迟钝。
以上均为心理应激不适应的结果。患者因处于思虑过度状
态,故而出现特殊的心理应激结果,甚或在这些心理情绪的基础
上产生回避,敌对攻击,无助自恋,退化一栏以及过度消费及物
质滥用的应激行为方式。
关于心理情绪的中医四诊采集手段主要是借助于望诊,而望
诊的主要内容是望神。望神体现的是对机体心理情绪层面状况和
体征的采集,中医将一切心理活动归结为“神”。思虑富哦度作
为异常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的异常心理情绪有惊恐无时,神浮气
燥。另外,日有所思,则夜有多梦。白昼思虑不解,阳不入阴,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影响夜间神识不能内敛,魂魄游行在外,则不寐或者睡中梦话;
《黄帝内经太素》还提到思虑过度可导致“喜乐无极。神魄散扬”。
二、躯体方面
行为是思维的体现,疾病亦是思维的体现,身体的健康是心理
是否是否健康的晴雨表,患者如长期处于思虑过度状态,其行为
便成为患者要解决生活事件或者减少生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外
部特征,也即心理学中的“应对”。长时间的思虑过度状态使得
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生理反应,导致各系统生理
功能的紊乱,最终产生各种形式的躯体化障碍。由异常心理状态
导致的躯体化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有众多的因素参
与,拘泥于任何一面的片面分析都是不完整的。搜集患者各种临
床躯体症状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宏观地对思虑过度状态引起的
躯体化障碍,疾病进行把握。现将古籍中记载及临床常见的躯体
症状汇总如下:患者可表现为行为迟缓,纳呆腹胀,或伴有躁动
不安等。《儒门事亲》概括描述为:“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
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为咽溢不利,为但癉呕苦,为
筋痿,为白淫,为得后与气,快然如衰,为不嗜食”;《杂病源
流犀珠》认为:“有忧思过度,令人惕然心跳动而不自安者;有
思虑太甚,致心气不足,忽忽善忘,恐怯不安,梦寐不详者;有
思虑太甚,心血耗散,竟至怔忡恍惚者;有因思劳伤心脾,致健
忘失事,言语颠倒如痴者;有思力太猛,心神失守,致痰涎聚于
心包,渐成痴癫者。”四诊采集的症状和体征具体表现如下。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面色改变
因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特别是
多血多气的足阳明胃精分布于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
血之所荣。面部颜色属血属阴,反映了血液盛衰和运行的情况。
面部光泽属气属阳,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
盛衰,因此,但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
的变化而反应与外。
(二)肌肉消瘦,肢节酸软
四肢与五脏皆有关系,因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
脾主肌肉四肢,而与脾关系尤为密切。就其经脉的关系而言,则
上肢为手三阴,手三阳经脉循行之处,下肢为足三阴,足三阳经
脉循行之处,因此望诊四肢肌肉可诊察机体五脏及经脉病变。脾
胃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思虑过度害伤脾胃,无力运化水谷
充养四肢,则形骸干枯,肌肉消瘦,甚则肢体痿废不用,但需要
与“半身不遂”导致的肌肉痿废不用相鉴别,后者见于中风病人,
多因风痰闭阻经络导致。
(三)二便的改变
观察二便的形、色、质、量的变化可以诊察脾、胃、肾、三
焦、肠等脏腑的病变。大便秘结是思虑过度状态的常见症状,或
优势便意频频而所下甚少,或答辩的粪条变细,或有时大便质稀
而夹杂有白色胶冻状粘液。皆因思虑不解,气机运行不利,津液
代谢和大肠传化糟粕失常,则出现二便排泄不畅,或泄泻也常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或见小便黄,如《四诊抉微》:“焦思多虑,小水亦黄。”或见
膏淋,“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也。”
(四)善太息
太息又名叹息,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舒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
声。太息之后自觉舒服,是由于忧思致气机不利,心气急,气道
不利而引起的。《类经》云:‘息者,息长而大,即叹息也。约,
犹束缚也。忧愁思虑,则气抑不伸而心系急,气道约,约则满闷
与中,此叹息之容己也。”指出叹息因忧思引起,心忧思劳神,
故心系急。心系连肺,其脉上迫肺系,肺系为喉通气之道,既其
被迫,故气道约不得通也,故太息取气以伸出之,或可见津液内
聚成痰。
(五)独言独语
指患者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因思虑过度,心气大伤,神魂意乱所致。
(六)善忘
善忘属于心理学上的记忆过程,临床我们可以通过问诊获得此信
息,通过问诊可以发现与疾病有关的信息,并通过获得的信息进
行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故气乱。心,神之用。人之忧也,忘于众视,虽有心情,无所任
物,故曰无所寄。气营之处,神必归之,今既忧繁,气聚不行,
故神无归也,虑亦神用也,所以忧也不能逆虑于事,以气无主守,
故气乱也。思则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专思一事,则心气驻一物。所以神务物之中,心神引气而聚,故
结而为病也。不能主动获取其他信息而导致健忘的描述非常一
致。
(七)头痛
头痛是指或整个头部疼痛,或偏左、偏右、或前、或后。因
手足三阳皆上注于头面,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头痛可因
忧思过度,产生虚实致病因素,实如气滞、痰浊、瘀血、虚如气
血虚、清阳不生等。其疼痛性质为紧箍状,常伴有夜间失眠,多
梦,清晨头痛较重,按摩拍打后减轻。
(八)阳事不起
即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阳痿中
80%~90%是精神因素引起的。这些精神因素包括发育过程影响,
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方面的原因以及认识方面的原因等。国外
研究表明,事业受挫,爱人对自己不理解,不体贴,夫妇文化层
次悬殊太大,人生观、价值观不一致等都可以成为心理因素。通
过心理学调查量表如阳痿症状评定量表,性满意量表、婚姻状况
量表等可以对心理性阳痿进行诊断。中医学认为,成年男子由于
虚损,惊恐或者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驰纵引起阴茎痿软不举,
或临房举而不坚。情志不遂,思欲过度,忧思气郁则肝失疏泄,
宗筋驰纵,乃成阳痿;或过思多虑,损伤心脾,气血不足,宗筋
失养所致。
(九)胃脘痞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医腹诊是通过诊察患者胸腹部的胀、痛、悸、痞、硬、急、
结等病变征象,以判断内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病理
变化,从而知道临床治疗的一种体现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内
经》中记载的腹诊内容包括视形色,探寒温,按虚里、听腹音、
审痛征、摸形质等方面。腹诊的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辨别症候,
揣测病机、对多种腹部胀大的疾病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并结合
其他的症状预测疾病的顺逆生死等方面。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
如用中医腹诊的方法诊察可以发现,患者的右上腹部肌肉有抵抗
感,按之疼痛,并且常常伴有振水音。思虑气节,气滞中焦,胃
失和降,则腕中痞胀,胃痛。思虑过激,伤及机体元阴、元阳,
关元内空,冲脉失养,则脐下震跃不息;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
痛,其病腹胀满。
此外,呈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还可见大笑不止,因心神他寄,
思虑伤神,乃为心病,心有余则为笑;哭泣,因内恐外触非常事
物,此系心不解散,故生忧思,凄心则哀哭,故生悲哭;咽喉不
适,口味食欲异常,因脾主思,思气不解,脾气受损,结滞不畅,
水津聚成痰核,凝痰阻碍,结于咽喉,则咽喉不适;或思虑过度
则上焦痞隔,咽中核噻,喉咙梗噎,饮食难进;脾气被困,运化
失常,水谷不化则纳呆不食,思虑伤阴,胃津亏虚,则喜食心酸
爽口之品。脾气被结,水谷不化,变生痰湿,则痰多或吐涎沫;
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于惊醒,多梦,睡后不能解乏,
甚至更难受,为异常心理状态引起的心理生理障碍;肩背、腰、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肢体疼痛麻木、皮肤痒疹,水肿、五心烦热等诸症。触及肩背肌
肉呈条索状,局部压痛,常连及脑后枕部。腰部肌肉紧张,压痛,
多与天气变化有关。
其中思虑过度导致的头痛、肩背痛等引起的肢体疼痛与现代
医学涉及的纤维肌痛不同,后者是四肢和躯干的自发性、慢性、
和广泛性疼痛。这种疼痛是肌肉组织的持续和弥散的酸痛,跳痛,
部位较深,偶有刺痛感,反复出现并持续存在,呈周期性加重。
其病因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痛觉系统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原
因,其根据来自于对纤维肌痛这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系统、神
经递质和神经感觉信息传递的研究。但有中枢性机制的理论假说
认为,纤维肌痛是情感疾病的一种变异,这是因为本病患者常伴
有抑郁,偏头疼、肠道刺激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和恐惧症。
三、社会支持
心理学上指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程度,
包括与亲疏、朋友、同事等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机体
所产生的精神或物质的联系程度。处于思虑过度状态的患者,因
其思想,情绪集中在一处,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对其他事物或者人
际关系交往兴趣减低,也有部分患者出现精神亢奋,或心烦,行
为异常,喜独居,不愿被外界打扰,这些均导师患者的人际关系
交往和社会支持出现问题。如百合病因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
以致行住坐卧饮食出现异常,可出现言行异常,这种状态的出现
大大影响了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三节思虑过度状态特色诊察手段—舌诊与脉诊
中医诊察疾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中舌诊和脉
诊为不同于西医诊察手段的特色技能。尤其在评定思虑过度异常
心理状态时,灵活、熟练地应用舌诊与脉诊采集患者的症状和体
征成为临床准确辨病、辩证、辨心理状态和治疗的关键。
一、舌诊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
方法,是望诊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舌诊
在采集思虑过度状态体征中也具有很重要的诊断意义。分为望舌
质和望舌苔两方面。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循行,直接或者间接
地与舌有联系,故可以通过舌诊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
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
气的盛衰。思虑过度则是引起舌病理变化和表现的重要因素之
一。察舌成为临床提起思虑过度状态体征的重要技能。
古代医案中设计关于思虑过度状态舌诊的描述,如《重订
通俗伤寒论》指出思虑过度可见舌质红而无苔,是由于忧思郁抑,
阳气不能上升所致;《回春录·痰饮》病案指出“谋虑操持”可
见舌尖甚绛、“自觉舌厚数寸,苔色灰腻”“舌涩淡黄,不燥不
湿”等描述。干组望先生经验则认为思虑过度的患者其舌边、尖
嫩红,舌尖红色星状突起;舌苔白或微黄少津,或舌面近两边处
存在白涎。根据临床观察,抑郁症患者多舌现青暗,舌边尖隐透
瘀暗红色,或舌苔呈半边分布,或舌嫩红无苔或少苔,又或因病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理因素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舌象体征,如气郁血瘀者则舌色紫
暗。气郁水停着则舌质胖而苔白厚腻。
二、脉诊
中医诊法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脉诊。脉象原理是根据中医“有
诸内者必形诸外”的独特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早在脉学形成之时
的《内经》时代,古代医家就发现通过脉诊可以获得人体大量的
机体状态的信息。以心理脉象为例,如外界事物作用于人体,导
致一系列的心理英达反应,从而在脉象上遗留曾经事件的痕迹。
心理状态的改变反映于脉象的论述在《灵枢·本神》有涉及,如
“脉舍神”之谓,即思虑过度则脉病矣,脉病者当治。
整理古代医籍发现,思虑过度可见下列脉象:
1、促脉可见促脉,按之极数,时止复来曰促。诊之向前
而来,溅出关上,并居寸口。
2、脉短思则伤脾而脉短,此七情受伤之脉
3、脉伏结人心有所思慕,脉亦结,心无所思,内外无病,
其脉伏结,此者形不病而脉病。故之死矣。
4、脉细弱如平人买来细弱,皆忧思过度,内戕真元所致。
5、脉见枯寂脉者,非血非气,乃人之神也。神者,精、
气、血三者之流行也。若人外无疾病,而脉见枯寂,神先去矣。
思虑所致,伤神,非本原精气血有枯寂而见此脉也,能处处调神
则生矣。
6、噎膈脉六脉微而涩,肾脉绵软而沉,来迟去疾,如代脉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相似;心脉沉,主元阳正气虚弱。肝心脉涩而迟,来迟去速,肝
脉无骨力。
《临证指南医案》思致病的28则病案中,有脉象记录的医
案有15例,在这些病案中反映出了体质和思虑内容的不同所导
致的脉象特点。如病证有虚、有实和虚实夹杂,实者表现为坚搏
之象,见于阴虚心肝火旺之体,加之思虑过度,伤耗阴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3:4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6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