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作业帮兼职

更新时间:2022-11-15 13:37:45 阅读: 评论:0

去年化学中考题-一米等于多少纳米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姜夔暗香)

.

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其中委婉语是其中的一个语言现象,是人

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那么英汉

委婉语有着怎样的差异呢?留学论文宝老师将详细为您讲解。

首先,使用委婉语有什么作用?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必须要与人交往,为了防止一些不好的话语,比方触及

死亡的,为了防止为难,大家都会使用一定的委婉语。委婉语不仅是一种修辞现

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润滑剂〞,能够使人际关

系更加和谐,也能促进文化的不断进步。

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

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

1、内涵上英语中的委婉语是源自希腊语euphemismos的,由词缀和词干

构成;汉语中的委婉语意为不直言本意而用委曲含蓄的话来衬托暗示。大体上都

是两者是相对应的,都是说话要委婉含蓄,但是对方有能听懂的话。

2、具体使用上

有关于年龄的委婉语:西方国家是十分忌讳“老〞的,因为“老〞意味着不

中用,对于老人英文中多用elderly/advancedinage来表达“老〞的概念,大

多使用niorcitizens/goldenager词汇。在有着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中国社

会,老人普遍受到尊重,所以可以直接称呼老年人为“老人〞“寿星〞“老前辈〞

等。

有关贫穷的委婉语:在西方文化中,经济情况是属于个人隐私的,人民对于

贫穷是比拟忌讳的,所以poor就被委婉语needy/culturally

deprived/underprivileged/disadvantaged等代替。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价值

观崇尚“士不理财〞,人们对穷困等字眼并不十分忌讳,委婉的程度也就一般了,

大多使用结局、手头紧以及囊中羞涩等词语了。

关于醉的委婉语:英文中关于醉的委婉语有intoxicated/alcoholproblem

替代drunk等。汉语中“醉〞一般都带有豪迈之气,甚至浪漫色彩,在诗歌中尤

其能表达,比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以上是留学论文宝老师对于英汉委婉语不同的解析,并以三个例子作介绍,

从中可以看出,不仅是语言不同,也是文化不同,更是思维不同。所以各位留学

生们,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多留意多学习,以防在与natives交流的时候

出错。

.

【修改前】浅析常用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

浅析常用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

张琴〔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均

存在大量委婉语,这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既

有相同之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就这一共同的语言现象进行比照分析,以

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委婉语;英语;汉语

委婉语是世界各个民族都有的语言单位和语言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

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委婉语可以说是人们交

际活动中的一种“润滑剂〞,“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

人们将充满仇怨。〞(Enright,1985)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这两种语

言中的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之处,也具有很大的差

异。本文就这一共同的语言现象进行比照分析,以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

解,并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看待和使用委婉语提供借鉴。

1英汉委婉语的内涵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

那些令人不快或为难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

一种文化现象。

英语中的委婉语〔euphemism〕源自希腊语euphemismos,由前缀“eu〞

(pleasant,good)和词干“pheme〞(speech)构成,因此,euphemism就是说“好

听的话〞或“讨人喜欢的话。〞汉语?辞海?对“婉转〞所下的定义是:“修辞上

辞格之一。不直言本意而用委曲含蓄的话来衬托暗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

杰在他的?汉语修辞学?里解释:“婉曲,指的是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

闪烁其辞,转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英汉委婉

语的定义说明,英语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婉转,婉曲〞是根本对应

的。

2常用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差异,英汉委婉语的表述和文化寓意也存在

诸多差异,下面以关于年龄、死亡、贫穷等方面的常用委婉语为例加以说明。

2.1有关“年龄〞的委婉语

有关“老〞、“老人〞的委婉语在英语中十分常见,这充分表达了了西

方国家尤为忌讳“老〞的社会心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老〞意味着“不中

用〞,所以英语中多用elderly或advancedinage〔高寿〕来表达“老〞的概

念。对于老年人,人们忌讳说oldman〔老人〕或oldwoman,而用niorcitizens

〔年长者〕、goldenager(黄金年龄的人)等作为替代。

在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中国社会,老人普遍受到尊重,人们

称上了年纪的人为“老人〞、“寿星〞。在汉语中,“老〞指“年岁大〞时并无

不尊重的意义,而是成熟、阅历、学识、可靠的代名词。比方,汉语姓氏前后可

以添上“老〞字以示尊敬,如张老,老李,老王等。再如“老革命〞、“老前辈〞、

.

“老总〞等称谓中,“老〞字还是一种资历和地位的象征。

由此可见,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这方面的观念恰恰相反。

2.2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死亡〞〔die〕在中西文化中都是一件忌讳谈及的事情,因此古今中外

的人们均采用委婉语来表达死亡的概念。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西方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也存在一定差异。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认为人死之

后升入天堂与上帝同在,从而使灵魂得到拯救,因此多数用比喻的手段陈述这一

事实,表达了人们一种要去天堂,要去极乐世界的良好愿望。比方:passaway;

passout;passover;

togotoabetterworld;togotoanotherworld〔到另一个世界去

了〕;tobegone〔走了,没了〕;tobreatheone’slast〔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troublesbeovernow〔罪受完了,解脱了〕;togotoheaven〔去天堂〕。而在

中国文化中,神仙一样的生活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状态,所以中国人往往用仙逝、

去世、辞世、谢世、归天、上天、故去等词语,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样飘然而去,

不再在人世上遭受苦难了。

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所带有的鲜明的等级色彩,这也是与此类英语

委婉语的一个重要差异。中国古代等级森严,君主的死被讳称为“崩〞、“山陵

崩〞、“驾崩〞、“宾天〞、“晏驾〞;诸侯王,妃子们死叫“薨〞,等级再低

一些的叫“殁〞;大夫死讳称“卒〞、“弃堂帐〞、“捐馆〞、“捐馆舍〞;士

死讳称“不禄〞;文人死讳称“地下修文〞;一般人死讳称“没〞、“填沟壑〞

等等。而英语中那么没有这种鲜明的等级区别。

2.3有关“贫穷〞的委婉语

在西方文化中,经济情况属于个人隐私。由于人们对于“贫穷〞十分忌

讳,英语中有关贫穷的委婉语层出不穷。如:依照委婉程度的上下,“poor〞一

词可以被needy,culturallydeprived,underprivileged,disadvantaged等表

达代替。下面这段话很生动的表现了“poor〞的委婉语的含义。

“eytoldmeIwasn’tpoor,I

eysaiditwaslf-defeatingtothinkofmylfas

needy,eytoldmedeprivedwasa

badimage,eytoldmethat

underprivilegedwasoverud,don’thave

adimebutIhaveagreatvocabulary!〞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价值观崇

尚“士不理财〞,“视金钱如粪土〞,人们对穷困等字眼并不十分忌讳,但是仍

会防止“贫穷〞、“穷困〞的字眼,所以汉语中常用“拮据〞、“手头紧〞、“揭

不开锅〞、“手头不方便〞等委婉语表示与贫穷有关的意思。

2.4有关“醉〞的委婉语

英语中关于“醉〞的委婉语很多,如用intoxicated(酒精中毒)替代

drunk,以alcoholproblem(酒精问题)替代drunkest(酒醉)。如:Hewasasked

toattendhospitalfortreatmentofanalcoholproblem(他被叫到医院治

疗酒醉)。

汉语中“醉〞字不像英语drunk那样忌讳,常带有“满足豪迈〞的含义,

甚至带有浪漫色彩。因此古代文人骚客的诗词中经常可见用“醉〞字的不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今日送君须

.

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

3结语通过英汉委婉语的比照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

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熟悉和掌握英汉委婉语,了解两种语言的共性和

个性,不仅可以增强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从中窥视英语国家的社会心理和文化

习俗,以便英语学习者提高文化意识,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比照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辞典[Z].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4]张敏.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意蕴比照[J].安徽文学,2009〔7〕.

[5]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Enright,D.J.(Ed.)FairofSpeech:TheUsof

: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作者简介:张琴,女,河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3:3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5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宁b
下一篇:法国是哪个洲
标签:作业帮兼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