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雄蕊和雌蕊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11-15 11:49:23 阅读: 评论:0

八年级教材全解电子版英语-确信的英文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

雄蕊和雌蕊的发育与开花、传粉和受精

第八节“雄蕊和雌蕊的发育与开花、传粉和受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花芽分化2.花粉败育3.雄性不育4.丝状器5.双受精6.无

融合生殖7.多胚现象8.传粉

二、判断与改错

1.禾本科植物的幼穗分化就是花芽分化而形成花序的过程。

2.成熟的绒毡层细胞一般具双核或多核。

3.花粉粒是由造孢细胞经花粉母细胞阶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发

育与花粉囊壁层的发育无关。

4.花粉母细胞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可产生四个精子。

5.卵细胞具有高度的极性。

6.被子植物成熟胚囊中具七个细胞是普遍规律,尚未发现例外情况。

7.一个胚囊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胚囊。

8.闭花传粉属自花传粉,开花传粉属异花传粉。

9.花单性是实现异花传粉必不可少的条件。

10.卵细胞是雌配子,成熟的花粉粒是雄配子。

11.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2.合点受精是指双受精发生在合点处。

13.花粉管在雌蕊某些组织或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的诱导下定向生

长。

14.色、香、蜜是虫媒花对昆虫传粉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三者

兼有,缺一不可。()

15.植物异花传粉依传粉媒介的不同,可分两大类,即风媒传粉和虫

媒传粉。

16.无融合生殖产生的后代都是可育的。

17.由珠心或珠被的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胚称不定胚。

18.无配子生殖指没有配子的参与,而形成胚的过程。

19.花芳香是吸引昆虫传粉的适应特性,花恶臭是驱避昆虫以实现自

花传粉的一种适应特性。

20.植物在某些情况下,自花传粉较异花传粉更优越。

21.花粉粒外壁上的蛋白质和内壁上的蛋白质来源不同,前者来自绒

毡层细胞的分泌物,后者由花粉细胞本身合成。

三、填空

1.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

和组成。花粉成熟时,药壁只留下和。

2.药室内壁(纤维层)细胞的有助于花药的开裂和花粉的散放。

3.成熟的花粉粒包括二个细胞即和或三个细胞,即

和。

4.在化学成分上风媒植物的花粉主要含,虫媒植物的花粉主要

含。

5.一个成熟的胚珠包括、、、和等几部

分。

6.胚珠中的合点是、和三者相愈合的部分。

7.大孢子发育成胚囊的情况有三种,由一个单核大孢子发育成的胚

囊称;由二个大孢子核发育成的胚囊称;由四个大孢子

核共同发育形成的胚囊称。

8.一般成熟胚囊由7个细胞构成,其中包括细胞,细胞,

细胞和细胞。

9.雌花和雄花着生于同一植株上或同一花序上,称,如;

在一植株上,只有雄花,而另一植株上只有雌花的称,如。

10.花粉管进入胚珠的方式有、和三种类型。

11.油菜花是花,靠传粉,而高梁则为传粉植物。

12.“细胞之中有细胞”现象指的。

13.已知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为20条,请说明玉米下列细胞染色体

数目是多少?茎尖原套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单核花

粉粒胚胚乳细胞反足细胞珠心细胞

四、选择填空

1.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即小孢子)形成的过程是。

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B.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

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

D.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2.减数分裂发生在的过程中。

A.花粉母细胞→小孢子B.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

C.孢原细胞→造孢细胞D.造孢细胞→小孢子

3.花药的药室内壁即是。

A.纤维层B.中层C.绒毡层D.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的总称

4.花粉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A.中层B.绒毡层C.纤维层D.造孢细胞

5.与花药开裂有关的结构是。

A.纤维层B.中层C.表皮D.绒毡层

6.下列何种结构与花粉管由子房进入胚囊有关?

A.珠孔B.珠被C.反足细胞D.助细胞

7.珠柄、合点、珠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胚珠叫

A.倒生胚珠B.横生胚珠C.直生胚珠D.弯生胚珠

8.花药绒毡层细胞来自。

A.表皮细胞B.初生壁细胞(周缘细胞)

C.造孢细胞(造孢组织)D.中层细胞

9.花粉粒的壁分两层,即。

A.初生壁和次生壁B.果胶层和初生壁C.外壁和内壁D.果胶层

和次生壁

10.花粉外壁与内壁差别之一在于外壁含有。

A.蛋白质B.纤维素C.孢粉素D.蛋白质与孢粉素

11.胚珠在珠柄上的各种着生方式中以最为习见。

A.直生胚珠B.倒生胚珠C.横生胚珠D.弯生胚珠E.拳卷胚珠

12.珠被常为。

A.一层B.二层C.三层D.一层或二层E.缺如

13.造孢细胞经过,形成大孢子母细胞。

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细胞融合D.生长

14.被子植物胚囊的发育类型中,最普遍的是。

A.单孢型B.双孢型C.四孢型

15.胚囊中的卵器指。

A.卵细胞B.1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

C.一个卵细胞和二极核D.卵细胞和三反足细胞E.二助细胞

16.成熟胚囊里最大的细胞是。

A.卵细胞B.助细胞C.中央细胞D.反足细胞

17.胚囊内的次生核是指融合的。

A.助细胞B.极核C.反足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

18.研究表明,能产生分泌物,诱导花粉管进入胚囊。

A.助细胞B.反足细胞C.极核D.次生核

19.一个造孢细胞最终可产生个卵细胞。

A.一B.二C.四D.八

20.一个胚珠通常能产生个胚囊。

A.一B.二C.四D.多

21.卵细胞和助细胞均有极性,大液泡与核分别位于细胞两端,。

A.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珠孔的一边

B.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合点的一边

C.卵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助细胞的核近合点

D.助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卵细胞的核近合点

22.开花期是指。

A.一朵花开放的时间B.一个花序开放的时间

C.一株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

经历的时间

D.一株植物一生中从第一次开花开始到最后一次开花结束所经历的

时间

23.在花药和胚珠中,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或核有。

A.孢原细胞B.造孢细胞C.绒毡层细胞D.卵细胞E.营养细胞

F.花粉母细胞G.助细胞H.胚囊母细胞I.中央细胞J.生殖细

K.小孢子L.单核胚囊M.反足细胞N.大孢子O.精子细胞

P.珠心细胞Q.珠被细胞

24.风媒花一般。

A.花粉结成花粉块B.花两侧对称

C.花具杠杆雄蕊D.多集成柔荑花序、穗状花序等

25.虫媒花一般。

A.具杠杆雄蕊B.昼间开放C.香味浓烈D.花大而显著

26.下列细胞中属配子的是。

A.精子B.花粉中的生殖细胞C.小孢子D.营养细胞

27.决定受精亲和或不亲和的物质是花粉壁与柱头表面的。

A.蛋白质B.硼C.钙D.硼和钙

28.花粉管萌发发生在。

A.花粉散发之前B.花粉散发时

C.花粉落到柱头上后D.受到助细胞分泌的物质诱导时

29.百合胚囊发育属于

A.单胞型B.双胞型C.四胞型

30.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发育成胚称。

A.孤雌生殖B.无配子生殖C.无孢子生殖D.营养繁殖

31.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称。

A.孤雌生殖B.营养繁殖C.无孢子生殖D.无配子生殖

32.柑桔类植物可由珠心、珠被等处的细胞发育成胚,这种现象称

为。

A.孤雌生殖B.无配子生殖C.无孢子生殖D.无性生殖

33.多胚现象不会因而产生。

A.无孢子生殖B.无配子生殖C.孤雌生殖

D.一个受精卵分裂成几个胚E.一个胚珠中具多个胚囊

34.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花不一定是。

A.两性花B.自交亲和C.雌雄同熟D.闭花传粉

35.鼠尾草花的杠杆雄蕊(杠杆系统)中的杠杆是的变态。

A.花丝B.花药C.药隔D.花粉囊

36.由于药隔延长,花药的花粉囊分成两部分,且。

A.花药上部的裂片可育,下部的裂片不育

B.花药上部的裂片不育,下部的裂片可育

C.花药上、下两裂片均可育

D.花药上、下两裂片均不育

37.鼠尾草花适应异花传粉的特征,除具杠杆雄蕊外,还有。

A.花冠形态与虫体相适应B.具蜜腺C.雄蕊先熟D.A、B和C

38.自花传粉在植物学上是指的传粉,在果树栽培上指的

传粉,在农业上指的传粉。

A.同一朵花内B.同株异花内C.同品种间D.A和BE.A、B和C

39.自花传粉现象在自然界得以保存,是因为它。

A.比异花传粉进化B.能增强后代生活力

C.能保持种系特征的稳定D.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40.决定柱头与花粉是否亲和的直接物质基础是。

A.蛋白质B.核酸C.脂肪D.糖类

41.多室复子房具有下例哪种胎座?

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

五、问答

1.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

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

2.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

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3.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花芽分化花或花序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

阶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转入生殖生长,茎尖的分生组织不再

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

化。禾本科植物的花芽分化一般称为幼穗分化。

2.花粉败育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植物散出的花粉

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起不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象称为花粉败育。

3.雄性不育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

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

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可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花药退化;

二是花药内无花粉;三是花粉败育。

4.丝状器被子植物胚囊内的助细胞中,一些伸向细胞中间的不规则

的片状或指状突起,称为丝状器。丝状器是通过细胞壁的内向生长而

形成,它们的作用使助细胞犹如传递细胞。具丝状器是助细胞结构上

最突出的特点。

5.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其末端破裂,释放出的两个精子,一

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

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极核同时和二精

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叫做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

有现象。

6.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经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

种正常现象。但也有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

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7.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胚,称为多胚现象。多胚

现象在裸子植物中普遍存在。在被子植物中也会因无融合生殖或受精

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分裂成几个胚以及其他原因而出现多胚现象。

8.传粉:指花粉粒由花粉囊中散出,经媒介的作用而传送到柱头上

的过程。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21.+

改错:3.“因此它的形成与花粉囊壁层的发育无关”。可改为:“花

粉粒在发育过程中须从花粉囊壁中的绒毡层细胞取得营养,绒毡层功

能失常可能导致花粉败育。”

4.本句可改为“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小孢子,每个小

孢子最后发育成具有2个精子的雄配子体(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

6.本句可改为“被子植物成熟胚囊中一般具7个细胞。但也发现一

些植物胚囊中极核为1个、4个或8个的,反足细胞也不一定是3个,

有的可达300个之多”。

8.“开花传粉属异花传粉”可改为“开花传粉可进行自花传粉,也

可异花传粉”。9.本句可改为“花单性是一些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

应方式之一,但不是异花传粉的必要条件,两性花也能实行异花传

粉”。

10.“雄配子”可改为“雄配子体”,或将“成熟的花粉粒”改为

“精子”。11.“种子”改为“被子”。12.本句可改为“合点受

精是指花粉管经合点而达胚囊,进而完成双受精”。

14.“缺一不可”可改为“或仅有一、二”。15.本句可改为:“植

物异花传粉依传粉媒介的不同,可分为风媒传粉、虫媒传粉、鸟媒传

粉和水媒传粉等类型,其中以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为主要形式”。

16.本句可改为“无融生殖中,通过无孢子生殖产生的后代为二倍体,

是可育的,而通过孤雌生殖或无配子生殖产生的后代是单倍体,高度

不育”。

18.本句可改为“无配子生殖指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等非生殖

细胞发育成胚的现象。而由珠心细胞直接发育成胚,虽无配子参与,

但不称无配子生殖而属无孢子生殖”。

19.本句可改为:“花芳香或恶臭,以吸引不同喜好的昆虫前来传

粉”。

三、填空题

1.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表皮、纤维层2.带状加厚3.营

养细胞、生殖细胞、一营养细胞、二精子4.淀粉、脂肪5.珠心、

珠被、珠孔、珠柄、合点

6.珠柄、珠被、珠心7.单孢型胚囊、双孢型胚囊、四孢型胚囊8.一

卵、二助、一中央、三反足9.雌雄同株、玉米(或蓖麻等)、雌雄异

株、杨(或柳等)

10.珠孔受精、合点受精、中部受精11.虫媒、昆虫、风媒12.被

子植物成熟的雌雄配子体13.20、20、20、10、20、30、10、20

四、选择填空

1.D2.A3.A4.B5.A6.D7.C8.B9.C10.C11.B12.D

13.D14.A15.B

16.C17.B18.A19.A20.A21.D22.C23.D、E、G、J、K、

L、M、N、O24.D25.D26.A27.A28.C29.C30.B31.A32.C

33.C34.D35.C36.A37.D38.A、E、D39.D40.A41.C

五、问答

1.答: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

传粉。如水稻、豆类等都进行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

粒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可发生在同株异花间,

也可发生在同一品种或同种内的不同植株之间,如玉米、向日葵等都

进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植物的花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

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

传粉不可能实现,主要表现在:(1)花单性,如蓖麻为雌雄同株,柳

树为雌雄异株。(2)雌、雄蕊异熟,使两性花避免自花传粉,如向日

葵。(3)雌、雄蕊异长、异位,如报春花;(4)自花不孕,如荞麦。

2.答: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

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自花传粉的精、卵

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

生活力逐渐衰退。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

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较强的生活力

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

可见到自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

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

的时候,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自花传粉是植物在不具备异花

传粉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况且在自然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自花

传粉的,它们中间总会有少部分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增强了后代的生

活力和适应性。所以,长期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类,仍能普遍存在。

3.答:植物传粉的形式有两种,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

是一种较异花传粉原始的形式。自花传粉植物的花均为两性花,其雄

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同时成熟,自交是亲和的。传粉方式与花的

形态结构的密切关系在异花传粉植物上得到充分体现。异花传粉主要

有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两种类型。风媒植物的花小而多,常密集成穗

状花序、葇荑花序等,能产生大量花粉,同时散放;花粉一般质轻、

干燥、表面光滑,适应被风吹送。在禾本科植物中,花丝细长,易为

风吹动,利于散粉;花柱往往较长,柱头常呈羽毛状,伸出花被,利

于承受花粉;花被常退化,花常先叶开放,避免花粉传送受阻挡;常

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或色泽。上述各个方面都是植物适应风媒

的特征。适应昆虫传粉的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显著,色彩鲜艳,

花具特殊的气味(芳香的,甚至恶臭的),往往具蜜腺,均利于吸引昆

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有粘性,易粘附在虫体上;花粉粒含丰

富的蛋白质、脂肪等,可作为昆虫的食物。上述性状皆有利于昆虫传

粉。此外,虫媒花的大小、形态、蜜腺位置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

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典型例子之一是鼠尾草的花

形态结构,对蜜蜂传粉的适应。从上述可知,异花传粉的花对其特定

的传粉方式存在高度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特征都是

必不可少的,各特征与传粉方式的对应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禾

本科植物的花是风媒花,但却是两性的,枫、槭等植物的花也为风媒

花,却具花被;柳属植物具葇荑花序,无花被,却是虫媒花植物。

4.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

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

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

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

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

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

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

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

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

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

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1:4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40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53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超过的英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