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石乏

更新时间:2022-11-15 11:13:43 阅读:14 评论:0

语文中考题-一个半小时英文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职称计算机考试)

好功夫

教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老师在黑板上出

了一道求一张床板面积的题目,让小马在黑板上演算。小马

很快就将答案算出,站在黑板旁边得意洋洋

地等待老师表扬。不料老师惊乎:“哇!可了不得。你晚上一

定是睡在棍子上吧,好功夫!”原来,小马将

床板面积的单位名称“平方米”写成”米”。

神算

快下课了,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计算

823×12。同学们开始演算。肚子饿得早就盼着下课的小虎一

看表,见离下课时间只有10秒钟,就开始倒

计时:9、8、7、6、…….老师一听,马上表扬小虎:“回答

得对。小虎同学仅在几秒钟内就算出答案位

9876,真是神算!”

便

便

便

法…

使

使

使

ZhongXueShengShuXueBao

数学小幽默

很多同学可能认为,诗歌与数学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但诗人们却能独

味盎然。流传千载的南北朝民歌《懊侬歌》,运用了“减法算式:“江陵去扬

道“3300-1300=2000(里)”的算式组成。诗人把行人对旅途遥远的怨叹之情

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新安滩》一诗,则运用了“乘法算式”:“一滩复

一滩高10丈。相乘得3600丈,充分体现了新安滩与天齐的险峻之势。

《水浒传》中有一首唱梁山好汉的歌谣,则是运用了“混合运算”,其

“八九”都是表示二数相乘,“连”表示相加,列出算式既为:6×6+8×9=

成的108位好汉。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伦敦瞻仰马克思墓时,曾写下这

伟大。”这首诗表达了陶先生对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无限敬仰。诗中的‘2474

然贴切,令人回味无穷。

方淑斐

初一(九)班

我相信我永远是最棒

的!

读一读

“中国数坛巨星”华罗庚(一)

我国数学界曾经广为流传这样一段佳话:

华罗庚在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在一家小杂

货店当伙计。1930年,他在《科学》杂志

上发表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

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该文被杨武

之(杨振宁之父,1928年在芝加哥获博士

学位,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学、复旦

大学教授)发现,认为作者有一定的数学

功力,就把该人推荐给当时清华大学理学

院院长、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熊求才若渴,

四处打听,终于把华罗庚调入华大学,为

他安排工作。熊庆来求才、惜才、爱才,

是他为我国数学事业不遗余力的一个侧

面。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1:1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9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一个鬼一个离
下一篇:4dm
标签:石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