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清波荡漾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12 04:43:46 阅读: 评论:0

九上数学期末易错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什么意思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梦想清华)

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

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事物的美。

(3)摘抄喜欢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

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拼读、书写,认识、掌握文中生字;通过反复读,体会课文写的

美,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灵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

奉献、心中有他人、团结礼让的孩子。

学情分析

因为本班学生家在农村,而且住在山区,所以对小溪、山洪暴发、走搭石等

情景较熟悉;而且通过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边读课文边想象

画面的阅读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这些都为

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作者通过普通的事物来发现美、表现美的写作

方法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要加强引导。

重难点、关键

1.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课文的“美”,引导学生做一个心中有他人、团结礼让

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搭石”以及它的重要性。

2.认识7个生字,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课件。

2.课文插图及乡村风光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引出搭石

(一)(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

乡。(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

底的小溪。但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为什么呢?

(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村头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出示

课题),感受那浓浓的乡情。(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三)那么,什么是搭石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

说什么是“搭石”。(“搭石”指人们每隔两尺左右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

过河的石块,这些石块都比较平整。)(出示:课文插图形象认识搭石)

二、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1.生自由读文(围绕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a.自由读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拼读。

b.把生字词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议。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一起比赛,看谁解决得又对又快。

2.汇报自学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a.出示生字课件,指名拼读。

b.开火车读生字词。

c.去掉拼音,读由生字组成的词。

d.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留在下一节课。

3.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注意读准:汛期脱鞋挽裤涨潮遣责俗语人影绰绰间隔

4.生再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研读搭石,感受重要

1、搭石到底是怎么搭起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什么

是搭石呢?谁能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指名说,出示句一)你找得很准,注意

不要添字,(不读错字)你再读。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

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出示句二)

师:“脱鞋挽裤”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字典上找到“挽”的意思吗?(学

生查字典)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

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搭石对家乡的人们太重要了。了解了这些,

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出示句一)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这么重要的搭石,难怪刘章爷爷会念念不忘呢?那么他又是怎么

说的呢?我们来读读他说的话。(出示句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现在我们来写写生字。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暴下部不是“水”。

洪最后一笔是点。

惰右上部是“左”。

俗右上部的四笔两笔短两笔长。

序里面是“予”,不要写成“矛”。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感受文中表现出来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具准备

1.自制课件。

2.有关语句投影。

3.音乐《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听写并互相批改、订正

山洪暴发问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

二、导入新课的学习

1.同学们请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但作者每每忆起家

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出示课文插图)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出示:“搭石,构成了

家乡的一道风景。”学生齐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谈谈你对搭石的认识。

三、寻美悟情,精读熏陶

1、自主学习: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画面“美”,也有看不见的心

灵“美”。请你仔细地读第2~4自然段,把你认为美的句段用波浪线勾出来,并用

●标出关键词体会体会,若能批注上你的感受就更棒了。

2、交流展示:赏美,悟情。

小组预展:一人至少说一处美。

交流小提示:“我找到了美,请大家看到,(把这句读出来),我

从这个关键词中体会到。请打上着重符号,让我们来

地读一读。请问谁还有补充或疑问?我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全班交流: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

受,赏美悟情。)

预设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

的公益之心。

指导想象画面,同时展开联想: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

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老人满意离去时,又是

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体会老人心灵美)

预设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

景。

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预设三:“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人们都把这看成理

所当然的事。”

a.理解“理所当然的事”。体会生活在山里的人们纯朴,相互谦让,互敬互

助,尊老爱老的品德。

b.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什么?.(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是会让

对方先走,并亲热地聊聊家常。遇上老人,年轻人总要背老人过去。)

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人来走搭石呢?他们会怎么做?

c.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如:妈妈给

儿女煮饭,看到地上有纸张随手捡起„„)

f.谈谈从这个事例中你感受到的东西。

预设四:“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a.“风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

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预设五:“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b.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c、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

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3、诵美,传情。

a、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b.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4、创美,抒情。

a、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

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b.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四、课后作业拓展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

默默奉献

21搭石互相礼让心灵美

尊老爱幼

家乡的一道风景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4:4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马列原著
下一篇:呼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