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知识系列之二十三: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问题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是文章中
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
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等。标点符号看似很小,却并非可有可
无,公文写作中尤其如此。党政军机关公文法规均规定,
使用标点符号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
各式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标题中书名号的误用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
标点符号。”
误例:关于印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此标题中包含了一个规章制度,应该给它加上书名
号,改为:
关于印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二、主送机关中顿号、逗号的混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
定,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很小的停顿,多用在
并列的词或较短的并列词组中间;逗号则表示句子中较小
的(非并列词语之间)一般性的停顿。在公文主送机关中
使用顿号和逗号应注意,普发公文的主送机关之间要用顿
号或逗号分清层次和归属。即,对于多个主送机关,如果
它们是同级别、同系统的,中间用顿号;如果是不同级别、
不同系统的,则用逗号。
例:各部室,办事处、营业部,子公司
总部机关党委,各办事处、子公司党委
三、正文中标点符号的误用
(一)序号标点的误用
《办法》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
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误例1:第一、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诸如此
类序数词后面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应该为:
第一,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另外,正文中的小标题:一级标题序号为“一、”,
独占一行,标题末尾不加任何标点;二级标题序号为
“(一)”,独占一行,标题末尾不加任何标点;三级及
以下标题序号可分别标为“1、”、“(1)”和“①”,
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一行,若独占一行则末尾不
加任何标点,否则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二)逗号的误用
1、逗号和顿号不分
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较长的停顿用逗号,较短的停顿
用顿号。如果句中存在多个层次的并列关系,则小的并列
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则用逗号。
误例: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对没
有及时发现,整改安全工作中重大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
的,对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
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应改为:
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对没有及时
发现、整改安全工作中重大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不
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
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2、逗号和问号不分
误例1:当否?请批示。
误例2: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当否”、“妥否”、“是否”、“可否”等是报请
性公文中常用的征询用语,后面不需要用问号,所以上述
两例中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应改为:
例1:当否,请批示。
例2: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三)顿号的误用
1、概数间误用顿号
误例:六、七十字;五、六十年代;十二、三岁;三、
四米;七、八十种
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存在语言上的停顿,故上
例中的顿号均应去掉。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误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房价呀、物价呀、
交通和收入呀,成了现代职场人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考虑
因素。
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要用逗号,上例中的两个顿
号都应改为逗号。
应改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房价呀,物价呀,交通和
收入呀,成了现代职场人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连用标点符合中的错误
1、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误例1: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
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误例2: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
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
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引语加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
号外,关键要看引语本身是否独立成句。凡是完整地照录
别人的话,并且独立成句,末了的点号(多为句号)应放
在引号之内,所以误例1中的前两个句号都应该放在引号
里边。凡是引文不独立成句,而是作为作者的一句话中的
一部分,则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例2中的引文只
是“做到”的宾语,因此其后的句号应置于引号外面。
应改为: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
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
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2、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淆
误例1: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
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联网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
营业性场所。(包括“网吧”提供的上网服务。)
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某个词语的括号叫句内括
号,它必须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如果被注释的词语
后面需要停顿,点号应放在后括号的外面。如果括号内的
注释语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
省去。所以上例中“营业性场所”及“上网服务”后的句
号都应删去,然后在后括号外面加句号。
应改为: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通过计算
机与互联网联网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营业性场
所(包括“网吧”提供的上网服务)。
误例2:全国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万岁(长时间的鼓
掌)!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体起
立。热烈的经久不息的鼓掌转为欢呼)!
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括号叫句外括号,应放在
句末标点之后。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
句末点号可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
应改为:
全国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万岁(长时间的鼓掌!)伟
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体起立。热烈
的经久不息的鼓掌转为欢呼。)
(摘自:《秘书》2011.6,《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问题》,
有部分删节,作者黄碧云)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0:3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