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妥否

更新时间:2022-11-15 10:35:49 阅读: 评论:0

初三休学后可以转学吗-房的笔顺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大学生个人总结)

公文知识系列之二十三: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问题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是文章中

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

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等。标点符号看似很小,却并非可有可

无,公文写作中尤其如此。党政军机关公文法规均规定,

使用标点符号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

各式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标题中书名号的误用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

标点符号。”

误例:关于印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此标题中包含了一个规章制度,应该给它加上书名

号,改为:

关于印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二、主送机关中顿号、逗号的混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

定,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很小的停顿,多用在

并列的词或较短的并列词组中间;逗号则表示句子中较小

的(非并列词语之间)一般性的停顿。在公文主送机关中

使用顿号和逗号应注意,普发公文的主送机关之间要用顿

号或逗号分清层次和归属。即,对于多个主送机关,如果

它们是同级别、同系统的,中间用顿号;如果是不同级别、

不同系统的,则用逗号。

例:各部室,办事处、营业部,子公司

总部机关党委,各办事处、子公司党委

三、正文中标点符号的误用

(一)序号标点的误用

《办法》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

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误例1:第一、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诸如此

类序数词后面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应该为:

第一,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另外,正文中的小标题:一级标题序号为“一、”,

独占一行,标题末尾不加任何标点;二级标题序号为

“(一)”,独占一行,标题末尾不加任何标点;三级及

以下标题序号可分别标为“1、”、“(1)”和“①”,

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一行,若独占一行则末尾不

加任何标点,否则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二)逗号的误用

1、逗号和顿号不分

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较长的停顿用逗号,较短的停顿

用顿号。如果句中存在多个层次的并列关系,则小的并列

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则用逗号。

误例: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对没

有及时发现,整改安全工作中重大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

的,对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

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应改为:

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对没有及时

发现、整改安全工作中重大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不

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

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2、逗号和问号不分

误例1:当否?请批示。

误例2: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当否”、“妥否”、“是否”、“可否”等是报请

性公文中常用的征询用语,后面不需要用问号,所以上述

两例中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应改为:

例1:当否,请批示。

例2: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三)顿号的误用

1、概数间误用顿号

误例:六、七十字;五、六十年代;十二、三岁;三、

四米;七、八十种

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存在语言上的停顿,故上

例中的顿号均应去掉。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误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房价呀、物价呀、

交通和收入呀,成了现代职场人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考虑

因素。

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要用逗号,上例中的两个顿

号都应改为逗号。

应改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房价呀,物价呀,交通和

收入呀,成了现代职场人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连用标点符合中的错误

1、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误例1: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

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误例2: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

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

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引语加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

号外,关键要看引语本身是否独立成句。凡是完整地照录

别人的话,并且独立成句,末了的点号(多为句号)应放

在引号之内,所以误例1中的前两个句号都应该放在引号

里边。凡是引文不独立成句,而是作为作者的一句话中的

一部分,则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例2中的引文只

是“做到”的宾语,因此其后的句号应置于引号外面。

应改为: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

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

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2、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淆

误例1: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

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联网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

营业性场所。(包括“网吧”提供的上网服务。)

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某个词语的括号叫句内括

号,它必须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如果被注释的词语

后面需要停顿,点号应放在后括号的外面。如果括号内的

注释语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

省去。所以上例中“营业性场所”及“上网服务”后的句

号都应删去,然后在后括号外面加句号。

应改为: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通过计算

机与互联网联网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营业性场

所(包括“网吧”提供的上网服务)。

误例2:全国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万岁(长时间的鼓

掌)!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体起

立。热烈的经久不息的鼓掌转为欢呼)!

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括号叫句外括号,应放在

句末标点之后。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

句末点号可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

应改为:

全国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万岁(长时间的鼓掌!)伟

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体起立。热烈

的经久不息的鼓掌转为欢呼。)

(摘自:《秘书》2011.6,《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问题》,

有部分删节,作者黄碧云)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10:3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无量大数
下一篇:更有甚者
标签:妥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