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克和斤

更新时间:2022-11-15 09:47:44 阅读: 评论:0

初三情境作文范文-后记怎么写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愚人节什么意思)

劳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素

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也自然受到广泛重视。但是,从现在的劳动教

育状况来看,不乐观,影响着整体的教育效果。显然,不仅仅是劳动课还不够,

需要融入课堂。数学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劳动材料,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以下以小学数学教育为载体,重点分析和参考劳动教育的现状、意

义和战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劳动教育;劳动意识

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劳动教

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由此可见,强化劳动教育刻不容缓。那么,现阶段劳动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为何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劳动教

育落实到位呢?具体如下。

一、小学劳动教育现状

环视小学生,他们大多是家里的“宝贝”,被父母捧在手里,劳动机会少,

很难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他们无法熟练掌握自然常用的劳动技能,

劳动意识极为淡薄。而且,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劳

动上,而是家长要“代劳”,逐步养成抵抗劳动的思想和习惯。此外,小学阶段

的学生还处于成长发展的初期阶段,年龄相对较小,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特

别是低年龄的学生,一定的劳动技能不足,手工能力不足。现在学生接触的劳动

大多是打扫,到目前为止,学生无聊无聊,渐渐感到抵触,对待工作,导致其劳

动能力、实践能力实质上没有提高。

二、劳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到劳动的意义,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

有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教育的

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的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其中

包含了很多生活化的要素,很多与劳动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与此相对,通过将

这些内容渗透到数学课中,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有趣的东西,切实感受到数学这

门课的价值和魅力,更喜欢这门课,想参加这门课的学习。其次,明确教育的德

育价值。在数学课中融入劳动教育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也是教学融合

的有力体现。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它

可以融入小学数学教室,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这是一种不忘书、守初衷的重要

表现。最后,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更注重交互性和合作性,通过劳动教育的渗

透,让学生有更多的合作实践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数

学知识,助长其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上,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渗透意义。

三、劳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劳动元素

教材是专家和学者精心编制的,具有极为积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仔细观察

小学的数学教材,就会发现其中含有很多劳动要素,如果教师善于挖掘和开发,

这些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利器”。与此相对,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时,

教师一个劲地灌输理论知识,例如教“图形运动(一)”的知识内容时,教材上

有美丽的民间剪纸、天安门、天坛的画,实际上是用双手制作的。为了给学生更

深的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直观、清晰地展示这些素材,让学生在欣

赏中感知古人的劳动智慧,并且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加深知识记忆的同时,明确

劳动的重要性。

(二)搭建实践平台,融入劳动知识

因为数学的起源和生活也必须回归生活,所以数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传

授理论知识,还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

学习并使之有用。对此,在渗透到劳动教育中时,教师可以从劳动的角度着手,

设计劳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并

且让学生体会数学实践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教授“克和公斤”知识内容时,教

师可以设计劳动问题,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首先,教师拿出课堂前准备的大米,

并把诱导性的问题抛出来:“学生们,你们知道一粒米有多重吗?”激活学生的

思考。之后,为学生展示了水稻生长的视频,告诉学生一粒种子可以生长15~30

株稻穗,一棵稻穗可以结200粒以上的稻子。然后,让学生拿出计算器,让学生

计算一颗粽子能结多少米。教师的任务是,把秤和米放在桌子上,让学生到讲台

上去试一试,测量米的重量后,按顺序抽出克和千克等单位。完成了一克和公斤

的相关知识课后,教师可以适当延长,可以回顾学生学习的古诗,例如“谁知道

中国菜,粒都辛苦”等,让学生从小就理解粮食不容易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形成节约粮食的优良习惯。以这种方式实施教育,不仅丰富了教室教育的内容,

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达到了劳动教育的目

的。

结束语:

总之,劳动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值得充分重视。小学数学教师是

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向导,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寻找劳动教

育和数学教育之间的一致点,并且通过有效的方法促进两者的融合,使学生在丰

富地收获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为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必

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英会.素质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东西南北:教育,

2019(3):213-213.

[2]付登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

会第七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2019.

[3]韦爱校.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

2019,000(007):327.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9:4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热平衡方程
标签:克和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