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念奴桥

更新时间:2022-11-15 09:28:26 阅读: 评论:0

初中中考数学试题卷及答案-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


2022年11月15日发(作者:丘索维金娜)

2OO6年2月

第27卷第1期 湘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Feb.,2006

V01.27 No.1

师承东坡 技道两进

论秦观与苏轼词风相似之作

马良信

(湘南学院中文系,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秦观居苏门四学士之首,深得苏轼赏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词的创作上。秦观走的不是他

老师的路子,词风迥异苏轼而近似柳永。因此,历来秦柳并称。那么,秦观既为苏门学士。其词为何多学柳永?对此,

笔者认为,秦观由于个性、气质与苏轼存在着差异,也由于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秦词不可能呈现出与苏词完全相同的

面貌,但秦词不仅受过柳永词的影响,更深受苏轼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较分析秦苏词风相似之作,深入探讨

秦观对苏轼词风的继承,有助于我们对秦词的全面了解和评价。

关键词:秦观;苏轼;词风相似;技道两进;豪放;清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73(2006)01—0041—06

众所周知,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且居四学士

之首,在四学士中,苏轼也是最赏识秦观的。然而长

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词的创作上,秦观走的不是

他老师的路子,词风迥异苏轼而近似柳永。因此,历

来秦柳并称。那么,秦观既为苏门学士,为何其词多

学柳永?难道他的词竞丝毫未受乃师影响,或者说这

种影响毫不足道?这些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满的解

答,妨碍了我们对秦词的全面了解和评价。我们认为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其词作不仅受过柳永词

的影响,而且深受苏轼词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接受这些影响的同时,秦观词又显示自己的创作个

性,从而独具特色,自成一家。

人们常常注意到一些笔记、词话中有关苏轼批评

秦观的记载。如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轼于四学士

中最善少游,“然犹以气格为病,故常戏云:‘山抹微云

秦学士,露华倒影柳屯田”’。《高斋词话》载:“少游自

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日:‘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

词’。少游日:‘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日:‘消魂,

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历代词话》卷五引)这些记

载常被人们引作秦观词风异于苏而近于柳的例征。

然而,仅靠这些零星记载来立论,难以令人信服。且

不说这些记载的真实性尚值得怀疑,如《艺苑雌黄》就

说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词“极为东坡所称道,

取其首句,呼之为“山抹微云君”(《苕溪渔隐丛话后

集》卷三十三)。《草堂诗余隽》也说:“坡公最爱此

词。”与《避暑录话》所载大相径庭,究竟孰是孰非,尚

难确定。而且,我们也同样可以在前人的笔记、词话

中找到苏轼称赞秦观词的记载,一则是东坡绝爱秦观

《踏莎行・郴州旅舍》末二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

下潇湘去”,“自书于扇,日:‘少游已矣,虽万人何

赎。”’另一则言少游于横州作《醉乡春》词,“东坡爱其

句,恨不得其腔”。《能改斋漫录》卷十七还记载有苏

轼次秦观《千秋岁》词韵一事,其词日:“岛边天外,未

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

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道远谁云会,罪大无

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魏庆之词话》也引《冷斋

夜话》记载说:“东坡初未识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

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寺中,东坡果不能辨,大惊,

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十篇读之,乃叹日:‘向书

壁者,定此郎也。”’如果此事属实,更说明秦观早在与

苏轼相识之前就对其极为仰慕,学其为文,竞达到“东

坡果不能辨”的程度。那么,当他正式成为苏门学士

之后,何以反而作词不学苏轼了呢?《高斋词话》载苏

轼批评秦观说:“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倘若确有

其事,不是也说明秦观与苏轼“别后”方“学柳七作

词”,“别前”不言而谕是学东波作词的吗?而秦则矢

口否认自己学柳永词,恐怕也不完全是为了维护老师

的面子,而颇有些以学柳词为耻的意味。

研究作家的创作风格,首先应当研究作家本人的

作品。将秦观词与苏轼词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二者

有不少相似之处。

收稿日期:2005—09—28

作者简介:马良信(1938一),男,湖南永兴人。湘南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4 ・

维普资讯

苏、秦词中,各有一批奇气卓荦逼人、意境深邃空

灵之作,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大笔挥洒和超凡脱俗的明

丽情怀,似兼有杜甫的沉郁和太白的飞动。这些风格

相似之作乃精华所在。它们雄浑、沉著、劲健、清奇等

兼而有之,非豪放、婉约所能概话。

兹举数例略作比较分析。先看秦观的两首。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蓬小艇,悠

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

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

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

微醒。

——《满庭芳-其二》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

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

“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

洞观金碧。

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衔倒苍石。

随处有奇香幽火,杳然难侧。好是蟠桃熟

后,阿环偷报消息。任青天碧海,一枝难

遏,占取春色。

——《雨中花》

这两首词作于元丰初年,正当苏轼“乌台诗案”发

生前后。词中意象奇特,蕴蓄深邃,表现出执着真切、

超越凡近的精神境界和虚明、净渺、藐视苦难的人生

态度。

《满庭芳》“夜钓”是奇笔,所写显然不是真实的钓

鱼,而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象喻。“孤篷小艇”是孤独的

诗人的象征,在奇异得如银河一样的环境中飘游,“钓

丝”牵动“一潭星”,可见所追求者非比寻常,以动写

静,景奇丽。“夜钓”与下片笛声、清风、皓月融合,浑

然一体,把人们熟悉的客观世界改组成亦实亦虚的妙

境。

《雨中花》,词话说是梦中作,情和景更为颠倒淋

漓,然妙在其中竞有极清醒极冷峻语。乘龙上天,天

风吹落满天寒白,正是大苏“高处不胜寒”词意,玉女

“何苦自淹尘域”,一语破的,尔等执着追求,卓异不

随,自作自受也。“任青天碧海,一枝难遇”,词意果

决,这是颠倒淋漓、上天入地以后的结论,也是对玉女

的回答。

贬黄州后,大苏创作出现高潮,曾自负地说,“日

近新阕甚多,篇篇皆奇”(《与陈季常书》)。下面二词

即此时期之作:

・ 2 ・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

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

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

驻平坡。

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

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

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

挂烟蓑。

——《满庭芳》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

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

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揽

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呜。路攀寸步千

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

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

倾。

——《水调歌头》

这四首词(虽然第四首是隐括韩愈《听颖师弹琴》

诗)都是牢骚之作,但于寸步千险、一落百寻的逆境中

有以自处,并无衰飒绝望之意。意象、意境、格调乃至

语言都十分相似,杂于对方词集中,简直难分彼此了。

请看“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的奇景,象不象

“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

驻平坡”岂非“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近似“火轮

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天女停梭,问何事人

间,久戏风波?”就是“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

而“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难道不是“任青天碧海,

一枝难遇?”

《文心雕龙-知音》:“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

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奇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

听。”这四首词作格调激昂慷慨,构思高蹈蕴藉,辞藻

绮丽,意境奇诡,处处都能看到这两位词人卓异不随

而志同道合的人格。对勘读之,不能不为知交密友情

感共鸣中沉郁而飞动的风格所深深感动。

这些作品中,主观、客观得到了深切尽致的统一

展现,庄子有谓“道通于一”,四首词中都描写了人与

至大至全的宇宙本体融合为一的道家妙境。在“丝纶

慢卷,牵动一潭星”,“回首暮云远,飞絮揽青冥”的词

句中,也可找到释氏所谓“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的“最高实有”的虚空境界。释道美学思想有消极性,

但它们在苏轼、秦观思想体系中,往往与儒家思想杂

糅互补。儒家思想“何苦自淹尘域”、“弹铗悲歌”,修

齐治平用世之志碰钉子无出路时,就以佛道思想作为

“归马驻平坡”的避风歇凉之所,作为超越灾难的个人

持守。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释道思想某种程度上肯定

维普资讯

了独立人格,不失为与封建专制作抗争的一种思想武

器。

秦观与苏轼交好20余年,其释道思想的形成当

受老师苏轼的影响。元符二年(1099)即秦逝世前一

年,苏逝世前二年,秦观自横州徙雷州,与贬琼州(海

南岛)的苏轼隔海相望。少游每有讽咏辄自书寄琼。

苏公读了欣喜地说:“得此如在齐闻韶也。”又作《跋秦

少游书》:“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

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技进而道不进则不

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可见二人藐视苦难的气魄和

生命力。

“技道两进”的评价甚高。“技”是艺术技巧,“道”

是“万物之理”,也即道家的“道通于一”和释氏的“最

高实有”。苏轼曾说“不通于万物之理,虽无私欲,不

可得也。”(《上曾丞相书》)技道两进,就意味着脱离了

私我,主客观反复筛选后达到了真善美的独创性。

“技道两进”这一总结性的评价,大苏是把少游的成就

和自己的成就相提并论了。号称人本主义心理学之

父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多洛,曾著文描写自我实现的

高峰体验,列举这种存在认知的特征近20种。其中

如客观世界被看成一个整体;对象被完全深切地感

知;超越升华自我;时空莫辨的创造迷狂;传统的真善

美深化为品类复杂得多的充实性;许多两极性的冲突

得到融合(如自私和无私,个人与社会,酒神精神和日

神精神……);强烈地倾向于独创性等等,都颇与老庄

著作中的某种描述近似。马斯多洛是深入研究过东

方道释思想的。有趣的是,我们在秦观、苏轼的一些

代表作品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上述这些心理特征。换

句话说,少游和大苏成熟时期的创作心态和马斯多洛

描写的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时的心理状态颇为吻合。

上文已引述的四首词可作为例子。人所熟知的如少

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和郴州名作《踏莎行》,苏

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桥》(“大江

东去”),以及这二位大家各种体裁的一批精品,应该

说,都是他们在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似的高峰心理状

态中创造出来的。创作心态如此近似,正是生死知交

的例证。高峰心态充实而欢愉,它是猥琐卑微蝇营狗

苟的反面,可见秦观决非如某些论者形容的沉浸于深

度凄苦最后为绝望所吞噬的弱者。

风格即人,人品标志着文品,卓异不随的人格,是

文学创作产生独特成熟风格的必要前提。黑格尔在

《美学》中说:“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

特征又是从创造者的主体性来的。”可见风格既具有

时代、社会、阶级等历史客观因素,又具有经历、素养、

气质、心理功能等主观因素。苏秦二人个性和风格有

不同的一面,秦观是淮扬才子,气质上不如苏轼厚,宦

海经历没有苏轼多,思想也没有苏轼达观,缺乏把老

眼昏花叫做“无数心花放桃李”的幽默感。所以,无论

从个性心理特征还是从个性倾向来说,承受打击的能

力是不如苏的,确有感伤脆弱的一面,这就决定了他

的作品风格与苏轼有不同之处。但秦观的思想、政

见、人格、经历、对人生和政治思想的执著以及创作心

态等与苏轼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面,因此诗文往往互相

引起强烈共鸣。而且在“苏门”中,精神境界与苏轼融

合无间者,秦观为第一人。二人词作的风格必然具有

异中之同,我们应该看到这一客观事实。前面我们已

经举数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下面不妨再举些例子,进

~步谈谈秦苏二人在词风上的相同或相近之处。豪

放,是苏轼词的一大特点,曾懂《跋东坡词拾遗》云:苏

词“豪放风流,不可及也。”刘熙载也说:苏词“若其豪

放之致,则与太白为近”…。苏词的这一特点,在秦观

词中亦有体现,请看下面这首《望海潮・广陵怀古》: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

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

扬,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光横

空。纹绵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紫带离宫。最

好挥毫万字,一饮千盅。

加拿大华裔学者叶嘉莹认为此词“明显地带有模

仿柳永词的痕迹” ]。就题材与结构而言,此词与柳

永《望海潮》词确实很相似,甚至连所用的词调都一

样,但秦词体现出来的那种雄视今古、豪气如虹的气

概,却是柳词远远不及的。吴湖帆《淮海词题跋》说:

“‘挥毫万字,一饮干盅!’其豪情岂让‘大江东去’哉?”

正是看到了秦观词与苏轼词的神似之处。

秦观还有一首《望海潮-越州怀古》也写得很有气

魄: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

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

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

荒,葶梦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

留。梅市旧书。兰台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忧。最

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写景境界阔大,怀古豪情四溢,虽不及苏词气盛,

远比柳词劲健。如果我们注意到以上两首词写作的

背景,就能更清楚地看出它们与苏词之问的关系。熙

宁十年,秦观经人介绍赴徐州见苏轼,二人便如师弟

子,秦观曾这样表达对苏轼的敬仰:“我独不愿万户

・ 3 ・

维普资讯

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古擅

区域。”(《别子瞻》)两年以后即元丰二年,秦观去会稽

看望祖父与叔父,适逢苏轼自徐州徙知湖州。二人相

偕而行,过无锡,游惠山,同和古人韵;于杭州,同游凤

凰岭,端午后分别。上引《望海潮・越州怀古》作于是

年夏秋之间。《望海潮・广陵怀古》则作于次年。在与

苏轼有了这么一段密切交往之后,秦观写下这么两首

与苏词风格相近的作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决不

是偶然的巧合。

清旷,是苏轼词的又一特点。胡寅《酒边词序》

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

之度,使人登高临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

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王国

维也说:“东坡之词旷L3]。”秦观无疑吸取了苏词的这

一特点,前所举的《满庭芳》(“红蓼花繁”)就是突出的

例子。《草堂诗余隽》评比词云:“值秋宵之景,驾一叶

扁舟于凫渚鸥汀之中,潇洒脱尘,有嚣嚣然自得之

意。”秦观的《临江仙》(千里潇湘按蓝浦)、《好事近・梦

中作》等词,境界均与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

奴娇・中秋》、《水调歌头 陕哉亭作》等作品相近,显得

清新旷达。

秦观之所以能够继承苏词豪放清旷的风格,是因

为这种词风与他本人性格相适的缘故。秦观曾自述

其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

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宋史》也

说他“少豪俊,慷慨溢于文辞”。这种性格与苏轼极为

接近。那么,苏轼那种豪放清旷的词风能为秦观所接

受、仿效,就不足为奇了。

不少论者也承认秦观早期词作曾受过苏词影响,

但他们同时叉认为秦观后期风格有较大转变,迥异于

苏词。形成这种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传统的以

豪放、婉约划分词派的影响,仅以豪放论苏词,没有注

意到苏词尚有多方面的特点。例如:沉郁,这是苏词

向来不为人注意的一个重要特点。苏词的自我形象,

一反前此那些传统的温柔香软、婉转缠绵的才子佳人

形象,而代之以成熟的深沉蕴藉的男性形象。秦观后

期的词作,虽然没有早期词那种豪放超旷的特点,却

又继承了苏词沉郁的风格。如《江城子》: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

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

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盅,饮

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如何处是?烟

浪远,暮云重。

哲宗元符二年秦观自横州徙雷州,次年苏轼量移

廉州,二人在雷州相会,词即作于此时。东坡已六十

・44・

四岁,秦观也已五十有二,故日“两衰翁”。秦观把他

们因党争而一贬再贬,历尽磨难的坎坷遭遇、复杂的

心情融入词中,写得沉痛悲凉。《词则・别调集》评论

此词说:“亦疏落,亦沉郁。”此外,《如梦令》(“遥夜沉

沉如水”)、《踏莎行・郴州旅舍》、《阮朗归》(“湘天风雨

破寒初”)等词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东坡的沉郁还表现为:他的一些貌似婉约的作品

往往是有所寄托的。如《贺新郎-夏景》,词中那高洁

孤寂的美人,那“芳心重似束”、不肯与“浮花浪蕊”为

伍的石榴花,其实正是屡遭贬谪而不随流俗、坚持操

守的词人的化身。无独有偶,“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

情”l_4 J,也是秦观词的一个特点。前人认为秦观的“谩

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满庭芳》)、“兰苑未空,行人渐

老,重来是事堪嗟”(《望海潮》)、“名缰利锁,天还知

道,和天也瘦”(《水龙吟》)、“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

堪思想”(《鼓笛慢》),这些词句都渗透了词人的政治

上失意之感和身世之悲。

在苏轼的词集里,有不少假物寄慨的作品。如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一词,诚如刘万昌《谈苏轼

(贺新郎)》一文所说,是“借佳人失时之态,寄政治失

意之感”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也如同沈

谦《填词杂说》所评:“东坡‘似花还似飞花’一篇,幽怨

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可见“寄慨”的词旨十分

明晰。《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以无聊伤春之

情,寄寓着他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恼恨心情。在《卜

算子》(“缺月挂疏桐”)词中,那种飘渺的孤鸿形象,直

是词人落拓不群性格的自我写照。东坡词的寄慨不

仅表现于上述这类缠绵悱恻、具有婉约特点的词章

中,即使人们盛称为“豪放”词风的篇章,词人的感情

也没有一览无余地直泻,他仍然通过某种抒情对象曲

折委婉地表现出来。如《念奴娇》,词人写周瑜,深深

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慨。赤壁之战发生时,周瑜仅三

十四岁,正当华年,就建立了那样惊天动地的伟业,实

在令人羡慕。他之所以能成就那样的功业,就是因为

有对他高度信任的孙权。他能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

才能,是因为他得遇明君。而苏轼当时的处境是将他

逐出京师。所以他赞叹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的周瑜,

实在是羡慕他得遇明君,壮志得酬;而词中的弦外之

音,却在深深地叹息:“我的‘孙权’在哪里呢!”况且作

者已年近半百,“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

已”,故感叹深沉,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对当朝君主的

怨愤。

苏轼假英雄以述怀,秦观假闺情以寄慨。尽管他

们抒情时所凭借的对象不同,但是所抒发的感慨却是

相同的。岁月蹉跎,徙染双鬓,对于有志之士来说,无

疑是一件可悲的事。少游词中的“韶华不为少年留”、

“岁月一任委西风”、“屈指艳阳都几许”、“日边清梦

断,镜里朱颜改”等,与苏东坡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维普资讯

发”,可谓异曲同工,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贤士对于

岁月流逝而功业无望的深沉感喟。

高雅,这是东坡词又一个常被人忽视的特点。苏

轼也写过一些艳词,但都有比较高的格调。《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悼念亡妻之作,虽涉及男

女之情,却写得极纯、极真、极雅,体现出一种士大夫

的高雅情趣。《高斋词话》载苏轼批评秦观词的话如

果实有其事,与其说它表明苏轼不喜欢柳永的婉约词

风,倒不如说表明苏轼不满“消魂,当此际”之类的词

句过于浮艳。冯班《钝吟文稿》说:“坡公谓秦太虚学

柳七作曲子,秦愕然以为不至于是,是艳词非宋人所

尚也。”说宋人不尚艳词未免过于武断,但他说苏轼的

批评针对浮艳词风却是正确的,秦观词除少数如《迎

春令》、《品令》等格调不太高的俗词外,总的方向也是

进一步向雅词的方向发展。王国维说:“词之雅正,在

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

便有叔女与倡伎之别。” 3秦观《调笑令》十首中的《无

双》、《烟中怨》、《离魂记》,歌颂了男女青年的自由相

爱与结合,《灼灼》、《盼盼》,写的虽是妓女,但作者表

现的却是她们对爱情的专一、执著,对幸福生活的向

往,并无任何“调笑”之意。那首传诵千古的名作《鹊

桥仙》,写景抒情并无突出之处,而“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义岂在朝朝暮

暮”,这几句精辟的议论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作

者对牛郎、织女真挚、执着的爱情进行了由衷的歌颂,

使这个被诗人、词人吟咏过无数次的古老题材呈现出

新的面貌,更加光彩夺目。这与柳永那部分“词语尘

下”(李清照《词论》)、“以俗为病”(《四庠全收总目》)、

“多鲽黩”(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的词走的显然不

是一条路。

秦观有的词还直接化用苏轼词的成句,如《江城

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末句“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

尽、许多愁”。(草堂诗余)说:“后结似苏,易其名,几

不能辨。”其实这几句本从苏轼《江城子・别徐州》中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变化而来,当然似

苏词。杨慎批《草堂》说:“此结语又从坡公结语转出

更进一步。”才算搔着了痒处。秦观的《点红唇》二首

甚至被误收入苏轼集中,如果不是二人词风有某些相

近之处,何以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呢?

一些论者之所以认为秦观词与苏轼词走的不是

一条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秦词的题材不

及苏轼广泛,这确是事实。但《淮海词》中有的怀古,

如两首《望海潮》;有的记梦,如《好事近・梦中作》;有

的描绘幻想中的神仙世界,如《雨中花》;有的甚至咏

茶,如《满庭芳》(“北苑研膏”)、满庭芳(雅燕飞觞)也

并非只写了一个“情”字和“愁”字。我们比较秦观、苏

轼词时,还应注意到苏词传世者有340多首,而《淮海

词》仅有77首,不及苏词的四分之一。二人现存词作

数目如此悬殊,作品的题材当然不可能达到同样的广

度。然而,秦观生平所作词远不止于《淮海词》中仅存

之数。毛子晋说:“少游性不耐聚稿”,故散佚之作不

在少数。今人徐培均校注秦观词其《补遗》部分得侧

34首,逸句5则;《存疑》部分有词58首,逸句l则,二

者之合就超过原集之数,而这两部分词的题材更为广

泛。如《补遗》部分的《念奴娇.,J、孤…》词,题材、手

法、风格都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极为相近。徐

先生定此词为元丰五年秦观应礼部试罢归,如黄州见

东坡,归途中过小孤山而作_6 J。而苏轼的《念奴娇・赤

壁怀古》亦作于是年,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某种联

系?耐人寻味。再如《补遗》部分辑入的《行香子》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亦定为秦

观作),洋溢着对农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不带任何功利

眼光,毫无矫揉做作之态、雕琢之痕,清新自然,明丽

流畅,与苏轼那些散发着纯朴的泥土气息的农村词极

为相似。然而,对于这些集外 究竟哪些可确定为秦

观所作,学者们的看法尚有分岐。因此,对秦观集外

词的进一步考订,是秦观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

以上我们重点论述了秦观对苏轼词风的继承,丝

毫没有否定秦词有受柳永词影响一面的意思。夏敬

观《跋淮海词》说:“少游学柳,忌用讳言?稍加以坡,

便成为少游之词。”可谓独具慧眼。秦观词可以说吸

收了柳永词与苏轼词的长处,义加以创造性的发展,

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傅庚先生认为词中写了

一种缠绵悱恻之情景”和“一种豪迈怆凉之情景”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情景与主从》)并对二者犬牙相

错于一词中颇有微词。我们却由此窥见秦观词融柳

词与苏词之所长于一炉的特点。

秦观虽为苏门学士,由于个性、气质与苏轼存在

着差异,也由于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秦观词不可能

呈现出与苏词完全相同的面貌,但秦词曾受苏轼影响

这一点不应当被我们忽视。

参考文献:

[1]刘熙栽.艺概卷四・词曲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叶嘉莹.灵奚谷词说・论秦观词[J].四川大学学报,1985.

(2)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

[4]周 济.宋四家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l987.

[6]全国第二届秦少游学术讨论会秘书处.秦少游研究论丛

[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45・

维普资讯

On Sushi’S Moral and Academic Influences on Qin Guan

A Comparison between Qin Guan and Sushi in their Style of Writing

MA Liang-xin

(Clfrae ̄l ̄Imrtment,Xiangnan University,Chenzhou 423000,China)

Abstract:Though highly appreciated by Sushi,Qi Guan,one of the four students of Sushi,has long been

thought to be literarily diferent from his master Sushi.Instead,he was more like Liu Yong in the style of writing.

Then,why did Qin Guan learn from Liu Yong in poem writing?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thesis holds that it is

Qin Guan’s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as well as his new pursuit of art,which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Sushi,resulted in his style ofwriting that is S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is master Sushi.However,it is beyond any

doubt that Qin Guan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Liu Yong but by Sushi.A comparison between Qin Guan and Sushi

in their styles of writing is helpful to our completer tm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Qin Guan’S poems.

Key words:Qin Guan;Sushi;similarity in style of writing;moral and writing achievement;bold and an

constrained;peaceful and spacious

、p 、

(上接第25页)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蒋志培.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与司法解释.[M].北京:中国

法制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

产权审判庭.知识产权办案参考[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

社.2001.

[4][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M].张恩民,译.北京:法律出版

社,2005.

A Brief Discussion of Some Legal Problems about Reproduction

zENG Chui an

(Hunan Fucheng Law Of ̄ce,Chenzhou423000,China)

Abstract:The reproduction right is an important legal right of using a work.The key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 is the defining of the practice of reproducing.The reproduction in the copyright sense mearls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without altering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work.From the angle of the

form of the reappeared work,the forms of reproduction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 reproduction that changes or

does not change the carrier of the work with no alteration of the form of appearance of the original work;the repm-

duction that is created from when it is with no carrier to when it is with cartier or from when it is with no carrier

to when it is with cartier but with no alteration of the form of appearance of the original work;and the reproduction

that both changes the form of appearance as well as the carrier of the original work.

Key words ̄reproduction;reproduction right;copyright;copyright law

・46・

维普资讯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9:2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23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柬埔寨怎么读
下一篇:根号2怎么算
标签:念奴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